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9044U - 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89044U CN209689044U CN201920362327.1U CN201920362327U CN209689044U CN 209689044 U CN209689044 U CN 209689044U CN 201920362327 U CN201920362327 U CN 201920362327U CN 209689044 U CN209689044 U CN 2096890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ing
- wind wheel
- exchanging segment
- air
-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所述风道部件包括:涡壳;涡舌,所述涡舌与所述涡壳之间形成风道;风轮,所述风轮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风轮可旋转,其中,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涡舌上的第一预定点A与所述涡壳上的第二预定点B之间的连线为所述涡壳与所述涡舌之间的最短连线S1,所述S1的垂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fa,所述夹角afa在30°到55°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夹角afa的角度在30°到55°的范围内,从风道内吹出的气流的温度极差较小,温度的分层效果好,热风的舒适性较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家用电器的安装的位置要求也在变化。目前大多数空调安装在距离地面高度2.2m的空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2.2m高度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利用,所以人们对空调的安装高度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希望能进一步增高空调的安装高度,来减小空调对房间空间的占有。
安装高度高,制冷时的冷风不容易直接吹人,对制冷舒适性是有好处的;但是安装高度过高,制热的时候热风常常吹不下来,造成头热脚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出风舒适性较好的风道部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设备,该空气处理设备具有上述的风道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部件,包括:涡壳;涡舌,所述涡舌与所述涡壳之间形成风道;风轮,所述风轮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风轮可旋转,其中,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涡舌上的第一预定点A与所述涡壳上的第二预定点B之间的连线为所述涡壳与所述涡舌之间的最短连线S1,所述S1的垂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fa,所述夹角afa在30°到55°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夹角afa的角度在30°到55°的范围内,从风道内吹出的气流的温度极差较小,温度的分层效果好,热风的舒适性较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风道部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1的长度与所述风轮的直径的比值在0.4到0.6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轮的直径为85mm,所述S1的长度为44.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截面中所述涡舌在所述风道的出口处的端点为第一端点D且所述涡壳在所述风道的出口处的端点为第二端点E,所述第一端点D与所述第一预定点A的连线长度为L1,所述第二端点E与所述第二预定点B点的连线长度为L2,其中,所述L1与所述L2的平均值与风轮的直径的比值在0.22到2.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涡壳的进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出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轮适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所述风道部件为上述的风道部件;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具有上述的风道部件,该空气调节设备的送风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均构造呈在从下到上的方向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在从下到上的方向上相互远离,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分设于所述风轮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段上下相对,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段上下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中的任一个与水平面的夹角在30°到55°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换热段靠近涡舌,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之间的最短连线S2的中点到所述风轮的轴线的重垂线的距离为L3,所述风轮的直径为L4,所述L3与所述L4的比值在0到0.08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设于所述风轮的轴线的重垂线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向上敞开,在从上往下的投影中所述第一换热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下端均位于所述接水盘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涡舌,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倾斜延伸并相互远离,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端点和所述风轮的轴线的连线与所述风轮轴线的重垂线之间的夹角为theta1,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端点和所述风轮的轴线的连线与所述风轮轴线的重垂线之间的夹角为theta2,其中,theta1和theta2均在26°到37°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与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的底面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换热段与所述第一凸起抵接,所述第二换热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抵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S1的长度与风轮的直径在不同比值下噪音与转速、噪音与风量的关系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L1与L2长度之和的算数平均值与风轮13的直径在不同比值下噪音与风量、风量与转速的关系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换热段与水平面在不同夹角下风量与转速、噪音与风量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
空气处理设备100,
风道部件10,涡壳11,涡舌12,风轮13,风道14,
机壳20,容纳腔21,进风口22,第一风口221,第二风口222,出风口23,
换热器30,第一换热段31,第二换热段32,
接水盘40,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底面43,第一凸起44,第二凸起45,
第一预定点A,第二预定点B,夹角afa,最短连线S1,第一端点D,第二端点E,最短连线S2,夹角theta1,夹角theta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附图1-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10,如图1-图4所示,风道部件10大体可以包括:涡壳11、涡舌12和风轮13。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涡舌12与涡壳11之间形成有风道14。也即风道14形成于涡舌12与涡壳11之间,风道14具有进口和出口,气流由进口进入风道14并从出口流出。
风轮13的至少一部分设于风道14内,且风轮13可旋转。其中,可以是风轮13的一部分设于风道14内,还可以是风轮13整体均设于风道14内,风轮13转动时适于驱动气流从风道14进口流向风道14出口。优选地,风轮13整体设于风道14内,由此,可以提高风轮13的能效。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垂直于风轮13轴线的截面中涡舌12上的第一预定点A与涡壳11上的第二预定点B之间的连线为涡壳11与涡舌12之间的最短连线S1,S1的垂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fa,夹角afa在30°到55°之间。换言之,涡舌12与涡壳11的最短连线为A-B连线,也即涡壳11与涡舌12的最小距离为第一预定点A到第二预定点B的距离,其中,S1的垂涎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fa,夹角afa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示风道14向下倾斜的角度。容易理解的是,afa角度比较小的时候,出风比较靠上,热风难以达到地板,afa角度比较大的时候,出风方向更加向下,热风更容易吹到地板下。但是afa角度也不是越大越好,当afa角度很大时,热风吹向地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较小,热风达到地面后,向地板四周扩散能力受限。
其中,在空调器中,水平面可以理解为在空调器安装完成之后,空调器所处位置的水平面,前述以空调器的背面为参照对前面的一些实施方案进行了解释,此时同样也可以利用背面进行解释,其中,S1的垂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fa与S1与背面的夹角可以为互补的关系。当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不同,该S1的垂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fa与S1与背面的夹角的相对关系也可以进行调整。
表1给出了不同afa角度下的房间不同高度的温度分层,0.2m对应人体脚部,0.7m对应人体膝盖部位,1.2m对应人体腰部,1.7m对应人体肩膀头部,中间三层的温度极差为0.7m,1.2m,2.2m这三层的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温度极差越小,也即温度变化越不明显,代表着温度分层越好,热风的舒适性越好。
表1
本申请中,夹角afa的角度在30°到55°之间,温度极差较小,温度的分层也较好,热风的舒适性较好。举例而言,夹角afa的角度可以是30°、40°、45°、50°或者55°。优选地,夹角afa的角度在42°到52°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地,夹角afa的角度为46°,由上表可以看出,夹角afa的角度为46度时,中间三层温度极差为0.37℃,其极差极小,可以避免出现头热脚凉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部件10,夹角afa的角度在30°到55°之间,暖风气流向下吹出的分层效果较好,温度变化不明显,有利于提高用户舒适性。
其中,涡壳11与涡舌12的最短距离不限于一条,例如,涡壳11与涡舌12呈弧形可以有多条最短连线。
一些实施例中,S1的长度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在0.4到0.65之间。S1的长度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较大,也就是最短连线S1长度较大,风口较大,气流容易回流,造成风量下降,同时会产生噪音,而且,在制冷的时候,室内空气在风道14的出口回流容易导致凝露问题产生。比值较小,也就是最短连线S1长度较小,风口较小,无法充分发挥扩压段回收静压的能力,静压回收效果较差,风量较小,同时由于风口较小,制冷的时候风速较大,容易造成吹风感,引起不适。
表2和图5给出了不同转速下,S1的长度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分别为0.7、0.52和0.3时的风量和噪音数据。
表2
由表2和图5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转速越大,风量越大,同时噪音也越高,其中,在相同转速下,S1的长度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为0.52时,噪音相较于比值为0.7和0.3的情况下较小,风量相较于比值为0.7和0.3的情况下较大,可以理解的是,在相同转速下,风量越高且噪音越低代表风道部件10的性能越好,风量损失小,且用户的舒适性也越高。本申请中,S1的长度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在0.4到0.65之间,举例而言,其比值可以为0.4、0.45、0.5、0.55、0.6或0.65,优选地,其比值在0.45到0.6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地,其比值为0.52。由此,风道部件10的风量损失较小,同时噪音较小,提高了能效并为用户提供更安静的环境。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风轮13的直径为85mm,S1的长度为44.2mm。这样,S1的长度与风轮13的比值为0.52,风道部件10的风量损失较小,同时噪音较小,提高了能效并为用户提供更安静的环境。且风轮13的大小和风道14的开口大小适中,风道部件10的工艺性较好,适合大批量生产。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截面中涡舌12在风道14的出口处的端点为第一端点D且涡壳11在风道14的出口处的端点为第二端点E,第一端点D与第一预定点A的连线长度为L1,第二端点E与第二预定点B点的连线长度为L2,其中,L1与L2的平均值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在0.22到2.2之间。BE段属于扩压段,扩压段越长,越有助于风道14的静压回收,增大克服沿程阻力的能力,从而增大同转速下的风量,进而降低同风量下的噪音。
其中,L1与L2的平均值可以是算数平均值、调和平均值、加权平均值或平方平均值,表3和图6给出了L1与L2长度之和的算数平均值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分别为1.2、0.5和0.1时对应的风量噪音数据。
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的比值下,风轮13的转速越高,风道部件10的风量越高,噪音也越大,其中,在相同转速下,L1与L2长度之和的算数平均值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为0.5时,噪音相较于比值为1.2和0.1的情况下较小,风量相较于比值为1.2和0.1的情况下较大,可以理解的是,在相同转速下,风量越高且噪音越低代表风道部件10的性能越好,风量损失小,且用户的舒适性也越高。本申请中,L1与L2长度之和的算数平均值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在0.22到2.2之间,举例而言,其比值可以为0.22、0.5、1.0、1.55、2.0或2.2,优选地,其比值在0.6到1.8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地,其比值为1.19。由此,风道部件10的风量损失较小,同时噪音较小,提高了能效并为用户提供更安静的环境。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风轮13的直径为85mm,L1的长度为107mm,L2的长度为95.5mm。这样,L1与L2长度之和的算数平均值与风轮13的直径的比值为1.19,风道部件10的风量损失较小,同时噪音较小,提高了能效并为用户提供更安静的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机壳20、风道部件10和换热器30。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机壳20内具有容纳腔21,机壳20具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风道部件10设于容纳腔21内,涡壳11的进口与进风口22连通,风道14的出口与出风口23连通,风轮13适于驱动气流从进风口22流向出风口23,风道部件10为上述的风道部件10。其中,涡壳11的进口与进风口22连通,风道14的出口与出风口23连通,在风轮13的驱动下,由此,气流从进风口22进入机壳20内,进入机壳20内的气流进入涡壳11内,并从出风口23流出机壳20。
另外,换热器30设于容纳腔21内,且换热器30位于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之间。由此,进入机壳20内的气流经过换热器30换热后从出风口23吹出,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其中,在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换热器30可以位于风轮13的上游,换热器30还可位于风轮13的下游,优选地,风轮13位于换热器30的下游。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上述的风道部件10,风道部件10的送风舒适性较好,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的送风舒适性也较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器30包括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均构造呈在从下到上的方向倾斜延伸,且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在从下到上的方向上相互远离,其中,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分设于风轮13的两侧。也即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大体呈V形,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分设于风轮13的两侧,有利于增大换热段的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外,风轮13的两侧均具有换热段,使得涡壳11可以从两侧进风,可以提高风轮13的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结合图2所示,进风口22包括第一风口221和第二风口222,第一风口221与第一换热段31上下相对,第二风口222与第二换热段32上下相对。从第一风口221进入壳体内的气流经过第一换热段31换热后进入涡壳11内,从第二风口222进入壳体内的气流经过第二换热段32换热后进入涡壳11内,由此,空气处理设备可以从第一风口221和第二风口222进风,有利于提高进风量,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中的任一个与水平面的夹角在30°到55°的范围内。举例而言,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为30°、35°、40°、45°、50°或55°。其中,换热段包括换热管和翅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小,可能会导致冷凝水无法顺利流下,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大,导致在一定厚度的机身尺寸在,不能摆放足够数目的换热管,造成换热性能能力不足。本申请中,将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设置为30°到55°的范围内,可以使得冷凝水顺利流下,并使得空气处理设备具有足够的换热性能。优选地,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二换热段32相对于第一换热段31靠近涡舌12,在垂直于风轮13轴线的截面中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之间的最短连线S2的中点到风轮13的轴线的重垂线的距离为L3,风轮13的直径为L4,L3与L4的比值在0到0.08的范围内。L3与L4在这个取值范围内,可以保证在较小的机身厚度情况下达到较大的风量,同时左右两侧进风口22进风风量比较均匀,两侧的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过风均匀,不会出现偏流现象。
例如,在空调器(或其他空气处理设备)中,本发明中的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之间的最短连线S2的中点到风轮13的轴线的重垂线的距离可以做如下理解:风轮13的轴线(或者说驱动风轮13旋转的电机轴的轴线)到空调背面的间距与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之间的最短连线S2的中点到空调背面的间距的差值,计算后的差值即为前述的距离L3。
其中,空调器的背面可以理解为空调器安装完成之后的墙面,或者说,与空调器的背面最为贴近的表面,例如,空调器的背面为平面,则可以直接将空调的背面作为参照;在空调的背面为非平面时,将空调器的背部置于到平台上,在空调器平稳安装后,此时平台的表面可以作为前述尺寸的基准参照。
另外,上述描述中,均是以空调器安装于竖直平面为例进行的解释,在一些情况下,用于安装空调器的平面(或墙面)可能并非是竖直平面,则可以根据安装后的水平面为基准进行转换,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很容易理解的。
当然,上面对L3、L4的说明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解释方式,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表4给了L3与L4在不同比值时的左右两侧进风风量和机身厚度。
表4
其中,风轮13向左或向右移动是针对L3=0而言的,也即L3=0时,风轮13处于起始位置,换言之,风轮13重垂线与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的最短连线的中垂线的距离为0。如图2和图3所示,风轮13左上移动的时候,风轮13转速在1200rpm下总风量变化不大,但是机身高度从180mm上升到196mm,对薄形化空气处理设备设计不利。如图4所示,当风轮13右上移动的时候,机身厚度从180mm上升到191mm,,对薄形化空气处理设备设计不利;同时总风量降低为658CMH,左侧风量减小较多,右侧风量增大,左右风量比例为1.8:1,对应左右换热器30管数为3:1,这可能造成换热器30换热不均匀。另外如果直接把风轮13往左往右水平移动,尽管高度不变,但是会使得风轮13与换热器30距离过近,进而造成异音啸叫。
本申请中,无论将风轮13向左上或者向右上移动,L3与L4的比值在0到0.08的范围内,可以保证在较小的机身厚度情况下达到较大的风量,同时左右两侧进风口22进风风量比较均匀,两侧的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过风均匀,不会出现偏流现象。举例而言,L3与L4的比值为0、0.02、0.04、0.06或0.08。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垂直于风轮13轴线的截面中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设于风轮13的轴线的重垂线的两侧。由此,可以避免风轮13与换热器30距离过近造成异音啸叫的现象,有利于减小噪音。
有利地,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接水盘40,接水盘40向上敞开,在从上往下的投影中第一换热段31的下端与第二换热段32的下端均位于接水盘40内。由此,空气处理设备制冷时,水蒸气遇冷液化产生水滴,水滴顺着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的表面下流,随后从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的末端滴落落入接水盘40内,由此,可以起到收集冷凝水的作用。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接水盘4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第一侧壁41相对于第二侧壁42远离涡舌12,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倾斜延伸并相互远离,在垂直于风轮13轴线的截面中第一侧壁41的上端端点和风轮13的轴线的连线与风轮13轴线的重垂线之间的夹角为theta1,在垂直于风轮13轴线的截面中第二侧壁42的上端端点和风轮13的轴线的连线与风轮13轴线的重垂线之间的夹角为theta2,其中,theta1和theta2均在26°到37°的范围内。风轮13的轴线与风轮13的旋转中心轴重合,举例而言,风轮13与电机同轴布置,风轮13的旋转中心轴也即电机的旋转轴。theta1和theta2取值较小的时候,接水盘40较小,一方面可能使得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上的冷凝水不能顺利排入接水盘40内部,另一方面使得接水盘40容积有限,在室内湿度较大的时候,冷凝水迅速排出,可能造成接水盘40溢满,从而滴水。theta1和theta2取值较大的时候,接水盘40较大,由于接水盘40两侧的风速较大,会对两侧气流形成阻挡,一方面造成风量损失,另一方面造成接水盘40上方的换热器30不能有足够的过风,造成换热器30整体换热能力下降。
表5和图7为不同转速下不同thrta1取值时的风量和噪音。
表5
由上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的thata1下,转速越高,风量和噪音越大,在相同的转速下,不同取值的theta1的风量和噪音不同。theta1与theta2的取值范围为[26,37],由此,既可以保证接水盘40具有足够的容积,也能避免风量损失,提高换热器30的换热能力。举例而言,theta1与theta2的角度可以为26°、29°、32°、35°或37°,优选地,theta1与theta2的取值范围为[28,35]。
优选地,如图1所示,接水盘40与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间隔开。由此,可以避免换热段对接水盘40内的积水进行制冷或制热,造成能量损失,也可避免接水盘40内的水结冰。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接水盘40的底面43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44和第二凸起45,第一换热段31与第一凸起44抵接,第二换热段32与第二凸起45抵接。由此,第一凸起44起到了支撑和定位第一换热段31的作用,第二凸起45起到了支撑和定位第二换热段32的作用,另外,第一凸起44和第二凸起45封闭换热器30的下端,避免气流从换热器30的下端与接水盘40之间的间隙吹出。可以理解的是,气流经过换热器30与接水盘40之间的间隙会产生噪音,而且经过此间隙进入风道14内的气流并未经过换热器30换热,此部分气流进入涡壳11后会与已换热的气流发生混流,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凸起44和第二凸起45有利于减小噪音,也避免此部分气流未经过换热即进入风道14内降低换热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气流将接水盘40内的积水吹起,提高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空气处理设备的背板(与出风口23相背的一侧)可以贴靠于墙面,墙面为与水平面垂直的竖直平面,本申请中的夹角均为锐角。以墙面为参照:夹角afa的角度与S1与墙面的夹角相等;第一换热段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第一换热段31与墙面的夹角互余,第二换热段32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第二换热段32与墙面的夹角互余;夹角theta1的角度与第一侧壁41的上端端点和风轮13的轴线的连线与墙面的夹角相等,夹角theta2的角度与第二侧壁42的上端端点和风轮13的轴线的连线与墙面的夹角相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涡壳;
涡舌,所述涡舌与所述涡壳之间形成风道;
风轮,所述风轮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风轮可旋转,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涡舌上的第一预定点A与所述涡壳上的第二预定点B之间的连线为所述涡壳与所述涡舌之间的最短连线S1,所述S1的垂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fa,所述夹角afa在30°到5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长度与所述风轮的直径的比值在0.4到0.6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的直径为85mm,所述S1的长度为44.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截面中所述涡舌在所述风道的出口处的端点为第一端点D且所述涡壳在所述风道的出口处的端点为第二端点E,所述第一端点D与所述第一预定点A的连线长度为L1,所述第二端点E与所述第二预定点B点的连线长度为L2,其中,所述L1与所述L2的平均值与风轮的直径的比值在0.22到2.2之间。
5.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涡壳的进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的出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轮适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所述风道部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部件;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均构造呈在从下到上的方向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在从下到上的方向上相互远离,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分设于所述风轮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段上下相对,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段上下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中的任一个与水平面的夹角在30°到55°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段相对于所述第一换热段靠近所述涡舌,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之间的最短连线S2的中点到所述风轮的轴线的重垂线的距离为L3,所述风轮的直径为L4,所述L3与所述L4的比值在0到0.08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设于所述风轮的轴线的重垂线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向上敞开,在从上往下的投影中所述第一换热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段的下端均位于所述接水盘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涡舌,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倾斜延伸并相互远离,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端点和所述风轮的轴线的连线与所述风轮轴线的重垂线之间的夹角为theta1,在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截面中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端点和所述风轮的轴线的连线与所述风轮轴线的重垂线之间的夹角为theta2,其中,theta1和theta2均在26°到37°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与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间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底面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换热段与所述第一凸起抵接,所述第二换热段与所述第二凸起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62327.1U CN209689044U (zh) | 2019-03-20 | 2019-03-20 | 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62327.1U CN209689044U (zh) | 2019-03-20 | 2019-03-20 | 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89044U true CN209689044U (zh) | 2019-11-26 |
Family
ID=6860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62327.1U Active CN209689044U (zh) | 2019-03-20 | 2019-03-20 | 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890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012189A4 (en) * | 2020-10-13 | 2022-10-12 | Chongqing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AIR DUCT COMPONENT FOR CROSS-FLOW IMPELL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ITH IT |
-
2019
- 2019-03-20 CN CN201920362327.1U patent/CN20968904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012189A4 (en) * | 2020-10-13 | 2022-10-12 | Chongqing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AIR DUCT COMPONENT FOR CROSS-FLOW IMPELLER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WITH IT |
US11939988B2 (en) | 2020-10-13 | 2024-03-26 | Chongqing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Air duct component for cross-flow impeller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28070A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644905B (zh) |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 |
TWI352780B (zh) | ||
US11029058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5650746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6225072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换热结构 | |
CN106247521A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7218663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柜机 | |
CN105674399A (zh) | 一种混合出风空调室内机 | |
CN206222478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WO2023065680A1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5143527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5143526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9689044U (zh) | 风道部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
CN108916991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689043U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20856688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WO2003033965A2 (en) | Indoor unit of packaged air conditioner | |
CN208025662U (zh) | 空调 | |
CN108375108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1442378B (zh) |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1623410B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8413486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793629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6291343U (zh) | 一种防结露风机盘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