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0132U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0132U
CN209710132U CN201920996640.0U CN201920996640U CN209710132U CN 209710132 U CN209710132 U CN 209710132U CN 201920996640 U CN201920996640 U CN 201920996640U CN 209710132 U CN209710132 U CN 209710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detection circuit
metal
hole mic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66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蒙
陈荣研
李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66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0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0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0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金属感应元件、检测电路和提示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MIC孔;金属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MIC孔内;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所述提示组件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并在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有效避免外部物体被误插入MIC孔,避免损坏MIC孔内部结构。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终端设备层出不穷,各种结构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现有的终端设备中,麦克风孔(简称MIC孔)和卡托的卡托插孔也被经常放到了相近的地方进行设计。由于MIC孔和卡托插孔的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用户很容易在取卡托的时候,把MIC孔误以为是卡托插孔,将顶针误插入到MIC孔,导致损坏MIC孔内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外部金属物体误插入MIC孔,导致损坏MIC孔内部结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MIC孔;
金属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MIC孔内;
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
提示组件,所述提示组件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并在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检测电路检测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确定MIC孔内是否存在物体插入,并在检测到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时,输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这样可以避免用户继续用力将金属物体插入MIC孔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有效避免外部金属物体误插入MIC孔,导致损坏MIC孔内部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2是图1中终端设备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图4是图3中终端设备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设置卡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上设有MIC孔111;
金属感应元件12,设置在所述MIC孔111内;
检测电路13,所述检测电路13与所述金属感应元件12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13检测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
提示组件14,所述提示组件14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并在检测电路13检测到所述金属感应元件12的电压变化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膝上型便携计算机中的至少一项,以手机为例,上述壳体11可以理解为中框。通常的,在壳体11上设置有MIC孔111和卡托插孔,该MIC孔111与卡托插孔通常较为接近,且形状和大小基本相似。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为了避免用户使用金属物体(如顶针)误插MIC孔111,通过金属感应元件12、检测电路13和提示组件14配合,避免用户过深或者过度用力将金属物体插入MIC孔111。具体的,金属物体由于和人体接触,带有静电。当用户将外部金属物体(如顶针等结构)插入到MIC孔内时,金属感应元件12将会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变化,从而引起金属感应元件12上电压的变化。检测电路13根据检测到该电压的变化,确定是否存在外部金属物体插入到MIC孔111内。当电压变化超过预设值时,可以确定存在金属物体插入到MIC孔111内,此时可以输出相应的信息至提示组件14,由提示组件14对当前MIC孔111存在物体插入的状态进行提示,从而可以避免用户继续将金属物体插入MIC孔111。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有效避免外部金属物体误插入MIC孔,导致损坏MIC孔内部结构。
应理解,上述金属感应元件12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上述金属感应元件12包括金属片或金属线圈。具体的,金属感应元件12的结构不同,对应的设置位置和检测电路的结构都设置不同,以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金属感应元件12为金属片。该金属片对金属物体的感应可以为接触感应,当金属物体与金属片接触时改变金属片的电压。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MIC孔111内设有用于限制外部金属物体插入MIC孔111的深度的限位部112,所述金属片设置在所述限位部112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MIC孔111大致呈“Z”字形设置,包括用于限制外部物体插入MIC孔111内深度的限位部112,在该限位部112远离开口的一侧设有麦克风,该开口为MIC孔111在壳体11上形成的开口。由于将金属片设置在限位部112上,当金属物体插入MIC孔111时,可以直接与金属物体的端部进行接触,金属物体与金属片之间接触的可靠性较好。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金属物体与金属片之间接触的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金属片位于所述开口在所述限位部112的投影区域内。
以金属物体是顶针为例进行说明,通常的MIC孔111的内径略大于顶针的外径。在顶针插入MIC孔111内时,将会直接抵接与所述开口在所述限位部112的投影区域接触,因此,本实施例中,将金属片设置在投影区域内,可以保证每次插入时,顶针都可以与金属片接触,从而提高了对金属物体插入MIC孔内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3,上述金属感应元件12为金属片时,上述检测电路13可以包括控制芯片131和电容C,所述控制芯片131的电压检测引脚与所述金属片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引脚还与具有电动势的预设连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预设连接端可以为一电源的正极,也可以为电源的某一供电回路中具有电动势的中间连接点。具体的,当外部金属物体未与金属片接触时,通过预设连接端为电容C充电,此时控制芯片131的电压检测引脚检测到的电压为高电平。当用户将外部金属物体插入MIC孔111内,且与金属片接触时,将会把金属片上的电压拉低,控制芯片131的电压检测引脚检测到的电压为低电平;此时控制芯片131确定存在物体插入MIC孔111内,并控制提示组件14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将物体误插到MIC孔111内。
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金属感应元件12为金属线圈。该金属线圈对金属物体的感应可以为非接触感应,当金属物体穿过金属线圈时,使得金属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线圈嵌于所述MIC孔111的内壁,且沿所述MIC孔111的周向绕制形成线圈绕组。
具体的,上述金属线圈的匝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该金属线圈的匝数为4。本实施例中,金属线圈可以嵌于所述MIC孔111的内壁的表面,也可以在内壁的内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该金属线圈可以采用铜线,且该金属线圈可以位于限位部112与上述开口之间。由于通过金属线圈进行非接触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金属物体插入MIC孔检测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4,上述金属感应元件12为金属线圈时,上述检测电路13包括控制芯片131和模数转换器132,所述模数转换器(ADC)132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线圈绕组的两端电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132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131的电压检测引脚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31与所述提示组件14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顶针插入MIC孔111内后,会穿过线圈绕组,由于顶针与人体接触会带一定量的电荷,此电荷在线圈绕组中定向运动会产生一定波形的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模数转换器132采样后输出至控制芯片131的电压检测引脚。控制芯片131的电压检测引脚的电压大于预设值(如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确定存在物体插入MIC孔111内,并控制提示组件14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将物体误插到MIC孔111内。
进一步的,上述提示组件14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提示组件14可以包括发声器件、振动器件和显示器件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发声器件为喇叭,该喇叭可以发出报警提示声音。例如,当控制芯片131确定用户将物体插入到MIC孔111内时,可以进行语音播报“请注意,您已插错孔”或者“请勿将顶针插入MIC孔111”,此外还可以发出蜂鸣叫声。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振动器件为马达,该马达可以振动提示。例如,当控制芯片131确定用户将物体插入到MIC孔111内时,马达间隔预设时间振动一次,或者一直处于振动状态。当控制芯片131确定用户将物体从MIC孔111内拔出时,可以控制马达停止振动。
在又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器件为液晶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通过文字、图形或者视频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提示。例如,当控制芯片131确定用户将物体插入到MIC孔111内时,可以输出相应的提示图片(例如,大红“X”,或者通过箭头指示卡托插孔的正确位置)。
进一步的,请一并结合参照图5,所述壳体11上还设有卡托113,所述卡托113上设有卡托插孔1131,所述卡托113朝向所述壳体外侧的表面对应所述卡托插孔1131的位置设有镭雕标识区1132。
本实施例中,该镭雕标识区1132可以设置不同的镭雕图案,该镭雕标识区1132用于表示靠近附件的孔未卡托插孔。由于设置镭雕标识区,可以进一步提醒用户正确的卡托插孔,从而可以在用户取卡托时提醒用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设置标识区,例如,可以通过夜光粉绘制提醒标志等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检测电路13检测金属感应元件12的电压变化,确定MIC孔111内是否存在物体插入,并在检测到所述金属感应元件12的电压变化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时,输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这样可以避免用户继续用力将金属物体插入MIC孔111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有效避免外部金属物体误插入MIC孔,导致损坏MIC孔内部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MIC孔;
金属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MIC孔内;
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
提示组件,所述提示组件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并在检测电路检测到所述金属感应元件的电压变化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感应元件包括金属片或金属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IC孔内设有用于限制外部金属物体插入MIC孔的深度的限位部,所述金属片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IC孔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开口,所述金属片位于所述开口在所述限位部的投影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电容,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检测引脚与所述金属片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引脚通过所述电容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引脚还与具有电动势的预设连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圈嵌于所述MIC孔的内壁,且沿所述MIC孔的周向绕制形成线圈绕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线圈绕组的两端电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电压检测引脚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提示组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卡托,所述卡托上设有卡托插孔,所述卡托靠近所述卡托插孔外部区域设有镭雕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组件包括发声器件、振动器件和显示器件中的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为喇叭,所述振动器件为马达,所述显示器件为液晶显示屏。
CN201920996640.0U 2019-06-28 2019-06-28 终端设备 Active CN209710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6640.0U CN209710132U (zh) 2019-06-28 2019-06-28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6640.0U CN209710132U (zh) 2019-06-28 2019-06-28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0132U true CN209710132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51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6640.0U Active CN209710132U (zh) 2019-06-28 2019-06-28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01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9734A (zh) * 2020-05-29 2020-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9734A (zh) * 2020-05-29 2020-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1662B (zh) 具有电锁键的可重复使用的电池指示器
CN108292849B (zh) 用于再充电漫游设备的系统和方法,以及用于这种系统的适配器
US20220393498A1 (en) Portable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140039830A1 (en) Test device to measure coating thickness and test system
CN209710132U (zh) 终端设备
JP2015126691A (ja) 回路装置、携帯機器、及び充電システム等
JP6163133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充電報知方法
US2008026676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ing with a plug housing
JP2010205437A (ja) 端子変換アダプタおよび携帯端末
CN211744694U (zh) 一种tws耳机装置
CN210665821U (zh) 一种电流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CN209710133U (zh) 终端设备
CN103682863A (zh) 一种语音提醒的充电数据线及其充电方法
CN208062827U (zh) 电子设备及充电座
CN109888586A (zh) 一种插头结构
JP2009005426A (ja) 機器充電装置
CN210091124U (zh) 触控笔
CN209786812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8043347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自来水漏水检测装置
CN110176695B (zh) 终端设备
CN209460197U (zh) 一种二胡内外弦断线隐患检测仪
CN110542770A (zh) 非接触式试电笔
CN102208952B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213244315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12459863U (zh) 舒曼波接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