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0773U -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0773U
CN209700773U CN201920416934.1U CN201920416934U CN209700773U CN 209700773 U CN209700773 U CN 209700773U CN 201920416934 U CN201920416934 U CN 201920416934U CN 209700773 U CN209700773 U CN 209700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foot
stroller frame
relativ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69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69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0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0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0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其中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包括:手把关节(403);后脚关节(407),设置在手把关节的内侧,且具有与手把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手把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第一解锁装置,用于使后脚关节切换至相对于手把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前脚关节(411),设置在后脚关节的内侧,且具有与后脚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后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和第二解锁装置,设置在手把关节上,用于在手把关节相对于后脚关节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驱动前脚关节切换至相对于后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婴儿车车架包括收合关节。婴儿车包括婴儿车车架。本实用新型车架在折叠时的安全性更好。

Description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车的应用很广泛,大多数的育婴家庭都利用婴儿车来携带婴儿,尤其是在路途稍远时,通过婴儿车来运载婴儿,可以节省很大的力气。
现有的婴儿车通常是可折叠的,但是在折叠时,一旦操作解锁按钮后,所有关节均进入解锁状态,此时婴儿车车架的大部分零件都处于活动状态,如果操作上稍有不慎,有可能会对乘车婴儿和操作者造成挤夹等意外伤害,影响用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尽可能地提高婴儿车车架在折叠时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包括:
手把关节;
后脚关节,设置在手把关节的内侧,且具有与手把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手把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第一解锁装置,用于使后脚关节切换至相对于手把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前脚关节,设置在后脚关节的内侧,且具有与后脚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后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和
第二解锁装置,设置在手把关节上,用于在手把关节相对于后脚关节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驱动前脚关节切换至相对于后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还包括设置在手把关节和后脚关节之间的第一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用于使手把关节和后脚关节相对固定,第一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锁定装置运动以使后脚关节切换至相对于手把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还包括设置在后脚关节和前脚关节之间的第二锁定装置,第二锁定装置用于使后脚关节和前脚关节相对固定,第二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二锁定装置运动以使前脚关节切换至相对于后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可选地,第二解锁装置包括第一凸台,第一凸台设置在手把关节的靠近后脚关节的侧面且第一凸台的顶面相对于该侧面倾斜,后脚关节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凸台穿过第一通孔,第一凸台用于在手把关节相对于后脚关节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推动第二锁定装置运动。
可选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齿轮、设置于前脚关节内的第一齿圈和设置于后脚关节内的第二齿圈,在前脚关节与后脚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第一齿轮与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同时啮合;在前脚关节相对于后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第一齿轮离开与第一齿圈啮合的位置或者第一齿轮离开与第二齿圈啮合的位置。
可选地,第二解锁装置包括第一凸台,第一凸台设置在手把关节的靠近后脚关节的侧面上且第一凸台的顶面相对于该侧面倾斜,后脚关节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凸台穿过第一通孔,第一凸台用于在手把关节相对于后脚关节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推动第一齿轮离开与第二齿圈啮合的位置。
可选地,第二锁定装置还包括推板,推板设置在第一齿轮和后脚关节之间,第一凸台通过推动推板而推动第一齿轮。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还包括:
第一连接关节,设置在前脚关节的内侧,用于连接座椅,且具有与前脚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前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和
第三解锁装置,设置在后脚关节上,用于在后脚关节相对于前脚关节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驱动第一连接关节切换至相对于前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还包括设置在前脚关节和第一连接关节之间的第三锁定装置,第三锁定装置用于使前脚关节和第一连接关节相对固定,第三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三锁定装置运动以使第一连接关节切换至相对于前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可选地,第三解锁装置包括第二凸台,第二凸台设置在后脚关节的靠近前脚关节的侧面上,前脚关节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凸台穿过第二通孔,第二凸台用于在后脚关节相对于前脚关节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推动第三锁定装置运动。
可选地,第三锁定装置包括:
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一连接关节上;和
第一插销,与前脚关节可动地连接,在前脚关节与第一连接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第一插销插入第一凹槽内;在前脚关节相对于第一连接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第一插销脱离第一凹槽。
可选地,第三解锁装置包括第二凸台,第二凸台设置在后脚关节的靠近前脚关节的侧面上,前脚关节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凸台穿过第二通孔,第二凸台用于在后脚关节相对于前脚关节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推动第一插销离开第一凹槽。
可选地,第一插销的端部设有相对于第一插销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还包括第一连接关节,第一连接关节设置在前脚关节的内侧,用于连接座椅,且具有与前脚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前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第一连接关节上设有第一挡块,手把关节上设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穿过后脚关节和前脚关节延伸至第一挡块的周向侧面,第二挡块用于在婴儿车车架展开时通过推动第一挡块而使第一连接关节转动至预设位置。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包括上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包括第二连接关节和上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第二连接关节与第一连接关节连接,第二连接关节用于安装座椅。
可选地,第一连接关节包括插口,第二连接关节包括插头,插头插入插口内以实现第一连接关节和第二连接关节的连接。
可选地,插口关于其竖直轴线前后对称,插头关于其竖直轴线前后对称。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第四锁定装置和第四解锁装置,第四锁定装置设置在插头和插口之间并用于使插头和插口相对固定,第四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四锁定装置运动以使插头和插口能够相对运动。
可选地,第四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插头上的第一滑块和卡销,第一滑块设有相对于插头和插口的相对运动方向倾斜设置的长条孔,卡销插入长条孔并在长条孔内运动,插口内设有锁口,卡销插入锁口时插头与插口相对固定,第四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滑块运动,进而带动卡销脱离锁口。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靠背关节、第五锁定装置和第五解锁装置,靠背关节设置在第二连接关节的内侧,第五锁定装置设置在靠背关节与第二连接关节之间,第五锁定装置用于使靠背关节和第二连接关节相对固定,第五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五锁定装置运动以使靠背关节和第二连接关节能够相对运动。
可选地,第五锁定装置包括第二齿轮、设置在靠背关节上的第三齿圈和设置在第二连接关节上的第四齿圈,在靠背关节和第二连接关节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第二齿轮与第三齿圈和第四齿圈同时啮合;在靠背关节相对于第二连接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第二齿轮离开与第三齿圈啮合的位置或者第二齿轮离开与第四齿圈啮合的位置。
可选地,第五解锁装置包括第二柔性件、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第二柔性件与第二滑块连接,第二滑块设有第一齿,第三滑块设有第二齿,第一齿具有相对于第一齿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第二齿具有相对于第二齿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三斜面,第一齿与第二齿相互啮合,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接触,第三滑块设置在靠背关节内并与第二齿轮接触,第二柔性件被拉动时带动第二滑块运动,第二滑块通过第一齿带动第三滑块沿靠背关节的轴向运动,进而推动第二齿轮离开与第三齿圈啮合的位置。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脚踏关节,脚踏关节设置在靠背关节的内侧,脚踏关节设有第三挡块,靠背关节设有第四挡块,第三挡块和第四挡块相互接触并用于使脚踏关节在靠背关节向后运动时随着靠背关节一起运动。
可选地,婴儿车车架还包括扶手关节,扶手关节设置在脚踏关节的内侧,扶手关节设有第五挡块,脚踏关节设有第三通孔,靠背关节设有第二凹槽,第五挡块穿过第三通孔插入第二凹槽内,靠背关节相对于脚踏关节折叠时通过第五挡块带动扶手关节折向脚踏关节。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上述的婴儿车车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实施例中,通过操作第一解锁装置,可以使后脚关节切换至相对于手把关节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在手把关节相对于后脚关节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二解锁装置被触发,第二解锁装置可以驱动前脚关节切换至相对于后脚关节可转动的解锁装置,使前脚关节可以相对于后脚关节折叠,从而实现手把关节、后脚关节和前脚关节的折叠。在折叠过程中,第一解锁装置解锁后第二解锁装置并未被触发,在手把关节相对于后脚关节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第二解锁装置才被触发,因此收合关节中的各个关节不会同时全部进入解锁状态,有效避免对乘车婴儿或操作者造成挤夹等意外伤害,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手把关节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第二解锁装置能够自动被触发,而不需要进一步操作解锁按钮,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另一个实施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中手把关节和第一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中后脚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中手把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轮、推板和第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凸台与第一插销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一个实施例中手把关节与第一连接关节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座椅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座椅安装架的第一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座椅安装架的第二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座椅安装架完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折叠关节的爆炸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靠背关节、脚踏关节和扶手关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中靠背关节、脚踏关节和扶手关节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手把杆;200、后脚杆;300、前脚杆;400、收合关节;500、靠背杆;600、脚踏杆;700、折叠关节;800、扶手杆;900、顶棚杆;
101、收合按钮;501、折叠按钮;
401、保护盖;402、第一铆钉;403、手把关节;404、第二插销;405、第一柔性件;406、第一弹性件;407、后脚关节;408、推板;409、第一齿轮;410、第二弹性件;411、前脚关节;412、第三弹性件;413、第一插销;414、第一连接关节;415、第一挡块;416、第二凸台;417、第二挡块;418、第一凸台;419、第三凹槽;420、第一凹槽;421、第二凸台;422、第四通孔;423、第一斜面;
701、快拆按钮;702、第二铆钉;703、第二连接关节;704、第一滑块;705、卡销;706、第四弹性件;707、第五弹性件;708、第二齿轮;709、靠背关节;710、顶棚关节;711、第三滑块;712、第二滑块;713、第二柔性件;714、第六弹性件;715、脚踏关节;716、第五挡块;717、扶手关节;718、第三挡块;719、第四挡块;720、第二凹槽;721、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考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收合关节400包括手把关节403、后脚关节407、第一解锁装置、前脚关节411和第二解锁装置,后脚关节407设置在手把关节403的内侧,且后脚关节407具有与手把关节403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手把关节4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第一解锁装置用于使后脚关节407切换至相对于手把关节4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前脚关节411设置在后脚关节407的内侧,且前脚关节411具有与后脚关节407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状态,第二解锁装置设置在手把关节403上,第二解锁装置用于在手把关节403相对于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驱动前脚关节411切换至相对于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内侧指的是靠近婴儿车车架中心的一侧。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通过操作第一解锁装置,可以使后脚关节407切换至相对于手把关节4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在手把关节403相对于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二解锁装置被触发,第二解锁装置可以驱动前脚关节411切换至相对于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装置,使前脚关节411可以相对于后脚关节407折叠,从而实现手把关节403、后脚关节407和前脚关节411的折叠。在折叠过程中,第一解锁装置解锁后第二解锁装置并未被触发,在手把关节403相对于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第二解锁装置才被触发,因此收合关节中的各个关节不会同时全部进入解锁状态,有效避免对乘车婴儿或操作者造成挤夹等意外伤害,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手把关节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后第二解锁装置能够自动被触发,而不需要进一步操作解锁按钮,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使手把关节403与后脚关节407完全折叠且手把关节403与后脚关节407接触时的角度。
进一步地,收合关节400还包括第一连接关节414和第三解锁装置,第一连接关节414设置在前脚关节411的内侧,第一连接关节414用于连接座椅,且第一连接关节414具有与前脚关节411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第三解锁装置设置在后脚关节407上,第三解锁装置用于在后脚关节407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驱动第一连接关节414切换至相对于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第二预设角度可以为使后脚关节407与前脚关节411完全折叠且后脚关节407与前脚关节411接触时的角度。
通过设置第三解锁装置,在手把关节403、后脚关节407和前脚关节411完成折叠后,在后脚关节407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三解锁装置可以驱动第一连接关节414切换至相对于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使第一连接关节414可以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转动,以实现与第一连接关节414连接的座椅等部件相对于前脚关节411、后脚关节407和手把关节403的折叠。
可见,第三解锁装置的解锁也是随着折叠达到一定程度才被触发的,进一步保证收合关节中的各个关节不会同时全部进入解锁状态,有效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在婴儿车车架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折叠关节700,折叠关节700包括第二连接关节703,第二连接关节703与第一连接关节414连接,第二连接关节703用于安装座椅,座椅用于承载婴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婴儿车车架,婴儿车车架包括上述的收合关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婴儿车,婴儿车包括上述的婴儿车车架。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所具有的技术效果同样适用于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的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婴儿车车架包括手把杆100、后脚杆200、前脚杆300、收合关节400、靠背杆500、脚踏杆600、折叠关节700、扶手杆800和顶棚杆900。
手把杆100、后脚杆200和前脚杆300通过收合关节400连接,靠背杆500、脚踏杆600和扶手杆800通过折叠关节700连接,顶棚杆900安装在靠背杆500上。收合关节400与折叠关节700连接。
手把杆100、后脚杆200、前脚杆300、靠背杆500、脚踏杆600、扶手杆800和顶棚杆900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空心的。
手把杆100、靠背杆500、脚踏杆600、扶手杆800和顶棚杆900均为U型形状。后脚杆200和前脚杆300均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左侧和右侧。收合关节400和折叠关节700的数量也均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左侧和右侧。
如图6和图19所示,收合关节400包括第一连接关节414,折叠关节700包括第二连接关节703,第一连接关节414与第二连接关节703连接,以实现收合关节400与折叠关节700的连接。
如图6所示,收合关节400包括手把关节403、后脚关节407、前脚关节411和第一连接关节414。手把杆100安装在手把关节403上,后脚杆200安装在后脚关节407上,前脚杆300安装在前脚关节411上,折叠关节700与第一连接关节414连接。
在手把关节403和后脚关节407之间设有第一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用于使手把关节403和后脚关节407相对固定,第一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一锁定装置运动以使后脚关节407切换至相对于手把关节4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第一锁定装置包括第二插销404和第三凹槽419,如图8所示,第三凹槽419设置在后脚关节407上,第二插销404与手把关节403可动地连接,在后脚关节407与手把关节403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第二插销404插入第三凹槽419内;在后脚关节407相对于手把关节4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第二插销404脱离第三凹槽419。
如图7所示,第一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06,第一弹性件406设置在手把关节403内,并与第二插销404相抵靠,第一弹性件406用于使第二插销404保持在插入第三凹槽419的状态,且在第二插销404脱离第三凹槽419后使第二插销404复位。
第一解锁装置包括第一柔性件405,第一柔性件405与第二插销404连接,第一柔性件405被拉动时带动第二插销404相对于第三凹槽419运动,在第一柔性件405的作用下,当第二插销404脱离第三凹槽419时,手把关节403和后脚关节407之间的锁定解除,手把关节403可以相对于后脚关节407转动。
第一柔性件405穿入手把杆100内,手把杆100的上部设有收合按钮101,使用者通过按压收合按钮101,可以拉动第一柔性件405,从而使第二插销404脱离第三凹槽419,使手把关节403和后脚关节407之间的锁定解除。
在后脚关节407和前脚关节411之间的第二锁定装置,第二锁定装置用于使后脚关节407和前脚关节411相对固定,第二解锁装置用于在手把关节403相对于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驱动第二锁定装置运动以使前脚关节411切换至相对于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如图7和图9所示,第二解锁装置包括第一凸台418,第一凸台418设置在手把关节403的靠近后脚关节407的侧面且第一凸台418的顶面相对于该侧面倾斜,后脚关节407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凸台418穿过第一通孔,第一凸台418用于在手把关节403相对于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推动第二锁定装置运动。
第一凸台418设置在手把关节403的靠近后脚关节407的侧面,第一凸台418自该侧面沿周向向靠近后脚关节407的方向沿轴向延伸,且第一凸台418的顶面相对于该侧面倾斜。第一凸台418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插销404的两侧。第一凸台418呈弧形。
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齿轮409、设置于前脚关节411内的第一齿圈和设置于后脚关节407内的第二齿圈,在前脚关节411与后脚关节407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第一齿轮409与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同时啮合;在前脚关节411相对于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第一齿轮409离开与第一齿圈啮合的位置或者第一齿轮409离开与第二齿圈啮合的位置。第一凸台418用于在手把关节403相对于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推动第一齿轮409离开与第二齿圈啮合的位置。
如图10所示,第二锁定装置还包括推板408,推板408设置在第一齿轮409和后脚关节407之间,第一凸台418通过推动推板408而推动第一齿轮409。
推板408包括板部和齿部,齿部与板部连接。通过设置齿部,可以增加推板408的最大厚度,同时有利于减轻推板408的总重量。通过设置齿部,便于与第一凸台418接触,并在第一凸台418的作用下推动第一齿轮409。
第二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10,第二弹性件410用于使第一齿轮409保持在与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同时啮合的位置,并在第一齿轮409离开与第一齿圈啮合的位置或第二齿圈啮合的位置时使其复位。
在前脚关节411和第一连接关节414之间的第三锁定装置,第三锁定装置用于使前脚关节411和第一连接关节414相对固定,第三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三锁定装置运动以使第一连接关节414切换至相对于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第三解锁装置包括第二凸台416,第二凸台416设置在后脚关节407的靠近前脚关节411的侧面上,前脚关节411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凸台416穿过第二通孔,第二凸台416用于在后脚关节407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推动第三锁定装置运动。
第二凸台416呈柱形,第二凸台416设置在后脚关节407的靠近外缘的位置。第二凸台416自后脚关节407的靠近前脚关节411的侧面向靠近前脚关节411的方向沿轴向延伸。
如图11所示,第三锁定装置包括第一凹槽420和第一插销413,第一凹槽420设置在第一连接关节414上,第一插销413与前脚关节411可动地连接,在前脚关节411与第一连接关节414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第一插销413插入第一凹槽420内;在前脚关节411相对于第一连接关节414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第一插销413脱离第一凹槽420。第二凸台416用于在后脚关节407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推动第一插销413离开第一凹槽420。
如图12所示,第一插销413上设有第二凸台421和第四通孔422,第二凸台421插入第一凹槽420内,第一插销413通过第四通孔422安装在前脚关节411上,第四通孔422为长圆孔,第一插销413可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运动。
第二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二凸台416的宽度,在后脚关节407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转动时,第二凸台416在第二通孔内运动。在后脚关节407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二凸台416与第一插销413的端部接触,推动第一插销413离开第一凹槽420。
第三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件412,第三弹性件412与第一插销413顶靠,用于使第一插销413保持在插入第一凹槽420的位置,并在第一插销413脱离第一凹槽420后使其复位。
如图13所示,为了避免直接碰撞,第一插销413的端部设有相对于第一插销413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423。通过设置第一斜面423,在第二凸台416随后脚关节407运动至与第一插销413的端部接触的位置时,可沿第一斜面423慢慢推动第一插销413,避免第二凸台416与第一插销413直接碰撞,造成第二凸台416或第一插销413的损坏。
如图14所示,第一连接关节414设置在前脚关节411的内侧,且第一连接关节414具有与前脚关节411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第一连接关节414上设有第一挡块415,手把关节403上设有第二挡块417,第二挡块417穿过后脚关节407和前脚关节411延伸至第一挡块415的周向侧面,第二挡块417用于在婴儿车车架展开时通过推动第一挡块415而使第一连接关节414转动至预设位置。
通过设置第一挡块415和第二挡块417,可以保证在婴儿车车架展开时第一连接关节414能够展开至预设位置。
收合关节400还包括保护盖401和第一铆钉402,保护盖401设置在最外侧,用于保护收合关节400内的部件。第一铆钉402穿过手把关节403、第二插销404、后脚关节407、推板408、第一齿轮409、第二弹性件410、前脚关节411、第一插销413和第一连接关节414。
至此,在折叠时,可先按压收合按钮101,拉动第一柔性件405,带动第二插销404脱离第三凹槽419,使后脚关节407和手把关节403解锁;向下压手把关节403,使手把关节403折向后脚关节407;在手把关节403与后脚关节407完全折叠并接触时,第一凸台418推动推板408,推板408推动第一齿轮409离开与第二齿圈啮合的位置,使后脚关节407和前脚关节411之间的锁定解除;使后脚关节407和前脚关节411相对折叠,在后脚关节407和前脚关节411完全折叠并接触时,第二凸台416驱动第一插销413脱离第一凹槽420,使前脚关节411和第一连接关节414之间的锁定解除,与第一连接关节414连接的部件可以相对于前脚关节411进行折叠。
为方便第一连接关节414和第二连接关节703的连接和断开连接,第一连接关节414包括插口,第二连接关节703包括插头,插头插入插口内以实现第一连接关节414和第二连接关节703的连接。
通过设置插口和插头,可以实现第一连接关节414和第二连接关节703的快速连接,也便于快速拆卸。
婴儿车车架还包括第四锁定装置和第四解锁装置,第四锁定装置设置在插头和插口之间并用于使插头和插口相对固定,第四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四锁定装置运动以使插头和插口能够相对运动。
如图19所示,第四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插头上的第一滑块704和卡销705,第一滑块704设有相对于插头和插口的相对运动方向倾斜设置的长条孔,卡销705插入长条孔并在长条孔内运动,插口内设有锁口,卡销705插入锁口时插头与插口相对固定,第四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滑块704运动,进而带动卡销705脱离锁口。
第四锁定装置还包括第四弹性件706,第四弹性件706用于使第一滑块704保持在使卡销705插入锁口的位置,并在卡销脱离锁口后使第一滑块704复位。
第四解锁装置包括快拆按钮701,通过按压快拆按钮701,可以驱动第一滑块704向上运动,从而通过长条孔带动卡销705缩回,卡销705脱离锁口,此时插头可拔出,第一连接关节414和第二连接关节703断开连接,实现座椅的拆卸;松开快拆按钮701后,在第四弹性件706的作用下,第一滑块704复位,带动卡销705伸出,卡入锁口内,从而使第一连接关节414和第二连接关节703连接,实现座椅的安装和固定。
插口关于其竖直轴线前后对称,插头关于其竖直轴线前后对称。这里的前后方向指的是从前脚杆300到后脚杆200的方向。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便于车架上左右两侧插口和插头之间的交叉配合,可以实现座椅的双向安装。
如图1所示,靠背杆500、脚踏杆600、折叠关节700、扶手杆800和顶棚杆900组成的座椅安装架正向地安装在手把杆100、后脚杆200、前脚杆300和收合关节400组成的车体上;
如图2所示,座椅安装架反向地安装在车体上;
如图3所示,座椅安装架正向地安装在车体上,且完全折叠;
如图4所示,座椅安装架反向地安装在车体上,且完全折叠。
进一步地,座椅安装架也可以实现完全折叠。
如图15所示,为座椅安装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座椅安装架处于第一折叠状态;如图17所示,座椅安装架处于第二折叠状态;如图18所示,座椅安装架处于完全折叠状态。
如图19所示,婴儿车车架还包括靠背关节709、第五锁定装置和第五解锁装置,靠背关节709设置在第二连接关节703的内侧,第五锁定装置设置在靠背关节709与第二连接关节703之间,第五锁定装置用于使靠背关节709和第二连接关节703相对固定,第五解锁装置用于驱动第五锁定装置运动以使靠背关节709和第二连接关节703能够相对运动。
第五锁定装置包括第二齿轮708、设置在靠背关节709上的第三齿圈和设置在第二连接关节703上的第四齿圈,在靠背关节709和第二连接关节703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第二齿轮708与第三齿圈和第四齿圈同时啮合;在靠背关节709相对于第二连接关节7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第二齿轮708离开与第三齿圈啮合的位置或者第二齿轮708离开与第四齿圈啮合的位置。
第五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五弹性件707,第五弹性件707设置在第二齿轮708的外侧,用于使第二齿轮708保持在与第三齿圈和第四齿圈相啮合的位置,并在第二齿轮708离开与第三齿圈啮合的位置或者与第四齿圈啮合的位置时使第二齿轮708复位。
第五解锁装置包括第二柔性件713、第二滑块712和第三滑块711,第二柔性件713与第二滑块712连接,第二滑块712设有第一齿,第三滑块711设有第二齿,第一齿具有相对于第一齿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第二齿具有相对于第二齿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三斜面,第一齿与第二齿相互啮合,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接触,第三滑块711设置在靠背关节709内并与第二齿轮708接触,第二柔性件713被拉动时带动第二滑块712运动,第二滑块712通过第一齿带动第三滑块711沿靠背关节709的轴向运动,进而推动第二齿轮708离开与第三齿圈啮合的位置。
第五解锁装置还包括第六弹性件714,第六弹性件714与第二滑块712相顶靠,用于使第二滑块712运动后使其复位。
第二柔性件713穿入靠背杆500,靠背杆500的顶部设有折叠按钮501,通过按压折叠按钮501,可以拉动第二柔性件713,进而拉动第二滑块712,使靠背关节709与第二连接关节703之间的锁定解除。
如图20所示,婴儿车车架还包括脚踏关节715,脚踏关节715设置在靠背关节709的内侧,脚踏关节715设有第三挡块718,靠背关节709设有第四挡块719,第三挡块718和第四挡块719相互接触并用于使脚踏关节715在靠背关节709向后运动时随着靠背关节709一起运动。
第三挡块718设置在脚踏关节715的外缘,第四挡块719设置在靠背关节709的外缘,在第三挡块718与第四挡块719相互接触时,脚踏关节715不能相对于靠背关节709继续向后转动,因此可以随靠背关节709一起向后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可以使脚踏关节715和靠背关节709始终保持180度的夹角。
如图21和图22所示,婴儿车车架还包括扶手关节717,扶手关节717设置在脚踏关节715的内侧,扶手关节717设有第五挡块716,脚踏关节715设有第三通孔721,靠背关节709设有第二凹槽720,第五挡块716穿过第三通孔721插入第二凹槽720内,靠背关节709相对于脚踏关节715折叠时通过第五挡块716带动扶手关节717折向脚踏关节715。通过设置第五挡块716,可以使扶手关节717随靠背关节709一起折向脚踏关节715,从而实现靠背关节709、扶手关节717和脚踏关节715的完全折叠。
至此,在座椅安装架折叠时,可先按压折叠按钮501,拉动第二柔性件713,带动第二滑块712向上运动,第二滑块712向上运动时,通过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配合,会驱动第三滑块711沿轴向向靠近第二连接关节703的方向运动,从而驱动第二齿轮708离开与第三齿圈啮合的位置,靠背关节709与第二连接关节703之间的锁定解除;推动靠背关节709折向脚踏关节715;在靠背关节709折叠过程中,通过第五挡块716可带动扶手关节717一起折向脚踏关节715;顶棚关节710可转动地安装在靠背杆500上,在座椅安装架的折叠过程中,还可以折叠顶棚关节710,从而实现座椅安装架的完全折叠。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实施例通过渐进式解锁方式,有效提高了婴儿车在折叠时操作的安全性,同时还可实现座椅正反两个方向安装,正向安装和反向安装均可实现收合折叠,保证了婴儿车的使用便捷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26)

1.一种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把关节(403);
后脚关节(407),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403)的内侧,且具有与所述手把关节(403)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4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第一解锁装置,用于使所述后脚关节(407)切换至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4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前脚关节(411),设置在所述后脚关节(407)的内侧,且具有与所述后脚关节(407)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所述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和
第二解锁装置,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403)上,用于在所述手把关节(403)相对于所述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驱动所述前脚关节(411)切换至相对于所述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403)和所述后脚关节(407)之间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第一锁定装置用于使所述手把关节(403)和所述后脚关节(407)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解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定装置运动以使所述后脚关节(407)切换至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4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脚关节(407)和所述前脚关节(411)之间的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用于使所述后脚关节(407)和所述前脚关节(411)相对固定,所述第二解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运动以使所述前脚关节(411)切换至相对于所述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锁装置包括第一凸台(418),所述第一凸台(418)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403)的靠近所述后脚关节(407)的侧面且所述第一凸台(418)的顶面相对于该侧面倾斜,所述后脚关节(407)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台(418)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台(418)用于在所述手把关节(403)相对于所述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推动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第一齿轮(409)、设置于所述前脚关节(411)内的第一齿圈和设置于所述后脚关节(407)内的第二齿圈,在所述前脚关节(411)与所述后脚关节(407)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齿轮(409)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同时啮合;在所述前脚关节(411)相对于所述后脚关节(407)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齿轮(409)离开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的位置或者所述第一齿轮(409)离开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解锁装置包括第一凸台(418),所述第一凸台(418)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403)的靠近所述后脚关节(407)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凸台(418)的顶面相对于该侧面倾斜,所述后脚关节(407)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台(418)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台(418)用于在所述手把关节(403)相对于所述后脚关节(407)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推动所述第一齿轮(409)离开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还包括推板(408),所述推板(408)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409)和所述后脚关节(407)之间,所述第一凸台(418)通过推动所述推板(408)而推动所述第一齿轮(40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关节(414),设置在所述前脚关节(411)的内侧,用于连接座椅,且具有与所述前脚关节(411)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所述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和
第三解锁装置,设置在所述后脚关节(407)上,用于在所述后脚关节(407)相对于所述前脚关节(411)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切换至相对于所述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脚关节(411)和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之间的第三锁定装置,所述第三锁定装置用于使所述前脚关节(411)和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相对固定,所述第三解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锁定装置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切换至相对于所述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解锁装置包括第二凸台(416),所述第二凸台(416)设置在所述后脚关节(407)的靠近所述前脚关节(411)的侧面上,所述前脚关节(411)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台(416)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台(416)用于在所述后脚关节(407)相对于所述前脚关节(411)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推动所述第三锁定装置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定装置包括:
第一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上;和
第一插销(413),与所述前脚关节(411)可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脚关节(411)与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插销(413)插入所述第一凹槽(420)内;在所述前脚关节(411)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插销(413)脱离所述第一凹槽(42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解锁装置包括第二凸台(416),所述第二凸台(416)设置在所述后脚关节(407)的靠近所述前脚关节(411)的侧面上,所述前脚关节(411)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台(416)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台(416)用于在所述后脚关节(407)相对于所述前脚关节(411)转动第二预设角度时推动所述第一插销(413)离开所述第一凹槽(4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销(413)的端部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插销(413)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一斜面(423)。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关节(414),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设置在所述前脚关节(411)的内侧,用于连接座椅,且具有与所述前脚关节(411)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和相对于所述前脚关节(411)可转动的解锁状态,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上设有第一挡块(415),所述手把关节(403)上设有第二挡块(417),所述第二挡块(417)穿过所述后脚关节(407)和所述前脚关节(411)延伸至所述第一挡块(415)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二挡块(417)用于在所述婴儿车车架展开时通过推动所述第一挡块(415)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转动至预设位置。
15.一种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
16.一种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连接关节(703)和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400),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与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用于安装座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包括插口,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包括插头,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口内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关节(414)和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的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关于其竖直轴线前后对称,所述插头关于其竖直轴线前后对称。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锁定装置和第四解锁装置,所述第四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口之间并用于使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口相对固定,所述第四解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四锁定装置运动以使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口能够相对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头上的第一滑块(704)和卡销(705),所述第一滑块(704)设有相对于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口的相对运动方向倾斜设置的长条孔,所述卡销(705)插入所述长条孔并在所述长条孔内运动,所述插口内设有锁口,所述卡销(705)插入所述锁口时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口相对固定,所述第四解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704)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卡销(705)脱离所述锁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背关节(709)、第五锁定装置和第五解锁装置,所述靠背关节(709)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的内侧,所述第五锁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靠背关节(709)与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之间,所述第五锁定装置用于使所述靠背关节(709)和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相对固定,所述第五解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五锁定装置运动以使所述靠背关节(709)和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能够相对运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锁定装置包括第二齿轮(708)、设置在所述靠背关节(709)上的第三齿圈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上的第四齿圈,在所述靠背关节(709)和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相对固定的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二齿轮(708)与所述第三齿圈和所述第四齿圈同时啮合;在所述靠背关节(709)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关节(703)可转动的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二齿轮(708)离开与所述第三齿圈啮合的位置或者所述第二齿轮(708)离开与所述第四齿圈啮合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解锁装置包括第二柔性件(713)、第二滑块(712)和第三滑块(711),所述第二柔性件(713)与所述第二滑块(712)连接,所述第二滑块(712)设有第一齿,所述第三滑块(711)设有第二齿,所述第一齿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齿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齿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齿的运动方向倾斜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一齿与所述第二齿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接触,所述第三滑块(711)设置在所述靠背关节(709)内并与所述第二齿轮(708)接触,所述第二柔性件(713)被拉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块(712)运动,所述第二滑块(712)通过所述第一齿带动所述第三滑块(711)沿所述靠背关节(709)的轴向运动,进而推动所述第二齿轮(708)离开与所述第三齿圈啮合的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踏关节(715),所述脚踏关节(715)设置在所述靠背关节(709)的内侧,所述脚踏关节(715)设有第三挡块(718),所述靠背关节(709)设有第四挡块(719),所述第三挡块(718)和所述第四挡块(719)相互接触并用于使所述脚踏关节(715)在所述靠背关节(709)向后运动时随着所述靠背关节(709)一起运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关节(717),所述扶手关节(717)设置在所述脚踏关节(715)的内侧,所述扶手关节(717)设有第五挡块(716),所述脚踏关节(715)设有第三通孔(721),所述靠背关节(709)设有第二凹槽(720),所述第五挡块(716)穿过所述第三通孔(721)插入所述第二凹槽(720)内,所述靠背关节(709)相对于所述脚踏关节(715)折叠时通过所述第五挡块(716)带动所述扶手关节(717)折向所述脚踏关节(715)。
26.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25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车架。
CN201920416934.1U 2019-03-29 2019-03-29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Active CN209700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6934.1U CN209700773U (zh) 2019-03-29 2019-03-29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6934.1U CN209700773U (zh) 2019-03-29 2019-03-29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0773U true CN209700773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6934.1U Active CN209700773U (zh) 2019-03-29 2019-03-29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07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13A (zh) * 2020-11-06 2021-01-12 安徽呀呀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收合、互动锁定座椅式儿童推车
US11851100B2 (en) 2020-08-28 2023-12-26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Baby stroller and backrest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ereof
TWI844397B (zh) 2020-08-28 2024-06-01 瑞士商明門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嬰兒車及其背靠角度調整機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1100B2 (en) 2020-08-28 2023-12-26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Baby stroller and backrest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thereof
TWI844397B (zh) 2020-08-28 2024-06-01 瑞士商明門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嬰兒車及其背靠角度調整機構
CN112208613A (zh) * 2020-11-06 2021-01-12 安徽呀呀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收合、互动锁定座椅式儿童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4749B (zh) 一种联动折叠童车
CN101844576B (zh) 婴儿车
CN110386179A (zh) 儿童推车
CN209700773U (zh)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03544082U (zh) 插接式婴儿车座椅收折机构
CN103359148A (zh) 婴儿车
CN205769517U (zh) 儿童推车
CN205327136U (zh) 一种伸缩折叠婴儿手推车
CN206528508U (zh) 可折叠的婴儿车
CN110775137A (zh) 儿童座兜及儿童推车
CN204161429U (zh) 一种联动折叠童车
CN203472945U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折弯关节及儿童推车
CN209454827U (zh) 一种新型儿童折叠手推车
CN109153397B (zh) 一种座椅可旋转的儿童推车
CN209290467U (zh) 可快速折叠的童车
CN207955753U (zh) 一种儿童坐蔸及儿童推车
CN111746618A (zh) 婴儿车车架收合关节、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07579926U (zh) 婴儿车关节以及婴儿车
CN106080734B (zh) 一种座位旋转换向式手推车
CN105644605B (zh) 一种联动解锁装置
CN211685286U (zh) 一种新型童车车架
CN107776641B (zh) 推车车架
CN106494487B (zh) 可折叠的婴儿车及其折叠方法
CN206417036U (zh) 一种婴儿推车折叠机构
CN206031448U (zh) 儿童推车或可折叠婴儿车的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