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6435U -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6435U
CN209686435U CN201920141686.4U CN201920141686U CN209686435U CN 209686435 U CN209686435 U CN 209686435U CN 201920141686 U CN201920141686 U CN 201920141686U CN 209686435 U CN209686435 U CN 209686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top plate
open tubular
tubular column
pil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16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贤志
陈江亮
陈文材
林晓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16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6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6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64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包括桩体,桩体的底端设置有桩尖,桩体上设置有顶板,桩体的顶端凹陷有插槽,顶板的底面凸起有插块,桩体上凸设有不少于两个空心柱,空心柱内贯通其槽壁设置有若干的灌浆孔,空心柱的表面覆盖有防腐层。通过桩体在打入的过程中对泥土的挤压,使得桩体周围的泥土被挤压变实,达到稳定地基的效果;使用高压注浆的方式往空心柱内注入水泥,水泥通过灌浆孔喷到土壤里,增加了桩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通过喷出的水泥形成小水泥柱进一步挤压地下的空间,土壤被挤压得更加的结实,通过水泥高抗压性和耐久性好的效果,使得桩体的可以使用更加的长久,不易被腐蚀,减少了桩体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设房子的时候需要把松散的泥土变得结实,以使得地基变得更加的结实,有助于房屋的稳固。
现有的常用的办法一般是将桩打入地下,将泥土挤压变实。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桩为了保证其坚固性,一般为钢材铸造成型,但是因为缺乏保护的措施使得钢材容易生锈或者被腐蚀,使得地基的强度下降,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具有地基稳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端设置有桩尖,所述桩体上设置有顶板,所述桩体的顶端凹陷有插槽,所述顶板的底面凸起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可拆卸的插接配合,所述桩体上沿桩体的长度方向并绕其周向凸设有不少于两个空心柱,所述空心柱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开口,所述顶板遮挡在所述空心柱开口的上方,所述空心柱内贯通其槽壁设置有若干的灌浆孔,所述空心柱的表面覆盖有防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桩体的一小部分竖直打入指定的位置上,然后将顶板插在桩体上,捶打顶板将桩体打入地里。通过桩体在打入的过程中对泥土的挤压,使得桩体周围的泥土被挤压变实,达到稳定地基的效果。直到顶板刚好与地面接触,停止打桩,然后将顶板从桩体上取下,使用高压注浆的方式往空心柱内注入水泥,水泥通过灌浆孔喷到土壤里,增加了桩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通过喷出的水形成水泥柱进一步挤压地下的空间,土壤被挤压得更加的结实,通过水泥高抗压性和耐久性好的效果,使得桩体的可以使用更加的长久,不易被腐蚀。通过在空心柱外覆盖防腐层,增加空心柱的抗腐蚀性,减缓空心柱被腐蚀的速度,进而使得桩体的寿命使用的更加的长久。通过将顶板与桩体可拆卸连接,使得在打其他的桩体时,可以将顶板进行循环利用,将顶板盖在其他的桩体上,减少了打桩时的成本。通过在桩体的外周凸设空心柱,增大与桩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得桩体可以更对的挤压土壤。通过捶打顶板,增大了落锤时的可捶打的面积,更加方便工人的打桩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尖外套接固定有钢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钢套的刚性,在桩体打入地里时,使得桩尖的棱角不易在打入桩体的过程中被磨平,刚性的钢套更好的挤开土壤,方便将桩体打入地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心柱截面呈M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截面呈M字形的空心柱,使得空心柱的两个顶角及组成顶角的两条侧边围成锋利的形状,使得在空心柱在在打入地下时,更有利与空心柱挤开土壤,打入地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心柱的外周凸出固定有倒钩,所述倒钩背向所述顶板的方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空心柱的外周设置倒钩,利用倒钩对土壤的抓地力,增加桩体的抗拔性,使得在捶打桩体时,桩体不易往地面方向回弹,也使得打入地下的桩体的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钩凸起部分呈锋利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锋利状设置的倒钩边沿,在插入土壤时,更加方便倒钩切开土壤,插入地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的靠近所述桩体的一面贴合固定有弹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垫在桩体和顶板之间起到的缓冲的作用,使得在捶打顶板时,减缓顶板对桩体的瞬时击打的冲力,使得桩体不易被损坏,减少了桩体的浪费。在锤子对顶板施加撞击力的同时,顶板对锤子也相应的产生震动力,因弹性垫的缓冲的作用,减小了顶板对锤子的震动力,减小了工人在打桩时的手麻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背向所述桩体的一面凸起有加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锤子反复多次对顶板进行捶打的过程中,顶板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加强部,补强了顶板的强度,使得在锤子捶打顶板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块截面呈矩形,所述插块的每个侧面均沿其长度均凹陷有凹槽,所述插槽内凸起有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与凹槽的接触,增加了插块与插槽的接触面积,增加了顶板与桩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在打击的顶板的过程中,顶板需要克服其与桩体之间的摩擦力方可与桩体脱离,使得顶板在一般的情况下不易与桩体脱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桩体在打入的过程中对泥土的挤压,使得桩体周围的泥土被挤压变实,达到稳定地基的效果;使用高压注浆的方式往空心柱内注入水泥,水泥通过灌浆孔喷到土壤里,增加了桩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通过喷出的水泥形成小水泥柱进一步挤压地下的空间,土壤被挤压得更加的结实,通过水泥高抗压性和耐久性好的效果,使得桩体的可以使用更加的长久,不易被腐蚀;
2.通过在空心柱外覆盖防腐层,增加空心柱的抗腐蚀性,对空心柱起到保护的效果,减缓空心柱被腐蚀的速度,使得空心柱的寿命使用的更加的长久;
3.利用钢套的刚性,在桩体打入地里时,使得桩尖的棱角不易在打入桩体的过程中被磨平,方便将桩体打入地里;
4.通过在空心柱的外周设置倒钩,利用倒钩对土壤的抓地力,增加桩体的抗拔性,使得在捶打桩体时,桩体不易往地面方向回弹,也使得打入地下的桩体的稳定性更高;
5.通过弹性垫在桩体和顶板之间起到的缓冲的作用,使得在捶打顶板时,减缓顶板对桩体的瞬时击打的冲力,使得桩体不易被损坏,减少了桩体的浪费。在锤子对顶板施加撞击力的同时,顶板对锤子也相应的产生震动力,因弹性垫的缓冲的作用,减小了顶板对锤子的震动力,减小了工人在打桩时的手麻感;
6.在锤子反复多次对顶板进行捶打的过程中,顶板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通过设置加强部,补强了顶板的强度,使得在锤子捶打顶板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顶板和桩体的插接的关系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体;2、桩尖;3、空心柱;4、灌浆孔;5、插块;6、插槽;7、顶板;8、弹性垫;9、加强部;10、防腐层;11、倒钩;12、钢套;13、凸块;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包括桩体1,桩体1的底端固定有桩尖2,桩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7,桩体1上绕桩体1的周向并沿其长度方向凸设有不少于两个空心柱3,空心柱3靠近桩体1顶端的一端开口,空心柱3上贯通空心柱3的槽壁开设有若干的灌浆孔4。
顶板7面向桩体1的一面贴合固定有弹性垫8。顶板7背向桩体1的一面的中部的位置凸起有弧面形的加强部9。
空心柱3的截面呈M形,空心柱3的两条平行的侧边分别与桩体1一侧面的一条侧边贴合。空心柱3的长度与桩体1的长度一致。在本实施例中,空心柱3有四个。
空心柱3的每个面上均凹陷有若干个灌浆孔4,空心柱3的灌浆孔4呈阵列的方式排布。
空心柱3的外表面覆盖有防腐层10,在本实施例中,防腐层10由三聚乙烯防腐涂料涂抹在空心柱3的外表面覆盖而成。
桩尖2呈锥形,桩尖2的外套接固定有钢套12。
参照图1和图2,桩体1的截面呈矩形,桩体1的顶面中部凹陷有插槽6,顶板7面向桩体1一面的中部凸起有截面呈矩形的插块5,插块5与插槽6可拆卸的插接配合。
插块5的每个侧面均沿插块5的长度方向凹陷有矩形的凹槽14,插槽6的侧壁凸起有与凹槽14插接配合的凸块13。
参照图1和图3,空心柱3的外周沿空心柱3的长度方向凸出固定有倒钩11,倒钩11背向顶板7的方向凸起。
倒钩11水平放置,倒钩11位于空心柱3的波谷处,每个空心柱3上均有三个倒钩11,三个倒钩11呈均匀间隔分布在空心柱3的中部位置上。
倒钩11凸起部分的边沿呈锋利状设置。
参照图4,顶板7呈矩形,顶板7的面积大于桩体1的截面面积加上四个空心柱3截面面积围成的面积。
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桩体1、顶板7和空心柱3均为木头制成。
本实施例的施工过程为:
在桩尖2上固定钢套12,然后将桩体1预先打入一小部分在土壤里,将顶板7插接在桩体1上,然后使用锤子将桩体1打入地下,直到顶板7与地面接触,然后将顶板7拿开,往空心柱3内高压注浆,直到空心柱3内的水泥到达靠近桩体1的顶端,停止注浆,打桩完毕。
通过设置空心柱3,并在空心柱3内注浆,通过空心柱3增加了桩体1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在打桩的过程中,桩体1进一步挤压土壤,使得土壤变更加的结实,地基稳固。在空心柱3内注的水泥使得空心柱3和土壤之间连接稳固,水泥在凝固的过程中,与其周围的土壤一起结合,通过水泥补强了土壤的强度。
通过将顶板7与桩体1可拆卸连接,可以将顶板7取下,安装到下一个桩体1上,使得顶板7可以循坏利用,节约了成本。
通过在顶板7上设置加强部9,补强了顶板7顶面的强度,使得顶板7在被捶打的过程中,锤子不易将顶板7锤坏。
通过在顶板7上固定弹性垫8,减少在捶打顶板7的过程中,锤子对桩体1瞬时锤击力过大,顶板7被损坏的情况,也减小了工人打桩时的手麻感。
通过设置钢套12,减小了在打桩的过程中,土壤对桩尖2棱角的磨损,而且刚性的桩尖2更加方便将土壤挤开,以供桩体1的进入。
通过设置M字形的空心柱3,减小空心柱3在打桩时其与土壤接触的整体面积,更加方便将空心柱3打入地下。
通过设置倒钩11,增加了桩体1的抗拔性,保证了桩体1稳定的固定地下。将倒钩11的边沿设置成锋利,减小了倒钩11在插入土壤时的阻力,更加方便将倒钩11插入地下。
通过凹槽14与凸块13的插接配合,增加了插块5与插槽6的接触面积,使得在捶打顶板7时,顶板7不易脱离。
通过设置防腐层10,在空心柱3的外周具有防护的作用,减缓了土壤内的酸碱等物质对空心柱3的腐蚀,延长了空心柱3的使用寿命。
当空心柱3出现损坏时,空心柱3内的水泥柱仍然对土壤具有压实的效果,保证了地基的持久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端设置有桩尖(2),所述桩体(1)上设置有顶板(7),所述桩体(1)的顶端凹陷有插槽(6),所述顶板(7)的底面凸起有插块(5),所述插块(5)与所述插槽(6)可拆卸的插接配合,所述桩体(1)上沿桩体(1)的长度方向并绕其周向凸设有不少于两个空心柱(3),所述空心柱(3)靠近所述顶板(7)的一端开口,所述顶板(7)遮挡在所述空心柱(3)开口的上方,所述空心柱(3)内贯通其槽壁设置有若干的灌浆孔(4),所述空心柱(3)的表面覆盖有防腐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2)外套接固定有钢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3)截面呈M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3)的外周凸出固定有倒钩(11),所述倒钩(11)背向所述顶板(7)的方向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11)凸起部分呈锋利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的靠近所述桩体(1)的一面贴合固定有弹性垫(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背向所述桩体(1)的一面凸起有加强部(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5)截面呈矩形,所述插块(5)的每个侧面均沿其长度均凹陷有凹槽(14),所述插槽(6)内凸起有与所述凹槽(14)插接配合的凸块(13)。
CN201920141686.4U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6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1686.4U CN209686435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1686.4U CN209686435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6435U true CN209686435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168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6435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64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323A (zh) * 2021-06-08 2021-09-03 中广核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的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323A (zh) * 2021-06-08 2021-09-03 中广核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的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6435U (zh) 一种新型建筑沉入桩结构
CN110512864A (zh) 一种可调节式模板加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6053110U (zh) 抗风预制墙板及外墙
CN209637149U (zh) 轻质节能砖
CN202810210U (zh) 建筑现浇混凝土模板快卸装置
CN206205166U (zh) 一种可同步交叉施工的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结构
CN206495219U (zh) 一种注浆式土钉结构
CN206070373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加固锚杆
CN206408632U (zh) 用于单侧加固边坡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4738035U (zh) 一种桥梁建设用打桩装置
CN209704064U (zh) 一种加固组件
CN2153578Y (zh) 高效地桩
CN209653327U (zh) 一种墙面砖施工拼缝平整度控制钉
CN209741832U (zh) 一种建筑基础桩紧固装置
CN219240572U (zh) 一种应用于蜂格网锚钎的手持锚固辅助器
CN219298203U (zh) 打地锚的施工装置
CN213744368U (zh) 一种多使用功能的钢钉
CN111894294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保护结构
CN215518609U (zh)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生态水利护坡装置
CN211775022U (zh) 一种新型建筑用水泥环保砖
CN209620307U (zh) 一种组合式高强度墙体结构
CN217105069U (zh) 一种加固型塑钢锚钉
CN214460371U (zh) 一种装配式土钉墙
CN109537776A (zh) 一种建筑工程隔墙板的施工方法
CN203547138U (zh) 一种复合木枋及其构成的梁侧面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