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6557U -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6557U
CN209696557U CN201920397796.7U CN201920397796U CN209696557U CN 209696557 U CN209696557 U CN 209696557U CN 201920397796 U CN201920397796 U CN 201920397796U CN 209696557 U CN209696557 U CN 209696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uppression
level
pipe
dust
suppress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77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要党
杨家立
马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zuo Creatio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Creatio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Creatio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ozuo Creatio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77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6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6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6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包括配重底板,配重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L形支架,配重底板的上表面位于L形支架的一侧设有两个竖杆,配重底板的上方设有抑尘机构,抑尘机构包括一级抑尘管、二级抑尘管和三级抑尘管,一级抑尘管、二级抑尘管和三级抑尘管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支管,支管上安装有雾状喷头。该伞状水幕抑尘装置,通过在配重底板上方设置的抑尘机构,提高抑尘效果,抑尘机构包括三个直径不同的抑尘管组成,并利用安装在抑尘管上的雾状喷头,使其形成伞状的水幕,提高抑尘效果,解决皮带输送机高空落料点抑尘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皮带输送机高空落料点抑尘的方式主要采用伸缩溜管、雾炮喷水或物理封闭等方式,遇到硬度高,冲击力强的物料,传统的设备往往寿命短,抑尘效果差,影响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容易对空气造成污染。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皮带输送机高空落料点抑尘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包括配重底板,所述配重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竖直端与所述配重底板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所述配重底板的上表面位于所述L形支架的一侧设有两个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紧密焊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竖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方紧密焊接有第二横杆,所述配重底板的上方设有抑尘机构,所述抑尘机构包括一级抑尘管、设置在一级抑尘管上方的二级抑尘管和设置在二级抑尘管上方的三级抑尘管,所述一级抑尘管、二级抑尘管和三级抑尘管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支管,所述支管上安装有雾状喷头。
优选的,所述配重底板的上表面位于两个所述竖杆的位置处设有滑道,所述竖杆的底端设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竖直端紧密焊接有限位板,所述竖杆的底端与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所述限位板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T形滑块的水平端位于所述滑道内,所述T形滑块通过所述滑道与所述配重底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T形滑块的竖直端伸出所述滑道,所述螺栓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限位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级抑尘管与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端紧密焊接,所述二级抑尘管与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紧密焊接,所述三级抑尘管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一级抑尘管的直径大于所述二级抑尘管的直径,所述二级抑尘管的直径大于所述三级抑尘管的直径。
优选的,位于一级抑尘管上的所述支管的数量为20-25个,位于二级抑尘管上的所述支管的数量为16-20个,位于三级抑尘管上的所述支管的数量为14-1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伞状水幕抑尘装置,通过在配重底板上方设置的抑尘机构,提高抑尘效果,抑尘机构包括三个直径不同的抑尘管组成,并利用安装在抑尘管上的雾状喷头,使其形成伞状的水幕,提高抑尘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皮带输送机高空落料点抑尘效果差的问题。
2.该伞状水幕抑尘装置,通过在两个竖杆的底端设置的T形滑块,使的竖杆能通过滑道在配重底板上前后移动,便于调节一级抑尘管和二级抑尘管之间的间距,增大抑尘面积,提高抑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配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抑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配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竖杆和T形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T形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重底板;11、L形支架;12、竖杆;121、第一横杆;122、第二横杆;13、滑道;2、抑尘机构;21、一级抑尘管;211、支管;212、雾状喷头;22、二级抑尘管;23、三级抑尘管;3、T形滑块;31、限位板;311、螺孔;3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级”、“二级”、“三级”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一级”、“二级”、“三级”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配重底板1,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L形支架11,L形支架11的竖直端与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紧密焊接,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位于L形支架11的一侧设有两个竖杆12,竖杆12的顶端紧密焊接有第一横杆121,竖杆12位于第一横杆121的下方紧密焊接有第二横杆122,配重底板1的上方设有抑尘机构2,抑尘机构2包括一级抑尘管21、设置在一级抑尘管21上方的二级抑尘管22和设置在二级抑尘管22上方的三级抑尘管23,一级抑尘管21、二级抑尘管22和三级抑尘管2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支管211,支管211上安装有雾状喷头212。
本实施例中,配重底板1和抑尘机构2整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该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且结构稳固,成本较低等优点,延长配重底板1和抑尘机构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一级抑尘管21与两个L形支架11的水平端紧密焊接,二级抑尘管22与两个第二横杆122的一端紧密焊接,三级抑尘管23与两个第一横杆121的一端紧密焊接,便于一级抑尘管21、二级抑尘管22和三级抑尘管23的安装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固性。
除此之外,一级抑尘管21的直径大于二级抑尘管22的直径,二级抑尘管22的直径大于三级抑尘管23的直径,便于利用一级抑尘管21、二级抑尘管22和三级抑尘管23的直径依次递减,使得雾状喷头212在喷水过程中能形成伞状的水幕,提高抑尘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位于一级抑尘管21上的支管211的数量为20-25个,位于二级抑尘管22上的支管211的数量为16-20个,位于三级抑尘管23上的支管211的数量为14-16个,本实施例中一级抑尘管21上的支管211数量优选为25个,二级抑尘管22上的支管211数量优选为20个,三级抑尘管23上的支管211数量优选为16个,便于利用多个支管211安装雾状喷头212,提高抑尘效果。
本实施例中,将一级抑尘管21、二级抑尘管22和三级抑尘管23的一端均接通外界高压水泵,由于一级抑尘管21、二级抑尘管22和三级抑尘管23的直径依次递减,使得雾状喷头212在喷水过程中能形成伞状的水幕,同时,每个抑尘管上均设有若干个支管211,并在每个支管211上安装有雾状喷头212,提高抑尘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皮带输送机高空落料点抑尘效果差的问题。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增大抑尘面积,本发明人员对配重底板1和竖杆12的结构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6-8所示,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位于两个竖杆12的位置处设有滑道13,竖杆12的底端设有T形滑块3,T形滑块3的竖直端紧密焊接有限位板31,竖杆12的底端与限位板31的上表面紧密焊接,限位板31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螺孔311,螺孔311内设有螺栓312。
本实施例中,T形滑块3的水平端位于滑道13内,T形滑块3通过滑道13与配重底板1滑动连接,便于利用T形滑块3前后移动竖杆12,实现改变一级抑尘管21和二级抑尘管22之间间距的效果,增大抑尘面积。
进一步的,T形滑块3的竖直端伸出滑道13,螺栓312通过螺孔311与限位板31螺纹连接,螺孔311贯穿限位板31,便于利用螺栓312向螺孔311内旋进,并使得螺栓312与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相抵,使得竖杆12在滑道13上移动至合适位置后能将其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竖杆12的底端设置的T形滑块3,使的竖杆12能通过滑道13在配重底板1上前后移动,便于调节一级抑尘管21和二级抑尘管22之间的间距,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利用螺栓312向螺孔311内旋进,使得螺栓312与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相抵,便于将竖杆12的位置进行固定,实现增大抑尘面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在使用时,将一级抑尘管21、二级抑尘管22和三级抑尘管23的一端均接通外界高压水泵,由于一级抑尘管21、二级抑尘管22和三级抑尘管23的直径依次递减,使得雾状喷头212在喷水过程中能形成伞状的水幕,同时,每个抑尘管上均设有若干个支管211,并在每个支管211上安装有雾状喷头212,提高抑尘效果,此外,通过在两个竖杆12的底端设置的T形滑块3,使的竖杆12能通过滑道13在配重底板1上前后移动,便于调节一级抑尘管21和二级抑尘管22之间的间距,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利用螺栓312向螺孔311内旋进,使得螺栓312与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相抵,便于将竖杆12的位置进行固定,实现增大抑尘面积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皮带输送机高空落料点抑尘效果差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包括配重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L形支架(11),所述L形支架(11)的竖直端与所述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所述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位于所述L形支架(11)的一侧设有两个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顶端紧密焊接有第一横杆(121),所述竖杆(12)位于所述第一横杆(121)的下方紧密焊接有第二横杆(122),所述配重底板(1)的上方设有抑尘机构(2),所述抑尘机构(2)包括一级抑尘管(21)、设置在一级抑尘管(21)上方的二级抑尘管(22)和设置在二级抑尘管(22)上方的三级抑尘管(23),所述一级抑尘管(21)、二级抑尘管(22)和三级抑尘管(2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支管(211),所述支管(211)上安装有雾状喷头(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底板(1)的上表面位于两个所述竖杆(12)的位置处设有滑道(13),所述竖杆(12)的底端设有T形滑块(3),所述T形滑块(3)的竖直端紧密焊接有限位板(31),所述竖杆(12)的底端与所述限位板(31)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所述限位板(31)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螺孔(311),所述螺孔(311)内设有螺栓(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滑块(3)的水平端位于所述滑道(13)内,所述T形滑块(3)通过所述滑道(13)与所述配重底板(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滑块(3)的竖直端伸出所述滑道(13),所述螺栓(312)通过所述螺孔(311)与所述限位板(3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抑尘管(21)与两个所述L形支架(11)的水平端紧密焊接,所述二级抑尘管(22)与两个所述第二横杆(122)的一端紧密焊接,所述三级抑尘管(23)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121)的一端紧密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抑尘管(21)的直径大于所述二级抑尘管(22)的直径,所述二级抑尘管(22)的直径大于所述三级抑尘管(23)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水幕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一级抑尘管(21)上的所述支管(211)的数量为20-25个,位于二级抑尘管(22)上的所述支管(211)的数量为16-20个,位于三级抑尘管(23)上的所述支管(211)的数量为14-16个。
CN201920397796.7U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Active CN209696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7796.7U CN209696557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7796.7U CN209696557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6557U true CN209696557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7796.7U Active CN209696557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6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4787A (zh) 一种建材产品表面金属材料冷喷涂处理系统
CN205894733U (zh) 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209696557U (zh) 一种伞状水幕抑尘装置
CN110259162A (zh) 雨棚及其支撑结构
CN207128663U (zh) 电气化铁路钢管硬横跨处吊柱安装结构
CN206916884U (zh) 可调坑距的结构和马桶
CN206503092U (zh) 一种铁道护栏上侧梁固定连接装置
CN212071913U (zh) 一种水电安装辅助线画取装置
CN209384176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清堵装置
CN211585801U (zh) 一种绿色文明建筑施工降尘系统
CN20972546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带有缓冲功能的风管四向支架
CN203956342U (zh) 箱体内部焊接设备
CN208517785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喷涂机
CN209225539U (zh) 一种封杯机的可调式托杯机构
CN208063100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卡扣
CN207000678U (zh) 可伸缩便携式自行车水杯架
CN206252103U (zh) 一种拼装式密集架地轨
CN206301049U (zh) 一种射线探测器固定夹
CN211398768U (zh) 单管侧向抗震支架
CN209725461U (zh) 一种便于固定不同尺寸风管的侧向支架
CN208280426U (zh) 一种变形率低的滴水垂帘
CN209521150U (zh) 一种基于生产的聚苯填充体的余料回收装置
CN204718087U (zh) 空调导风门与底座的连接装置
CN211199031U (zh) 玻璃纤维电子纱涂塑装置
CN209225453U (zh) 一种可调式的杯体承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