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75177U -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75177U
CN209675177U CN201920884812.5U CN201920884812U CN209675177U CN 209675177 U CN209675177 U CN 209675177U CN 201920884812 U CN201920884812 U CN 201920884812U CN 209675177 U CN209675177 U CN 209675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lice
elastic
sounding
contact terminal
central spi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48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大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ia Dalo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ia Dalo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ia Dalo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ia Dalo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48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75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75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75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声按键开关。该发声按键开关包括胶壳、底座以及按键轴芯;所述按键轴芯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胶壳上,所述胶壳扣合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片接触端子、固定接触端子以及发声弹片;按压所述按键轴芯时,所述弹片接触端子发生弹性形变量的变化并与所述固定接触端子接触,且所述发声弹片击打所述胶壳的内壁并发出声响。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按键开关在按压时发出声响,以提示按压者,避免重复按压或者漏按的差错情况;同时,采用弹性形变量变化的方式实现导通电路的两个端子的接触或分离,避免了按压接触导通的方式对端子产生的强力冲击,降低端子变形的几率,提高端子的使用寿命,并避免了端子变形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发声功能的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按键开关有接触电阻荷小、精确的操作力误差、规格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在包括影音产品、数码产品、遥控器、通讯产品、家用电器、安防产品、玩具、电脑产品、健身器材、医疗器材、验钞笔以及雷射笔按键等电子设备及白色家电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按键开关在按压时,通常不能发出声响,通常会导致按压者不知道是否已经有效按压了按键,从而会导致重复按压或者漏按的差错情况。
同时,现有的按键开关中,通常是通过按压按键时将两个端子沿按压方向进行强制按压接触,从而使导通电路的端子之间的进行导通接触。该按压接触导通的方式会对端子产生强力冲击,容易造成端子的变形,降低了端子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端子的变形,两个端子在按键开关处于未按压的自由状态时容易发生意外接触,从而不利于整体设备的使用,并且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声按键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键开关内部设置发声弹片,从而可实现按键开关在按压时发出声响,以提示按压者,避免重复按压或者漏按的差错情况;同时,通过将用于导通电路的两个端子设置在侧面,并采用弹性形变量变化的方式实现导通电路的两个端子的接触或分离,避免了按压接触导通的方式对端子产生的强力冲击,降低端子变形的几率,提高端子的使用寿命,并避免了端子变形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包括胶壳、底座以及按键轴芯;所述按键轴芯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胶壳上,所述胶壳扣合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弹片接触端子、固定接触端子以及发声弹片;按压所述按键轴芯时,所述弹片接触端子发生弹性形变量的变化并与所述固定接触端子接触,且所述发声弹片击打所述胶壳的内壁并发出声响。
优选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和所述固定接触端子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均位于沿按压轴向的同一侧面;且所述弹片接触端子和所述固定接触端子在沿垂直于按压轴向上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
所述按键轴芯的一侧面上具有外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化的凸出斜面;所述凸出斜面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接触。
更优选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上具有向按压轴向靠近的方向弯曲的弯曲凸部,用于与所述凸出斜面接触。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还包括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和第一弹性弯曲部;
所述弹片接触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插接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的顶部沿垂直于按压轴向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而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延伸形成所述弯曲凸部;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可承受来自所述弯曲凸部的作用力而发生沿垂直于按压轴向的弹性形变;所述第一接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上。
更优选的,所述固定接触端子包括固定插接安装部,所述固定插接安装部的顶部延伸形成有固定接触部;所述固定接触端子通过所述固定插接安装部固定插接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接触点设置在所述固定接触部上。
更优选的,所述凸出斜面的外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大。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相对位于远离所述按键轴芯的位置处,所述固定接触端子相对位于靠近所述按键轴芯的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发声弹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按键轴芯的其中一侧;
所述发声弹片包括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第二弹性弯曲部以及抵接部;所述发声弹片通过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插接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向靠近所述按键轴芯一侧弯曲形成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沿按压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按键轴芯的外壁抵接;
且按压所述按键轴芯时,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可击打在所述胶壳的内壁并发出声响。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朝向所述胶壳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按键轴芯上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定位柱突出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端面且能够伸入至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定位柱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定位柱的根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更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引导柱,而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柱对应的引导孔;所述引导柱可伸入所述引导孔内并沿所述引导孔上下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的内部设置有发声弹片,发声弹片在按压按键轴芯时会击打胶壳,从而发出声响以提示按压者,有效避免重复按压或者漏按的差错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通过将用于导通电路的两个端子设置在侧面,并采用弹性形变量变化的方式实现导通电路的两个端子的接触或分离,避免了按压接触导通的方式对端子产生的强力冲击,降低端子变形的几率,提高端子的使用寿命,并避免了端子变形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制备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中的按键轴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中的弹片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中的固定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中的发声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处于自由状态的局部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处于自由状态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的按压按键轴芯后的局部剖视结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注:1-胶壳,2-底座,21-定位柱,210-引导孔,3-按键轴芯,30-凸出斜面,31-安装孔,310-引导柱,4-弹片接触端子,40-第一接触点,41-弯曲凸部,42-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43-第一弹性弯曲部,5-固定接触端子,50-第二接触点,51-固定插接安装部,52-固定接触部,6-发声弹片,601-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602-第二弹性弯曲部,603-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仅用于区分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按键开关,该发声按键开关包括胶壳1、底座2以及按键轴芯3。其中,所述按键轴芯3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胶壳1上,所述胶壳1扣合在所述底座2上。在具体的应用中,按键轴芯3的外部可加装按键帽,以实现更好的按键操作。
具体的,所述底座2上朝向所述胶壳1设置有定位柱21;所述按键轴芯3上朝向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21对应的安装孔31;所述定位柱21突出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端面且能够伸入至所述安装孔31内。而所述定位柱21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7,且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定位柱21的根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孔31内。
定位柱21和安装孔31的配合设置,使复位弹簧7能够稳定装载在按键轴芯3与底座2之间,从而在按压按键轴芯3向下运动时能沿安装孔31与定位柱21配合的既定方向压缩复位弹簧7,进而在卸掉按压力后,由于复位弹簧7的弹性作用下,按键轴芯3将按安装孔31与定位柱21配合的既定方向回复原位,完成按键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31内设置有引导柱310,而所述定位柱21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柱310对应的引导孔210;所述引导柱310可伸入所述引导孔210内并沿所述引导孔210上下活动。
在对发声按键开关进行开启的按压过程中,按压按键轴芯3使其向下运动,通过引导柱310与引导孔210的相互对位配合,将使按键轴芯3沿既定的方向向下运动。而且,卸掉按压力后,在复位弹簧7的弹性作用下,按键轴芯3将按引导柱310与引导孔210配合的既定方向回复原位,通过引导柱310与引导孔210的对位配合提高按键轴芯3的运动导向精准性。
参见图2所示,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弹片接触端子4、固定接触端子5以及发声弹片6。按压所述按键轴芯3时,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发生弹性形变量的变化并与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接触,所述发声弹片6击打所述胶壳1的内壁并发出声响。
具体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和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均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并均位于沿按压轴向的同一侧面;且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和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在沿垂直于按压轴向上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接触点40和第二接触点50,即第一接触点40和第二接触点50相互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与按压轴向垂直。
并且,参见图3所示,在所述按键轴芯3的一侧面上具有外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化的凸出斜面30;所述凸出斜面30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接触。
在未按压按键轴芯3时,弹片接触端子4和固定接触端子5相互分离,第一接触点40和第二接触点50未发生接触。按压所述按键轴芯3过程中,所述凸出斜面30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的接触点外径逐渐变化,使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的弹性形变量逐渐发生改变,由于弹片接触端子4因弹性形变量的逐渐变化而最终使第一接触点40与固定接触端子5上的第二接触点50发生接触,从而导通电路。
参见图4所示,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上具有向按压轴向靠近的方向弯曲的弯曲凸部41,用于与所述凸出斜面30接触。弯曲凸部41会形成具有弯曲弧度最大处的凸点,并与凸出斜面30直接接触,如此,可使弹片接触端子4能敏锐接收来自凸出斜面30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化的挤压作用力,从而作出敏锐的弹性形变量变化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还包括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42和第一弹性弯曲部43。其中,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通过所述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42插接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42的顶部沿垂直于按压轴向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而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延伸形成所述弯曲凸部41。弯曲凸部41在承受来自按键轴芯3的外力挤压时不会发生形变,而会将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弹性弯曲部43,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可承受来自所述弯曲凸部41的作用力而发生沿垂直于按压轴向的弹性形变。按压所述按键轴芯3时,所述凸起斜面30与所述弯曲凸部40接触处的外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化,所述弯曲凸部40作用于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并使第一弹性弯曲部43的弹性形变量发生改变。
而且,所述第一接触点40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上,并在第一弹性弯曲部43的弹性形变量逐渐发生过程中与第二接触点50发生分离-接触的切换变化。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弯曲部43具体为可沿垂直于按压轴向发生弹性形变的U型弹性部。
参见图5所示,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包括固定插接安装部51,所述固定插接安装部51的顶部延伸形成有固定接触部52;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通过所述固定插接安装部51固定插接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二接触点50设置在所述固定接触部52上。固定接触端子5的固定插接安装部51和固定接触部52为一体结构,且均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固定接触端子5的固定插接安装部51和固定接触部52在按压按键轴芯3的过程中均不发生弹性形变,如此,仅通过调节弹片接触端子4的弹性形变量完成弹片接触端子4和固定接触端子5的接触以完成电路导通即可。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凸出斜面30的外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大,且所述凸出斜面30设计为壶柄状结构。并且,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相对位于远离所述按键轴芯3的位置处,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相对位于靠近所述按键轴芯3的位置处。而且,在为按压按键轴芯3的初始状态时,弯曲凸部41与凸出斜面30的最大直接处接触;在第一弹性弯曲部43的弹性形变量变为零,即第一弹性弯曲部43回复初始状态时,第一接触点40与第二接触点50发生接触。
如此,基于优选实施例的设计,在按键轴芯3未被按压并向下运动时,凸出斜面30与弹片接触端子4上的弯曲凸部41接触处的外径处于最大值,此时,第一弹性弯曲部43的弹性形变量最大,第一接触点40与第二接触点50处于分离状态,即弹片接触端子4和固定接触端子5相互分离,未发生接触。在按键轴芯3被按压并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凸出斜面30与弹片接触端子4上的弯曲凸部41接触处的外径将逐渐变小,凸出斜面30对弯曲凸部41的挤压作用力也会逐渐变小,从而使第一弹性弯曲部43的弹性形变量逐渐变小,并在第一弹性弯曲部43的弹性形变量达到最小时,第一接触点40与第二接触点50发生接触,即弹片接触端子4和固定接触端子5相互接触,进而导通电路。
具体的,所述发声弹片6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并位于所述按键轴芯3的其中一侧。
参见图6所示,所述发声弹片6包括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第二弹性弯曲部602以及抵接部603;所述发声弹片6通过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插接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向靠近所述按键轴芯3一侧弯曲形成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602,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602沿按压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所述抵接部603;所述抵接部603与所述按键轴芯3的外壁抵接。
由于发声弹片6的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插接在底座2上,抵接部603与按键轴芯3的外壁抵接,当按压所述按键轴芯3时,发声弹片6的第二弹性弯曲部602将受按键轴芯3的挤压作用而产生以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为支点的向上的弯曲变形,从而使得第二弹性弯曲部602的弯曲弧度最大处的凸点击打在胶壳1的内壁上,进而发出声响。
参见图7~图9所示,基于参见上述的优选设计,在按键开关处于正常状态时,按键轴芯3未被按压,弹片接触端子4的弯曲凸部41抵接在按键轴芯3的凸出斜面30的最大外径处,此时弹片接触端子4的第一弹性弯曲部43的弹性形变量处于最大值,第一弹性弯曲部43上的第一接触点40与固定接触端子5的固定接触部52上的第二接触点50相互分离并达到分离最大值。当启动按键开关,向下按压按键轴芯3过程中,按键轴芯3向下运动,按键轴芯3的凸出斜面30与弹片接触端子4的弯曲凸部41接触处的外径逐渐变小,从而使第一弹性弯曲部43的弹性形变量发生逐渐变小的变化。并在逐渐下压按键轴芯3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弯曲部43弹性形变量变为最小值,此时,第一弹性弯曲部43上的第一接触点40与固定接触部52上的第二接触点50相互接触,进而导通电路。并且,在按键轴芯3下压过程中,发声弹片6的第二弹性弯曲部602受挤压并以其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为支点向上发生弯曲弹性变形,第二弹性弯曲部602击打在胶壳1的内壁上发出声响,提示操作者。而当卸掉对按键轴芯3的按压力后,按键轴芯3在复位弹簧7的弹性作用力作用下往上运动并回复原位。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下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壳(1)、底座(2)以及按键轴芯(3);所述按键轴芯(3)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胶壳(1)上,所述胶壳(1)扣合在所述底座(2)上;
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弹片接触端子(4)、固定接触端子(5)以及发声弹片(6);按压所述按键轴芯(3)时,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发生弹性形变量的变化并与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接触,且所述发声弹片(6)击打所述胶壳(1)的内壁并发出声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和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均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并均位于沿按压轴向的同一侧面;且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和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在沿垂直于按压轴向上分别具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接触点(40)和第二接触点(50);
所述按键轴芯(3)的一侧面上具有外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化的凸出斜面(30);所述凸出斜面(30)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上具有向按压轴向靠近的方向弯曲的弯曲凸部(41),用于与所述凸出斜面(3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还包括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42)和第一弹性弯曲部(43);
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通过所述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42)插接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一弹片插接安装部(42)的顶部沿垂直于按压轴向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而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延伸形成所述弯曲凸部(41);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可承受来自所述弯曲凸部(41)的作用力而发生沿垂直于按压轴向的弹性形变;所述第一接触点(40)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弯曲部(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包括固定插接安装部(51),所述固定插接安装部(51)的顶部延伸形成有固定接触部(52);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通过所述固定插接安装部(51)固定插接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二接触点(50)设置在所述固定接触部(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斜面(30)的外径沿按压方向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接触端子(4)相对位于远离所述按键轴芯(3)的位置处,所述固定接触端子(5)相对位于靠近所述按键轴芯(3)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弹片(6)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并位于所述按键轴芯(3)的其中一侧;
所述发声弹片(6)包括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第二弹性弯曲部(602)以及抵接部(603);所述发声弹片(6)通过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插接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二弹片插接安装部(601)向靠近所述按键轴芯(3)一侧弯曲形成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602),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602)沿按压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所述抵接部(603);所述抵接部(603)与所述按键轴芯(3)的外壁抵接;
且按压所述按键轴芯(3)时,所述第二弹性弯曲部(602)可击打在所述胶壳(1)的内壁并发出声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朝向所述胶壳(1)设置有定位柱(21);所述按键轴芯(3)上朝向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21)对应的安装孔(31);所述定位柱(21)突出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端面且能够伸入至所述安装孔(31)内;
所述定位柱(21)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7),且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定位柱(21)的根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孔(3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声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1)内设置有引导柱(310),而所述定位柱(21)上设置有与所述引导柱(310)对应的引导孔(210);所述引导柱(310)可伸入所述引导孔(210)内并沿所述引导孔(210)上下活动。
CN201920884812.5U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Active CN209675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4812.5U CN209675177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4812.5U CN209675177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75177U true CN209675177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4812.5U Active CN209675177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75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6270A (zh) * 2020-12-02 2021-03-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组件和具有该发声组件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6270A (zh) * 2020-12-02 2021-03-0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组件和具有该发声组件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07545A1 (zh) 一种键盘开关
CN209675177U (zh)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WO2016169365A1 (zh) 一种超薄键盘开关
CN204596678U (zh) 一种按键开关
CN219936915U (zh) 一种辅助弹片回弹的微动开关
CN211376477U (zh) 一种新型超薄按键开关
CN210575658U (zh) 一种键盘按键开关
CN209216847U (zh) 风笛按钮
CN208027952U (zh) 一种发声按键开关
CN206711800U (zh) 键盘按键结构
CN106683932A (zh) 键盘按键结构
CN208491709U (zh) 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797202U (zh) 一种可切换手感的键盘开关轴
CN211376478U (zh) 一种超薄按键开关
CN205900397U (zh) 一种轻触开关
CN217306336U (zh) 一种开关固定结构及家用电器
CN211018795U (zh) 一种光轴键盘按键开关
CN220253085U (zh) 一种简单可靠的按钮开关结构
CN217405296U (zh) 一种耐打击防水按键
CN215834451U (zh) 一种常闭光轴按键开关
CN218568715U (zh) 一种实现翘板结构和按压按钮互锁的新型座椅调节开关
CN204516653U (zh) 微型旋转式编码器
CN220171975U (zh) 一种按键开关发声结构
CN208014597U (zh) 一种长行程轻触开关
CN209804518U (zh) 一种薄型键盘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