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0839U - 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0839U
CN209690839U CN201920418343.8U CN201920418343U CN209690839U CN 209690839 U CN209690839 U CN 209690839U CN 201920418343 U CN201920418343 U CN 201920418343U CN 209690839 U CN209690839 U CN 209690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pcb board
bottom case
shelve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83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威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hua Haiwei Wa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hua Haiwei Wa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hua Haiwei Wa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hua Haiwei Wa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83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0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0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0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包括底壳和盖板,所述底壳与盖板围构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有主板、电源、第一硬盘、第二硬盘、第三硬盘;所述第一硬盘模块化设置有复数个,所述底壳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硬盘安置架,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矩阵式设置有复数个硬盘卡位,对应每个硬盘卡位设置有插拔腔,所述第一硬盘抽屉式可插拔装设于相应的插拔腔内;所述第一硬盘安置假的后侧设置有PCB板;借此,其实现了硬盘的抽屉式可插拔设计,简化了硬盘的拆装,便于后序维修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具备大容量的存储能力,使得服务器功能更加强大,能满足更多的工作需求,且结构紧凑,布局巧妙合理。

Description

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背景技术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对各种场所、各种适用需求以及性能的增强,通常会对其进行结构和元件上的设计,例如增设硬盘,以增加其容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的硬盘增设后,拆装更换维修时,需要将服务器拆开后进行拆装,导致拆装更换维修不便,且影响工作效率,以及,其增设硬盘的数量有限,导致增设的容量较小,且由于硬盘数量增多,导致结构更加复杂,整体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较多。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实现了硬盘的抽屉式可插拔设计,简化了硬盘的拆装,便于后序维修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具备大容量的存储能力,使得服务器功能更加强大,能满足更多的工作需求,且结构紧凑,布局巧妙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包括底壳和盖设于底壳上方的盖板,所述底壳与盖板围构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有主板、电源、第一硬盘、第二硬盘、第三硬盘;所述电源、第一硬盘、第二硬盘、第三硬盘均电性连接于主板,所述主板位于底壳的中段区域;所述电源位于底壳的左侧后段区域,并位于主板的左侧;所述第一硬盘均位于底壳的前侧;所述第二硬盘位于底壳的左侧前段区域,并位于第一硬盘的下方;所述第三硬盘位于电源的上方;
所述第一硬盘模块化设置有复数个,所述底壳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硬盘安置架,复数个第一硬盘矩阵式布置于第一硬盘安置架上,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矩阵式设置有复数个硬盘卡位,对应每个硬盘卡位设置有插拔腔,所述第一硬盘抽屉式可插拔装设于相应的插拔腔内;所述第一硬盘安置假的后侧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电性连接于主板,所述第一硬盘电性连接于PCB板;
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的下端与底壳之间间距设置,以形成用于其他部件结构安装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插拔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承载硬盘的隔板,所述第二硬盘位于安装腔的左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硬盘安置架左右并排式布置,每个第一硬盘安置架均设置有三个硬盘卡位,三个硬盘卡位上下层叠式布置于相应的第一硬盘安置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CB板包括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均电性连接于主板;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上下层叠式布置,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对应相应的硬盘卡位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插接端,相应地,所述第一硬盘设置有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与第二插接端相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的上方还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下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均安装于定位板的前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板的上端向前一体式延伸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抵接于横梁的下方,所述横向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螺丝锁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硬盘通过第二硬盘安置架安装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硬盘安置架悬空布置于电源的上方,所述第二硬盘安置架包括主体板和自主体板右侧向外一体式延伸的定位架、自主体板的左侧向下一体式延伸的竖向安装板;所述主体板镂空设置;所述定位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丝、第三螺丝连接于盖板、底壳的内底壁,所述竖向安装板通过第四螺丝连接于底壳的内侧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架包括横向板部、上侧竖向板部、下侧竖向板部、连接板部,所述连接板部一体式连接于主体板,所述上侧竖向板部通过第二螺丝连接于盖板,所述下侧竖向板部通过第三螺丝连接于底壳的内底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硬盘有三个,三个第三硬盘前后排列式布置于主体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板的后侧设置有两个散热风扇,两个散热风扇通过风扇安装架连接于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第一硬盘抽屉式可插拔装设于相应的插拔腔内的结构设计,使其实现了硬盘的抽屉式可插拔设计,简化了硬盘的拆装,便于后序维修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复数个第一硬盘、第二硬盘、第三硬盘的设计,使其具备大容量的存储能力,使得服务器功能更加强大,能满足更多的工作需求,且整体布局巧妙合理,结构更加紧凑,使其能在有限的空间下,较好的实现大容量的存储能力;以及,硬盘、PCB板等部件的定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定位更加稳固,有利于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又一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二硬盘安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壳 11、横梁
12、定位板 121、横向连接板
13、散热风扇 20、盖板
30、主板 40、电源
50、第一硬盘 60、第二硬盘
70、第三硬盘 80、第二硬盘安置架
81、主体板 82、定位架
821、横向板部 822、上侧竖向板部
823、下侧竖向板部 824、连接板部
83、竖向安装板 101、第一硬盘安置架
102、硬盘卡位 103、安装腔
104、隔板 201、第一PCB板
202、第二PCB板 203、第三PCB板
204、第一插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底壳10和盖设于底壳10上方的盖板20,所述底壳10与盖板20围构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有主板30、电源40、第一硬盘50、第二硬盘60、第三硬盘70;所述电源40、第一硬盘50、第二硬盘60、第三硬盘70均电性连接于主板30,所述主板30位于底壳10的中段区域;所述电源40位于底壳10的左侧后段区域,并位于主板30的左侧;所述第一硬盘50均位于底壳10的前侧;所述第二硬盘60位于底壳10的左侧前段区域,并位于第一硬盘50的下方;所述第三硬盘70位于电源40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硬盘50模块化设置有复数个,所述底壳10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硬盘安置架101,复数个第一硬盘50矩阵式布置于第一硬盘安置架101上,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101矩阵式设置有复数个硬盘卡位102,对应每个硬盘卡位102设置有插拔腔,所述第一硬盘50抽屉式可插拔装设于相应的插拔腔内;所述第一硬盘50安置假的后侧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电性连接于主板30,所述第一硬盘50电性连接于PCB板;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101的下端与底壳10之间间距设置,以形成用于其他部件结构安装的安装腔103;所述安装腔103与插拔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承载硬盘的隔板104,所述第二硬盘60位于安装腔103的左侧。
于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101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硬盘安置架101左右并排式布置,每个第一硬盘安置架101均设置有三个硬盘卡位102,三个硬盘卡位102上下层叠式布置于相应的第一硬盘安置架101上。借此,实现了矩阵式的多硬盘结构设计。
所述PCB板包括第一PCB板201、第二PCB板202、第三PCB板203,所述第一PCB板201、第二PCB板202、第三PCB板203均电性连接于主板30;所述第一PCB板201、第二PCB板202、第三PCB板203上下层叠式布置,所述第一PCB板201、第二PCB板202、第三PCB板203对应相应的硬盘卡位102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插接端204,相应地,所述第一硬盘50设置有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204与第二插接端相适配;所述底壳10的上方还设置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的下端连接有定位板12,所述第一PCB板201、第二PCB板202、第三PCB板203均安装于定位板12的前侧;所述定位板12的上端向前一体式延伸有横向连接板121,所述横向连接板121抵接于横梁11的下方,所述横向连接板1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横梁1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螺丝锁固连接。另外,所述第一硬盘50、第二硬盘60通过线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主板30。
以及,所述第三硬盘70通过第二硬盘安置架80安装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硬盘安置架80悬空布置于电源40的上方,所述第二硬盘安置架80包括主体板81和自主体板81右侧向外一体式延伸的定位架82、自主体板81的左侧向下一体式延伸的竖向安装板83;所述主体板81镂空设置;所述定位架8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丝、第三螺丝连接于盖板20、底壳10的内底壁,所述竖向安装板83通过第四螺丝连接于底壳10的内侧壁;于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三硬盘70有三个,三个第三硬盘70前后排列式布置于主体板81上。
具体地,所述定位架82包括横向板部821、上侧竖向板部822、下侧竖向板部823、连接板部824,所述连接板部824一体式连接于主体板81,所述上侧竖向板部822通过第二螺丝连接于盖板20,所述下侧竖向板部823通过第三螺丝连接于底壳10的内底壁。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12的后侧设置有两个散热风扇13,两个散热风扇13通过风扇安装架连接于定位板12。借此,以更好地对三个PCB板进行散热,以保证PCB板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第一硬盘抽屉式可插拔装设于相应的插拔腔内的结构设计,使其实现了硬盘的抽屉式可插拔设计,简化了硬盘的拆装,便于后序维修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复数个第一硬盘、第二硬盘、第三硬盘的设计,使其具备大容量的存储能力,使得服务器功能更加强大,能满足更多的工作需求,且整体布局巧妙合理,结构更加紧凑,使其能在有限的空间下,较好的实现大容量的存储能力;以及,硬盘、PCB板等部件的定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定位更加稳固,有利于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和盖设于底壳上方的盖板,所述底壳与盖板围构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安装有主板、电源、第一硬盘、第二硬盘、第三硬盘;所述电源、第一硬盘、第二硬盘、第三硬盘均电性连接于主板,所述主板位于底壳的中段区域;所述电源位于底壳的左侧后段区域,并位于主板的左侧;所述第一硬盘均位于底壳的前侧;所述第二硬盘位于底壳的左侧前段区域,并位于第一硬盘的下方;所述第三硬盘位于电源的上方;
所述第一硬盘模块化设置有复数个,所述底壳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硬盘安置架,复数个第一硬盘矩阵式布置于第一硬盘安置架上,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矩阵式设置有复数个硬盘卡位,对应每个硬盘卡位设置有插拔腔,所述第一硬盘抽屉式可插拔装设于相应的插拔腔内;所述第一硬盘安置假的后侧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电性连接于主板,所述第一硬盘电性连接于PCB板;
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的下端与底壳之间间距设置,以形成用于其他部件结构安装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插拔腔之间设置有用于承载硬盘的隔板,所述第二硬盘位于安装腔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盘安置架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硬盘安置架左右并排式布置,每个第一硬盘安置架均设置有三个硬盘卡位,三个硬盘卡位上下层叠式布置于相应的第一硬盘安置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包括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均电性连接于主板;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上下层叠式布置,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对应相应的硬盘卡位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插接端,相应地,所述第一硬盘设置有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与第二插接端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上方还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下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第一PCB板、第二PCB板、第三PCB板均安装于定位板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上端向前一体式延伸有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抵接于横梁的下方,所述横向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一螺丝锁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硬盘通过第二硬盘安置架安装于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硬盘安置架悬空布置于电源的上方,所述第二硬盘安置架包括主体板和自主体板右侧向外一体式延伸的定位架、自主体板的左侧向下一体式延伸的竖向安装板;所述主体板镂空设置;所述定位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丝、第三螺丝连接于盖板、底壳的内底壁,所述竖向安装板通过第四螺丝连接于底壳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包括横向板部、上侧竖向板部、下侧竖向板部、连接板部,所述连接板部一体式连接于主体板,所述上侧竖向板部通过第二螺丝连接于盖板,所述下侧竖向板部通过第三螺丝连接于底壳的内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硬盘有三个,三个第三硬盘前后排列式布置于主体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后侧设置有两个散热风扇,两个散热风扇通过风扇安装架连接于定位板。
CN201920418343.8U 2019-03-29 2019-03-29 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Active CN209690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8343.8U CN209690839U (zh) 2019-03-29 2019-03-29 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8343.8U CN209690839U (zh) 2019-03-29 2019-03-29 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0839U true CN209690839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6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8343.8U Active CN209690839U (zh) 2019-03-29 2019-03-29 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0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135E1 (en) Server system
US8441788B2 (en) Server
US20130077223A1 (en) Server
CN103853281A (zh) 机柜式服务器及其服务器模组
US20200100382A1 (en) Server system
CN103841785A (zh) 服务器机柜
CN101986239A (zh) 机架式刀片系统
CN205620915U (zh) 一种2u包括20个热插拔硬盘的高密度存储服务器
CN209690839U (zh) 基于多硬盘矩阵的大容量存储服务器
CN113609062A (zh) 一种通过背板互联的4u无线缆化服务器
CN205620909U (zh) 一种2u高密度存储服务器
CN201413488Y (zh) 节能的高密度服务器散热架构装置
CN114077290B (zh) 一种用于计算型服务器的机架及计算型服务器
CN207232850U (zh) 一种1u控制器单元模块及存储服务器
CN111341359B (zh) 一种服务器高密度硬盘背板分板装置
CN204759315U (zh) 一种设置有磁吸式防尘垫的电脑机箱
TWI516188B (zh) 機櫃
CN209088309U (zh) 一种高密度阵列盘柜
CN220041054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vpx机箱
CN215341070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服务器机箱及其服务器
CN213399569U (zh) 一种用于高密度1u机箱的插盒
CN216210799U (zh) 一种竖直设置gpu供电板的服务器
CN108966595A (zh) 一种服务器风扇支架
CN103793015A (zh) 服务器
CN220509370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机箱内的支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