CN209726327U - 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6327U
CN209726327U CN201920367202.8U CN201920367202U CN209726327U CN 209726327 U CN209726327 U CN 209726327U CN 201920367202 U CN201920367202 U CN 201920367202U CN 209726327 U CN209726327 U CN 209726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ter tank
pipe
hot air
type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72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彬
李杨
骆俊杰
徐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YUAN SOLA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YUAN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YUAN SOLA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YUAN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72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6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6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6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包括储热水箱、供热风机盘管以及循环加热管路,所述储热水箱插入有回水管与出水管;所述供热风机盘管包括风机与供热盘管,所述循环加热管路包括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上设有管道加热器,管道加热器的下游管路与所述供热盘管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供热盘管的出口连通至一个电动三通阀的第一工作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二、第三工作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回水管的上端开口以及所述出水管的中部,所述出水管还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采暖终端和储热系统一体化,相对于分离式系统,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有效的降低了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

Description

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式采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水蓄热热风采暖系统,属于供热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京津冀地区农村户用采暖电代煤项目中,采用电力供热是诸多热源方式中主要方式之一。
采用电力作为供热能源的技术主要有高温蓄热砖技术,电储热水箱+暖气片或热风机、空气源/地源热泵技术、电暖器技术等多种方式。
采用热泵技术初投资成本过高,不能形成主流。高温蓄热砖技术因在小储热体积条件下,蓄热供热效果不好而逐渐被取消。电储热水箱+暖气片或热风机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主要包括:
1、采用开式保温水箱蓄热,蓄热温度低,保温性能好,技术成熟,储热效果好。
2、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夜间低谷电蓄热,全天供热,有效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但目前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1、现有农村以往多是采用燃煤锅灶串联土炕采暖,采用清洁能源采暖后需要在热源后端增加一套供热终端,主要为暖气片和热风机。明显增加了改造成本。
2、采用储热、供热分离式结构,导致系统复杂性提升,容易出现故障。
因此,在现有农村采暖条件下,开发一种新型的低谷蓄热全天供热产品,有效降低设备和安装成本,提高可靠性、使用便捷性是目前农村煤改电项目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是一种低成本、高可靠、低谷电蓄热/供热一体式采暖供热系统,可有效降低生产、运输、安装成本、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和使用维护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水箱、供热风机盘管以及循环加热管路,其中:
所述储热水箱插入有回水管与出水管;
所述供热风机盘管包括风机与供热盘管,在供热盘管内侧设有所述风机,在供热盘管外侧位置设有出风口;
所述循环加热管路包括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上设有管道加热器,管道加热器的下游管路与所述供热盘管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供热盘管的出口连通至一个电动三通阀的第一工作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二工作口连通至所述回水管的上端开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三工作口以管路连通至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还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所述储热水箱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胆、保温层与外壳。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在所述储热水箱中部设有水箱温度传感器,一个控制器与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所述管道加热器以及所述电动三通阀形成电连接。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与一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所述回水管的下端开口插入至储热水箱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开口位于储热水箱上部;而且,回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储热水箱横向的相对两侧。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在储热水箱底部侧面设有补水阀。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所述供热风机盘管以及所述循环加热管路位于储热水箱上部,并通过防护罩封闭起来。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或者相反于出风口的一侧设有进风口。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连通至一个位于防护罩上方的开式膨胀水箱。
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中:在所述管道加热器上还设有突跳式温控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基于一般户用煤改电现状,解决了一般用户需要单独配置采暖终端的问题;
2.实现了采暖终端和储热系统一体化,相对于分离式系统,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有效的降低了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
3.系统内部连接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快捷。
4.能够充分利用低谷电优势实现低谷蓄热,全天供热;
5.多种运行模式和型号,便于用于选用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控制器1;内胆2;保温层3;外壳4;水箱温度传感器5;控制面板6;回水管7;出水管8;补水阀9;防护罩10;风机11;供热盘管12;出风口13;循环泵14;管道加热器15;电动三通阀16;开式膨胀水箱17;储热水体18;室内温度传感器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真实比例绘制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主要包括:储热水箱、供热风机盘管、循环加热管路及控制器1,其中:
所述储热水箱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胆2、保温层3与外壳4,内胆2内能够储存储热水体18,在内胆2中部设有水箱温度传感器5,在外壳4上嵌入有控制面板6;在内胆2中还插入有一根回水管7与一根出水管8,回水管7的下端开口插入至储热水箱的底部,出水管8的下端开口位于内胆2上部;而且,回水管7和出水管8优选位于储热水箱横向相对两侧,以确保回水管7的下端开口和出水管8的下端开口的距离最大化;在储热水箱底部侧面设有补水阀9,用于水箱补水和排污;
所述供热风机盘管位于储热水箱上部,并通过防护罩10封闭起来,其包括风机11与供热盘管12,供热盘管12位于相对外侧,风机11位于相对内侧,所述防护罩10对应于供热盘管12外侧位置设有出风口13,在防护罩10的顶部或者相反于出风口13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未予图示);
所述循环加热管路也位于储热水箱上部,也封闭在所述防护罩10内,其包括循环泵14,循环泵14的出水口上设有管道加热器15,管道加热器15的下游管路与所述供热盘管12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供热盘管12的出口连通至一个电动三通阀16的第一工作口,所述电动三通阀16的第二工作口连通至所述回水管7的上端开口,所述电动三通阀16的第三工作口以管路连通至所述出水管8的中部,所述出水管8的上端连通至一个位于防护罩10上方的开式膨胀水箱17(开式膨胀水箱17位于防护罩10外部,便于观察水位),所述出水管8的两端之间还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泵14的进水口相连通;为了防止管道加热器15超负荷运行导致损坏,在管道加热器15上还设有突跳式温控开关(未予图示);
所述控制器1通过数据线和电源线分别连接电动三通阀16、水箱温度传感器5、室内温度传感器19、循环泵14、管道加热器15(含突跳式温控开关)和风机11,所述控制器1为现有市面上可直接购买的电子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控制流程为:
初始或低谷电时,开启循环泵14,开启管道加热器15,电动三通阀16开启为回水管7和供热盘管12出口连接的模式。在循环泵14的作用下,储热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8,由循环泵14进入管道加热器15,管道加热器15开启加热模式对水加热后,热水进入供热盘管12。开启风机11,风机11从进风口引入冷风,经供热盘管12加热后,形成热风,从出风口13吹出后,实现对室内加热;经供热盘管12降温的热水回流到回水管7进入到储热水箱内。如此,实现储热和供热同时进行。当关闭风机11时,则单独实现储热水箱储热。
当不开启管道加热器15而开启风机11时,则实现储热水箱热水向供热盘管12单独供热,实现低谷电蓄热,白天供热。
当储热水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则通过控制电动三通阀16,使供热盘管12出口和循环泵14的进水口相连通,实现管道加热器15直接供热功能。
用户还可根据需求,可选择温度自动控制模式和定时控制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
所述保温层3的厚度可选为25mm-100mm,所述管道加热器15的功率可选为2-16KW,储热水箱的容积可选为0.5-2.0立方米。
所述储热水箱的外形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结构。
当管道加热器15温度过高时,设置在管道加热器15上的突跳式温控开关会自动断电,实现保护。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突跳式温控开关恢复到初始联通状态。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基于一般户用煤改电现状,解决了一般用户需要单独配置采暖终端的问题;
2.实现了采暖终端和储热系统一体化,相对于分离式系统,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有效的降低了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
3.系统内部连接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快捷。
4.能够充分利用低谷电优势实现低谷蓄热,全天供热;
5.多种运行模式和型号,便于用于选用和使用。
以1.0m3蓄热水箱为例,可蓄热温度达到95℃。有效蓄热热能达到60kwh,按低谷补贴后电价为0.1元计算,能源成本为6元/天。采暖季120天计算,则费用为720元。相对于无储热系统比较,则白天运行成本为0.5元/kwh。日运行费用为30元,日节省24元/天,按照采暖季120天计算,可节省最多2880元。实际应用对比,可节省2000元左右。
按系统总成本为6000元/套计算。运行三个采暖季即可完成全部设备投资的回收。而相对于其他无储热采暖系统,则投资回收期将更短。因此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水箱、供热风机盘管以及循环加热管路,其中:
所述储热水箱插入有回水管与出水管;
所述供热风机盘管包括风机与供热盘管,在供热盘管内侧设有所述风机,在供热盘管外侧位置设有出风口;
所述循环加热管路包括循环泵,循环泵的出水口上设有管道加热器,管道加热器的下游管路与所述供热盘管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供热盘管的出口连通至一个电动三通阀的第一工作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二工作口连通至所述回水管的上端开口,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三工作口以管路连通至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还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水箱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胆、保温层与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热水箱中部设有水箱温度传感器,一个控制器与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机、所述管道加热器以及所述电动三通阀形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一个室内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的下端开口插入至储热水箱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开口位于储热水箱的上部;而且,回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储热水箱横向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储热水箱底部侧面设有补水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风机盘管以及所述循环加热管路位于储热水箱上部,并通过防护罩封闭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罩的顶部或者相反于出风口的一侧设有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连通至一个位于防护罩上方的开式膨胀水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加热器上还设有突跳式温控开关。
CN201920367202.8U 2019-03-21 2019-03-21 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 Active CN209726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7202.8U CN209726327U (zh) 2019-03-21 2019-03-21 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7202.8U CN209726327U (zh) 2019-03-21 2019-03-21 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6327U true CN209726327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7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7202.8U Active CN209726327U (zh) 2019-03-21 2019-03-21 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63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6976A (zh) * 2020-06-08 2020-07-10 北京曼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带温度控制功能的蓄能式暖扇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6976A (zh) * 2020-06-08 2020-07-10 北京曼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带温度控制功能的蓄能式暖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75878U (zh) 一种太阳能光电互补电热水器
CN204693588U (zh) 建筑本体蓄热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CN205939696U (zh) 相变储热式热水器
CN106642443A (zh) 一种分体低温变频三联供热泵系统及其控制器
CN103900141B (zh) 混合能源远程智能控制供热供暖系统
CN209726327U (zh) 蓄热式热风采暖系统
CN104990303A (zh) 太阳能光伏水泵供暖制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900248B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203758014U (zh) 热泵热水器
CN201311095Y (zh) 油田单井油罐加温系统
CN201322444Y (zh) 一种储水式热泵热水器
CN201488272U (zh) 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
CN205939481U (zh) 一种电蓄能空调系统
CN204665740U (zh) 太阳能光伏水泵供暖制冷系统
CN214745988U (zh) 换热站补水系统防冻装置
CN110416886A (zh) 一种室外电子电气安全柜
CN102966997A (zh) 太阳能辅助自控温自循环节能水暖工艺及其装置
CN203116157U (zh) 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06113296U (zh) 进水预热式电热水器
CN201087977Y (zh) 一种电信设备的户外机箱
CN106678930A (zh) 太阳能相变供暖设备
CN208720332U (zh) 一种电蓄热式供暖系统
CN208595723U (zh)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
CN207365153U (zh) 采暖换热站的管网及系统
CN104728916A (zh) Ddc控制多单元联合运行的太阳能采暖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