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8779U -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68779U CN209668779U CN201920146939.7U CN201920146939U CN209668779U CN 209668779 U CN209668779 U CN 209668779U CN 201920146939 U CN201920146939 U CN 201920146939U CN 209668779 U CN209668779 U CN 2096687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bon dioxide
- biomass
- carbon
- microwave
- rebur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生物质炭加料装置、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二氧化碳供给装置和一氧化碳储存罐,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出料口通过生物质炭加料装置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加料口连接,二氧化碳供给装置的出气口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进气口连接,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出气口与一氧化碳储存罐的进气口连接,一氧化碳储存罐的出气口与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的燃料入口连接。该装置可对燃煤供热公司、燃气供热公司、燃煤电厂排放的含粉尘、含水蒸气的不纯二氧化碳废气进行转化,合理的利用了城市落叶等生物质材料的价值,节约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热力发电和供热消耗的能源不断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越来越多,二氧化碳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供热的主要热源是燃煤锅炉,也有天然气锅炉供热、天然气热泵供热和电动热泵供热等方式。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是燃煤锅炉供热,天然气锅炉供热是燃煤锅炉供热的55%,电动热泵供热是燃煤锅炉供热的50%,天然气热泵供热是燃煤锅炉的31%。
二氧化碳的利用包括直接利用和转化利用,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有化学转化法、电化学转化法、碳热转化法以及联合转化法。化学转化法需要温度、压力、催化剂和转化气体的调控,设备结构复杂,对二氧化碳原料气体纯度要求高;电化学转化法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不适宜缺水地方采用,且对环境有潜在污染;化学转化法和电化学转化法均不适于成分复杂的燃煤供热锅炉、燃气供热锅炉以及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转化。
碳热化转法工艺相对简单,适于成分比较复杂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转化,需要的高温反应设备也不太复杂,但需使用煤炭作为气体转化剂,不但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在城市还会受到使用煤炭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既可对燃煤供热公司、燃气供热公司、燃煤电厂排放的含粉尘、含水蒸气的不纯二氧化碳废气进行转化,还合理的利用了城市落叶等生物质材料的价值,节约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生物质炭加料装置、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二氧化碳供给装置和一氧化碳储存罐,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出料口通过生物质炭加料装置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加料口连接,二氧化碳供给装置的出气口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进气口连接,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出气口与一氧化碳储存罐的进气口连接,一氧化碳储存罐的出气口与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的燃料入口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树叶干燥炉和树叶预热炉,树叶干燥炉的出料口与树叶预热炉的进料口连接,树叶预热炉的出料口与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加料口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生物质预处理部,生物质预处理部包括筛分机、粉碎机和压缩成型装置,筛分机的出料口与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粉碎机的出料口与压缩成型装置的进料口连接,压缩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树叶干燥炉的进料口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灰分收集装置,灰分收集装置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灰分出口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包括生物质炭预热区和二氧化碳转化区,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还包括燃烧室,燃烧室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燃烧室的进气口与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热解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管路上设有风机,生物质炭预热区外侧设有传热夹套,燃烧室的出气口与传热夹套的进气口连接,二氧化碳转化区外设有微波发生器。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气固分离器,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热解气出口与气固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气固分离器的固相出口与灰分收集装置连接,气固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燃烧室的进气口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气固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燃烧室的进气口之间还设有焦油捕集器。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生物质炭加料装置包括生物质炭收集仓、输料筒和螺旋进料杆,生物质炭收集仓的入口与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出料口连接,生物质炭收集仓的出口通过输料筒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加料口连接,输料筒中设置螺旋进料杆。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为立式加热炉,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进气口设于立式加热炉的底部,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加料口设于立式加热炉的顶部。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压缩成型装置为螺杆挤压机、活塞压缩机或压辊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1.可将城市落叶等生物质炭作为二氧化碳的气体转化剂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合理的利用城市落叶等废弃物,降低燃煤供热锅炉、燃气供热锅炉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一氧化碳;
2.由于生物质含硫和含氮量低,燃烧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灰尘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小很多,以生物质炭作为二氧化碳的气体转化剂,一方面可以节约煤炭资源,另一方面还可减少二次污染;
3.生物质炭化过程和二氧化碳转化过程中加热均使用微波加热,微波加热是物料在电磁场中将自身吸收的微波能转化为物质的热能,属于体积性加热,与常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加热具有即时性、整体性、选择性、高效性和安全无污染等诸多优点;
4.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5.该装置将生物质炭化过程产生的热解气再次利用为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中生物质炭预热区供热,可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生物质微波炭化炉;2-生物质炭加料装置;21-生物质炭收集仓;22-输料筒;23-螺旋进料杆;3-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1-生物质炭预热区;32-二氧化碳转化区;33-燃烧室;34-传热夹套;35-微波发生器;4-二氧化碳供给装置;5-一氧化碳储存罐;6-树叶干燥炉;7-粉碎机;8-压缩成型装置;9-灰分收集装置;10-气固分离器;11-焦油捕集器;12-树叶预热炉;13-筛分机;14-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二氧化碳的转化方法主要有化学转化法、电化学转化法和碳热转化法,其中化学转化法需要对温度、压力、催化剂和反应气体进行调控,设备复杂;电化学转化法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对环境有一定潜在污染。此外,二者对二氧化碳的纯度要求较高,不适于转化成分复杂的燃煤供热锅炉、燃气供热锅炉和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碳热法工艺和所用的设备相对简单,且适于转化成分较复杂的二氧化碳,但碳热转化法需要使用煤炭作为气体转化剂,不但浪费煤炭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通过微波加热使树叶炭化,得到生物质炭;
第二步、将生物质炭与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微波加热至700~110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优选的,反应压力为2-10atm。
其中,树叶包括但不限于乔木树叶、梧桐树叶、枫叶、银杏树叶等。
生物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依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树叶等生物质中储存着生物质能源,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的能量,树叶具有种类多、量大等特点,将城市落叶收集,进行炭化,得到生物质炭,并将生物质炭作为二氧化碳的气体转化剂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不仅可以合理的利用城市落叶等废弃物,还可以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降低燃煤供热锅炉、燃气供热锅炉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一氧化碳。此外,由于生物质含硫和含氮量低,燃烧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灰尘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小很多,以生物质炭作为二氧化碳的气体转化剂,一方面可以节约煤炭资源,另一方面还可减少二次污染。
在对树叶进行炭化时和使生物质炭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时均使用微波加热。常规加热,外部热源通过传导与对流的方式,使热量由外部传到内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微波是一种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加热是物料在电磁场中将自身吸收的微波能转化为物质的热能,属于体积性加热。与常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加热具有即时性、整体性、选择性、高效性和安全无污染等诸多优点。
其中,二氧化碳与生物质炭的摩尔比优选为1:1-1:1.5,生物质炭可略过量于二氧化碳,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其中,对树叶的炭化温度和时间可依据实际使用的树叶的组成调整,优选的,第一步中树叶的炭化温度为500-700℃,进一步优选的,炭化时间为1-2h。
其中,由于树叶本身含水量丰富,最好在对树叶进行炭化之前先对树叶进行微波加热干燥,初步去除其中水分;然后对树叶进行微波加热预热,干燥、预热的温度和时间可依据实际处理的树叶的含水量调整,优选的,干燥温度为90-110℃,干燥时间为1-2h;微波加热预热的温度为200-400℃,时间为1-2h。
其中,由于通常收集到的树叶松散,堆密度小,最好在对树叶进行炭化之前,将收集到的树叶筛分,去除树叶中的异物和泥土,粉碎,然后压块成型,得到密度大,方便转运的生物质压块;优选的,经粉碎后得到的树叶的尺寸为2-5mm;进一步优选的,经压块成型后得到的树叶的尺寸为10-100mm。
优选的,还包括将生物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的一氧化碳收集用作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的燃料气体再次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的,最好在粉碎和压块成型之前去除收集到的树叶中的杂物和泥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生物质炭加料装置2、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二氧化碳供给装置4和一氧化碳储存罐5,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的出料口通过生物质炭加料装置2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4的加料口连接,二氧化碳供给装置4的出气口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的进气口连接,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的出气口与一氧化碳储存罐5的进气口连接,一氧化碳储存罐5的出气口与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14的燃料入口连接。
将收集到的生物质材料,例如树叶、秸秆、木屑、稻壳、树枝等加入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中,微波加热进行炭化反应,得到生物质炭,生物质炭经生物质炭加料装置2输送至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中,与二氧化碳供给装置4提供的二氧化碳在微波加热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并储存在一氧化碳储存罐5中,再次作为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的能源。该装置可利用生物质材料如城市落叶等将燃煤供热锅炉、燃气供热锅炉和燃煤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转化为可再次利用的一氧化碳,不仅可以合理的利用城市落叶等废弃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且由于生物质含硫和含氮量低,燃烧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灰尘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小很多,以生物质炭作为二氧化碳的气体转化剂,还可以节约煤炭资源,减少二次污染。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树叶干燥炉6和树叶预热炉12,树叶干燥炉6的出料口与树叶预热炉12的加料口连接,树叶预热炉12的出料口与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的加料口连接。将收集到的生物质材料在树叶干燥炉6中进行干燥,除去生物质材料中的水分,并进行中温预热,然后再送入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中进行炭化。其中树叶干燥炉6可选现有技术中各种类型的加热炉或干燥箱实现,树叶预热炉12可使用各种类型的加热炉实现,优选的,树叶干燥炉6选择微波加热炉实现,树叶预热炉12使用微波加热炉,常规加热时外部热源通过传导与对流的方式,使热量由外部传到内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导致温度分布不均,而微波加热是物料在电磁场中将自身吸收的微波能转化为物质的热能,属于体积性加热,微波加热具有即时性、整体性、选择性、高效性和安全无污染等诸多优点。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树叶干燥炉6之前还设置生物质预处理部,生物质预处理部包括筛分机13、粉碎机7和压缩成型装置8,筛分机13的出料口与粉碎机7的进料口连接,粉碎机7的出料口与压缩成型装置8的进料口连接,压缩成型装置8的出料口与树叶干燥炉6的进料口连接。收集到的生物质材料经筛分机13筛除其中异物和泥土,经粉碎机7粉碎为一定粒度大小,然后经压缩成型装置8压缩为生物质压块,物料输送更方便。其中,压缩成型装置8可以为螺杆挤压机、活塞压缩机或压辊成型机。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灰分收集装置9,灰分收集装置9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的灰分出口连接,对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中二氧化碳转化反应产生的灰分进行收集,灰分收集装置9可以为灰分收集仓。
其中,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可使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各种类型的微波炭化炉实现,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将生物质材料热解炭化为生物质炭。
其中,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可使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各种类型的微波加热炉实现。优选的,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包括生物质炭预热区31和二氧化碳转化区32,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还包括燃烧室33,燃烧室33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燃烧室的进气口与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的热解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管路上设有风机,生物质炭预热区31外侧设有传热夹套34,燃烧室33的出气口与传热夹套34的进气口连接,二氧化碳转化区32外设有微波发生器35。生物质炭化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热解气,热解气中含有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气体,如果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燃料气体的浪费。该装置中生物质炭化产生的热解气被风机不断鼓入燃烧室33中,在燃烧室33中作为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被引入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中生物质炭预热区31外侧的传热夹套34中,为生物质炭预热区31供热,生物质炭预热不需要太高的温度,高温烟气所带来的热量即可对生物质炭起预热作用,而在生物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二氧化碳转化区32则仍通过外侧的微波发生器35进行微波加热。该装置可充分利用炭化反应中产生的可燃热解气,节约预热生物质炭所需的能源。
具体的,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为立式加热炉,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的进气口设于立式加热炉的底部,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的加料口设于立式加热炉的顶部。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的底部进气口进入转化炉中,生物质炭由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的顶部加入炉中,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气体由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顶部出气口排出。
其中,优选的,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的热解气出口与气固分离器10的入口连接,气固分离器10的固相出口与灰分收集装置9连接,气固分离器10的气相出口与燃烧室33的进气口连接。生物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解气中会带出一部分固体粉末,运行一定时间后可能会使管路堵塞,设置气固分离器10分离后,可将固体粉末分离出并排至灰分收集装置9中。
其中,由于生物质炭化过程中还可能会挥发出一定焦油,焦油冷凝在管路中易管路堵塞,最好设置焦油捕集器11,焦油捕集器11设于气固分离器10的出口与燃烧室33的进气口之间,可对物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进行捕集,防止焦油冷凝在管路中使管路堵塞。
优选的,生物质炭加料装置2包括生物质炭收集仓21、输料筒22和螺旋进料杆23,生物质炭收集仓21的入口与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的出料口连接,生物质炭收集仓21的出口通过输料筒22与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的加料口连接,输料筒22中设置螺旋进料杆23。生物质微波炭化炉1产生的生物质炭接收至生物质炭收集仓21后,进入输料筒22,经输料筒22中的螺旋进料杆23螺旋搅动推送至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3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可将生物质炭作为二氧化碳的气体转化剂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合理的利用城市落叶等废弃物,降低燃煤供热锅炉、燃气供热锅炉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一氧化碳;以生物质炭作为二氧化碳的气体转化剂,一方面可以节约煤炭资源,另一方面还可减少二次污染;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将生物质炭化过程产生的热解气再次利用为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中生物质炭预热区供热,可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节约能源。
下面结合几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具体包括:
1.收集城市乔木落叶;
2.去除收集到的乔木落叶中的杂物和泥土;
3.使用粉碎机将收集到的乔木落叶粉碎至尺寸为2-5mm;
4.使用螺杆挤压机将乔木落叶压缩成型为尺寸为10-100mm的树叶压块;
5.将树叶压块放入树叶干燥炉中,于90-110℃下微波加热干燥1h,并于200-400℃下微波预热1h;
6.将干燥后的树叶压块放入生物质微波炭化炉中,微波加热至700℃炭化1h,得到生物质炭;
7.将得到的生物质炭加入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中,于密闭条件下,通入由燃煤供热公司、燃气供热公司或燃煤电厂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废气,二氧化碳与生物质炭的摩尔比为1:1.2,微波加热至1100℃进行反应,得到一氧化碳;
8.将得到的一氧化碳收集并用作燃煤锅炉、燃气锅炉或燃煤电厂的燃料气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具体包括:
1.收集城市梧桐树叶;
2.去除收集到的梧桐树叶中的杂物和泥土;
3.使用粉碎机将收集到的梧桐树叶粉碎至尺寸为2-5mm;
4.使用螺杆挤压机将梧桐树叶压缩成型为尺寸为10-100mm的树叶压块;
5.将树叶压块放入树叶干燥炉中,于90-110℃下微波加热干燥2h,并于200-400℃下微波预热2h;
6.将干燥后的树叶压块放入生物质微波炭化炉中,微波加热至500℃炭化2h,得到生物质炭;
7.将得到的生物质炭加入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中,于密闭条件下,通入由燃煤供热公司、燃气供热公司或燃煤电厂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废气,二氧化碳与生物质炭的摩尔比为1:1.5,微波加热至700℃进行反应,得到一氧化碳;
8.将得到的一氧化碳收集并用作燃煤锅炉、燃气锅炉或燃煤电厂的燃料气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具体包括:
1.收集城市枫叶落叶;
2.去除收集到的枫叶落叶中的杂物和泥土;
3.使用粉碎机将收集到的枫叶落叶粉碎至尺寸为2-5mm;
4.使用螺杆挤压机将枫叶落叶压缩成型为尺寸为10-100mm的树叶压块;
5.将树叶压块放入树叶干燥炉中,于90-110℃下微波加热干燥1.5h,并于200-400℃下微波预热1.5h;
6.将干燥后的树叶压块放入生物质微波炭化炉中,微波加热至600℃炭化1.5h,得到生物质炭;
7.将得到的生物质炭加入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中,于密闭条件下,通入由燃煤供热公司、燃气供热公司或燃煤电厂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废气,二氧化碳与生物质炭的摩尔比为1:1,微波加热至900℃进行反应,得到一氧化碳;
8.将得到的一氧化碳收集并用作燃煤锅炉、燃气锅炉或燃煤电厂的燃料气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生物质炭加料装置、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二氧化碳供给装置和一氧化碳储存罐,所述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出料口通过所述生物质炭加料装置与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加料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供给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出气口与所述一氧化碳储存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一氧化碳储存罐的出气口与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的燃料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树叶干燥炉和树叶预热炉,所述树叶干燥炉的出料口与所述树叶预热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树叶预热炉的出料口与所述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加料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物质预处理部,所述生物质预处理部包括筛分机、粉碎机和压缩成型装置,所述筛分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粉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粉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压缩成型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压缩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树叶干燥炉的进料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分收集装置,所述灰分收集装置与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灰分出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包括生物质炭预热区和二氧化碳转化区,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还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燃烧室的进气口与所述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热解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风机,所述生物质炭预热区外侧设有传热夹套,所述燃烧室的出气口与所述传热夹套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转化区外设有微波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固分离器,所述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热解气出口与所述气固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固分离器的固相出口与所述灰分收集装置连接,所述气固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所述燃烧室的进气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所述燃烧室的进气口之间还设有焦油捕集器。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炭加料装置包括生物质炭收集仓、输料筒和螺旋进料杆,所述生物质炭收集仓的入口与所述生物质微波炭化炉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生物质炭收集仓的出口通过所述输料筒与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加料口连接,所述输料筒中设置所述螺旋进料杆。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为立式加热炉,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立式加热炉的底部,所述二氧化碳微波转化炉的加料口设于所述立式加热炉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成型装置为螺杆挤压机、活塞压缩机或压辊成型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46939.7U CN209668779U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46939.7U CN209668779U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68779U true CN209668779U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6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46939.7U Active CN209668779U (zh) | 2019-01-28 | 2019-01-28 |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687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94072A (zh) * | 2019-01-28 | 2019-04-30 | 北京玖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1-28 CN CN201920146939.7U patent/CN2096687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94072A (zh) * | 2019-01-28 | 2019-04-30 | 北京玖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87762B (zh) | 含水有机物热解生产活性炭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559220B (zh) | 精确控制的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制备系统 | |
CN104087340B (zh) | 一种油、气、炭可调的废弃物热解的系统和方法 | |
CN201896159U (zh) | 精确控制的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制备系统 | |
CN211367490U (zh) | 一种物料热解气化系统 | |
CN204039347U (zh) |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资源化综合处理系统 | |
CN104804775A (zh) |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生产可燃气的方法和系统 | |
CN208776670U (zh) | 一种生物质综合利用系统 | |
CN110903855A (zh) | 一种物料热解气化工艺、系统及应用 | |
CN110527534A (zh) | 一种利用生活垃圾热解制备类煤焦炭的方法 | |
CN105888822A (zh) | 一种太阳能驱动生物质气化分布式能源系统 | |
CN106281397A (zh) | 基于太阳能集热和自供热的野外生物质热裂解炼油装置 | |
CN101871649A (zh) | 污泥低温热解焚烧系统 | |
CN209668779U (zh) |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 | |
CN107177380A (zh) | 固体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发电装置 | |
CN204607940U (zh) |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生产可燃气的系统 | |
CN107150998A (zh) | 一种煤炭脱硫并回收单质硫的系统及方法 | |
CN201852110U (zh) | 污泥低温热解焚烧系统 | |
CN107163953A (zh) | 一种生物质及含碳有机废弃物热解回转炉及热解产物回收系统 | |
CN109694072A (zh) |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5710623U (zh) | 一种实现垃圾炭资源化的系统 | |
CN112920851A (zh) | —种基于生物质微米燃料外热式高传热效率的垃圾制氢炉 | |
CN101974351B (zh) | 规模化固定床生物质气化发电生产工艺及成套设备 | |
CN115466637B (zh) | 一种耦合生物质能及太阳能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4803012U (zh) | 含水有机物热解生产活性炭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