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6457U -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6457U
CN209666457U CN201920285824.6U CN201920285824U CN209666457U CN 209666457 U CN209666457 U CN 209666457U CN 201920285824 U CN201920285824 U CN 201920285824U CN 209666457 U CN209666457 U CN 209666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aper cap
mold
flanging
n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58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江
陈文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 Ha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 Ha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 Ha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 Ha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58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6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6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645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包括旋转设置的输送转盘、用于定位纸盖进行输送的纸盖输送模具、将纸片原料进行输送的纸片输送机构、对纸片原料进行折边形成柱形的纸盖的折边模具、对纸盖加热进行软化的加热机构、对纸盖进行侧壁下部向内弯折的窝边模具、对向内弯折的纸盖侧壁进行对外压实的滚花模具、对纸盖进行压实进行定型的定型模具以及对纸盖向外输送的输出机构,纸盖输送模具为多个并设置在输送转盘的圆周方向上,折边模具、加热机构、窝边模具、滚花模具、定型模具和输出机构在输送转盘的圆周方向下方依次布置,纸片输送机构设置于折边模具的侧边。通过自动化的输送完成纸盖的加工工序,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背景技术
对于餐饮业来说,会用到纸杯或者纸碗来盛装饮品和食品,而纸杯或者纸碗会配一个塑料的盖子进行使用,便于对饮品和食品进行保温、打包、储存等用处。但是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提高,塑料盖子正在被逐渐替代,而替代品就是更加环保的纸盖。目前,对于纸盖的加工机械还较少,对于纸盖的加工来说,主要要完成对原料纸片的输送,然后通过多个模具将纸片依次进行折边、窝边、压实,折边令纸片整体形成柱形、窝边令侧壁底部向内弯折、压实令向内弯折的侧壁与外壁成型为一体。整个过程如何实现纸盖连贯的输送和工序的实现将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有序的输送纸盖,完成自动化的加工工序的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包括旋转设置的输送转盘、用于定位纸盖进行输送的纸盖输送模具、将纸片原料进行输送的纸片输送机构、对纸片原料进行折边形成柱形的纸盖的折边模具、对纸盖加热进行软化的加热机构、对纸盖进行侧壁下部向内弯折的窝边模具、对向内弯折的纸盖侧壁进行对外压实的滚花模具、对纸盖进行压实进行定型的定型模具以及对纸盖向外输送的输出机构,纸盖输送模具为多个并设置在输送转盘的圆周方向上,折边模具、加热机构、窝边模具、滚花模具、定型模具和输出机构在输送转盘的圆周方向下方依次布置并与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的停留工位相对应,纸片输送机构设置于折边模具的侧边。
作为一种改进,折边模具和相邻的加热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对折边模具折边后形成的柱形的纸盖进行预压整型的预压模具,预压模具与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的停留工位相对应。
作为一种改进,加热机构和窝边模具设置为两组,两组加热机构和窝边模具在输送转盘的圆周方向上依次布置,用于对纸盖进行前后两次的侧壁下部向内弯折,后一次的向内弯折程度大于前一次的向内弯折程度。
作为一种改进,纸片输送机构处还设置有对纸片原料进行上油的上油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纸盖输送模具包括固定模本体和推料组件,固定模本体的下部设置用于容纳纸盖的柱形模腔,推料组件从固定模本体的上部伸入柱形模腔并可沿轴向活动,推料组件上设置通道与外部吸气机构连接用于对纸盖吸住定位。
作为一种改进,推料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推板和导向轴,推板呈柱形并容纳于柱形模腔中,与柱形模腔的截面相适配用于抵触纸盖,导向轴穿设于固定模本体中进行轴向活动,通道沿导向轴轴向设置并连通至推板的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窝边模具包括同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窝底预压模和窝底模座,窝底模座具有用于对纸盖侧壁窝底的环形槽;当纸盖输送模具和窝边模具相对进行工作时,窝底预压模和窝底模座通过驱动部件依次与纸盖输送模具进行配合,由窝底预压模抵触纸盖底部进行限位,由窝底模座的环形槽抵触纸盖侧壁对侧壁进行向内弯折窝底。
作为一种改进,窝底预压模和窝底模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窝底模座在行进时通过第一弹性件推动窝底预压模同步活动,当窝底预压模抵触纸盖底部后,窝底模座继续行进时压缩第一弹性件。
作为一种改进,折边模具包括同轴设置的折边固定模和活动模组,折边固定模具有一轴向贯通的柱形出模孔,柱形出模孔朝向活动模组的一端周边具有斜向设置的引导壁;活动模组包括同轴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预压外圈、折边预压模和折底模,预压外圈、折边预压模和折底模通过驱动部件依次与折边固定模进行配合,预压外圈与折边固定模的端面接触配合用于预压定位待折边纸片,折边预压模与引导壁相适配并在接触配合时用于对待折边纸片预先折出斜度,折底模与柱形出模孔相适配并在向着柱形出模孔推送时用于将待折边纸片在柱形出模孔中成型为柱形的纸盖;折底模将纸盖向上推出柱形出模孔时将纸盖推至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进行定位。
作为一种改进,预压外圈和折边预压模通过一预压顶杆进行同步推动,预压外圈和折边预压模两者与预压顶杆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预压外圈和折边预压模依靠弹性部件的弹性分别抵触在折边固定模端面和引导壁处;当预压外圈与折边固定模端面抵触时,预压顶杆继续行进将折边预压模抵向引导壁;预压顶杆的前端设置有预压布置架,预压布置架包括顶盘、内压环和外压环,顶盘设置于预压顶杆的端部,内压环和外压环分别设置于顶盘的内侧和外侧;外压环通过台阶对预压外圈进行上限位,预压外圈与顶盘之间设置弹性部件;内压环通过台阶对折边预压模进行上限位,折边预压模和顶盘之间设置弹性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输送转盘上的纸盖输送模具,以及在输送转盘圆周方向依次设置的各模具和机构,完成对纸盖的送料、折边、窝边、成型、出料的工序。纸片原料由纸片输送机构输送至折边模具;折边模具完成对纸片原料的折边令其成为柱形的纸盖后,由纸盖输送模具定位并进行输送;输送转盘转动,纸盖到达加热机构进行加热软化;输送转盘转动,纸盖到达窝边模具进行侧壁下部向内弯折窝边;输送转盘转动,纸盖到达滚花模具对向内弯折的纸盖侧壁进行对外压实;输送转盘转动,纸盖到达定型模具进行压实定型;输送转盘转动,纸盖到达输出机构,纸盖输送模具解除对纸盖的定位令纸盖从输出机构处输出。整个过程完成了对纸盖的加工成型,输送转盘上的纸盖输送模具各自输送纸盖,各个位置可以不受干扰的完成各自的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窝边模具和纸盖输送模具的纵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M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模具的纵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N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型模具或者预压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花模具的纵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纸盖折边后、窝边后、最终成型后的纵向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纸盖成型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旋转设置的输送转盘1、用于定位纸盖进行输送的纸盖输送模具2、将纸片原料进行输送的纸片输送机构3、对纸片原料进行折边形成柱形的纸盖的折边模具4、对纸盖加热进行软化的加热机构5、对纸盖进行侧壁下部向内弯折的窝边模具6、对向内弯折的纸盖侧壁进行对外压实的滚花模具7、对纸盖进行压实进行定型的定型模具8以及对纸盖向外输送的输出机构9,纸盖输送模具2为多个并设置在输送转盘1的圆周方向上,折边模具4、加热机构5、窝边模具6、滚花模具7、定型模具8和输出机构9在输送转盘1的圆周方向下方依次布置并与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2的停留工位相对应,纸片输送机构3设置于折边模具4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的工序为:
[1]纸片原料由纸片输送机构3处从侧边输送到折边模具4中;
[2]折边模具4将纸片原料压成柱形的纸盖A,并从上方输出到相对的纸盖输送模具2中定位;
[3]输送转盘1转动,纸盖A被输送到加热机构5,加热机构5对纸盖A上的膜进行软化,便于其更好的进行窝边;
[4]输送转盘1转动,纸盖A被输送到窝边模具6,窝边模具6对纸盖A进行侧壁下部的向内弯折窝边;
[5]输送转盘1转动,纸盖A被输送到滚花模具7,滚花模具7对向内弯折的纸盖A侧壁进行对外压实;
[6]输送转盘1转动,纸盖A被输送到定型模具8,定型模具8对纸盖A进行压实定型;
[7]输送转盘1转动,纸盖A被输送到输出机构9,纸盖A输送模具2解除对纸盖A的定位令纸盖A落到输出机构9处输出。
整个过程完成了对纸盖A的加工成型,如图10所示,纸片被折边模具4压成第一个状态下所示的柱形纸盖A,之后由窝边模具6进一步压成第二个状态下所示的带向内弯折窝边的纸盖A,最后由滚花模具7压实并通过定型模具8进一步压实定型后成为第三个状态下所示的成品纸盖A;输送转盘1上的纸盖输送模具2各自输送纸盖A,各个位置可以不受干扰的完成各自的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以上方案所制造的纸盖优选为圆型类纸盖,但不限制为仅加工圆型类纸盖,采用对应形状的模具加工时可以用于加工不均匀型类、方形类、卷筒类等的纸盖。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折边模具4和相邻的加热机构5之间还设置有对折边模具4折边后形成的柱形的纸盖进行预压整型的预压模具10,预压模具10与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2的停留工位相对应。
如图1所示,设置预压模具10即在[2]和[3]之间增加个工序[2.1],被折边模具4压成柱形的纸盖A先在预压模具10处进行压实定型,便于该纸盖A的柱形形状准确不变形,有利于后续窝边模具6对纸盖A进行进一步的窝边。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加热机构5和窝边模具6设置为两组,两组加热机构5和窝边模具6在输送转盘1的圆周方向上依次布置,用于对纸盖进行前后两次的侧壁下部向内弯折,后一次的向内弯折程度大于前一次的向内弯折程度。
如图1、2所示,两组加热机构5和窝边模具6的设置是将窝边工序的整个过程拆分为两组进行,即第一组先将纸盖A向内弯折一个小的幅度(如图10中第二个纸盖A所示),然后第二组继续对其弯折一个大的幅度到达最终的形状位置;这样的处理方式保证了纸盖A的外膜能够在加热软化的状态下柔和的弯折,避免一次成型时可能出现的边缘弯折折叠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周边弯折窝边成型的质量。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纸片输送机构3处还设置有对纸片原料进行上油的上油机构11。
如图1所示,纸片输送机构3可优选设置为输送片状纸片的结构,如圆形片状纸片,其至少包括堆料空间31和送料轨道32,片状纸片叠成一堆放置在堆料空间31中,最底部的片状纸片可被驱动机构沿着送料轨道32向折边模具4输送;上油机构11可优选设置在送料轨道32的上方,在片状纸片经过时,上油机构11下降对片状纸片进行上油后复位,片状纸片再输送到折边模具4。上油机构11具体可对片状纸片涂上硅油,可以提高片状纸片表面的光滑度,便于片状纸片在折边模具4中被挤压成型时为柱形时表面光滑,减少片状纸片与模具间的摩擦力,避免对片状纸片表面的刮花,降低产品报废率。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纸盖输送模具2包括固定模本体212和推料组件213,固定模本体212的下部设置用于容纳纸盖的柱形模腔211,推料组件213从固定模本体212的上部伸入柱形模腔211并可沿轴向活动,推料组件213上设置通道214与外部吸气机构连接用于对纸盖吸住定位。
如图3、4所示,在具体实施时,通道214与外部吸气机构例如气泵连接,吸气机构抽气把纸盖A吸附在柱形模腔211中进行定位输送,推料组件213作为柱形模腔211的腔底配合柱形模腔211的侧壁对纸盖A进行限位;固定模本体212固定安装在输送转盘1上,推料组件213可轴向活动的设置令当需要对纸盖A进行出料时,可由推料组件213向柱形模腔211外活动把纸盖A移出柱形模腔211,当吸气机构不再吸气时可解除对纸盖A的定位,实现对加工好的纸盖A的出料工作;而入料定位时,可进行反向操作,由推料组件213伸出吸附纸盖A,复位后定位于柱形模腔211中。整体结构良好的实现了对纸盖A的定位、出料、入料,可以适应标准化的自动加工生产线,提高自动化加工水平。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推料组件213包括相互连接的推板2131和导向轴2132,推板2131呈柱形并容纳于柱形模腔211中,与柱形模腔211的截面相适配用于抵触纸盖,导向轴2132穿设于固定模本体212中进行轴向活动,通道214沿导向轴2132轴向设置并连通至推板2131的一端。
如图3、4所示,推板2131位于柱形模腔211中,并且优选设置为与柱形模腔211横截面相适应的柱形,用于良好的与纸盖A接触;导向轴2132在固定模本体212中进行轴向活动,用于带动推板2131进行出料和复位工作;通道214在导向轴2132中进行设置,可连通至上端进行吸气机构的连接,下端通至推板2131的正中心,用于在中部稳定的吸附纸盖A;整体上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导向轴2132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2133,第三弹性件2133的上端与导向轴2132上设置的台阶抵触,下端与固定模本体212相抵,当导向轴2132带动推板2131向柱形模腔211的腔口活动时压缩第三弹性件2133;第三弹性件2133的回复力带动推板2131回复至柱形模腔211的腔底。
如图1、2、3、4所示,具体使用时导向轴2132可由外部的驱动部件进行驱动,例如气缸,其不必与纸盖输送模具2同步设置,其仅需设置在需要进行纸盖A推出的工位上,当需要推出的纸盖输送模具2到达时由驱动部件向下驱动推料组件213推出,同时压缩第三弹性件2133,推料组件213的复位通过第三弹性件2133实现,不必借助外部驱动部件。从而实现了结构和零部件的简单化,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窝边模具6包括同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窝底模座622具有用于对纸盖侧壁窝底的环形槽6221;当纸盖输送模具2和窝边模具6相对进行工作时,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通过驱动部件依次与纸盖输送模具2进行配合,由窝底预压模621抵触纸盖底部进行限位,由窝底模座622的环形槽6221抵触纸盖侧壁对侧壁进行向内弯折窝底。
如图3、4所示,纸盖A与柱形模腔211的尺寸相适配,纸盖A定位于其中;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可通过独立的驱动部件依次向上运动或者同步运动,窝底预压模621伸入柱形模腔211抵触纸盖A进行对纸盖A稳定的整体定位,有利于后续的动作,纸盖A的相对位置不会因后序的窝边挤压而出现移动,有效保证良好稳定的进行周边一圈的均匀窝边。之后窝底模座622到达纸盖A处,随着持续的行进,环形槽6221抵触纸盖A侧壁,纸盖A侧壁沿着环形槽6221的外壁向内壁弯折窝边,实现如图10所示的窝边效果。在窝边模具6完成工作复位后,纸盖A在纸盖输送模具2上被输送转盘1旋转送向下一工位。以上优选方案良好的实现了纸盖A的窝边工作,通过结构上的定位令窝边前的纸盖A结构更加稳定,保证周向一圈的窝边均匀,具有较好的外形,可以标准化的供后边工序继续加工成成品,提高了纸盖A加工成品的质量,可以良好的适配纸杯或纸碗,周边结构均匀可以稳定的盖合纸杯或纸碗。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623,窝底模座622在行进时通过第一弹性件623推动窝底预压模621同步活动,当窝底预压模621抵触纸盖底部后,窝底模座622继续行进时压缩第一弹性件623。
如图3、4所示,通过第一弹性件623的设置,实现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可以通过一个驱动部件进行同步活动;在同步推动时,窝底预压模621先到达柱形模腔211中对纸盖A的底部进行抵触,然后窝底模座622继续行进,由环形槽6221抵触纸盖A侧壁,纸盖A侧壁沿着环形槽6221的外壁导向,沿着环形槽6221的槽底弯折向环形槽6221的内壁,行进到位时完成窝边;窝边过程中窝底预压模621通过第一弹性件623弹性的限位纸盖A,不会对纸盖A带来过于大的压力,避免对纸盖A的过度挤压,保证纸盖A的外形完整无损坏。当窝边模具6位于下方时,窝底模座622的复位通过驱动部件实现,窝底预压模621可通过重力自行复位,或者通过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间的限位结构进行复位。第一弹性件623的设置令纸盖A的限位更加柔和,而整体由一个驱动部件进行设置驱动,可以良好的控制成本和降低结构的复杂性。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窝底预压模621的后部设置一预压芯轴6211,窝底模座622后部设置一窝底芯轴6222,预压芯轴6211可轴向活动的穿设于窝底芯轴6222之中,第一弹性件623套设在预压芯轴6211上并且两端分别由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限位。
如图3、4所示,预压芯轴6211良好的布置了第一弹性件623,第一弹性件623优选为弹簧,弹簧两端与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进行配合;预压芯轴6211套设在窝底芯轴6222之中轴向活动,两者轴向的导向稳定,可保证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的稳定轴向活动,双杆套设的结构占用的空间小,更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预压芯轴6211和窝底芯轴6222之间可设置轴套保证活动稳定性并减少磨损。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窝边模具6还包括推动座624,窝底芯轴6222可轴向活动的穿设于推动座624上,推动座624与窝底模座62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25,推动座624由驱动部件驱动并通过第二弹性件625推动窝底模座622同步活动;窝底模座622的外围具有与纸盖输送模具2外围相抵触的抵触面6223,当抵触面6223与纸盖输送模具2抵触时,推动座624继续行进压缩第二弹性件625。
如图3、4所示,通过第二弹性件625的设置,实现窝底模座622也是弹性的压向纸盖输送模具2的抵触面6223,在窝底模座622到达抵触面6223处抵触后,推动座624继续压缩第二弹性件625令合模牢固稳定,模具到位抵触柔和,本身模具没有硬性碰撞,避免了模具间的磕碰磨损;推动座624的复位通过驱动部件实现,窝底模座622可通过重力自行复位,或者通过窝底模座622和推动座624间的限位结构进行复位。第二弹性件625的设置令模具间的到位配合更加柔和,而整体由一个驱动部件进行设置驱动,可以良好的控制成本和降低结构的复杂性。窝底芯轴6222良好的布置了第二弹性件625,第二弹性件625优选为弹簧,弹簧两端与推动座624和窝底模座622进行配合;窝底芯轴6222套设在推动座624之中轴向活动,两者轴向的导向稳定,可保证推动座624和窝底模座622的稳定轴向活动,双杆套设的结构占用的空间小,更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推动座624和窝底芯轴6222之间可设置轴套保证活动稳定性并减少磨损。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窝边环形槽6221的外侧壁高于内侧壁,外侧壁和内侧壁均倾斜设置并在环形槽6221底部成弧形连接。
如图3、4所示,外侧壁较高,其上部用于提前与纸盖A侧壁接触并依靠其向外倾斜的结构向内引导纸盖A,环形槽6221的槽底为弧形令纸盖A侧壁进行柔和的弯折,并通过流畅的连接向内侧壁弯折向上,从而完成窝边;良好的实现了对纸盖A侧壁的引导和柔和窝边,避免了现有窝边时硬性挤压接触所出现的纸盖A变形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成品率。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折边模具4包括同轴设置的折边固定模41和活动模组42,折边固定模41具有一轴向贯通的柱形出模孔411,柱形出模孔411朝向活动模组42的一端周边具有斜向设置的引导壁412;活动模组42包括同轴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预压外圈423、折边预压模422和折底模421,预压外圈423、折边预压模422和折底模421通过驱动部件依次与折边固定模41进行配合,预压外圈423与折边固定模41的端面接触配合用于预压定位待折边纸片,折边预压模422与引导壁412相适配并在接触配合时用于对待折边纸片预先折出斜度,折底模421与柱形出模孔411相适配并在向着柱形出模孔411推送时用于将待折边纸片在柱形出模孔411中成型为柱形的纸盖;折底模421将纸盖向上推出柱形出模孔411时将纸盖推至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2进行定位。
如图5、6所示,优选为可将折边固定模41设置于上方,活动模组42设置于下方,待折边纸片从侧边的纸片输送机构3输送到折边固定模41和活动模组42之间,如果是片状纸片,可由活动模组42外侧的限位机构进行限位令纸片上下对齐;如果是带状纸片,可由活动模组42外侧的切割机构切割成片状。预压外圈423、折边预压模422和折底模421可通过独立的驱动部件依次向上运动或者同步运动,在预压外圈423与折边固定模41的端面抵触后对纸片进行了周边定位,有利于后续的动作,纸片不会出现偏移,预压外圈423与折边固定模41的端面可采用压力不大的抵触或者弹性抵触的方式,在定位的同时便于后续纸片向内滑移成型。之后折边预压模422到达引导壁412处,两者的斜面抵触从而将纸片的周边折出斜度,折边预压模422和引导壁412也可采用压力不大的抵触或者弹性抵触的方式,在引导纸片弯折的同时便于后续纸片向内滑移成型。最后由折底模421接触纸片,折底模421呈柱形,其通过持续的行进把纸片压入柱形出模孔411,纸片翻折的周边成为柱形;因外部的纸片均要先经过折边预压模422和引导壁412的斜向引导折动,纸片之间进行了预先的初步挤压折叠,随着纸片到达柱形出模孔411和折底模421之间成型为柱形的侧壁,纸片可以较为均匀的折叠,不会出现周边快速翻折形成的结构挤压折叠不均匀的情况。随着折底模421持续的推进并把成型为柱形的纸盖向上推出柱形出模孔411,可推至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2中进行定位。以上优选方案良好的实现了纸盖A的折边工作,通过结构上的引导令纸盖A的侧壁稳定均匀成型,整体结构上折叠均匀,具有较好的外形,可以标准化的供后边工序继续加工成成品,提高了纸盖A加工成品的质量,可以良好的适配纸杯或纸碗,周边结构均匀可以稳定的盖合纸杯或纸碗。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通过一预压顶杆424进行同步推动,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两者与预压顶杆424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425,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依靠弹性部件425的弹性分别抵触在折边固定模41端面和引导壁412处;当预压外圈423与折边固定模41端面抵触时,预压顶杆424继续行进将折边预压模422抵向引导壁412;预压顶杆424的前端设置有预压布置架43,预压布置架43包括顶盘431、内压环432和外压环433,顶盘431设置于预压顶杆424的端部,内压环432和外压环433分别设置于顶盘431的内侧和外侧;外压环433通过台阶434对预压外圈423进行上限位,预压外圈423与顶盘431之间设置弹性部件425;内压环432通过台阶434对折边预压模422进行上限位,折边预压模422和顶盘431之间设置弹性部件425。
如图5、6所示,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可以通过一个部件,即预压顶杆424进行同步推动,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推出的位置差异由弹性部件425实现;在同步推动时,预压外圈423先到达折边固定模41端面并进行抵触,此时预压顶杆424继续进行,可把折边预压模422抵触至引导壁412;而预压外圈423处可压缩弹性部件425实现弹性的抵触,折边预压模422和引导壁412处也为弹性的抵触。在以上结构下,可以良好的实现外部周边的定位和中部周边的折弯,并且两者的弹性抵触便于折底模421在推进纸片成型时,周边的阻力较小,更有利于保证纸片的成型,抵触的外周不容易因抵触力过大而伤到纸片,保证纸盖A的成品率。同时预压顶杆424可由一个驱动部件进行设置驱动,可以良好的控制成本和降低结构的复杂性。
作为对预压顶杆424前端结构的进一步细化,设置的预压布置架43对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进行具体的定位布置;内压环432和外压环433均为环形,内压环432在顶盘431内侧设置后向外形成台阶434来限位折边预压模422,外压环433在顶盘431外侧设置后向内形成台阶434来限位预压外圈423,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在内压环432和外压环433之间的空间伸出,两者相互之间通过柱形的侧壁限位;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的下部设置弹性部件425抵在顶盘431上,弹性部件425可在周向上均匀布置多组来稳定承载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外压环433的端部内缘和折边固定模41的端部外缘配合形成切割待折边纸片的切刀刃44。
如图6所示,外压环433可具体设置为用于配合带状纸片工作的结构,即外压环433和折边固定模41形成上下的切割结构,以外压环433持续的向上运动来实现外压环433和折边固定模41相配合的切刀刃44将带状纸片切出中部的片状纸片,便于适配带状纸片输送的机型使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外压环433的内缘设置覆盖180度的若干送纸限位挡片45,并留出180度的空间用于侧边送纸的空间。
如图6所示,外压环433周边设置送纸限位挡片45为用于配合片状纸片工作的结构,适配片状纸片输送的机型使用,片状纸片由纸片输送机构3从侧边推入折边固定模41和活动模组42之间;在到达围成半圈的若干送纸限位挡片45后,片状纸片受到阻挡而停在对齐的位置;作为优选可以设置四个送纸限位挡片45,在左右位置对称设置两组,并在后方设置对称的两组,实现片状纸片的良好限位;或者是根据需要排列送纸限位挡片45,满足对不同形状纸片的阻挡限位。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顶盘431的周边穿设于若干导杆46上,导杆46与预压顶杆424平行布置,导杆46上设置有用于顶盘431缓冲的缓冲弹簧461。
如图5、6所示,导杆46可优选为设置在四个角的位置,实现稳定的布置顶盘431,并令顶盘431可沿着预压顶杆424的轴向稳定活动;顶盘431在推出时位置受到折边固定模41和活动模组42之间抵触,而在复位时,可以进一步的设置缓冲弹簧461,令顶盘431在复位时受到良好的缓冲,降低预压布置架43内结构下降所受到的硬性冲击,减少零部件间的磨损。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折底模421包括折边顶头4211和折边顶杆4212,折边顶头4211呈柱形并设置于折边顶杆4212的端部,折边顶杆4212可轴向活动的穿设于预压顶杆424之中,预压顶杆424和折边顶杆4212分别通过独立的驱动部件进行运动。
如图5、6所示,折边顶头4211具体设置为柱形并相适配的设置在折边预压模422内部的空间中,后端连接的折边顶杆4212穿过预压顶杆424可以向外连接独立的驱动部件进行运动,预压顶杆424和折边顶杆4212之间可设置轴套保证活动稳定性并减少磨损;而双杆套设的结构占用的空间小,更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柱形出模孔411的孔壁与引导壁412通过弧形过渡。
如图5、6所示,中部弧形过渡的柱形出模孔411孔壁与引导壁412更有利于纸片的引导折边,整体顺畅,形变均匀,不易损坏纸片,保证成品率。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折边预压模422具有位于端部内侧的平面壁4221和位于端部外侧的斜壁4222,斜壁4222与引导壁412相适配。
如图5、6所示,在配合时,斜壁4222与引导壁412接触来限位纸片;平面壁4221没有尖锐的夹角,不会损伤到纸片表面,在折底模421和斜壁4222之间形成平缓的区域令纸片良好的过渡,不会对纸片过度的挤压留下折痕,保证纸盖外形良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加热机构5包括吹风机构51和吹风罩52,该吹风罩52形成一个空腔53,吹风机构51从下部连接至吹风罩52的空腔53中,空腔53的上部开口并与纸盖输送模具2相对应,当纸盖输送模具2位于加热机构5处时,纸盖A盖合于空腔53的上部开口处,吹风机构51工作会向空腔53吹送热风,从而对纸盖A进行加热软化纸盖A表面的膜,该膜优选采用PE膜;并且优选的可以在空腔53侧边再设置一排气通道54,来引导气流,避免风对纸盖A造成较大的压力。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定型模具8和预压模具10均可采用该结构实现,其包括定型模81、导杆82和导杆座83,导杆82在导杆座83中轴向活动,导杆82的上部设置定型模81,定型模81为柱体,用于伸入柱形模腔211来与柱形模腔211的侧壁配合压实纸盖A的侧壁,从而可以定型如图10所示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状态下的纸盖A。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滚花模具7包括支座71、滚花轮72和偏心旋转机构73,所述偏心旋转机构73可旋转的设置在支座71中,支座71同时通过其结构与纸盖输送模具2配合,可以和纸盖输送模具2上下合模,滚花轮72位于偏心旋转机构73的上端;合模时滚花轮72进入柱形模腔211中,由偏心旋转机构73旋转令滚花轮72压实一周的纸盖A侧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设置的输送转盘(1)、用于定位纸盖进行输送的纸盖输送模具(2)、将纸片原料进行输送的纸片输送机构(3)、对纸片原料进行折边形成柱形的纸盖的折边模具(4)、对纸盖加热进行软化的加热机构(5)、对纸盖进行侧壁下部向内弯折的窝边模具(6)、对向内弯折的纸盖侧壁进行对外压实的滚花模具(7)、对纸盖进行压实进行定型的定型模具(8)以及对纸盖向外输送的输出机构(9),所述纸盖输送模具(2)为多个并设置在输送转盘(1)的圆周方向上,所述折边模具(4)、加热机构(5)、窝边模具(6)、滚花模具(7)、定型模具(8)和输出机构(9)在输送转盘(1)的圆周方向下方依次布置并与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2)的停留工位相对应,所述纸片输送机构(3)设置于折边模具(4)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模具(4)和相邻的加热机构(5)之间还设置有对折边模具(4)折边后形成的柱形的纸盖进行预压整型的预压模具(10),所述预压模具(10)与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2)的停留工位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5)和窝边模具(6)设置为两组,两组加热机构(5)和窝边模具(6)在输送转盘(1)的圆周方向上依次布置,用于对纸盖进行前后两次的侧壁下部向内弯折,后一次的向内弯折程度大于前一次的向内弯折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片输送机构(3)处还设置有对纸片原料进行上油的上油机构(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盖输送模具(2)包括固定模本体(212)和推料组件(213),所述固定模本体(212)的下部设置用于容纳纸盖的柱形模腔(211),所述推料组件(213)从固定模本体(212)的上部伸入柱形模腔(211)并可沿轴向活动,所述推料组件(213)上设置通道(214)与外部吸气机构连接用于对纸盖吸住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213)包括相互连接的推板(2131)和导向轴(2132),所述推板(2131)呈柱形并容纳于柱形模腔(211)中,与柱形模腔(211)的截面相适配用于抵触纸盖,所述导向轴(2132)穿设于固定模本体(212)中进行轴向活动,所述通道(214)沿导向轴(2132)轴向设置并连通至推板(213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窝边模具(6)包括同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所述窝底模座(622)具有用于对纸盖侧壁窝底的环形槽(6221);当纸盖输送模具(2)和窝边模具(6)相对进行工作时,所述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通过驱动部件依次与纸盖输送模具(2)进行配合,由窝底预压模(621)抵触纸盖底部进行限位,由窝底模座(622)的环形槽(6221)抵触纸盖侧壁对侧壁进行向内弯折窝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窝底预压模(621)和窝底模座(62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623),所述窝底模座(622)在行进时通过第一弹性件(623)推动窝底预压模(621)同步活动,当窝底预压模(621)抵触纸盖底部后,窝底模座(622)继续行进时压缩第一弹性件(62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模具(4)包括同轴设置的折边固定模(41)和活动模组(42),所述折边固定模(41)具有一轴向贯通的柱形出模孔(411),所述柱形出模孔(411)朝向活动模组(42)的一端周边具有斜向设置的引导壁(412);所述活动模组(42)包括同轴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预压外圈(423)、折边预压模(422)和折底模(421),所述预压外圈(423)、折边预压模(422)和折底模(421)通过驱动部件依次与折边固定模(41)进行配合,所述预压外圈(423)与折边固定模(41)的端面接触配合用于预压定位待折边纸片,所述折边预压模(422)与引导壁(412)相适配并在接触配合时用于对待折边纸片预先折出斜度,所述折底模(421)与柱形出模孔(411)相适配并在向着柱形出模孔(411)推送时用于将待折边纸片在柱形出模孔(411)中成型为柱形的纸盖;所述折底模(421)将纸盖向上推出柱形出模孔(411)时将纸盖推至上方的纸盖输送模具(2)进行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通过一预压顶杆(424)进行同步推动,所述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两者与预压顶杆(424)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425),所述预压外圈(423)和折边预压模(422)依靠弹性部件(425)的弹性分别抵触在折边固定模(41)端面和引导壁(412)处;当预压外圈(423)与折边固定模(41)端面抵触时,预压顶杆(424)继续行进将折边预压模(422)抵向引导壁(412);
所述预压顶杆(424)的前端设置有预压布置架(43),所述预压布置架(43)包括顶盘(431)、内压环(432)和外压环(433),所述顶盘(431)设置于预压顶杆(424)的端部,所述内压环(432)和外压环(433)分别设置于顶盘(431)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外压环(433)通过台阶(434)对预压外圈(423)进行上限位,预压外圈(423)与顶盘(431)之间设置弹性部件(425);所述内压环(432)通过台阶(434)对折边预压模(422)进行上限位,折边预压模(422)和顶盘(431)之间设置弹性部件(425)。
CN201920285824.6U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666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5824.6U CN209666457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5824.6U CN209666457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6457U true CN209666457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5824.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666457U (zh) 2019-03-06 2019-03-06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64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105A (zh) * 2019-03-06 2019-05-03 浙江国豪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105A (zh) * 2019-03-06 2019-05-03 浙江国豪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CN109703105B (zh) * 2019-03-06 2023-11-21 浙江国豪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3105A (zh)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US10524599B1 (en) Flexible straw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037621B (zh) 一种可切成不同形状的桔花糕切割设备
CN104441761B (zh) 一种纸盒切边取模装置
US20120190521A1 (en) Beverage Pod Manufacturing Machine
CN209666457U (zh) 一种全自动纸盖成型机
US9039589B2 (en) Beverage pod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machine
US20150125564A1 (en) Dumpling maker
CN106142677A (zh) 高速纸杯(碗)成型机
CN109732997A (zh) 一种纸盖成型方法
CN101121445B (zh) 茶水分离式纸茶杯成型联机
US20230074403A1 (en) Manufactur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tubular element provided with a filter at one end
US20230108165A1 (en) Manufactur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ilter for a tubular element
CN209666465U (zh) 一种纸盖折边模具
JPS61172721A (ja) 連続熱成形機によつてフオームプラスチツクのフオイルで形成されるトレーの内表面にしぼ押するためのしぼ押装置
CN210821102U (zh) 锥形纸杯成型设备
US3157096A (en) Device adapted to b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conical paper cups
KR20110030180A (ko) 종이 뚜껑 제조 설비용 뚜껑통체 상하부 컬링장치
CN209832802U (zh) 一种纸盖窝边模具
CN207607166U (zh) 一种直筒机
US2321407A (en) Cup-making machine
CN109733000A (zh) 一种纸盖窝边模具
CN203972674U (zh) 扣缝制罐机
US20230084810A1 (en) Manufactur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tubular element, in particular for a smoking article
CN105479820B (zh) 带有开孔机构和切料机构的管状瓦楞纸套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