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1837U - 蓄电元件 - Google Patents

蓄电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1837U
CN209691837U CN201821577765.1U CN201821577765U CN209691837U CN 209691837 U CN209691837 U CN 209691837U CN 201821577765 U CN201821577765 U CN 201821577765U CN 209691837 U CN209691837 U CN 209691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 body
interconnecting piece
positive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77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田雅广
川上悟
白石悠
加藤雄大
西川朋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shi Corp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66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098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68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6189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66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5954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66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2428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68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2689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68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2428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68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504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Jishi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1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1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集电体的移动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是具备正极端子(200)、电极体(400)和正极集电体(700)的蓄电元件(10),正极集电体(700)具有:与正极端子(200)连接的端子连接部(710);与电极体(400)连接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将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连结的连结部(740);以及从连结部(740)延伸设置到比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更靠与端子连接部(71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延伸设置部(760)。

Description

蓄电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电极体和集电体的蓄电元件。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电极体和集电体且集电体与电极体连接的结构的蓄电元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蓄电元件,即,具有电极体和集电棒(集电体),集电棒具有配置在电极体的电极片的内部空间的第二平板部和从第二平板部向外侧突出设置并与电极片接合的翼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4942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述以往的蓄电元件那样,集电体在比与电极体接合的翼部更靠内侧具有第二平板部的结构中,在电极体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想要移动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第二平板部被电极体推动而使集电体移动从而使得电极体的与集电体的接合部分损伤等不良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集电体的移动的蓄电元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1个方式的蓄电元件是具备电极端子、电极体和集电体的蓄电元件,所述集电体具有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部、与所述电极体连接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将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的所述电极体侧的端缘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所述电极体侧的端缘连结的连结部、以及从所述连结部延伸设置到比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更靠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延伸设置部。
由此,在蓄电元件中,集电体具有将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电极体侧的端缘彼此连结的连结部、和从连结部延伸设置到比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更靠与端子连接部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延伸设置部。在此,如果集电体在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电极体侧具有连结部,则在电极体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要移动的情况下,存在连结部被电极体推动而使集电体移动的可能性。因此,在集电体上配置延伸设置部。由此,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电极体要移动从而使连结部被电极体推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延伸设置部与其他部件抵接来抑制集电体的移动。
另外,所述延伸设置部可以配置在比所述连结部更靠作为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侧且作为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侧的外侧。
由此,在集电体中,延伸设置部比连结部更靠外侧来配置。由此,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电极体要移动从而使连结部被电极体推动的情况下,延伸设置部也抵接于比连结部更靠外侧的间隔件或容器的壁面等,从而能够抑制集电体的移动。
另外,所述集电体还可以具有中间部,所述中间部配置在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端子连接部之间,并且比所述连结部更靠所述外侧来配置,所述延伸设置部的所述外侧的面和所述中间部的所述外侧的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由此,集电体在连结部与端子连接部之间且连结部的外侧具有中间部,延伸设置部的外侧的面与中间部的外侧的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这样,通过将延伸设置部的外表面与中间部的外表面配置在同一平面内,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电极体要移动从而使连结部被电极体推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延伸设置部的外表面与中间部的外表面双方承受施加于集电体的力。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集电体的移动。
另外,所述蓄电元件还可以具备配置于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可以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朝向所述连结部突出的间隔件凸部。由此,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电极体要移动从而使连结部被电极体推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间隔件凸部与连结部抵接来抑制集电体的移动。
另外,所述间隔件凸部可以配置在所述集电体的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延伸设置部之间。由此,间隔件凸部配置在由集电体的中间部、延伸设置部和连结部构成的凹部内。由此,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电极体要移动从而使连结部被电极体推动的情况下,通过将间隔件凸部配置在集电体凹部内,也能够进一步抑制集电体的移动。
另外,所述电极体可以具有主体部和连接所述集电体的端部,所述集电体可以具有比所述端部更靠所述主体部侧来配置且与所述主体部对置的对置面、和从所述对置面朝向与所述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呈圆顶状弯曲的弯曲面。
由此,即使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该对置面进入电极体的内侧,该圆顶状的弯曲面也与电极体抵接,因此能够抑制电极体损伤。
另外,所述间隔件可以具有朝向与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或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连接的电极体的端部突出的侧面突出部,所述侧面突出部相对于所述端部可以配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或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相反的一侧。由此,通过电极体的端部比集电体更靠容器侧来配置,从而容易与容器接触,但由于在电极体的端部与容器之间配置有间隔件的侧面突出部,因此能够抑制电极体的端部与容器接触。由此,即使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等,间隔件的侧面突出部也成为缓冲件,能够抑制电极体的端部损伤。另外,通过将集电体比电极体的端部更靠容器的相反侧来配置,由此在该端部与容器之间容易产生间隙,但由于能够利用间隔件的侧面突出部填埋该间隙,因此能够抑制该端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移动而损伤。
另外,可以设为:所述电极体具有分体的第一电极体以及第二电极体,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
在此,由于连结部将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电极体侧的端缘彼此连结,因此如果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使连结部进入到电极体的内侧,则有可能使电极体损伤。特别是,在电极体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推动连结部时,集电体的移动被延伸设置部抑制,因此存在连结部进入到电极体的内侧的可能性。因此,将集电体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连接到第一电极体,将第二电极体连接部连接到与第一电极体分体的第二电极体。即,将连结部配置在两个电极体之间。由此,即使从外部施加振动、冲击等,连结部也仅进入两个电极体之间,因此能够抑制电极体损伤。
另外,可以设为,所述集电体所述集电体具备与所述电极体的正极侧连接的正极集电体和与所述电极体的负极侧连接的负极集电体,所述正极集电体具有:与所述电极体的两个正极侧端部连接的正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正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以及连结所述正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和所述正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正极侧连结部,所述负极集电体具有:与所述电极体的两个负极侧端部连接的负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负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以及连结所述负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和所述负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负极侧连结部,在所述两个正极侧连接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正极侧连结部的宽度,与在所述两个负极侧连接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负极侧连结部的宽度不同。由此,通过使正极侧连结部的宽度与负极侧连结部的宽度不同,能够使正极集电体的两个正极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和负极集电体的两个负极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精度良好地不同。因此,即使在电极体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厚度、片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使极板在正极侧及负极侧的双方均集中于电极体的端部的中心位置的方式形成正极集电体及负极集电体。由此,能够使极板集中于电极体的正极侧以及负极侧的端部的中心位置来连接集电体,因此能够缩短该端部(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长度,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提高。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作为这样的蓄电元件来实现,还能够作为该蓄电元件所具备的集电体来实现。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蓄电元件,能够抑制集电体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容器主体分离来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将间隔件分离来表示配置在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容器主体内侧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将配置在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容器内侧的各结构要素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正极集电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间隔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极体、正极集电体及间隔件的配置位置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极体、正极集电体及间隔件的配置位置的剖面图。
图8是强调表示实施方式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尺寸的差异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蓄电元件,200:正极端子,400:电极体,410:第一电极体,412:第一正极侧端部,420:第二电极体,422:第二正极侧端部,700:正极集电体,710:端子连接部,720: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30: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40:连结部,750:中间部,751:第一中间部,752:第二中间部,760:延伸设置部,761:第一延伸设置部,762:第二延伸设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蓄电元件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总括性或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制造工序、制造工序的顺序等是1个例子,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另外,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中的、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结构要素,作为任意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尺寸等并非严格地图示。
另外,在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将蓄电元件所具有的一对电极端子的排列方向、一对集电体的排列方向、一对间隔件的排列方向、电极体的两端部(一对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排列方向、电极体的卷绕轴方向、或者容器的短侧面的对置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另外,将多个电极体的排列方向、1个集电体中的与电极体的连接部的排列方向、容器的长侧面的对置方向、容器的短侧面的短边方向、或者容器的厚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另外,将蓄电元件的容器主体与盖的排列方向、容器的短侧面的长度方向、集电体的与电极体的连接部的延伸设置方向、或者上下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这些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是相互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方向。此外,根据使用方式,也考虑Z轴方向不成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但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Z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例如,X轴方向正侧表示X轴的箭头方向侧,X轴方向负侧表示与X轴方向正侧相反的一侧。关于Y轴方向、Z轴方向也同样适用。
(实施方式)
[1蓄电元件10的整体说明]
首先,使用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元件10进行整体说明。图1是将容器主体110分离来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0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将间隔件500及600分离来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0的配置于容器主体110内侧的结构的立体图。即,该图表示在电极体400上连接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之后的状态。另外,图3是将配置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0的容器100内侧的各结构要素分解表示的立体图。即,该图表示在电极体400上连接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之前的状态。
蓄电元件10是能够充入电力且能够释放电力的二次电池,具体而言,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蓄电元件10例如用于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或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等汽车用电源、电子设备用电源、电力储存用电源等。此外,蓄电元件10不限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可以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外的二次电池,可以是电容器。另外,蓄电元件10可以不是二次电池,而是即使使用者不进行充电也能够使用所蓄积的电力的一次电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示了长方体形状(方型)的蓄电元件10,但蓄电元件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圆柱形状、长圆柱形状等,可以是层压型的蓄电元件。
如图1所示,蓄电元件10具备:具有容器主体110以及盖体120的容器100、正极端子200、正极垫片210、负极端子300、负极垫片310、电极体400、间隔件500以及600。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蓄电元件10还具备正极集电体700、负极集电体800和夹具900。
此外,在容器100的内部封入有电解液(非水电解质),但省略图示。此外,作为该电解液,只要不损害蓄电元件10的性能,则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选择各种电解液。另外,除了上述的结构要素之外,可以配置用于在容器100内的压力上升时释放该压力的气体排出阀、用于向容器100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部、或者包围电极体400等的绝缘膜等。
[1.1容器100、正极端子200以及负极端子300的说明]
容器100是由矩形筒状且具有底的容器主体110、和封闭容器主体110的开口的板状部件即盖体120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箱型)的壳体。具体而言,盖体120是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平板状且矩形状的壁部,配置在容器主体110的Z轴方向正侧。容器主体110具有5个壁部,具体而言,在Z轴方向负侧具有平板状且矩形状的底壁部、在Y轴方向两侧的侧面具有平板状且矩形状的长侧壁部、以及在X轴方向两侧的侧面具有平板状且矩形状的短侧壁部。
另外,容器100在将电极体400、间隔件500、600、正极集电体700及负极集电体800等收容于容器主体110的内侧后,通过将容器主体110与盖体120焊接等,能够将内部密封。此外,容器主体110及盖体12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不锈钢、铝、铝合金、铁、镀层钢板等能够焊接的金属,但也可以使用树脂。
正极端子200是与电极体400的正极板电连接的电极端子,负极端子300是与电极体400的负极板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即,正极端子200以及负极端子300是用于将蓄积于电极体400的电力导出至蓄电元件10的外部空间、且为了将电力蓄积于电极体400而向蓄电元件10的内部空间导入电力的金属制的电极端子。另外,正极端子200以及负极端子300安装在配置于电极体400的上方的盖体120上。
具体而言,正极端子200通过突出部201(参照图7)插入盖体120的贯通孔、正极垫片210的贯通孔和正极集电体700的贯通孔711并铆接,与正极垫片210及正极集电体700一起固定于盖体120。另外,对于负极端子300也同样,与负极垫片310和负极集电体800一起固定于盖体120。这样,正极端子200和负极端子300配置在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的Z轴方向正侧。
正极垫片210是配置于盖体120与正极端子200以及正极集电体700之间的绝缘性的密封部件。正极垫片210例如由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者聚苯硫醚树脂(PPS)等树脂等形成。此外,关于负极垫片310,也具有与正极垫片210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1.2电极体400的说明]
电极体400具备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是能够蓄积电力的蓄电要素(发电元件)。正极板是在由铝或铝合金等构成的长条带状的集电箔即正极基材层上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极板。负极板是在由铜或铜合金等构成的长条带状的集电箔即负极基材层上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极板。此外,作为上述集电箔,也可以使用镍、铁、不锈钢、钛、烧成碳、导电性高分子、导电性玻璃、Al-Cd合金等适当公知的材料。另外,作为用于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只要是能够吸藏放出锂离子的活性物质,则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材料。另外,隔板例如可以使用由树脂构成的微多孔性的片、无纺布。
而且,电极体400在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配置隔板并卷绕(层叠)而形成。具体而言,在电极体400中,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板在卷绕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X轴方向平行的假想轴)的方向上相互错开地卷绕。而且,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在各自的错开的方向的端部具有未涂敷活性物质(未形成活性物质层)而基材层露出的部分(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
这里,电极体400由1个以上的电极体构成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由多个电极体构成。具体而言,电极体400具有分体的第一电极体410以及第二电极体420这两个电极体。
即,第一电极体410具有在卷绕轴方向的一端部(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层叠正极板的端部的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而被捆扎成1个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另外,第一电极体410具有在卷绕轴方向的另一端部(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层叠负极板的端部的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而被捆扎成1个的第一负极侧端部413。例如,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集电箔)的厚度为5μm~20μm左右,它们被捆扎成例如50~70层左右,从而形成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一负极侧端部413。此外,将第一电极体410中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及第一负极侧端部413以外的部分称为第一电极体主体部411。即,第一电极体主体部411是第一电极体410中的、在基材层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部分。同样地,第二电极体420具有形成有活性物质层的第二电极体主体部421、将正极板的端部的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捆扎成1个的第二正极侧端部422、以及将负极板的端部的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捆扎成1个的第二负极侧端部42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极体400(第一电极体410以及第二电极体420)的截面形状图示了长圆形状,但可以是椭圆形状、圆形状、多边形状等。另外,电极体400(第一电极体410以及第二电极体420)的形状不限于卷绕型,可以是层叠了平板状极板的层叠型(堆叠型),可以是将极板折叠成蛇腹状的形状(蜿蜒形状)。
[1.3正极集电体700以及负极集电体800的说明]
正极集电体700是配置于作为电极体400的侧方的X轴方向正侧的正极侧的集电体。具体而言,正极集电体700是配置在电极体400的正极侧端部与容器主体110的短侧壁部之间,具备与正极端子200和电极体400的正极侧端部电连接的导电性和刚性的部件。同样地,负极集电体800是配置在作为电极体400的侧方的X轴方向负侧的负极侧的集电体。即,负极集电体800是配置在电极体400的负极侧端部与容器主体110的短侧壁部之间,具备与负极端子300和电极体400的负极侧端部电连接的导电性和刚性的部件。
具体而言,正极集电体700固定地连接(接合)于第一电极体410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及第二电极体420的第二正极侧端部422。更具体而言,由正极集电体700和两个夹具900夹着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二正极侧端部422,通过焊接等进行接合。夹具900是板状的金属部件。此外,正极集电体700与第一正极侧端部412以及第二正极侧端部422的接合方法可以是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等任意焊接,另外,可以是焊接以外的例如铆接等机械接合等。
另外,同样地,负极集电体800固定地连接(接合)于第一电极体410的第一负极侧端部413及第二电极体420的第二负极侧端部423。即,由负极集电体800和两个夹具900夹着第一负极侧端部413和第二负极侧端部423,通过焊接等进行接合。
另外,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固定地连接(接合)于盖体120。通过该结构,第一电极体410以及第二电极体420被正极集电体700以及负极集电体800以从盖体120悬挂的状态保持(支承),从而抑制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引起的摆动。
此外,正极集电体700的材质没有限定,例如与电极体400的正极基材层同样,由铝或铝合金等形成。另外,对于负极集电体800,材质也没有限定,但例如与电极体400的负极基材层同样由铜或铜合金等形成。此外,关于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的结构的详细说明,在后面叙述。
在此,在说明正极集电700等的正极侧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将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方向也称为第一方向。例如,可以说正极集电体700配置在电极体400的第一方向侧。此外,负极集电体800等的负极侧的部件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与正极侧的部件相反的方向,因此在应用于负极侧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朝向X轴方向负侧的方向成为第一方向。例如,可以说负极集电体800也与正极集电体700同样地配置在电极体400的第一方向侧。另外,将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Z轴方向正侧的方向)也称为第二方向。例如,可以说正极端子200和负极端子300配置在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的第二方向侧。
[1.4间隔件500以及600的说明]
间隔件500是配置在作为正极集电体700的侧方的X轴方向正侧(第一方向侧)的间隔件,以在正极集电体700与容器主体110的短侧壁部之间沿着该短侧壁部在Z轴方向(第二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间隔件600是配置在作为负极集电体800的侧方的X轴方向负侧的间隔件,以在负极集电体800与容器主体110的短侧壁部之间沿着该短侧壁部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配置。即,间隔件500和间隔件600以从X轴方向的两端夹着电极体400的方式配置在电极体400的两端部与容器100的两侧壁之间。
在此,间隔件500及600例如由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陶瓷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即,间隔件500及600将电极体400、正极集电体700及负极集电体800与容器100绝缘。另外,间隔件500及600通过填埋电极体400、正极集电体700及负极集电体800与容器100之间的空间,从而支承为电极体400、正极集电体700及负极集电体800相对于容器100不振动。关于该间隔件500及600的结构的详细说明,在后面叙述。
[2正极集电体700的详细的说明]
接下来,对正极集电体7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进行正极集电体700的结构的说明,负极集电体800的结构也与正极集电体700的结构相同。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正极集电体700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4的(a)是将图3所示的正极集电体700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4的(b)是从相反侧(里侧)观察图4的(a)的正极集电体700时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正极集电体700具备端子连接部710、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连结部740、中间部750以及延伸设置部760。
端子连接部710是与正极端子200连接的正极集电体700的基部。即,端子连接部710是正极集电体700的配置于正极端子200侧(上侧、Z轴方向正侧)的矩形状且平板状的部位,与正极端子200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接合)。此外,在端子连接部710上形成有供上述正极端子200的突出部201插入的圆形状的贯通孔711、供正极垫片210的突起211(参照图7)插入的止转用的贯通孔712和加强用的加强角部713。
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是与电极体400连接的部位。即,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是正极集电体700的配置于电极体400侧(下侧、Z轴方向负侧)的部位,与电极体400电连接以及机械地连接(接合)。具体而言,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是沿Z轴方向(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且平板状的部位,配置于第一电极体410侧(Y轴方向负侧),与第一电极体410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连接。另外,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是沿Z轴方向(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且平板状的部位,配置在第二电极体420侧(Y轴方向正侧),与第二电极体420的第二正极侧端部422连接。
连结部740是连结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的电极体400侧(X轴方向负侧或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缘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的部位。即,连结部740是将正极集电体700所具有的与电极体400连接的两个连接部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彼此连结的、沿Z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状且平板状的壁部。由此,连结部740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配置于与电极体400对置的位置。此外,为了确保电解液的注液性等,可以在连结部740形成有贯通孔。
中间部750是在连结部740与端子连接部710之间且比连结部740靠外侧(X轴方向正侧或第一方向侧)来配置的部位。在此,中间部750具有第一中间部751和第二中间部752。
第一中间部751是从连结部740的上端部(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向X轴方向正侧延伸设置的矩形状且平板状的部位。即,第一中间部751是比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更靠Z轴方向正侧(第二方向侧)配置的与XY平面平行的壁部。另外,第二中间部752是从端子连接部710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向下方(Z轴方向负侧)延伸设置的矩形状且平板状的部位。即,第二中间部752是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与电极体400的端部对置的位置沿着该端部配置的与YZ平面平行的壁部。
延伸设置部760是从连结部740延伸设置到比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更靠与端子连接部710相反的一侧(Z轴方向负侧)的位置的部位。具体而言,延伸设置部760配置在比连结部740更靠作为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侧且作为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侧的外侧(X轴方向正侧或第一方向侧)、且配置在比连结部740更靠Z轴方向负侧(与第二方向相反的一侧)。在此,延伸设置部760具有第一延伸设置部761和第二延伸设置部762。
第一延伸设置部761是从连结部740的下端部(Z轴方向负侧的端部)向X轴方向正侧延伸设置的矩形状且平板状的部位。即,第一延伸设置部761是比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更靠Z轴方向负侧(与第二方向相反的一侧)配置的与XY平面平行的壁部。另外,第二延伸设置部762是从第一延伸设置部761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向下方(Z轴方向负侧)延伸设置的矩形状且平板状的部位。即,第二延伸设置部762是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与电极体400的端部对置的位置沿着该端部配置的与YZ平面平行的壁部。这样,第一延伸设置部761和第二延伸设置部762在Z轴方向(第二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一中间部751和第二中间部752夹持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和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正极集电体700形成有将连结部740作为底部的凹部即集电体凹部741。即,集电体凹部741是由作为与电极体400的两个连接部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连结部740、第一中间部751以及第一延伸设置部761形成的向X轴方向负侧凹陷的凹部。
进而,正极集电体700具有从作为连结部740的X轴方向负侧的面的对置面742朝向X轴方向正侧呈圆顶状弯曲的弯曲面770。在此,对置面742比电极体400的端部更靠电极体400的主体部侧来配置,是与电极体400的主体部对置的面(参照图6、7)。此外,电极体400的端部是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二正极侧端部422、或者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二正极侧端部422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另外,电极体400的主体部是第一电极体主体部411以及第二电极体主体部421。
弯曲面770是从对置面742朝向与电极体400的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弯曲成圆顶状的面。即,弯曲面770是从对置面742的四角的角部朝向X轴方向正侧呈圆顶状地弯曲的四个弯曲面。具体而言,弯曲面770是形成在由对置面742和从对置面742的邻近的两边向与电极体400的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延伸的两个相邻面(例如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一中间部751的外表面)形成的顶点的位置的曲面。这样,弯曲面770不是平面向1个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平面的(二维的)曲面,而是平面向两个方向以上的方向弯曲而形成的立体的(三维的)曲面。
在此,弯曲面770具有两个第一弯曲面771、772和两个第二弯曲面773、774。第一弯曲面771、772是从对置面742的正极端子200侧的面朝向与电极体400的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呈圆顶状弯曲的弯曲面。即,第一弯曲面771是形成在由对置面742和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的外表面以及第一中间部751的外表面(两个相邻面)这三个面形成的顶点的位置的曲面。另外,第一弯曲面772是形成在由对置面742和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外表面以及第一中间部751的外表面(两个相邻面)这三个面形成的顶点的位置的曲面。这样,第一弯曲面771、772为形成在彼此邻近的3个面的角部(顶点部分)的弯曲面。
第二弯曲面773、774是从对置面742的与正极端子200相反的一侧的面朝向与电极体400的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呈圆顶状弯曲的弯曲面。即,第二弯曲面773是形成在由对置面742和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的外表面以及第一延伸设置部761的外表面(两个相邻面)这三个面形成的顶点的位置的曲面。另外,第二弯曲面774是形成在由对置面742和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外表面以及第一延伸设置部761的外表面(两个相邻面)这三个面形成的顶点的位置的曲面。这样,第二弯曲面773、774也与第一弯曲面771、772同样,是形成在彼此邻近的3个面的角部(顶点部分)的弯曲面。
另外,在上述两个相邻面的交界部分形成有空间。例如,在这两个相邻面为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的外表面以及第一中间部751的外表面的情况下,在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一中间部751的交界部分形成有空间775。对于其他两个相邻面也同样。此外,这些弯曲面770以及空间775等两个相邻面的交界部分的空间,能够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拉深加工等而形成。
[3间隔件500的详细说明]
接下来,对间隔件5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对间隔件500的结构进行说明,但间隔件600的结构也与间隔件500的结构相同。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间隔件500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5的(a)是将图2、3所示的间隔件500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5的(b)是从相反侧(里侧)观察图5的(a)的间隔件500时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间隔件500具备间隔件主体部510和间隔件侧壁部520及530。间隔件主体部510是构成间隔件500的主体部的沿Z轴方向延伸的与YZ平面平行的板状的部位,形成有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另外,间隔件侧壁部520及530是构成间隔件500的侧壁部的沿Z轴方向延伸的与XZ平面平行的板状的部位,形成有向Y轴方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
具体而言,间隔件主体部510具有间隔件第一凸部511和间隔件第二凸部512。间隔件第一凸部511是向X轴方向负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突出且沿Z轴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突出部(凸部)。另外,在间隔件第一凸部511的背侧(X轴方向正侧)形成有朝向X轴方向负侧凹陷的间隔件第一凹部511a。间隔件第二凸部512是向X轴方向负侧突出且沿Y轴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凸部),在间隔件第二凸部512的背侧(X轴方向正侧)形成有朝向X轴方向负侧凹陷的间隔件第二凹部512a。
在此,间隔件第二凸部512具有间隔件第一凸部511侧(Z轴方向正侧)的中央部分凹陷的コ字(U字)形状。由此,在间隔件第一凸部511与间隔件第二凸部512之间形成有由间隔件第一凸部511和间隔件第二凸部512的凹陷部分包围的沿Y轴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间隔件凹部513。此外,间隔件第一凸部511向正极集电体700的集电体凹部741内突出地配置,在间隔件凹部513内配置有正极集电体700的延伸设置部760,关于这些结构的详细说明将在后面叙述。
另外,间隔件侧壁部520具有间隔件第三凸部(侧面突出部)521,间隔件侧壁部530具有间隔件第四凸部(侧面突出部)531。间隔件第三凸部521是向Y轴方向正侧突出且沿Z轴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突出部(凸部)。另外,在间隔件第三凸部521的背侧(Y轴方向负侧)形成有朝向Y轴方向正侧凹陷的间隔件第三凹部521a。间隔件第四凸部531是向Y轴方向负侧突出且沿Z轴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突出部(凸部)。另外,在间隔件第四凸部531的背侧(Y轴方向正侧)形成有朝向Y轴方向负侧凹陷的间隔件第四凹部531a。
[4电极体400,正极集电体700以及间隔件500的配置位置的说明]
接下来,对电极体400、正极集电体700以及间隔件500的配置位置进行详细地说明。以下,进行正极侧(电极体400、正极集电体700以及间隔件500)的配置位置的说明,关于负极侧(电极体400、负极集电体800以及间隔件600)的配置位置也与正极侧的配置位置相同。图6及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极体400、正极集电体700及间隔件500的配置位置的剖视图。具体而言,图6是表示在VI-VI剖面(与XY平面平行的面)切断图1所示的结构时的正极侧的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图7是表示在VII-VII截面(与XZ平面平行的面)切断图1所示的结构时的正极侧的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6所示,在正极集电体700中,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在与第一电极体410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的Y轴方向正侧的面抵接的状态下,与第一正极侧端部412接合。具体而言,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在与夹具900夹着第一正极侧端部412的状态下,与第一正极侧端部412接合。另外,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在与第二电极体420的第二正极侧端部422的Y轴方向负侧的面抵接的状态下,与第二正极侧端部422接合。具体而言,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在与夹具900夹着第二正极侧端部422的状态下,与第二正极侧端部422接合。通过该结构,连结部740配置在第一电极体410与第二电极体420之间、即第一电极体410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与第二电极体420的第二正极侧端部422之间。
另外,间隔件第一凸部511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朝向连结部740突出,配置在集电体凹部741内。即,间隔件第一凸部511配置在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与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之间、且与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对置的位置。通过该结构,间隔件第一凸部511配置在第一电极体410与第二电极体420之间、即第一电极体410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与第二电极体420的第二正极侧端部422之间(两个电极体400的端部之间)。
另外,间隔件第三凸部521及间隔件第四凸部531配置在容器100与电极体400的端部之间,朝向电极体400的端部突出地配置。另外,间隔件第三凸部521及间隔件第四凸部531相对于电极体400的端部配置于与正极集电体700相反的一侧,且在与电极体400的端部相反的一侧具有凹部。具体而言,间隔件第三凸部521配置在容器主体110的Y轴方向负侧的长侧壁部与第一电极体410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之间,朝向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向Y轴方向正侧突出地配置。另外,间隔件第三凸部521相对于第一正极侧端部412配置在与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相反的一侧,且在与第一正极侧端部412相反的一侧具有间隔件第三凹部521a。对于间隔件第四凸部531也相同。
并且,间隔件第三凸部521以及间隔件第四凸部531沿着第一电极体主体部411以及第二电极体主体部421的X轴方向正侧的端缘突出配置。由此,能够抑制电极体400(第一电极体410以及第二电极体420)的移动,因此,能够抑制正极集电体700因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移动。
另外,如图7所示,在正极集电体700中,第一中间部751在间隔件第一凸部511的Z轴方向正侧(第二方向侧)与间隔件第一凸部511对置配置。另外,第一延伸设置部761在间隔件第一凸部511的Z轴方向负侧(与第二方向侧相反的一侧)与间隔件第一凸部511对置配置。即,间隔件第一凸部511配置在第一中间部751与第一延伸设置部761之间。具体而言,间隔件第一凸部511配置在由连结部740、第一中间部751和第一延伸设置部761形成的集电体凹部741内。
另外,第二正极侧端部422在上部具有第二正极侧上端部422a,在下部具有第二正极侧下端部422b(参照图3),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与第二正极侧上端部422a和第二正极侧下端部422b之间的部位(第二正极侧端部422的Z轴方向中央部分)接合。对于第一正极侧端部412也同样,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20与第一正极侧上端部412a(参照图3)和第一正极侧下端部412b(参照图3)之间的部位接合。
另外,第二中间部752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在与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二正极侧端部422对置的位置,沿着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二正极侧端部422配置。具体而言,第二中间部752在X轴方向上,在与第一正极侧上端部412a及第二正极侧上端部422a对置的位置,沿着第一正极侧上端部412a及第二正极侧上端部422a配置。
对于第二延伸设置部762和间隔件第二凸部512也同样,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在与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二正极侧端部422对置的位置,沿着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二正极侧端部422配置。具体而言,第二延伸设置部762和间隔件第二凸部512在X轴方向上,在与第一正极侧下端部412b以及第二正极侧下端部422b对置的位置,沿着第一正极侧下端部412b以及第二正侧下端部422b配置。
这样,第二延伸设置部762和间隔件第二凸部512在Z轴方向(第二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二中间部752夹着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位置。具体而言,间隔件第二凸部512配置在比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更靠Z轴方向负侧(与第二方向相反的一侧)、且比第一延伸设置部761以及第二延伸设置部762更靠Z轴方向负侧的位置。
另外,通过在与延伸设置部760对置的间隔件凹部513内配置第二延伸设置部762,从而第二中间部752的内侧(X轴方向负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的面与第二延伸设置部762以及间隔件第二凸部512的内侧的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图7的平面P1上)。另外,第二中间部752的外侧(X轴方向正侧、第一方向侧)的面与第二延伸设置部762的外侧的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图7的平面P2上)。由此,第二中间部752及第二延伸设置部762与间隔件主体部510的同一平面上的内表面抵接而配置。此外,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并不限定于完全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容许因加工上的误差、选定最适合材质的板厚等而产生的少许偏差。
接下来,对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的尺寸的差异进行说明。图8是强调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的尺寸的差异的剖面图。具体而言,该图是表示在图6所示的电极体400和正极集电体700上也添加了负极集电体800的结构的剖面图,强调示出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异。
如图8所示,负极集电体800与正极集电体700同样地具有第一电极体连接部820、第二电极体连接部830和负极侧连结部840。第一电极体连接部820和第二电极体连接部830是与第一电极体410的第一负极侧端部413和第二电极体420的第二负极侧端部423这两个负极侧端部连接的两个负极侧连接部。负极侧连结部840是连结这两个负极侧连接部、且沿着两个负极侧连接部的与两个负极侧端部的连接部分配置的部位。具体而言,负极侧连结部840是连结第一电极体连接部820的电极体400侧(X轴方向正侧)的端缘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830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的部位。
在此,在电极体400中,正极板的正极基材层(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与负极板的负极基材层(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厚度不同,因此层叠有该正极基材层的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层叠有该负极基材层的第一负极侧端部413的厚度不同。即,第一正极侧端部412的厚度(该图的厚度A1)为正极基材层的厚度×正极基材层的层叠片数,第一负极侧端部413的厚度(该图的厚度B1)为负极基材层的厚度×负极基材层的层叠片数。另外,正极基材层的层叠片数与负极基材层的层叠片数为大致相同的数。因此,若正极基材层与负极基材层的厚度不同,则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一负极侧端部413的厚度不同。
例如,在正极基材层比负极基材层厚约5μm的情况下,第一正极侧端部412比第一负极侧端部413厚250~50μm左右(即,厚度A1-厚度B1=约250~50μm)。此外,在图8中,为了容易理解厚度的差异,将厚度A1及厚度B1的厚度比实际厚地强调图示。第二正极侧端部422的厚度(该图的厚度A2)与第二负极侧端部423的厚度(该图的厚度B2)的关系也相同。
另外,为了缩短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长度,优选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一负极侧端部413的Y轴方向的中心位置配置在第一电极体410的中心线上。此外,第一电极体410的中心线是指将第一电极体主体部411的Y轴方向的中心位置相连的与X轴方向平行的中心线(该图的中心线L1),是包含上述第一电极体410的卷绕轴的概念。另外,对于第二正极侧端部422及第二负侧端部423也同样,优选Y轴方向的中心位置配置在第二电极体420的中心线L2上。
通过这样的结构,正极集电体700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与负极集电体800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820配置在距第一电极体410的中心线L1的距离不同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比第一电极体连接部820离中心线L1的距离大。即,在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及第一电极体连接部820中,与厚度厚的极板相同极性(正极)的电极体连接部比其他极性(负极)的电极体连接部离中心线L1的距离大。关于正极集电体700的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与负极集电体800的第二电极体连接部830离中心线L2的距离也相同。
由此,正极集电体700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与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之间的距离,和负极集电体800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820与第二电极体连接部830之间的距离不同。即,在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与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的正极侧连结部740的宽度,与在第一电极体连接部820与第二电极体连接部830的排列方向(Y轴方向)上的负极侧连结部840的宽度不同。具体而言,正极侧连结部740的宽度(该图的宽度A3)比负极侧连结部840的宽度(该图的宽度B3)小。换言之,在正极侧连结部740和负极侧连结部840中,与厚度厚的极板相同极性(正极)的连结部在Y轴方向上的宽度比其他极性(负极)的连结部小。在上述例子中,宽度A3比宽度B3小250~350μm左右。
此外,在由铝形成正极集电体700、用铜形成负极集电体800的情况下,由于铜的导电性比铝高,因此,通常负极集电体800的板厚能够形成得比正极集电体700薄。由此,在将负极集电体800的两个电极体连接部(两个负极侧连接部)形成得比正极集电体700的两个电极体连接部(两个正极侧连接部)板厚更薄的情况下,两个正极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比两个负极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更小。
另外,由于正极集电体700形成为Y轴方向的长度比负极集电体800的Y轴方向的长度短,因此,关于间隔件500也可以形成为Y轴方向的长度比间隔件600短。例如,间隔件500可以形成为间隔件第一凸部或间隔件凹部的Y轴方向的宽度比间隔件600小。另外,例如在图8中,由于A1+A2+A3比B1+B2+B3长,因此间隔件500与间隔件600相比,间隔件第三凸部或间隔件第四凸部的Y轴方向的突出高度形成得低。
[5效果的说明]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0,正极集电体700具有将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彼此连结的连结部740、和从连结部740延伸设置到比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更靠与端子连接部71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延伸设置部760。这样,由于正极集电体700在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电极体400侧具有连结部740,因此在电极体400要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移动的情况下,存在连结部740被电极体400推动从而使正极集电体700移动的可能性。因此,在正极集电体700上配置延伸设置部760。由此,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电极体400要移动从而使连结部740被电极体400推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延伸设置部760与其他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间隔件500)抵接来抑制正极集电体700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正极集电体700移动而损伤电极体400的与正极集电体700的连接部分(第一正极侧端部412和第二正极侧端部422)等不良情况。
另外,在制造蓄电元件10时,能够保持延伸设置部760而将正极集电体700与正极端子200连接,或将正极集电体700与电极体400连接等,能够容易地制造蓄电元件10。另外,由于连结部740连结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因此能够确保正极集电体700的强度。另外,通过用连结部740连结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彼此,能够抑制该端缘陷入电极体400而损伤电极体400的情况。进而,通过连结部740连结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彼此,能够抑制金属粉末等污染物(contamination)向电极体400的内部的侵入。
另外,在正极集电体700中,延伸设置部760配置在比连结部740更靠外侧的位置。由此,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电极体400要移动从而使连结部740被电极体400推动的情况下,通过延伸设置部760抵接于比连结部740靠外侧的间隔件500,也能够抑制正极集电体700的移动。
另外,正极集电体700在连结部740与端子连接部710之间且比连结部740更靠外侧具有中间部750,延伸设置部760的外侧的面与中间部750的外侧的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这样,通过将延伸设置部760的外表面与中间部750的外表面配置在同一平面内,即使在因来自外部的振动或冲击等而电极体400要移动从而使连结部740被电极体400推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延伸设置部760的外表面和中间部750的外表面双方承受施加于正极集电体700的力。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正极集电体700的移动。
另外,由于连结部740将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彼此连结,因此如果因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使连结部740进入电极体400的内侧,则有可能使电极体400损伤。特别是,在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而电极体400推动了连结部740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延伸设置部760抑制正极集电体700的移动,因此存在连结部740进入电极体400的内侧的可能性。因此,将正极集电体700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连接到第一电极体410,将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连接到与第一电极体410分体的第二电极体420。即,将连结部740配置在两个电极体400之间。由此,即使从外部施加振动、冲击等,连结部740也仅进入两个电极体400之间,因此能够抑制电极体400损伤。
正极集电体700具有将与电极体400的两个正极侧端部连接的两个正极侧连接部彼此连结的正极侧连结部740,负极集电体800具有将与电极体400的负极侧端部连接的两个负极侧连接部彼此连结的负极侧连结部840,正极侧连结部740的宽度与负极侧连结部840的宽度不同。这样,通过使正极侧连结部740的宽度与负极侧连结部840的宽度不同,能够使正极集电体700的两个正极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和负极集电体800的两个负极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精度良好地不同。因此,即使在电极体400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厚度、片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使极板在正极侧以及负极侧双方均集中于电极体400的端部的中心位置的方式形成正极集电体700以及负极集电体800。由此,能够使极板集中于电极体400的正极侧以及负极侧的端部的中心位置来连接正极集电体700以及负极集电体800,因此能够缩短该端部(活性物质层非形成部)的长度,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提高。另外,通过设置正极侧连结部740和负极侧连结部840,能够确保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的强度,因此,即使在发生来自外部的振动、冲击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两个正极侧连接部之间以及两个负极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
另外,通过用正极侧连结部740连结两个正极侧连接部的电极体400侧的端缘彼此,能够抑制这两个正极侧连接部的端缘陷入电极体400而损伤电极体400。另外,还能够抑制金属粉末等污染物(contamination)从电极体400的正极侧端部侵入到内部。进而,在将正极侧连接部与正极侧端部接合时,能够从外侧进行接合作业,因此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接合作业。对于负极侧也同样。
另外,蓄电元件10具有分别具有1个正极侧端部和1个负极侧端部的两个电极体400,正极集电体700的两个正极侧连接部与这两个电极体400的正极侧端部分别连接,负极集电体800的两个负极侧连接部与这两个电极体400的负极侧端部分别连接。在此,若将电极体400的端部捆束为1个,则正极侧端部与负极侧端部的厚度之差变得显著。即,若将电极体400的正极板的端部捆束为1个而形成1个正极侧端部,将负极板的端部捆束为1个而形成1个负极侧端部,则正极板与负极板的厚度之差被累积,因此正极侧端部与负极侧端部的厚度之差变得显著。因此,两个正极侧连接部之间以及两个负极侧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之差变得显著,因此针对使正极侧连结部740的宽度与负极侧连结部840的宽度不同的效果较大。
另外,集电体的延伸设置部760优选具备向第一方向侧延伸的第一延伸设置部761和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设置部762。由此,能够防止焊接电极体的端部与集电体的电极体连接部时产生的热传递到电极体的隔板而使隔板收缩。即,能够将焊接时产生的热从集电体的连结部通过第一延伸设置部排出至第二延伸设置部,因此能够防止热量传递至隔板而使隔板收缩。
此外,关于负极侧,也具有与正极侧同样的结构,因此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6变形例的说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即,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正极集电体700中,设为延伸设置部760(第二延伸设置部762)的外侧的面与中间部750(第二中间部752)的外侧的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但是,延伸设置部760的外侧的面可以配置在比中间部750的外侧的面更靠外侧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在比中间部750的外侧的面更靠内侧的位置。对于负极侧也同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极体400具有分体的第一电极体410以及第二电极体420,正极集电体700的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与第一电极体410连接,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与第二电极体420连接。但是,电极体400可以由1个电极体构成,第一电极体连接部720与这1个电极体的端部的一部分连接,第二电极体连接部730与这1个电极体的端部的另一部分连接。对于负极侧也同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正极集电体700在与夹具900夹着电极体400的端部的状态下与电极体400的端部接合。但是,可以不配置夹具900而使正极集电体700与电极体400的端部接合。对于负极侧也同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正极集电体700的侧方配置有间隔件500,该间隔件500具有多个凸部和凹部。但是,间隔件500可以不具有这些凸部和凹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可以在间隔件500上不形成配置第二延伸设置部762的间隔件凹部513。另外,可以在正极集电体700的侧方不设置间隔件500。对于负极侧也同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正极集电体700和负极集电体800两者具有上述结构,但正极集电体700或负极集电体800可以不具有上述结构。
另外,将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包含的结构要素任意组合而构筑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作为这样的蓄电元件来实现,还能够作为该蓄电元件所具备的集电体(正极集电体700、负极集电体800)来实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元件等中。

Claims (11)

1.一种蓄电元件,具备电极端子、电极体、以及配置于所述电极体的第一方向侧的集电体,
所述集电体具有:
端子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
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与所述电极体连接;以及
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的所述电极体侧的端缘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所述电极体侧的端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集电体还具有:延伸设置部,从所述连结部延伸设置到比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更靠与所述端子连接部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延伸设置部配置在比所述连结部更靠作为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侧且作为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侧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延伸设置部具备:
第一延伸设置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侧延伸;以及
第二延伸设置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集电体还具有:中间部,在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端子连接部之间,并且比所述连结部更靠所述外侧来配置,
所述延伸设置部的所述外侧的面与所述中间部的所述外侧的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蓄电元件还具备:间隔件,配置在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一方向侧,
所述间隔件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朝向所述连结部突出的间隔件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间隔件凸部配置在所述集电体的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延伸设置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电极体具有主体部和连接所述集电体的端部,
所述集电体具有比所述端部更靠所述主体部侧来配置且与所述主体部对置的对置面、和从所述对置面朝向与所述主体部相反的一侧呈圆顶状弯曲的弯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间隔件具有:侧面突出部,朝向与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或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连接的电极体的端部突出,
所述侧面突出部相对于所述端部配置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或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相反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电极体具有分体的第一电极体以及第二电极体,
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体连接,
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极体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
所述集电体具备与所述电极体的正极侧连接的正极集电体和与所述电极体的负极侧连接的负极集电体,
所述正极集电体具有:
与所述电极体的两个正极侧端部连接的正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正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以及
连结所述正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和所述正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正极侧连结部,
所述负极集电体具有:
与所述电极体的两个负极侧端部连接的负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负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以及
连结所述负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和所述负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负极侧连结部,
在所述正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正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正极侧连结部的宽度,与在所述负极侧第一电极体连接部以及负极侧第二电极体连接部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负极侧连结部的宽度不同。
CN201821577765.1U 2017-09-27 2018-09-26 蓄电元件 Active CN2096918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6646A JP7009884B2 (ja) 2017-09-27 2017-09-27 蓄電素子
JP2017186823A JP2019061893A (ja) 2017-09-27 2017-09-27 蓄電素子
JP2017-186823 2017-09-27
JP2017-186824 2017-09-27
JP2017-186630 2017-09-27
JP2017-186654 2017-09-27
JP2017186654A JP7059548B2 (ja) 2017-09-27 2017-09-27 蓄電素子
JP2017186630A JP7024286B2 (ja) 2017-09-27 2017-09-27 蓄電素子
JP2017186821A JP6926899B2 (ja) 2017-09-27 2017-09-27 蓄電素子
JP2017-186822 2017-09-27
JP2017186824A JP7024288B2 (ja) 2017-09-27 2017-09-27 蓄電素子
JP2017186822A JP6950406B2 (ja) 2017-09-27 2017-09-27 蓄電素子
JP2017-186821 2017-09-27
JP2017-186646 2017-09-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1837U true CN209691837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7765.1U Active CN209691837U (zh) 2017-09-27 2018-09-26 蓄电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1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06217B2 (ja) 二次電池
KR102270828B1 (ko) 버스바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KR101253671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917407B2 (ja) 角形二次電池
CN103227311A (zh) 密闭型二次电池
CN104662708B (zh) 具有用于壳体接触的集电器的电池单元
CN108701805A (zh) 蓄电元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JP7242119B6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KR20210011813A (ko) 이차 전지용 전지 케이스 및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CN105009326A (zh) 蓄电元件
JP7402144B2 (ja)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98220A (ja) 電池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電池
KR20140125862A (ko) 리튬 이온 배터리
JP7139015B2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CN108630876A (zh) 蓄电元件
CN109891620A (zh) 电池组
KR20210025995A (ko) 파우치 형 전지 케이스 및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JP6950406B2 (ja) 蓄電素子
EP2595219B1 (en) Current collector, energy storage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urrent collector
JP2019061881A (ja) 蓄電素子
CN209691837U (zh) 蓄电元件
JP7384522B2 (ja) 二次電池用電池ケース及びパウチ型二次電池
JP5514618B2 (ja) 二次電池
JP7283559B2 (ja)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464901A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