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8200U -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58200U CN209658200U CN201920486990.2U CN201920486990U CN209658200U CN 209658200 U CN209658200 U CN 209658200U CN 201920486990 U CN201920486990 U CN 201920486990U CN 209658200 U CN209658200 U CN 2096582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transparency conducting
- type
- conducting layer
- mw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包括:P型衬底,所述P型衬底的正面依次向上设置有N型扩散层、SiO2层、透明导电层和正金属电极,所述P型衬底的背面依次向下设置有钝化层、氮化硅层,所述氮化硅层外设有背电场层和背金属电极,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设有多个贯穿至氮化硅层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填有连接正金属电极的灌孔金属电极,使正金属电极延伸至氮化硅层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透明导电层,可以使电池片接收阳光的受光率提高,同时因其导电特性,可以降低串联电阻,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
背景技术
自从第一块太阳能电池在贝尔实验室诞生以来,硅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发展以及实际应用,特别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也在持续下降。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太阳能电池全球市场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的产线光电转换效率目前也已突破22%,与传统火力发电的成本差也在不断缩小,在未来几年有望与火力发电的成本持平。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能源在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按基材的掺杂类型不同,可以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分为N型晶体硅太阳能和P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如何改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这是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包括:P型衬底,所述P型衬底的正面依次向上设置有N型扩散层、SiO2层、透明导电层和正金属电极,所述P型衬底的背面依次向下设置有钝化层、氮化硅层,所述氮化硅层外设有背电场层和背金属电极,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设有多个贯穿至氮化硅层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填有连接正金属电极的灌孔金属电极,使正金属电极延伸至氮化硅层外。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导电层与SiO2层之间设有第二钝化层。
优选地,所述P型衬底为P型单多晶硅片,所述P型单多晶硅片的厚度在150-300微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P型衬底表面制绒的绒面在1-15微米之间,所述绒面的反射率在5%~25%之间。
优选地,所述P型衬底的方块电阻在50至140欧姆/□之间。
优选地,所述氮化硅层的厚度在100~250纳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SiO2层的厚度在1到10纳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透明导电层为ITO层或IWO层。
优选地,所述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材质都为氧化铝和/或氮氧化硅。
进一步的,所述钝化层和氮化硅层上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背电场层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抵触所述P型衬底的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增加透明导电层,可以使电池片接收阳光的受光率提高,同时因其导电特性,可以降低串联电阻,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并通过优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各部分的具体尺寸与材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最优。同时制造方法简单易行,且与现有的制备工艺兼容,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加钝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加第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为方便描述引入上下、正背的概念,以说明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关系,上下、正背的词汇不用于限定技术内容。
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P型衬底1,P型衬底1的正面依次向上叠置有N型扩散层11、SiO2层12、透明导电层13和正金属电极14,P型衬底1的背面依次向下设置有钝化层21、氮化硅层22,氮化硅层22外设有背电场层23和背金属电极24,其中,背电场层留有多个空隙,背金属电极位于空隙处。透明导电层13上设有多个贯穿至氮化硅层22的通孔,通孔内填有连接正金属电极14的灌孔金属电极15,使正金属电极14通过灌孔金属电极15延伸至氮化硅层22外,并位于背电场层23的空隙处,与背金属电极24间隔。当光线通过透明导电层照射到pn结上时,由光生伏特效应在P型衬底和N型扩散层上产生电动势,正金属电极和背金属电极连接外部负荷,从而向外部负荷供电。通过设置透明导电层,可以使电池片接收阳光的受光率提高,同时其导电特性,也可以降低串联电阻,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
如图2所示,透明导电层13与SiO2层12之间还设有第二钝化层16,在制备电池片的时候将电池片置于反应炉中,电池片的背面暴露在反应炉中的时候,其正面不做处理的话也同样暴露在反应炉中。为简化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故此电池片的正面不做覆盖处理,在电池片的正面也生成一层第二钝化层。第二钝化层16和钝化层21都是采用氧化铝层或氮氧化硅层、或者氧化铝和氮氧化硅同时存在的掺杂层。
如图3所示,叠置的钝化层21和氮化硅层22上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二通孔25,背电场层23可以通过第二通孔25抵触P型衬底1的下表面。此结构一是可以使背电场层较为牢固,二是方便收集电流。
本实用新型中,透明导电层13为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膜(ITO)或氧化钨锡透明导电膜(IWO)。这两种材料具有较好的高透光性和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具体制造方法流程:在P型衬底(P型单多晶硅片)的表面采用激光开孔,形成用于灌孔金属电极穿过的通孔,再对其表面进行制绒处理,制绒后在其上表面进行磷扩散,对磷扩散后的硅片湿法刻蚀,湿法刻蚀会去掉背面的磷扩散区域和正面的磷硅玻璃部分,再进行氧化退火处理,生长形成SiO2层;在P型单多晶硅片的背面进行镀钝化层,在上表面的氧化层上面也可以镀钝化层;接着对下表面的氮化硅层和钝化层使用激光进行开孔;接着在制备背电场层、背金属电极和正金属电极并进行烧结,制备正面的正金属电极同时形成灌孔金属电极。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方法简单易行,且与现有的制备工艺兼容,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尺寸与材质为:P型衬底1为P型单多晶硅片,P型单多晶硅片的厚度在150-300微米之间;其表面制绒的绒面在1-15微米之间,绒面的反射率在5%~25%之间;P型单多晶硅片在磷扩散后的方块电阻在50至140欧姆/□之间;氮化硅层的厚度在100~250纳米之间;SiO2层的厚度在1到10纳米之间。通过优化各部分的具体尺寸,使本实用新型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最优。
本实用新型中,金属电极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印刷、银线、电镀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包括:P型衬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衬底(1)的正面依次向上设置有N型扩散层(11)、SiO2层(12)、透明导电层(13)和正金属电极(14),所述P型衬底的背面依次向下设置有钝化层(21)、氮化硅层(22),所述氮化硅层(22)外设有背电场层(23)和背金属电极(24),所述透明导电层(13)上设有多个贯穿至氮化硅层(22)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填有连接正金属电极(14)的灌孔金属电极(15),使正金属电极(14)延伸至氮化硅层(22)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3)与SiO2层(12)之间设有第二钝化层(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衬底(1)为P型单多晶硅片,所述P型单多晶硅片的厚度在150-300微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衬底(1)表面制绒的绒面在1-15微米之间,所述绒面的反射率在5%~25%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衬底(1)的方块电阻在50至140欧姆/□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层(22)的厚度在100~250纳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层(12)的厚度在1到10纳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13)为ITO层或IWO层。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21)和第二钝化层(16)的材质都为氧化铝和/或氮氧化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21)和氮化硅层(22)上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二通孔(25),所述背电场层(23)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25)抵触所述P型衬底(1)的下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86990.2U CN209658200U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86990.2U CN209658200U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58200U true CN209658200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2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86990.2U Active CN209658200U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58200U (zh) |
-
2019
- 2019-04-11 CN CN201920486990.2U patent/CN2096582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28103B (zh) | 太阳能电池 | |
CN103489934B (zh) | 一种双面透光的局部铝背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1093387A1 (zh) | 一种p型局部背表面场钝化双面太阳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 |
CN203760486U (zh) | 一种p型晶体硅电池 | |
CN104752562A (zh) | 一种局部硼背场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 |
CN104157717B (zh) | 一种全背电极n型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 |
CN206148449U (zh) | 一种适合薄片化的n型pert双面电池结构 | |
CN111816714A (zh) | 一种激光硼掺杂背钝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034193A (zh) | 一种Topcon钝化结构的多细栅IB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459638A (zh) | 一种Topcon钝化的IB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640826A (zh) | 一种利用选择性接触导电的电池制备方法 | |
CN102214720B (zh) | 基于p型硅片的背接触异质结太阳电池 | |
CN215644514U (zh) | 太阳能电池的复合栅线电极、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 |
CN209658197U (zh) |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单多晶n型双面topcon电池 | |
CN114050105A (zh) | 一种TopCon电池的制备方法 | |
CN209592056U (zh) | 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单多晶p型双面perc电池 | |
CN110047949A (zh) | 一种异质结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9658196U (zh) |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n型topcon电池 | |
CN103022174A (zh) | 一种基于n型硅片的金属贯穿式背发射极晶硅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18874A (zh) |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9658198U (zh) |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topcon电池 | |
CN209658189U (zh) | 一种具有透明导电层的单多晶p型单面perc电池 | |
CN102201480A (zh) | 基于n型硅片的碲化镉半导体薄膜异质结太阳电池 | |
CN209658200U (zh) | 具有透明导电层的mwt单多晶p型perc电池 | |
CN208674136U (zh) | 分片贯孔双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