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1039U - 土壤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土壤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1039U
CN209721039U CN201821970801.0U CN201821970801U CN209721039U CN 209721039 U CN209721039 U CN 209721039U CN 201821970801 U CN201821970801 U CN 201821970801U CN 209721039 U CN209721039 U CN 209721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lanking
soil
ho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08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跃
吴进钱
朱利凯
王儒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219708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1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1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1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准下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转轴、驱动第一转轴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壳体包括下料端,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结构穿过第一壳体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用新型通过螺纹结构和平滑面之间的缝隙来减少单位时间内下料的量,从而实现高精度下料。

Description

土壤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准下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实验过程中,对于物料的质量精度的要求比较高,现有中存在一些称重装置来确定下到称重装置上,但是怎么去实现高精度的下料成为了难题,因此急需一种装置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高精度下料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土壤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转轴、驱动第一转轴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壳体包括下料端,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结构穿过第一壳体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
优化的,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开设有转板孔的转动板、将转动板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内的刮料部,第一转轴位于螺纹结构的上端部垂直穿过转动板中心,所述刮料部位于转动板的上方且绕第一转轴的中轴线相对于转动板转动。
优化的,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板,下料板包括与转动板贴合且相对转动板转动的水平部,第一转轴位于螺纹结构的上端部依次穿过下料板和水平部的中部,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输入土壤的转板孔,所述下料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孔,下料孔到第一转轴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到第一转轴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板孔的数量小于下料孔的数量。
优化的,所述下料板还包括挂钩部,挂钩部一端与水平部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挂在第一壳体上端面上,所述下料板上圆周阵列有若干个下料孔。
优化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轮、从动轮,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壳体的外边缘,第一电机的执行端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上端部。
优化的,所述第一转轴与转动板中心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轴承与下料板的中心活动连接。
优化的,刮料部包括刮料板,刮料板的下底面与转动板的上表面接触,转动板从第一转轴的外圆处到最外边缘的距离等于刮料板下底板的长度。
优化的,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回收管、固定架,刮料部还包括刮料支撑板,刮料支撑板垂直固定在刮料板上端面上;固定架包括水平支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支板一侧的竖直支板,水平支板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穿过的孔,该孔内同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板端部的第一轴承,竖直支板固定在外部结构上;若干根第二回收管用于接负压件的一端部并列垂直穿过水平支板,另一端穿过刮料支撑板。
优化的,装置还包括第一回收管,第一回收管一端部穿过第一壳体,且端口朝向下料端,另一端部位于第一壳体外且用于接接负压件,若干个第一回收管以第一转轴的中轴线为圆形环形阵列在第一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结构和平滑面之间的缝隙来减少单位时间内下料的量,从而实现高精度下料。
(2)本实用新型设置转动板,并且在转动板上开设转板孔,然后通过刮料部来使土壤进入到螺纹结构处,作为第一部细化,可以控制进入到螺纹结构处的土壤量,防止大批量的土壤堆积使得土壤被挤压,不能很好的进入到螺纹结构中,相对于直接对方,因为转板孔的设置,当控制刮料部的刮料频率时,可以实现第一级的精度下料。
(3)通过三级细化工序,实现最优效果,其中第一级细化是控制刮料部向转板孔内刮土壤的频率来细化,第二级是转板孔内的土壤依次经过若干个下料孔来实现细化,第三级是通过螺纹结构和滑面的配合,实现三级细化,从而降低单位时间内下土壤的量,提高下料精度。
(4)挂钩部的设置可以将下料板架在第一壳体上,这样方便下料板从第一壳体内取出,清理第一壳体位于下料板下方的腔体。
(5)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即可实现一个驱动机构同事驱动三个工序同时工作。
(6)刮料部使土壤周期性刮入到转板孔内,并且不需要驱动机构来驱动刮料部转动。
(7)第一回收管和第二回收管的设置可以通过负压来回收第一壳体内的剩余土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C-C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1-第一壳体 101-转动板 1011-转板孔
102-下料板 1021-下料孔 1022-水平部 1023-挂钩部
121-第一电机 122-驱动轮 123-皮带 13-第一回收管
141-固定架 142-第二回收管 143-刮料板 144-从动轮
145-第一转轴 1451-螺纹结构 146-第一轴承 147-第二轴承
15-刮料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转动板101、驱动转动板101 与第一壳体11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板101上开设有转板孔1011,下料装置还包括将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刮料部,第一壳体11 的下端部为下料端。转板孔1011可以为圆孔,也可以是细长条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1、驱动轮122、从动轮144、第一转轴145。第一转轴145垂直穿过且固定在转动板101的中部,第一电机1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外边缘,第一电机121的执行端驱动驱动轮122转动,驱动轮122带动从动轮144转动,从动轮144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145的上端部,使得第一转轴145绕中轴线转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轮122通过皮带123 带动从动轮144转动,还可以通过将主动轮和从动轮144替换成齿轮,通过链条传动。
刮料部包括刮料板143,刮料板143的下底面与转动板101的上表面接触,转动板101从第一转轴145的外圆处到最外边缘的距离等于刮料板143下底板的长度,这样转动板101上所有的土壤均随刮料板143转动,刮料板143将转动板101上方的土壤周期性刮入到转板孔1011内。土壤在转动板101转动时,土壤均靠在刮料板143一侧面。转动板101转动,当刮料板143的下端面第一次经过转板孔1011后,土壤进入到转板孔1011,实现土壤减速下落。
当下料装置使用完毕后,需要对下料装置进行清洁,为了清洁,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回收管142、固定架141。固定架141包括水平支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支板一侧的竖直支板,水平支板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45穿过的孔,该孔内同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板端部的第一轴承146,竖直支板固定在外部结构上,保证水平支板保持水平状。在该实施例中,刮料部还包括刮料支撑板15,刮料支撑板15垂直固定在刮料板143上端面上形成7字型结构。若干根第二回收管142一端部并列垂直穿过水平支板,另一端穿过刮料支撑板 15,第二回收管142和固定架141配合可以作为支撑刮料支撑板15的支撑结构,并且固定架141和刮料支撑板15还可以用于固定第二回收管142的两端。当需要对转动板101上的土壤进行回收时,由于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在转动后都位于刮料支撑板15的下方,只需要第二回收管142固定在固定架141的一端上外接负压件,即可实现对转动板101的清洁。在该实施例中刮料支撑板15和刮料板143为一体结构。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下料装置包括上下平行贴合的转动板101、下料板102、第一壳体11、驱动转动板101和下料板102绕中垂线相对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转动板101上设置有用于输入土壤的转板孔1011。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相同,转动板101和下料板102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腔体内,且将腔体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于放置待下料的土壤,下部分用于经过下料后的土壤。下料板102包括与转动板101贴合的水平部1022、挂钩部1023。挂钩部1023一端与水平部1022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挂在第一壳体11上端面上。第一转轴145穿过下料板102的中部,且通过第二轴承147固定连接。水平部1022以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为圆心,圆周阵列有若干个下料孔1021,下料孔102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101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转板孔1011的个数小于下料孔1021的个数。在该实施例中,转板孔1011为1个,下料孔1021为6个。转板孔1011内的土壤随着转板孔1011 转动,直至转板孔1011依次与6个下料孔1021上下重合,由于转动板101一直处于转动状态,因此第一个下料孔1021与转板孔1011上下重合时,转板孔 1011内的土壤并不能一次性经下料孔1021掉落,经过多个下料孔1021后即可实现掉落,并且使得土壤尽量均匀的掉落在下料板102下方,也降低了单位时间内土壤的下落量。优化的,转动板101和水平部1022的外边缘设置有匹配的拱桥结构,这样防止刮料板143在刮土时进入到水平部1022与转动板101外边缘接触处的缝隙内,影响转动板101相对于下料板102的转动。下料板102分成水平部1022和挂钩部1023,这样方便下料板102从第一壳体11内取出,清理第一壳体11位于下料板102下方的腔体。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转轴145、驱动第一转轴 145相对于第一壳体11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驱动机构相同,第一壳体11包括下料端,第一转轴145上设置有螺纹结构1451,螺纹结构1451穿过第一壳体11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第一壳体11内的土壤进入下料端与螺纹结构1451的缝隙中,然后随着螺纹结构1451转动而排出。该结构使得土壤持续且特小分量的排出,实现土壤的减速下落。
当装置较大时,装置还包括第一回收管13,第一回收管13一端部穿过第一壳体11,且端口朝向下料端,若干个第一回收管13以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为圆形环形阵列在第一壳体11上。当需要回收第一壳体11内的土壤时,只需要将第一回收管13的外部端口上接负压件,即可实现对第一壳体11的清洁。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转动板101、驱动转动板101 与第一壳体11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板101上开设有转板孔1011,下料装置还包括将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刮料部,第一壳体11 的下端部为下料端。转板孔1011可以为圆孔,也可以是细长条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1、驱动轮122、从动轮144、第一转轴145。第一转轴145垂直穿过且固定在转动板101的中部,第一电机 1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外边缘,第一电机121的执行端驱动驱动轮122转动,驱动轮122带动从动轮144转动,从动轮144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145的上端部,使得第一转轴145绕中轴线转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轮122通过皮带123 带动从动轮144转动,还可以通过将主动轮和从动轮144替换成齿轮,通过链条传动。
刮料部包括刮料板143,刮料板143的下底面与转动板101的上表面接触,转动板101从第一转轴145的外圆处到最外边缘的距离等于刮料板143下底板的长度,这样转动板101上所有的土壤均随刮料板143转动,刮料板143将转动板101上方的土壤周期性刮入到转板孔1011内。土壤在转动板101转动时,土壤均靠在刮料板143一侧面。转动板101转动,当刮料板143的下端面第一次经过转板孔1011后,土壤进入到转板孔1011,实现土壤第一次竖直减速下落。
为了下料均匀,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板102,下料板102包括与转动板101 贴合的水平部1022、挂钩部1023。挂钩部1023一端与水平部1022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挂在第一壳体11上端面上。第一转轴145穿过下料板102的中部,且通过第二轴承147固定连接。水平部1022以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为圆心,圆周阵列有若干个下料孔1021,下料孔102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101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转板孔1011的个数小于下料孔1021的个数。在该实施例中,转板孔1011为1个,下料孔1021为6个。转动板101转动一周时,刮料板143将部分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然后剩余的土壤随着刮料板143进行转动,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土壤随着转板孔1011转动,直至转板孔1011依次与6个下料孔1021上下重合,由于转动板101一直处于转动状态,因此第一个下料孔1021与转板孔1011上下重合时,转板孔1011 内的土壤并不能一次性经下料孔1021掉落,经过多个下料孔1021后即可实现掉落,并且使得土壤尽量均匀的掉落在下料板102下方,也降低了单位时间内土壤的下落量。优化的,转动板101和水平部1022的外边缘设置有匹配的拱桥结构,这样防止刮料板143在刮土时进入到水平部1022与转动板101外边缘接触处的缝隙内,影响转动板101相对于下料板102的转动。下料板102分成水平部1022和挂钩部1023,这样方便下料板102从第一壳体11内取出,清理第一壳体11位于下料板102下方的腔体。下料板102和转动板101的配合实现土壤的第二次竖直减速下落。这样一个第一驱动机构即可驱动土壤的两次下料减速。
当下料装置使用完毕后,需要对下料装置进行清洁,为了清洁,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回收管142、固定架141。固定架141包括水平支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支板一侧的竖直支板,水平支板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45穿过的孔,该孔内同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板端部的第一轴承146,竖直支板固定在外部结构上,保证水平支板一直水平状。在该实施例中,刮料部还包括刮料支撑板15,刮料支撑板15垂直固定在刮料板143上端面上形成7字型结构。若干根第二回收管142一端部并列垂直穿过水平支板,另一端穿过刮料支撑板 15,第二回收管142和固定架141配合可以作为支撑刮料支撑板15的支撑结构,并且固定架141和刮料支撑板15还可以用于固定第二回收管142的两端。当需要对转动板101上的土壤进行回收时,由于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在转动后都位于刮料支撑板15的下方,只需要第二回收管142固定在固定架141的一端上外接负压件,即可实现对转动板101的清洁。在该实施例中刮料支撑板15和刮料板143为一体结构。
实施例5
如图1-4所示,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转动板101、驱动转动板101 与第一壳体11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板101上开设有转板孔1011,下料装置还包括将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刮料部,第一壳体11 的下端部为下料端。转板孔1011可以为圆孔,也可以是细长条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1、驱动轮122、从动轮144、第一转轴145。第一转轴145垂直穿过且固定在转动板101的中部,第一电机 1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外边缘,第一电机121的执行端驱动驱动轮122转动,驱动轮122带动从动轮144转动,从动轮144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145的上端部,使得第一转轴145绕中轴线转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轮122通过皮带123 带动从动轮144转动,还可以通过将主动轮和从动轮144替换成齿轮,通过链条传动。
刮料部包括刮料板143,刮料板143的下底面与转动板101的上表面接触,转动板101从第一转轴145的外圆处到最外边缘的距离等于刮料板143下底板的长度,这样转动板101上所有的土壤均随刮料板143转动,刮料板143将转动板101上方的土壤周期性刮入到转板孔1011内。土壤在转动板101转动时,土壤均靠在刮料板143一侧面。转动板101转动,当刮料板143的下端面第一次经过转板孔1011后,土壤进入到转板孔1011,实现土壤第一次竖直下落。
为了下料再次减速,第一转轴145的下端设置有螺纹结构1451,螺纹结构 1451穿过第一壳体11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掉落到下料板102下方的腔体内的土壤进入下料端与螺纹结构1451的缝隙中,然后随着螺纹结构1451转动而排出。该结构使得土壤持续且特小分量的排出。这样一个第一驱动机构即可驱动土壤的两次下料减速。
当下料装置使用完毕后,需要对下料装置进行清洁,为了清洁,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回收管142、固定架141。固定架141包括水平支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支板一侧的竖直支板,水平支板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45穿过的孔,该孔内同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板端部的第一轴承146,竖直支板固定在外部结构上,保证水平支板一直水平状。在该实施例中,刮料部还包括刮料支撑板15,刮料支撑板15垂直固定在刮料板143上端面上形成7字型结构。若干根第二回收管142一端部并列垂直穿过水平支板,另一端穿过刮料支撑板 15,第二回收管142和固定架141配合可以作为支撑刮料支撑板15的支撑结构,并且固定架141和刮料支撑板15还可以用于固定第二回收管142的两端。当需要对转动板101上的土壤进行回收时,由于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在转动后都位于刮料支撑板15的下方,只需要第二回收管142固定在固定架141的一端上外接负压件,即可实现对转动板101的清洁。在该实施例中刮料支撑板15和刮料板143为一体结构。
装置还包括第一回收管13,第一回收管13一端部穿过位于转动板101与下料端之间的第一壳体11,且端口朝向下料端,若干个第一回收管13以第一转轴 145的中轴线为圆形环形阵列在第一壳体11上。当需要回收第一壳体11内的土壤时,只需要将第一回收管13的外部端口上接负压件,即可实现对第一壳体11 的清洁。
实施例6
如图1-4所示,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转动板101、驱动转动板101 与第一壳体11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板101上开设有转板孔1011,下料装置还包括将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刮料部,第一壳体11 的下端部为下料端。转板孔1011可以为圆孔,也可以是细长条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1、驱动轮122、从动轮144、第一转轴145。第一转轴145垂直穿过且固定在转动板101的中部,第一电机 1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外边缘,第一电机121的执行端驱动驱动轮122转动,驱动轮122带动从动轮144转动,从动轮144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145的上端部,使得第一转轴145绕中轴线转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轮122通过皮带123 带动从动轮144转动,还可以通过将主动轮和从动轮144替换成齿轮,通过链条传动。
刮料部包括刮料板143,刮料板143的下底面与转动板101的上表面接触,转动板101从第一转轴145的外圆处到最外边缘的距离等于刮料板143下底板的长度,这样转动板101上所有的土壤均随刮料板143转动,刮料板143将转动板101上方的土壤周期性刮入到转板孔1011内。土壤在转动板101转动时,土壤均靠在刮料板143一侧面。转动板101转动,当刮料板143的下端面第一次经过转板孔1011后,土壤进入到转板孔1011,实现土壤第一次竖直减速下落。
为了下料均匀,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板102,下料板102包括与转动板101 贴合的水平部1022、挂钩部1023。挂钩部1023一端与水平部1022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挂在第一壳体11上端面上。第一转轴145穿过下料板102的中部,且通过第二轴承147固定连接。水平部1022以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为圆心,圆周阵列有若干个下料孔1021,下料孔102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101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转板孔1011的个数小于下料孔1021的个数。在该实施例中,转板孔1011为1个,下料孔1021为6个。转动板101转动一周时,刮料板143将部分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然后剩余的土壤随着刮料板143进行转动,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土壤随着转板孔1011转动,直至转板孔1011依次与6个下料孔1021上下重合,由于转动板101一直处于转动状态,因此第一个下料孔1021与转板孔1011上下重合时,转板孔1011 内的土壤并不能一次性经下料孔1021掉落,经过多个下料孔1021后即可实现掉落,并且使得土壤尽量均匀的掉落在下料板102下方,也降低了单位时间内土壤的下落量。优化的,转动板101和水平部1022的外边缘设置有匹配的拱桥结构,这样防止刮料板143在刮土时进入到水平部1022与转动板101外边缘接触处的缝隙内,影响转动板101相对于下料板102的转动。下料板102分成水平部1022和挂钩部1023,这样方便下料板102从第一壳体11内取出,清理第一壳体11位于下料板102下方的腔体。下料板102和转动板101的配合实现土壤的第二次竖直减速下落。
第一转轴145的下端设置有螺纹结构1451,螺纹结构1451穿过第一壳体 11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掉落到下料板102下方的腔体内的土壤进入下料端与螺纹结构1451的缝隙中,然后随着螺纹结构1451转动而排出。该结构使得土壤持续且特小分量的排出,实现土壤的第三次竖直减速下落。
当下料装置使用完毕后,需要对下料装置进行清洁,为了清洁,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回收管13、若干个第二回收管142、固定架141。固定架141包括水平支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支板一侧的竖直支板,水平支板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45穿过的孔,该孔内同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板端部的第一轴承 146,竖直支板固定在外部结构上,保证水平支板一直水平状。在该实施例中,刮料部还包括刮料支撑板15,刮料支撑板15垂直固定在刮料板143上端面上形成7字型结构。若干根第二回收管142一端部并列垂直穿过水平支板,另一端穿过刮料支撑板15,第二回收管142和固定架141配合可以作为支撑刮料支撑板15的支撑结构,并且固定架141和刮料支撑板15还可以用于固定第二回收管142的两端。当需要对转动板101上的土壤进行回收时,由于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在转动后都位于刮料支撑板15的下方,只需要第二回收管142固定在固定架141的一端上外接负压件,即可实现对转动板101的清洁。在该实施例中刮料支撑板15和刮料板143为一体结构。
第一回收管13一端部穿过位于下料板102与下料端之间的第一壳体11,且端口朝向下料端,若干个第一回收管13以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为圆形环形阵列在第一壳体11上。当需要回收下料板102与下料端之间的第一壳体11内的土壤时,只需要将第一回收管13的外部端口上接负压件,即可实现对下料板102 与下料端之间的第一壳体11的清洁。
下料装置的控制方法如下:
(1)在第一壳体11的腔体内设置转动板101,转动板101上开设有转板孔 1011,转动板101相对于第一壳体11转动,在转动板101上设置刮料板143,将土壤倒入到转动板101上,刮料板143将土壤刮入至转板孔1011内;
(2)第一壳体11腔体内还安装有下料板102,下料板102包括开设有下料孔1021的水平部1022,转动板101和水平部1022上下重合,转动板101相对于水平部1022转动,在相对转动过程中,转板孔1011内的土壤从下料孔1021 内掉落至第一壳体11位于下料板102下方的空腔内;
(3)第一壳体11的下端部为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平滑面内同轴设置螺纹结构1451,驱动螺纹结构1451与第一壳体11相对转动,掉落到空腔内的土壤进入螺纹结构1451与平滑面之间的缝隙中,且随着螺纹结构1451转动绕至第一壳体11的出口掉落到称重装置上的试剂瓶内;
(4)当称重装置显示达到确定值时,停止转动板101和螺纹结构1451分别与第一壳体11的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启动第一电机在特定时间内工作,涉及到电路和软件部分,属于现有技术,在实施例中不做具体的描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转轴(145)、驱动第一转轴(145)相对于第一壳体(11)转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壳体(11)包括下料端,第一转轴(145)上设置有螺纹结构(1451),螺纹结构(1451)穿过第一壳体(11)的下料端,下料端内侧面为平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开设有转板孔(1011)的转动板(101)、将转动板(101)上的土壤刮至转板孔(1011)内的刮料部,第一转轴(145)位于螺纹结构(1451)的上端部垂直穿过转动板(101)中心,所述刮料部位于转动板(101)的上方且绕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相对于转动板(10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下料板(102),下料板(102)包括与转动板(101)贴合且相对转动板(101)转动的水平部(1022),第一转轴(145)位于螺纹结构(1451)的上端部依次穿过下料板(102)和水平部(1022)的中部,转动板(101)上设置有用于输入土壤的转板孔(1011),所述下料板(102)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孔(1021),下料孔(102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距离与转板孔(1011)到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转板孔(1011)的数量小于下料孔(1021)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102)还包括挂钩部(1023),挂钩部(1023)一端与水平部(1022)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挂在第一壳体(11)上端面上,所述下料板(102)上圆周阵列有若干个下料孔(102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1)、驱动轮(122)、从动轮(144),第一电机(121)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外边缘,第一电机(121)的执行端驱动驱动轮(122)转动,驱动轮(122)带动从动轮(144)转动,从动轮(144)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轴(145)的上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45) 与转动板(101)中心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轴承(147)与下料板(102)的中心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料部包括刮料板(143),刮料板(143)的下底面与转动板(101)的上表面接触,转动板(101)从第一转轴(145)的外圆处到最外边缘的距离等于刮料板(143)下底板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回收管(142)、固定架(141),刮料部还包括刮料支撑板(15),刮料支撑板(15)垂直固定在刮料板(143)上端面上;固定架(141)包括水平支板和垂直固定在水平支板一侧的竖直支板,水平支板的另外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45)穿过的孔,该孔内同轴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板端部的第一轴承(146),竖直支板固定在外部结构上;若干根第二回收管(142)用于接负压件的一端部并列垂直穿过水平支板,另一端穿过刮料支撑板(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第一回收管(13),第一回收管(13)一端部穿过第一壳体(11),且端口朝向下料端,另一端部位于第一壳体(11)外且用于接接负压件,若干个第一回收管(13)以第一转轴(145)的中轴线为圆形环形阵列在第一壳体(11)上。
CN201821970801.0U 2018-11-27 2018-11-27 土壤下料装置 Active CN209721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0801.0U CN209721039U (zh) 2018-11-27 2018-11-27 土壤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0801.0U CN209721039U (zh) 2018-11-27 2018-11-27 土壤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1039U true CN209721039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6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0801.0U Active CN209721039U (zh) 2018-11-27 2018-11-27 土壤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10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4125A (zh) * 2018-11-27 2019-03-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pH值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484876A (zh) * 2018-11-27 2019-03-1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土壤下料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4125A (zh) * 2018-11-27 2019-03-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pH值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484876A (zh) * 2018-11-27 2019-03-1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土壤下料装置
CN109444125B (zh) * 2018-11-27 2024-03-1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pH值检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21039U (zh) 土壤下料装置
CN105203365B (zh) 一种自动制样系统及其缩分装置
CN107300299B (zh) 一种连续高效离心脱水系统及连续高效脱水方法
CN209564639U (zh) 一种危废残渣物料回收萃取装置
CN109484876A (zh) 土壤下料装置
CN210654612U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料浆的放料装置
CN209542633U (zh) 一种浸提系统
CN101650114A (zh) 中药滴丸擦拭去油装置
CN109470882A (zh) 一种浸提系统
CN206032258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分料装置
CN207981284U (zh) 一种自清理式化肥粉碎机
CN208661081U (zh) 一种煤焦油分离反应设备
CN207819619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电机端盖
CN208260657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搅拌装置
CN208674311U (zh) 一种涂板机的铅膏回收设备
CN220200570U (zh) 一种高速旋转放片装置
US2199928A (en) Rotary extractor
CN206121613U (zh) 一种密封式自动配料罐
CN204527689U (zh) 转盘式计数分装装置
CN108146739B (zh) 一种阿莫西林胶囊计数装置
CN208697200U (zh) 一种大型砂轮成型机
CN216368228U (zh) 一种油漆涂料加工配料研磨设备
CN21887968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反应池污泥清理装置
CN212395404U (zh) 胶囊充填漏粉自动收集清理机构
RU2080980C1 (ru) Плоскодоводочный стано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Rujing

Inventor after: Li Yue

Inventor after: Wu Jinqian

Inventor after: Zhu Likai

Inventor before: Li Yue

Inventor before: Wu Jinqian

Inventor before: Zhu Likai

Inventor before: Wang Ru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