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9161U -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9161U
CN209699161U CN201920455386.3U CN201920455386U CN209699161U CN 209699161 U CN209699161 U CN 209699161U CN 201920455386 U CN201920455386 U CN 201920455386U CN 209699161 U CN209699161 U CN 209699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ead
pedestal
shaver
main bod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53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学波
李剑勇
陈兴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a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a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53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9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9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9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包括剃须刀主体和剃须组件,剃须组件包括刀头底座、刀头顶盖和至少一个刀头组件,刀头底座与剃须刀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刀头组件设置在刀头底座、刀头顶盖之间,剃须刀主体与刀头组件连接,刀头底座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底座卡扣,刀头顶盖设置有底座卡槽,刀头底座嵌入刀头顶盖,底座卡扣嵌入底座卡槽。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剃须组件的组装比较简单;剃须刀主体与剃须组件之间的拆装比较方便;可以保证剃须组件相对剃须刀主体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动力连接端与动力输出端连接,还减少剃须时的噪音。

Description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片式剃须刀以及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卡片式剃须刀,仅具备一个内刀,内刀直线运动时产生的振动是单向的,无法相互抵消,导致剃须时卡片式剃须刀产生的振动较大。
另外,传统的卡片式剃须刀通常体积较小,导致传统的卡片式剃须刀的组装难度较大、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卡片式剃须刀,可以减少剃须时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卡片式剃须刀,其包括剃须刀主体和剃须组件,剃须组件包括两个刀头组件,剃须刀主体设置有动力组件、两个动力输出端以及两个驱动子;动力输出端分别与刀头组件,驱动子设置有可移动的振动块,动力输出端固定设置在振动块上;动力组件分别与振动块连接,剃须刀主体还设置有减振柱,减振柱沿动力输出端可直线运动的方向设置,振动块可沿减振柱移动。
进一步地,振动块设置有浮动孔,减振柱穿过各浮动孔。
优选地,动力组件包括输出旋转动力的驱动装置以及转换连接杆,驱动装置的旋转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转换头,转换头设置有转换杆,振动块固定设置有振动连接柱,转换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振动连接柱、转换杆铰接。
有利于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剃须刀主体还可拆卸地设置有主体顶盖,动力输出端穿过主体顶盖外露,主体顶盖设置有减振柱限位板,驱动子设置有安装孔;减振柱穿过各安装孔,减振柱限位板分别抵持减振柱的两端。
减振柱的组装比较简单。
进一步地,振动块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设置有减重槽,以使振动块的重量相等。
以使两个振动块产生的振动相等、可相互抵消,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剃须时的振动。
进一步地,刀头组件包括外刀组件和设置有动力连接端的内刀组件,内刀组件设置在外刀组件内。
进一步地,主体顶盖设置有密封垫,动力输出端穿过密封垫。
以防止剔下的胡须进入到主体顶盖内而卡死电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刀头盖,还包括刀头盖与剃须刀主体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子还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臂,振动块通过弹性臂和驱动子连接;驱动子分别与剃须刀主体固定连接。
以利用弹性臂的弹性对振动块进行缓冲、达到减振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两个振动块以及动力输出端产生的振动相互抵消,可以减少剃须时的振动;2、减振柱可限制振动块的移动方向,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剃须时的振动;3、减振柱的组装比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包括剃须刀主体和剃须组件,剃须组件包括刀头底座、刀头顶盖和至少一个刀头组件,刀头底座与剃须刀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刀头组件设置在刀头底座、刀头顶盖之间,剃须刀主体与刀头组件连接,刀头底座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底座卡扣,刀头顶盖设置有底座卡槽,刀头底座嵌入刀头顶盖,底座卡扣嵌入底座卡槽。
优选地,底座卡扣的断面、底座卡槽的断面均为圆缺形。
可以减少剃须时的噪音。
进一步地,剃须刀主体、刀头底座均设置有磁吸装置,剃须刀主体的磁吸装置、刀头底座的磁吸装置相互吸附。
剃须刀主体与剃须组件之间的拆装比较方便。
优选地,剃须刀主体的磁吸装置、刀头底座的磁吸装置正对。
以使刀头底座可以牢固地吸附在剃须刀主体上。
进一步地,刀头顶盖向下延伸地设置有减振包围壁,减振包围壁与剃须刀主体贴合。
可以保证剃须组件相对剃须刀主体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动力连接端与动力输出端连接,还减少剃须时的噪音。
进一步地,刀头组件设置有浮动孔,刀头底座设置有浮动柱,浮动柱套设有浮动弹簧,浮动柱穿过浮动孔。
刀头组件可以紧密地与皮肤贴合、保证剃须效果。
进一步地,底座卡扣设置有弹性缺口。
以提高底座卡扣提供的弹力,保证刀头底座与刀头顶盖牢固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剃须组件的组装比较简单;2、剃须刀主体1与剃须组件之间的拆装比较方便;3、可以保证剃须组件相对剃须刀主体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动力连接端与动力输出端连接,还减少剃须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片式剃须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片式剃须刀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剃须刀主体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主体顶盖14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动力组件1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中,驱动装置129未画出。
图6是动力组件12的仰视示意图。图6中,驱动装置129未画出。
图7是刀头顶盖23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剃须组件2的半剖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刀头组件2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片式剃须刀半剖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Ⅰ-Ⅰ剖面的示意图。
图12是驱动子1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剃须刀主体1;动力输出端11;动力组件12;转换头121;转换杆122;转换连接杆123;驱动装置129;驱动子13;振动块131;振动连接柱132;减振孔134;弹性臂135;减重槽136;安装孔137;主体顶盖14;减振柱限位板141;密封垫149;减振柱15;剃须组件2;刀头组件21;内刀组件211;动力连接端212;外刀组件213;浮动孔214;刀头底座22;底座卡扣221;弹性缺口222;浮动柱223;浮动弹簧224;刀头顶盖23;底座卡槽231;减振包围壁232;刀头外露口239;磁吸装置8;刀头盖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其包括剃须刀主体1和剃须组件2,剃须组件2包括两个刀头组件21。通常,剃须刀主体1的厚度为12mm左右甚至更小。
剃须刀主体1设置有动力组件12、两个动力输出端11以及两个驱动子13;动力输出端11分别与刀头组件21。
通常,动力组件12用于驱动两个动力输出端11反向直线运动,即一个动力输出端11向左运动的同时,另一个动力输出端11向右运动【图10所示的左右方向】。剃须组件2可以为常规的线性马达【即,线性马达本身具备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反向直线运动】。
驱动子13设置有可移动【相对驱动子13可移动】的振动块131,动力输出端11固定设置在振动块131上;动力组件12分别与振动块131连接。通常,驱动子13还设置有弹性材料【比如PP塑料等】制成的弹性臂135,振动块131通过弹性臂135和驱动子13连接;驱动子13分别与剃须刀主体1固定连接【通过螺丝钉等】,以利用弹性臂135的弹性对振动块131进行缓冲、达到减振的目的。
通常,刀头组件21包括外刀组件213和设置有动力连接端212的内刀组件211,内刀组件211设置在外刀组件213内。动力连接端212通常为一槽状【断面有凹陷处】,动力输出端11通常为柱形,动力输出端11插入动力连接端212可带动刀头组件21运动。外刀组件213设置有刀网【附图未标出】,内刀组件211设置有与刀网【附图未标出】贴合的刀刃【附图未标出】,胡须【附图未画出】穿过外刀组件213的刀网【附图未标出】被移动的刀刃【附图未标出】切断,即可实现剃须功能。
通常,两个刀头组件21中,一个刀头组件21用于剔除长须【通常沿刀网设置有较长的孔】,另一个刀头组件21用于剔除短须【通常刀网上设置有若干小孔】。
剃须刀主体1还设置有减振柱15,减振柱15沿动力输出端11可直线运动的方向设置【即,如图10所示的水平方向】,振动块131可沿减振柱15移动。比如,振动块131设置有浮动孔214,减振柱15穿过各浮动孔214。通常,减振柱15与浮动孔214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0.5mm以内】,已使振动块131可以顺利地沿减振柱15移动。减振柱15的断面、浮动孔214的断面通常均为圆形。
剃须时,动力组件12驱动两个动力输出端11反向直线运动时,两个振动块131以及动力输出端11产生的振动相互抵消,可以减少剃须时的振动。同时,减振柱15可限制振动块131的移动方向,即,减振柱15使振动块131的移动方向与动力输出端11的直线运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可以防止振动块131和动力输出端1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或者在水平面内摆动【如图10所示,垂直纸面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剃须时的振动。
优选地,振动块131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设置有减重槽136,以使振动块131的重量相等。以使两个振动块131产生的振动相等、可相互抵消,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剃须时的振动。
优选地,动力组件12包括输出旋转动力的驱动装置129以及转换连接杆123,驱动装置129的旋转输出端固定设置有转换头121,转换头121设置有转换杆122,振动块131固定设置有振动连接柱132,转换连接杆123的两端分别与振动连接柱132、转换杆122铰接【转换连接杆123的两端均开设有铰接孔,振动连接柱132、转换杆122分别穿过转换连接杆123的两端的铰接孔,实现铰接】。驱动装置129通常为常规的旋转电机、相对与线性电机,旋转电机的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成本。
优选地,剃须刀主体1还可拆卸地设置【通过螺丝钉等实现可拆卸】有主体顶盖14,动力输出端11穿过主体顶盖14外露,主体顶盖14设置有减振柱限位板141,驱动子13设置有安装孔137;减振柱15穿过各安装孔137,减振柱限位板141分别抵持减振柱15的两端。组装减振柱15时,将减振柱15穿过各安装孔137以及减振孔134,然后在将主体顶盖14安装到剃须刀主体1上,使减振柱限位板141分别抵持减振柱15的两端即可,即减振柱15的组装比较简单。
通常,主体顶盖14设置有密封垫149,动力输出端11穿过密封垫149。以防止剔下的胡须进入到主体顶盖14内而卡死电机。
通常,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还包括刀头盖9,还包括刀头盖9与剃须刀主体1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包括剃须刀主体1和剃须组件2。
剃须组件2包括刀头底座22、刀头顶盖23和至少一个刀头组件21。通常,刀头组件21包括外刀组件213和设置有动力连接端212的内刀组件211,内刀组件211设置在外刀组件213内。动力连接端212通常为一槽状【断面有凹陷处】,动力输出端11通常为柱形,动力输出端11插入动力连接端212可带动刀头组件21运动。外刀组件213设置有刀网【附图未标出】,内刀组件211设置有与刀网【附图未标出】贴合的刀刃【附图未标出】,胡须【附图未画出】穿过外刀组件213的刀网【附图未标出】被移动的刀刃【附图未标出】切断,即可实现剃须功能。
刀头底座22与剃须刀主体1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剃须刀主体1、刀头底座22均设置有磁吸装置8,剃须刀主体1的磁吸装置8、刀头底座22的磁吸装置8相互吸附,从而使刀头底座22与剃须刀主体1可较方便地拆卸地连接。磁吸装置8通常为具备磁力、或可被磁力吸附的物体。比如,剃须刀主体1的磁吸装置8、刀头底座22的磁吸装置8均为磁铁。或者剃须刀主体1的磁吸装置8、刀头底座22的磁吸装置8中的一个为铁,另一个为磁铁。通常,剃须刀主体1的磁吸装置8、刀头底座22的磁吸装置8正对【即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以使刀头底座22可以牢固地吸附在剃须刀主体1上。
刀头组件21设置在刀头底座22、刀头顶盖23之间,剃须刀主体1与刀头组件21连接。
刀头底座22设置有弹性材料【比如ABS塑料等】制成的底座卡扣221,刀头顶盖23设置有底座卡槽231,刀头底座22嵌入刀头顶盖23,底座卡扣221嵌入底座卡槽231。组装剃须组件2时,将刀头组件21放置在刀头底座22上,然后将刀头底座22嵌入刀头顶盖23,使底座卡扣221嵌入底座卡槽231即可,剃须组件2的组装比较简单。
通常,底座卡扣221设置有弹性缺口222。以提高底座卡扣221提供的弹力,保证刀头底座22与刀头顶盖23牢固地连接。
优选地,底座卡扣221的断面【如图10所示,水平面所截取的平面】、底座卡槽231的断面【如图10所示,水平面所截取的平面】均为圆缺形。底座卡扣221提供的弹力,使刀头顶盖23相对刀头底座22不会上下移动【如图11所示的上下】,可以减少剃须时的噪音【通常,刀头底座22与刀头顶盖23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以便于组装,刀头顶盖23撞击刀头底座22可产生噪音】。
优选地,刀头组件21设置有浮动孔214,刀头底座22设置有浮动柱223,浮动柱223套设有浮动弹簧224,浮动柱223穿过浮动孔214。通常,刀头顶盖23抵持刀头组件21,使刀头组件21保持在刀头底座22、刀头顶盖23之间。刀头组件21可以沿浮动柱223移动【即浮动】,剃须时,刀头组件21可以紧密地与皮肤贴合、保证剃须效果。
进一步地,刀头顶盖23向下延伸地设置有减振包围壁232,减振包围壁232与剃须刀主体1贴合。可以起到定位作用,清理剃须组件2后,将剃须刀主体1插入减振包围壁232时,可以保证剃须组件2相对剃须刀主体1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动力连接端212与动力输出端11连接,同时,剃须时剃须组件2不会相对剃须刀主体1水平移动,减少剃须时的噪音【剃须时,若剃须组件2相对剃须刀主体1可水平移动,两者摩擦会产生噪音】。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包括剃须刀主体(1)和剃须组件(2),剃须组件(2)包括刀头底座(22)、刀头顶盖(23)和至少一个刀头组件(21),刀头底座(22)与剃须刀主体(1)可拆卸地连接,刀头组件(21)设置在刀头底座(22)、刀头顶盖(23)之间,剃须刀主体(1)与刀头组件(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底座(22)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底座卡扣(221),所述刀头顶盖(23)设置有底座卡槽(231),刀头底座(22)嵌入刀头顶盖(23),底座卡扣(221)嵌入底座卡槽(2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卡扣(221)的断面、所述底座卡槽(231)的断面均为圆缺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剃须刀主体(1)、所述刀头底座(22)均设置有磁吸装置(8),剃须刀主体(1)的磁吸装置(8)、刀头底座(22)的磁吸装置(8)相互吸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剃须刀主体(1)的磁吸装置(8)、所述刀头底座(22)的磁吸装置(8)正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顶盖(23)向下延伸地设置有减振包围壁(232),减振包围壁(232)与剃须刀主体(1)贴合。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组件(21)设置有浮动孔(214),所述刀头底座(22)设置有浮动柱(223),浮动柱(223)套设有浮动弹簧(224),浮动柱(223)穿过浮动孔(21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卡扣(221)设置有弹性缺口(222)。
CN201920455386.3U 2019-04-04 2019-04-04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Active CN209699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5386.3U CN209699161U (zh) 2019-04-04 2019-04-04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5386.3U CN209699161U (zh) 2019-04-04 2019-04-04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9161U true CN209699161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6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5386.3U Active CN209699161U (zh) 2019-04-04 2019-04-04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9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44144A (en) Oscillating razor
US8806756B2 (en) Electric shaving apparatus
KR100644958B1 (ko) 왕복형 건식 면도기
US4914816A (en) Live-action blade shaver
US4819330A (en) Live-action blade shaver
US20040083865A1 (en) Undercutter for a shaving apparatus
WO1991014547A1 (en) Safety razor
CN209699161U (zh)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CN109849058A (zh) 卡片式剃须刀
CN209408545U (zh) 往复式剃须刀
WO2011037110A1 (ja) 電気かみそり
CN110039577B (zh) 电动剃须刀
CN210046690U (zh) 卡片式剃须刀
CN217020483U (zh) 一种浮动式刀头刮胡器
CN209699160U (zh) 三刀剃须刀
CN217292423U (zh) 一种多角度浮动刀头的美容器
CN108555970B (zh) 一种旋转往复剃须复合刀头
CN207953944U (zh) 一种旋转往复剃须复合刀头
JPS6245643Y2 (zh)
CN216759969U (zh) 一种旋转式剃须刀刀头
CN219235355U (zh) 一种剃须刀的刀架组件
CN220007876U (zh) 一种指尖陀螺剃须刀
CN211565980U (zh) 一种理发剪的刀具结构
CN220783992U (zh) 一种往复式电动剃须刀
CN209717783U (zh) 一种双环弧面剃须刀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6001 Building 8, Huahui Zhig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No. 17, Huayuan Road, Guanyinshan Street,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18, building C02, venture headquarters base, North Fuyuan Road, Wuqing Development Zone,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XUM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