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9160U - 三刀剃须刀 - Google Patents

三刀剃须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9160U
CN209699160U CN201920454587.1U CN201920454587U CN209699160U CN 209699160 U CN209699160 U CN 209699160U CN 201920454587 U CN201920454587 U CN 201920454587U CN 209699160 U CN209699160 U CN 209699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ead
outside
column
head assembly
scree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45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好平
李剑勇
陈兴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45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9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9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9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刀剃须刀,包括剃须组件以及握持部;剃须组件包括基座、刀网组件以及刀头组件;刀网组件包括一个内侧刀网组件以及两个外侧刀网组件;刀头组件包括一个内侧刀头组件以及两个外侧刀头组件;握持部设置有一个内侧驱动柱以及两个外侧驱动柱;内侧驱动柱可相对外侧驱动柱反向平移;外侧刀网组件、内侧刀网组件、外侧刀网组件依次设置在基座上;基座与握持部连接;内侧刀头组件、外侧刀头组件分别贴合地设置在内侧刀网组件、外侧刀网组件内。本实用新型具可以减小三刀剃须刀的运行时的震动;内侧刀头组件的支架可以设计为镂空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可以提高内侧刀头组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剃须效果。

Description

三刀剃须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刀剃须刀。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三刀剃须刀,依次排列的三个刀头中,若第一个【即外侧的刀头】、第二个刀头【即内侧的刀头】移动,则第三个【即外侧的刀头】反向移动。第一个【即外侧的刀头】、第二个刀头【即内侧的刀头】移动时对三刀剃须刀产生作用力,与第三个【即外侧的刀头】产生的作用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传统的三刀剃须刀运行时震动【即震幅】较大。
另外,传统的三刀剃须刀,为了降低成本,三个刀头通常为同一规格,质量相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三刀剃须刀,可以减小三刀剃须刀的运行时的震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三刀剃须刀,其包括剃须组件以及握持部;剃须组件包括基座、刀网组件以及刀头组件;刀网组件包括一个内侧刀网组件以及两个外侧刀网组件;刀头组件包括一个内侧刀头组件以及两个外侧刀头组件;握持部设置有一个内侧驱动柱以及两个外侧驱动柱;内侧驱动柱可相对外侧驱动柱反向平移;外侧刀网组件、内侧刀网组件、外侧刀网组件依次设置在基座上;基座与握持部连接;内侧刀头组件、外侧刀头组件分别贴合地设置在内侧刀网组件、外侧刀网组件内,并且内侧刀头组件、外侧刀头组件分别与内侧驱动柱、外侧驱动柱连接.
内侧刀头组件的质量为内侧刀头组件质量;外侧刀头组件的质量为外侧刀头组件质量;则内侧刀头组件质量比外侧刀头组件质量为一点五到二点五。
优选地,内侧刀头组件质量比外侧刀头组件质量为二。
优选地,内侧刀头组件的宽度为内侧刀头组件宽A;外侧刀头组件的宽度为外侧刀头组件宽B;内侧刀头组件与外侧刀头组件长度相等,且内侧刀头组件宽A比外侧刀头组件宽B为二到四。
内侧刀头组件的支架可以设计为镂空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另外,可以提高内侧刀头组件宽A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剃须效果。
优选地,内侧驱动柱的质量为内侧驱动柱质量;外侧驱动柱的质量为外侧驱动柱质量;内侧驱动柱质量比外侧驱动柱质量为一点五到二点五。
优选地,内侧驱动柱质量比外侧驱动柱质量为二。
以进一步地减小三刀剃须刀的运行时的震动。
优选地,驱动子为ABS塑料制成,内侧驱动柱的体积与外侧驱动柱的体积相等,内侧驱动柱内设置有不锈钢制成的增重柱。
以保证内侧驱动柱质量比外侧驱动柱质量为一点五到二点五,同时内侧驱动柱的体积较小,有利于三刀剃须刀的小型化。
优选地,握持部包括固定设置在握持部上的驱动子,驱动子设置有一个内侧驱动卡块以及两个外侧驱动卡块,内侧驱动柱、外侧驱动柱分别固定设置在内侧驱动卡块、外侧驱动卡块上;驱动子还设置有内侧连接块以及外侧连接块,内侧连接块与内侧驱动卡块固定连接,外侧连接块与两个外侧驱动卡块固定连接;内侧连接块、外侧连接块均设置有传动长孔;握持部设置有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内侧输出柱以及外侧输出柱;内侧输出柱与外侧输出柱错位;内侧输出柱贴合地插入内侧连接块的传动长孔,外侧输出柱贴合地插入外侧输出柱的传动长孔。
采用电机动内侧驱动柱以及外侧驱动柱,成本较低且比较可靠。
优选地,基座固定设置有浮动柱;浮动柱套设有浮动弹簧;刀网组件的底端面均开设有浮动孔;浮动柱插入浮动孔,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基座、刀网组件,刀网组件固定设置有浮动限位块,浮动限位块抵持基座。
以使刀网组件可以相对基座上下移动,确保剃须时刀网组件可以与皮肤紧密地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减小三刀剃须刀的运行时的震动;2、内侧刀头组件的支架可以设计为镂空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3、可以提高内侧刀头组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剃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三刀剃须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三刀剃须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剃须组件1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剃须组件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剃须组件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握持部9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驱动子93以及动力输出端94立体示意图。
剃须组件1;基座2;浮动柱21;浮动弹簧22;浮动孔23;浮动限位块24;刀网组件3;内侧刀网组件31;外侧刀网组件32;刀头组件4;内侧刀头组件41;外侧刀头组件42;动力连接槽43;内侧刀头组件质量W1;外侧刀头组件质量W2;内侧刀头组件宽A;外侧刀头组件宽B;握持部9;内侧驱动柱91;内侧驱动柱质量W3;外侧驱动柱92;外侧驱动柱质量W4;驱动子93;内侧驱动卡块931;外侧驱动卡块932;内侧连接块933;外侧连接块934;传动长孔935;弹性臂936;安装块937;动力输出端94;内侧输出柱941;外侧输出柱942;密封件9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三刀剃须刀,其包括剃须组件1以及握持部9。
剃须组件1包括基座2、刀网组件3以及刀头组件4。
刀网组件3包括一个内侧刀网组件31以及两个外侧刀网组件32;刀头组件4包括一个内侧刀头组件41以及两个外侧刀头组件42。
握持部9设置有一个内侧驱动柱91以及两个外侧驱动柱92;内侧驱动柱91可相对外侧驱动柱92反向平移;即若内侧驱动柱91向左移动则外侧驱动柱92向右移动;反之亦然。
外侧刀网组件32、内侧刀网组件31、外侧刀网组件32依次设置在基座2上。通常,基座2固定设置有浮动柱21;浮动柱21套设有浮动弹簧22;刀网组件3的底端面均开设有浮动孔23;浮动柱21插入浮动孔23,浮动弹簧22的两端分别抵持基座2、刀网组件3,刀网组件3固定设置有浮动限位块24,浮动限位块24抵持基座2、防止刀网组件3过分上移与基座2分离;使刀网组件3【即内侧刀网组件31、外侧刀网组件32】浮动地设置在基座2上;以使刀网组件3可以相对基座2上下移动,确保剃须时刀网组件3可以与皮肤紧密地贴合。
基座2与握持部9连接。通常,基座2与握持部9可拆卸地连接,比如,基座2可以通过磁力吸附在握持部9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握持部9可拆卸地连接。
内侧刀头组件41、外侧刀头组件42分别贴合地设置在内侧刀网组件31、外侧刀网组件32内,并且内侧刀头组件41、外侧刀头组件42分别与内侧驱动柱91、外侧驱动柱92连接【比如,刀头组件4的底端面设置有动力连接槽43,内侧驱动柱91、外侧驱动柱92分别插入动力连接槽43,使】内侧刀头组件41、外侧刀头组件42分别与内侧驱动柱91、外侧驱动柱92连接,内侧刀头组件41的质量为内侧刀头组件质量W1;外侧刀头组件42的质量为外侧刀头组件质量W2;则内侧刀头组件质量W1比外侧刀头组件质量W2为一点五到二点五。优选地,内侧刀头组件质量W1比外侧刀头组件质量W2为二。
优选地,内侧刀头组件41的宽度为内侧刀头组件宽A;外侧刀头组件42的宽度为外侧刀头组件宽B;内侧刀头组件41与外侧刀头组件42长度相等,且内侧刀头组件宽A比外侧刀头组件宽B为二到四。内侧刀头组件41的支架可以设计为镂空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另外,通常内侧刀头组件41用于剃短须,内侧刀头组件宽A较宽,可以提高内侧刀头组件41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提高剃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三刀剃须刀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启动握持部9使内侧驱动柱91以及外侧驱动柱92均做往复运动,内侧刀头组件41以及外侧刀头组件42也随着做往复运动,此时将剃须组件1与皮肤贴合、使胡须穿过刀网组件3【穿过刀网上刀网片,刀网片附图未标出】,做往复运动的内侧刀头组件41以及外侧刀头组件42即可将穿过刀网组件3的胡须切断,实现剃须功能。
在内侧刀头组件41以及外侧刀头组件42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内侧刀头组件41的质量与两个外侧刀头组件42的质量接近或者相等,【由于内侧刀头组件质量W1比外侧刀头组件质量W2为一点五到二点五】内侧刀头组件41平移时产生的惯性、与两个外侧刀头组件42反向平移时产生的惯性接近或者相等,并且,内侧刀头组件41对三刀剃须刀产生的作用力、与两个外侧刀头组件42对三刀剃须刀产生的作用力位于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减小三刀剃须刀的运行时的震动。
进一步地,内侧驱动柱91的质量为内侧驱动柱质量W3;外侧驱动柱92的质量为外侧驱动柱质量W4;内侧驱动柱质量W3比外侧驱动柱质量W4为一点五到二点五。优选地,内侧驱动柱质量W3比外侧驱动柱质量W4为二。在内侧驱动柱91以及;外侧驱动柱92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内侧驱动柱91的质量与两个外侧驱动柱92的质量接近或者相等,内侧驱动柱91平移时产生的惯性、与两个外侧驱动柱92反向平移时产生的惯性接近或者相等,以进一步地减小三刀剃须刀的运行时的震动。
优选地,驱动子93为ABS塑料制成,内侧驱动柱91的体积与外侧驱动柱92的体积相等,内侧驱动柱91内设置有不锈钢制成的增重柱【附图未画出,注塑时嵌入内侧驱动柱91】;以保证内侧驱动柱质量W3比外侧驱动柱质量W4为一点五到二点五,同时内侧驱动柱91的体积较小【无需为外侧驱动柱92的体积的两倍】,有利于三刀剃须刀的小型化。
优选地,握持部9包括固定设置在握持部9上的驱动子93,驱动子93设置有一个内侧驱动卡块931以及两个外侧驱动卡块932,内侧驱动柱91、外侧驱动柱92分别固定设置在内侧驱动卡块931、外侧驱动卡块932上;驱动子93还设置有内侧连接块933以及外侧连接块934,内侧连接块933与内侧驱动卡块931固定连接,外侧连接块934与两个外侧驱动卡块932固定连接;内侧连接块933、外侧连接块934均设置有传动长孔935;握持部9设置有动力输出端94,动力输出端94固定设置有内侧输出柱941以及外侧输出柱942;内侧输出柱941与外侧输出柱942错位【即内侧输出柱941的轴心与外侧输出柱942的轴心不重合、且关于驱动子93的轴心镜像对称】;内侧输出柱941贴合地插入内侧连接块933的传动长孔935,外侧输出柱942贴合地插入外侧输出柱942的传动长孔935。通常,握持部9通过弹性臂936以及与弹性臂936固定连接的安装块937固定在握持部9上,弹性臂936具备弹性,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驱动子93通常与设置在握持部9内部的电机【附图为画出】的旋转输出端连接,电机带动驱动子93旋转,使内侧驱动柱91与外侧驱动柱92反向地往复运动,即若内侧驱动柱91向左移动则外侧驱动柱92向右移动;反之亦然。采用电机【附图为画出】驱动内侧驱动柱91以及外侧驱动柱92,成本较低且比较可靠。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三刀剃须刀,其包括剃须组件(1)以及握持部(9);剃须组件(1)包括基座(2)、刀网组件(3)以及刀头组件(4);其特征在于:刀网组件(3)包括一个内侧刀网组件(31)以及两个外侧刀网组件(32);刀头组件(4)包括一个内侧刀头组件(41)以及两个外侧刀头组件(42);握持部(9)设置有一个内侧驱动柱(91)以及两个外侧驱动柱(92);内侧驱动柱(91)可相对外侧驱动柱(92)反向平移;外侧刀网组件(32)、内侧刀网组件(31)、外侧刀网组件(32)依次设置在基座(2)上;基座(2)与握持部(9)连接;内侧刀头组件(41)、外侧刀头组件(42)分别贴合地设置在内侧刀网组件(31)、外侧刀网组件(32)内,并且内侧刀头组件(41)、外侧刀头组件(42)分别与内侧驱动柱(91)、外侧驱动柱(9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刀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内侧刀头组件(41)的质量为内侧刀头组件质量(W1);外侧刀头组件(42)的质量为外侧刀头组件质量(W2);则内侧刀头组件质量(W1)比外侧刀头组件质量(W2)为一点五到二点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刀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内侧刀头组件质量(W1)比外侧刀头组件质量(W2)为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刀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内侧刀头组件(41)的宽度为内侧刀头组件宽A;外侧刀头组件(42)的宽度为外侧刀头组件宽B;内侧刀头组件(41)与外侧刀头组件(42)长度相等,且内侧刀头组件宽A比外侧刀头组件宽B为二到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刀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内侧驱动柱(91)的质量为内侧驱动柱质量(W3);外侧驱动柱(92)的质量为外侧驱动柱质量(W4);内侧驱动柱质量(W3)比外侧驱动柱质量(W4)为一点五到二点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刀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内侧驱动柱质量(W3)比外侧驱动柱质量(W4)为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刀剃须刀,其特征在于:驱动子(93)为ABS塑料制成,内侧驱动柱(91)的体积与外侧驱动柱(92)的体积相等,内侧驱动柱(91)内设置有不锈钢制成的增重柱。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三刀剃须刀,其特征在于:握持部(9)包括固定设置在握持部(9)上的驱动子(93),驱动子(93)设置有一个内侧驱动卡块(931)以及两个外侧驱动卡块(932),内侧驱动柱(91)、外侧驱动柱(92)分别固定设置在内侧驱动卡块(931)、外侧驱动卡块(932)上;驱动子(93)还设置有内侧连接块(933)以及外侧连接块(934),内侧连接块(933)与内侧驱动卡块(931)固定连接,外侧连接块(934)与两个外侧驱动卡块(932)固定连接;内侧连接块(933)、外侧连接块(934)均设置有传动长孔(935);握持部(9)设置有动力输出端(94),动力输出端(94)固定设置有内侧输出柱(941)以及外侧输出柱(942);内侧输出柱(941)与外侧输出柱(942)错位;内侧输出柱(941)贴合地插入内侧连接块(933)的传动长孔(935),外侧输出柱(942)贴合地插入外侧输出柱(942)的传动长孔(93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刀剃须刀,其特征在于:基座(2)固定设置有浮动柱(21);浮动柱(21)套设有浮动弹簧(22);刀网组件(3)的底端面均开设有浮动孔(23);浮动柱(21)插入浮动孔(23),浮动弹簧(22)的两端分别抵持基座(2)、刀网组件(3),刀网组件(3)固定设置有浮动限位块(24),浮动限位块(24)抵持基座(2)。
CN201920454587.1U 2019-04-04 2019-04-04 三刀剃须刀 Active CN209699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4587.1U CN20969916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三刀剃须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4587.1U CN20969916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三刀剃须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9160U true CN209699160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8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4587.1U Active CN209699160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三刀剃须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9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66349U (zh) 剃须刀用浮动式圆刀双刀网单元
CN209699160U (zh) 三刀剃须刀
CN102001099B (zh) 旋转电动剃须刀刀头
CN209408545U (zh) 往复式剃须刀
CN110039577B (zh) 电动剃须刀
CN109877883A (zh) 刀头浮动结构
CN114888852B (zh) 一种刀头采用双层弹力结构的剃毛器
CN209665446U (zh) 刀头浮动结构
CN216229515U (zh) 一种新型往复式刀头
CN213766264U (zh) 一种封边机的封边带前后平切装置
CN202622848U (zh) 一种新型面部毛剪
CN108908421A (zh) 一种旋转式电动剃须刀
CN214561099U (zh) 一种双刀头理发器
CN201264255Y (zh) 一种剃须器的头部浮动结构
CN209699161U (zh) 卡片式剃须刀的刀头组件结构
CN209665447U (zh) 刀头连接结构
CN220783992U (zh) 一种往复式电动剃须刀
CN101428422A (zh) 一种剃须器的头部浮动结构
CN205969140U (zh) 一种变角驱动结构的往复式剃须刀
CN215511143U (zh) 双刀头浮动结构
CN2597165Y (zh) 一种旋转式剃须刀浮动贴面
CN220362608U (zh) 一种往复式双刀网剃须刀
CN216577976U (zh) 电动剃须刀
CN201816067U (zh) 多刀头理发设备
CN218255301U (zh) 一种简易刀架及剃须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6001 Building 8, Huahui Zhig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No. 17, Huayuan Road, Guanyinshan Street,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18, building C02, venture headquarters base, North Fuyuan Road, Wuqing Development Zone,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XUMEI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hree blade shav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Pledgee: Xiao Jing

Pledgor: Xu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698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