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9847U -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9847U
CN209719847U CN201920346144.0U CN201920346144U CN209719847U CN 209719847 U CN209719847 U CN 209719847U CN 201920346144 U CN201920346144 U CN 201920346144U CN 209719847 U CN209719847 U CN 209719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mp weight
mast
shield
connection ring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61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61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9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9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98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包括空心的桅杆和设置在桅杆底部的配重件,配重件包括若干环形的配重块,配重块套设在桅杆上;相邻的配重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顶部的配重块上端面设置有螺纹杆,桅杆上设置有连接板,顶部的配重块通过螺纹杆和螺母与连接板进行连接;配套块外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壁向上延伸至桅杆内;防护罩顶部设置有顶罩,顶罩套设在桅杆上,顶罩底部和防护罩顶部分别设置有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的内壁进行抵接,下连接环和上连接环通过连接螺钉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浮标配重受到的侵蚀,提升配重结构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浮标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浮标是以锚定在海上的观测浮标为主体组成的海洋水文水质气象自动观测站。它能按规定要求长期、连续地为海洋科学研究、海上石油(气)开发、港口建设和国防建设收集所需海洋水文水质气象资料,特别是能收集到调查船难以收集的恶劣天气及海况的资料。一般来说,海洋监测浮标主要结构有浮体、桅杆、锚系和配重组成。使用配重和桅杆用于保证浮标在海上漂浮为不会发生侧翻。
现有的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5971744U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的一种非金属航标灯浮标标体结构。漂浮本体和灯架漂浮在海面上,底部连接有浮标骨架,在浮标骨架底部连接配重。浮标骨架起到了桅杆的作用,通过浮标骨架和底部的配重来位置浮标标体在海上漂浮时的稳定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配重直接连接在浮标骨架的底部,在使用时沉入到海面下,不停地受到海水的侵蚀,同时海中的贝类等寄生物也容易附着在配重上,在长期使用后影响到配重结构的稳定,过度侵蚀配重后会影响到浮标结构漂浮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具有减少浮标配重受到的侵蚀,提升配重结构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包括空心的桅杆和设置在桅杆底部的配重件,配重件包括若干环形的配重块,配重块套设在桅杆上;相邻的配重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顶部的配重块上端面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设置有配套的螺母;桅杆上设置有连接板,螺纹杆穿过连接板;顶部的配重块通过螺纹杆和螺母与连接板进行连接;配套块外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壁向上延伸至桅杆内;防护罩顶部设置有顶罩,顶罩套设在桅杆上,顶罩底部和防护罩顶部分别设置有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上连接环与下连接环的内壁进行抵接,下连接环和上连接环通过连接螺钉进行连接;防护罩和顶罩之间设置有橡胶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件设置为多个配重块相互配合连接的结构;在配重块的外侧增加了防护罩和顶罩的结构进行防护,顶罩和防护罩将配重块包裹起来;在顶罩和防护罩的连接处使用连接螺钉进行连接提供了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在桅杆底部进入到海面下后,防护罩和顶罩可以减小寄生物在配重块上的寄生,配重块在使用时受到海水中寄生物的影响较小,减小配重块受到的侵蚀,延长配重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件包括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顶部的弧形杆,连接杆底部固定在配重块上端面;配重块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端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弧形杆配合的卡接槽,弧形槽与卡接槽的弧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连接杆和弧形杆的结构作为连接件,在进行连接时,将连接杆和弧形杆插入到相邻配重块的弧形槽中,转动下方的配重块,连接杆和弧形杆在弧形槽中转动,弧形杆进入到弧形槽连接的卡接槽中,完成了两块相邻的配重块之间的连接,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时,配重块不会相互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配重块顶部边缘的位置开设有上连接槽,底部边缘的位置开设有下连接槽;弧形杆与卡接槽卡合时,上连接槽与下连接槽对齐;配重块边缘处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部分位于上连接槽中,另一部分位于下连接槽中,连接片通过螺钉与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的结构,在二者上螺纹安装连接片,连接片限定了配重块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弧形杆和卡接槽之间的卡接更加稳定,弧形杆不易从卡接槽中脱离,连接件的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件在配重块端面上设置有两处并以配重块上端面的中心呈中心对称;配重块底部设置有两处与连接件对应的弧形槽和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两处连接件的结构,连接件呈中心对称的设置,在使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后,配重块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在使用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片的横截面设置为弧形,连接片远离桅杆的一侧边缘与配重块的边缘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片截面为弧形并且边缘处与配重块边缘齐平,在安装之后连接片的边缘不会凸起,在拼接后进行运输时不易出现剐蹭,连接结构适用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板在桅杆上设置有四处并以桅杆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顶部的配重块上设置有四处与连接板配合的螺纹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四处连接板并且呈圆周阵列分布,与连接板对应的螺纹杆同样设置为四处,在使用螺纹杆和连接板进行连接之后,配重块受力较为均匀,不易出现位置偏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下连接环外壁与防护罩之间形成环形的槽口,橡胶环的厚度大于槽口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的厚度设置的较大,橡胶环具有较高的强度,在需要将橡胶环从槽口处取下时也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固定连接至连接板和桅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加强筋板,连接板和桅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连接板连接的配重块结构也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增加了防护罩和顶罩的结构,对配重块进行防护,海水中的贝壳等寄生物不易寄生在配重块上,减小了对配重块的侵蚀,延长了配重块的使用寿命;
2.设置多处配重块连接的方式作为配重件,可以更加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配重块,配重件的总体重量方便调节;使用连接件的连接方式进行配重块的连接,连接时操作较为方便;
3.增加了上连接槽、下连接槽和连接片的结构,限定了配重块之间的相对转动,连接件中的弧形杆不易从卡接槽中滑出,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和顶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配重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槽和卡接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桅杆;11、连接板;12、加强筋板;2、配重块;21、上连接槽;22、下连接槽;3、防护罩;31、下连接环;32、通孔;33、连接螺钉;4、顶罩;41、上连接环;5、橡胶环;6、连接杆;61、弧形杆;7、弧形槽;71、卡接槽;8、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包括空心的桅杆1、安装在桅杆1底部的配重件和套设在配重件外侧的防护罩3。
参照图1、图3,配重件包括若干环形的配重块2,配重块2均套设在桅杆1外侧,相邻的配重块2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位于顶部的配重块2上端面固接有四处螺纹杆,螺纹杆以桅杆1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桅杆1上焊接有四处与螺纹杆位置对于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两侧成型有加强筋板12,加强筋板12连接桅杆1和连接板11,增加了连接板11的结构稳定性。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两处螺母,螺纹杆穿过连接板11,螺母作用在连接板11的上下两端,实现了配重块2与连接板11的连接,顶部的配重块2被固定在桅杆1上。
参照图2、图3,防护罩3顶部开口,底部安装有底板。防护罩3从桅杆1底部向上套设在桅杆1和配重块2外侧,防护罩3的底板上开设有通孔32,通孔32的中心位于桅杆1的轴线上,通孔32内壁向上延伸形成管状并位于桅杆1内部,底板与桅杆1的底部进行抵接。底板顶部连接有顶罩4,顶罩4亦套设在桅杆1外侧,顶罩4和防护罩3的连接处均开设有环状的槽口,顶罩4的底部成型有上连接环41,防护罩3顶部成型有下连接环31,上连接环41延伸至下连接环31内并与其内壁抵接。防护罩3上安装有连接螺钉33,螺钉穿过下连接环31并与上连接环41进行螺纹连接。下连接环31外套设有橡胶环5,橡胶环5内部与顶罩4进行抵接的同时与防护罩3进行抵接,橡胶环5的厚度大于下连接环31形成的槽口深度。防护罩3和顶罩4通过橡胶环5、上连接环41和下连接环31进行连接,连接较为稳定并且连接处的密封性较好,不易受到侵蚀。
参照图4、图5,连接件包括安装在配重块2上的连接杆6和位于连接杆6顶部的弧形杆61,连接杆6竖直设置,弧形杆61的弧线圆心位于配重块2的轴线上。配重块2底部开设有弧形槽7,弧形槽7的弧长大于弧形杆61的长度且二者的弧度相同,方便连接杆6和弧形杆61进入到弧形槽7中。弧形槽7的端部沿圆周方向成型有与弧形杆61相配合的卡接槽71,卡接槽71的弧度和弧形槽7相同。连接杆6和弧形杆61送入弧形槽7中,转动配重块2带动连接杆6和弧形杆61转动,弧形杆61和卡接槽71进行卡合,实现了相邻两个配重块2的连接。连接件在配重块2上端面上安装有两处并沿配重块2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配重块2底部同样开设有两处弧形槽7和卡接槽71并分别与两处连接件进行配合。
参照图3、图4,配重块2的顶部边缘位置开设有上连接槽21,底部的边缘位置开设有下连接槽22。弧形杆61和卡接槽71进行卡合时,上连接槽21和下连接槽22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在配重块2的边缘处安装有连接片8,连接片8部分位于上连接槽21中另一部分位于下连接槽22中。连接片8通过螺钉与上连接槽21和下连接槽22进行螺纹连接。安装片安装之后两处相邻的配重块2不易发生相对转动,弧形杆61和卡接槽71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将顶部的配重块2与桅杆1上的连接板11进行螺纹连接,根据需要的重量选择合适数量的配重块2。使用连接件进行相邻配重块2之间的连接,再进行安装片的安装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套设防护罩3并将防护罩3与顶罩4进行连接,在连接处套设橡胶环5。配重结构的安装完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包括空心的桅杆(1)和设置在桅杆(1)底部的配重件,其特征在于:配重件包括若干环形的配重块(2),配重块(2)套设在桅杆(1)上;相邻的配重块(2)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顶部的配重块(2)上端面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设置有配套的螺母;桅杆(1)上设置有连接板(11),螺纹杆穿过连接板(11);顶部的配重块(2)通过螺纹杆和螺母与连接板(11)进行连接;配套块外设置有防护罩(3),防护罩(3)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通孔(32),通孔(32)内壁向上延伸至桅杆(1)内;防护罩(3)顶部设置有顶罩(4),顶罩(4)套设在桅杆(1)上,顶罩(4)底部和防护罩(3)顶部分别设置有上连接环(41)和下连接环(31),上连接环(41)与下连接环(31)的内壁进行抵接,下连接环(31)和上连接环(41)通过连接螺钉(33)进行连接;防护罩(3)和顶罩(4)之间设置有橡胶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连接杆(6)设置在连接杆(6)顶部的弧形杆(61),连接杆(6)底部固定在配重块(2)上端面;配重块(2)底部开设有弧形槽(7),弧形槽(7)端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于弧形杆(61)配合的卡接槽(71),弧形槽(7)与卡接槽(71)的弧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配重块(2)顶部边缘的位置开设有上连接槽(21),底部边缘的位置开设有下连接槽(22);弧形杆(61)与卡接槽(71)卡合时,上连接槽(21)与下连接槽(22)对齐;配重块(2)边缘处设置有连接片(8),连接片(8)部分位于上连接槽(21)中,另一部分位于下连接槽(22)中,连接片(8)通过螺钉与上连接槽(21)和下连接槽(22)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在配重块(2)端面上设置有两处并以配重块(2)上端面的中心呈中心对称;配重块(2)底部设置有两处与连接件对应的弧形槽(7)和卡接槽(7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片(8)的横截面设置为弧形,连接片(8)远离桅杆(1)的一侧边缘与配重块(2)的边缘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1)在桅杆(1)上设置有四处并以桅杆(1)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顶部的配重块(2)上设置有四处与连接板(11)配合的螺纹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下连接环(31)外壁与防护罩(3)之间形成环形的槽口,橡胶环(5)的厚度大于槽口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板(12),加强筋板(12)固定连接至连接板(11)和桅杆(1)。
CN201920346144.0U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19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144.0U CN209719847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144.0U CN209719847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9847U true CN209719847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614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19847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98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3228A (zh) * 2020-02-27 2020-06-16 昆山宏泰博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向可调镗刀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24277A (zh) * 2021-07-27 2021-11-09 广西蓝合创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装置
CN114768445A (zh) * 2022-05-27 2022-07-22 宁波爱斯凯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级净化结构的油烟净化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3228A (zh) * 2020-02-27 2020-06-16 昆山宏泰博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用双向可调镗刀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24277A (zh) * 2021-07-27 2021-11-09 广西蓝合创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装置
CN114768445A (zh) * 2022-05-27 2022-07-22 宁波爱斯凯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级净化结构的油烟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19847U (zh) 一种浮标水下配重结构
CN205546995U (zh) 一种三分锚式深海网箱稳固系统
KR101241235B1 (ko) 해양 부표
CN209441554U (zh) 一种水文气象观测仪器
CN204775854U (zh) 一种新型测量浮标
CN210478954U (zh) 一种防倾倒的海洋监测站
CN205707195U (zh) 一种浮式海上平台
CN104369838B (zh) 自升式连体潜标测量系统
CN211918946U (zh) 可拆卸张力腿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平台
CN207159894U (zh) 一种桥墩承台浮式警示标及水上桥墩承台结构
CN109596108B (zh) 一种新型转动式脱淤海床基
CN103552659A (zh) 能够快速布设的轻型航道浮标
CN2811157Y (zh) 高驻定性活节式灯桩
CN205524825U (zh) 高度自动调节的水质监测浮桶式搭载平台
CN209368781U (zh) 用于核电站暗涵取水口的拦网装置
CN209764903U (zh) 表面流速流向测量浮筒
CN203544317U (zh) 适用于海洋漂浮球的固定装置
CN209444893U (zh) 一种门架式机械结构支撑装置
CN207141337U (zh) 浮盘及应用其的漂浮式通信中继塔
CN111301613A (zh) 一种用于海洋浮标的锚系机构
CN208171262U (zh) 一种波浪仪海底固定装置
CN105010187A (zh) 一种网箱用一体化支架
CN114455033A (zh) 一种水下设备浮式试验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06301B (zh) 悬浮式自动升降珍珠蚌挂养装置及挂养方法
CN205554531U (zh) 双体监测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