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7920U -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7920U
CN209657920U CN201920514252.4U CN201920514252U CN209657920U CN 209657920 U CN209657920 U CN 209657920U CN 201920514252 U CN201920514252 U CN 201920514252U CN 209657920 U CN209657920 U CN 209657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recoiling device
insulator
insulator body
arc extingu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42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嬿蕾
王巨丰
唐佳雄
徐宇恒
李心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142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7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7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7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主要由绝缘子主体、低压电极和高压电极组成;绝缘子主体内部中空,并沿着绝缘子主体纵向设有若干块绝缘隔板使绝缘子主体内部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反冲灌注灭弧腔;在每一个反冲灌注灭弧腔内均放置有一个反冲装置,并且反冲装置在绝缘子主体内部呈螺旋阶梯排布方式设置;在两两相邻的反冲装置之间的绝缘隔板上设有壁电极,并且处于下方的反冲装置的顶部与壁电极一面相连接,处于上方的反冲装置的底部与壁电极另一面相连接,使反冲装置依次首尾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防雷装置闪络问题,降低电力设备雷击跳闸率,保护电力设施,提高电网可靠性,有利于电力安全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配电架空线路用的绝缘子,涉及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绝缘子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电气绝缘和机械固定,为此规定有各种电气和机械性能的要求。针对在复合绝缘子的研制、工艺、材料、试验打法、老化问题、机械性能、脆断问题、伞群结掏、高海拔问题等方面,其中老化问题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严重情况使得绝缘子发生闪络发生单相短路故障照成跳闸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绝缘子老化促成电弧沿面闪络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主要由绝缘子主体、低压电极和高压电极组成;所述的绝缘子主体下端开口、内部中空,并沿着绝缘子主体纵向设有若干块绝缘隔板使绝缘子主体内部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反冲灌注灭弧腔;在每一个反冲灌注灭弧腔内均放置有一个反冲装置,并且反冲装置在绝缘子主体内部呈螺旋阶梯排布方式设置;在两两相邻的反冲装置之间的绝缘隔板上设有壁电极,并且处于下方的反冲装置的顶部与壁电极一面相连接,处于上方的反冲装置的底部与壁电极另一面相连接,使反冲装置依次首尾连接在一起;绝缘子主体最上端的反冲装置的顶部与低压电极相连接,绝缘子主体最下端的反冲装置的底部与高压电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反冲装置主要由反冲管和接闪器组成;所述的反冲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安装接闪器,使反冲装置成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半封闭管件;所述的接闪器与相邻的壁电极相连接(其中,绝缘子主体最上端的反冲装置顶部的接闪器与低压电极相连接)。反冲装置的开口方向与绝缘子主体的开口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反冲管的开口处设有导弧环;所述的导弧环与相邻的壁电极相连接(其中,绝缘子主体最下端的反冲装置底部的导弧环与高压电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绝缘子主体的横截面呈蜂窝状结构。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裙边。装置结构外增加裙边,增强爬电距离,避免电弧沿面放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通过连接金具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架空导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壁电极采用导弧电极片或者压缩灭弧管。所述的压缩灭弧管的内部设有导弧球。压缩灭弧管采用陶瓷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绝缘子主体内壁主要用高强度、强耐压的非导电材料构成,如合金陶瓷、稀土陶瓷、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有机陶瓷等非导电材料。所述的绝缘隔板材料为高强度、强耐压的非导电材料,如合成硅橡胶、稀土玻璃、石墨烯玻璃等非导电材料。所述的壁电极材料为强导电性的金属或非金属,如铜、铝、钨、镍、铁、石墨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
本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安装在横杆上或架空导线上,该梯形灭弧绝缘子的内部为闪络空气通道,通过绝缘配合,雷击杆塔或避雷线时产生的雷击过电压所形成的电弧进入梯形灭弧绝缘子内部中的反冲灭弧装置中。
电弧是具有弹性形变的等离子体,当其通过导弧环进入反冲装置后,由于受到反冲管壁的限制,电弧进入反冲管始端时,密度、速度、温度增加,导致管内压力的增加,最终产生压爆效应,电弧冲击反冲管底部的接闪器,电弧在堵塞的反冲管底部受到反向弹力,大部分电弧的前进方向发生180°的改变,反弹回的电弧由于速度、密度、压力更大,空腔效应在入口处作用于外电弧,导致反冲管端口处的电弧产生截断。剩下部分电弧由于壁电极库仑力作用进入下一个反冲管内,重复上述过程。
本专利中的反冲管是一个狭管灌注通道,这是电弧进入装置的唯一通道。灌注过程中产生多样的物理变化。
1.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弹性形变。电弧等离子体在进入反冲管入口时,首先物理形状发生改变,由粗电弧变成了极细的电弧,径向压力转成轴向压力,由于狭管反冲效应,在电弧反冲时喷出速度会加快。
2.电弧温升效应加剧。电弧变细后,电弧横截面积减小,根据公式 ,电弧 电阻会大幅度上升。由于雷电弧在实际经验工作中常作为恒流源,根据公式 可知,尽管冲击时时间仅有几微秒,但整体能量会增强,反冲管内敛性温度 会升高。
电弧辐射、对流、传导为能量流失的三种方式,由于封闭管道即外源性封堵环境下,热量不能得到释放,对电弧起到了阻断的作用,只会产热,不会散热,因此会产生阻断性的温升,使得管内温度持续升高。
3.压爆效应急剧增加。当温度的逐步升高使得电弧积累性的增加,又进一步加剧了压爆效应,使电弧喷射力度更大。
当电弧从接闪器进入反冲装置时,由于反冲管很细,粗大的雷电电弧在进入反冲管时会形变为细长的电弧,充满整个管道,管道对电弧会产生作用力最终会形成压爆效应,阻断后续电弧的通过,对电弧产生截断。少部分电弧由于导弧环以及导弧件库仑力作用进入下一个反冲管内,重复上述过程。
与多腔室做对比
(1)耐用性比较。多腔室添加的产气材料是需要高温条件下烘烤产气,于是在高温环境下多腔室灭弧装置内的产气材料被消耗,多腔室的耐用性不佳;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灌注材料不存在消耗因素,不需要通过产气机理灭弧,本实用新型耐用性较好。
(2)灭弧效果比较。多腔室内的每两个相邻电极在电弧通过时产生冷凝极效应,即电弧在相邻电极下温度较低,低温电弧烘烤产气材料使得产气效果不佳,冷凝极效应与高温烘烤产气形成灭弧之间的矛盾使得灭弧效果不佳;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狭管灌注机理,电弧碰撞产生巨大的灭弧能量,运用电弧自身能量以及碰撞灭弧,使灭弧效果极佳。
(3)灭弧灵敏度比较。根据上述的耐用性与灭弧效果,由于多腔室耐用性受到高温影响,而产气受到电极冷凝极效应,即低温电弧烘烤能力极低,冷凝极效应与高温烘烤产气形成灭弧之间的矛盾,小电弧通过时存在灭弧效果不佳,只有在较大电弧通过下多腔室才能正确动作,而大电弧流通会导致继电保护动作即存在跳闸事故,故多腔室灭弧灵敏度不理想;而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大电弧还是小电弧存在,只需要电弧进入本实用新型就会产生灌注机理,灵敏度较高。
(4)运行方式比较。根据上述灵敏度分析,多腔室的动作受到系统运行方式、短路电流等外在因素影响,存在灭弧盲区,使得多腔室防雷匹配十分困难;而本实用新型不存在系统运行方式、短路电流等外在因素影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约束并管控电弧路径,电弧与灭弧通道一致,消除电弧漂移的危害;
(2)多个反冲灌注灭弧腔内的反冲装置作用在电弧上,实现不同电弧段相互隔离,电弧在各个反冲组件内的接闪器处截断,不易电弧重燃;
(3)反冲灌注灭弧腔外的隔板内的壁电极可以有效地分散电弧能量,使电弧化整为零;
(4)反冲灌注灭弧腔内的反冲装置在灭弧过程中不受温度以及电动力影响;且灭弧灵敏度高;
(5)电弧在冲击灭弧段灭弧并摧毁工频建弧通道,并且保证继电保护装置不被察觉;
(6)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替换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串,不仅具备原有绝缘功能,还具有防雷灭弧功能,使用范围广,不受导线布置、杆塔塔型、极性效应影响
(7)有效防止防雷装置闪络问题,降低电力设备雷击跳闸率,保护电力设施,提高电网可靠性,有利于电力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形灭弧绝缘子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形灭弧绝缘子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形灭弧绝缘子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绝缘子主体,2-低压电极,3-高压电极,4-绝缘隔板,5-反冲灌注灭弧腔,6-反冲装置,7-壁电极,8-裙边,61-反冲管,62接闪器,611-导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4所示,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主要由绝缘子主体1、低压电极2和高压电极3组成;所述的绝缘子主体1下端开口、内部中空并沿着绝缘子主体1纵向设有若干块绝缘隔板4使得绝缘子主体1内部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反冲灌注灭弧腔5在每一个反冲灌注灭弧腔5内均放置有一个反冲装置6,并且反冲装置6在绝缘子主体1内部呈螺旋阶梯排布;在两两相邻的反冲装置6之间的绝缘隔板4上设有壁电极7,并且处于下方的反冲装置6的顶部与壁电极7一面相连接,处于上方的反冲装置6的底部与壁电极7另一面相连接,使反冲装置6依次首尾连接在一起;绝缘子主体最上端的反冲装置的顶部与低压电极2相连接,绝缘子主体最下端的反冲装置的底部与高压电极3相连接。
所述的反冲装置6主要由反冲管61和接闪器62组成;所述的反冲管61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安装接闪器62,使反冲装置6成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半封闭管件;所述的接闪器62与相邻的壁电极7相连接。
所述的反冲管61的开口处设有导弧环611;所述的导弧环611与相邻的壁电极7相连接。
所述的绝缘子主体1的横截面呈蜂窝状结构。
所述的壁电极7采用导弧电极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绝缘子主体1外表面设有若干个裙边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壁电极7采用压缩灭弧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压缩灭弧管的内部设有导弧球。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本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安装在横杆上或架空导线上,雷击杆塔或避雷线时产生的雷击过电压所形成的电弧进入梯形灭弧绝缘子内部中的灭弧腔中,进行多级反冲灭弧。
当雷击输电线路或线路产生感应雷过电压,致使防雷装置闪络高压端开始有雷击电流经过高压电极,电弧可以通过高压电极牵引进入本装置反冲灌注灭弧腔5内部,当其进入反冲装置6后,由于受到反冲管壁的限制,电弧进入反冲管始端时,密度、速度、温度增加,导致管内压力的增加,最终产生压爆效应,电弧冲击反冲管底部的接闪器62,电弧在堵塞的反冲管底部受到反向弹力,大部分电弧的前进方向发生180°的改变,反弹回的电弧由于速度、密度、压力更大,空腔效应在入口处作用于外电弧,导致反冲管61端口处的电弧产生截断。少部分电弧由于壁电极库仑力作用进入下一个反冲管内,重复上述过程。
当雷击杆塔或者输电线路避雷线,致使防雷装置闪络低压端开始有雷击电流经过低压电极,电弧可以通过低压电极牵引进入本装置反冲灌注灭弧腔5内部,由于反冲管装置6内管径很小,粗大的雷电电弧在进入反冲管时会形变为细长的电弧,充满整个管道,管道对电弧会产生作用力最终会形成压爆效应,阻断后续电弧的通过,对电弧产生截断。剩下部分电弧由于导弧环611以及壁电极库仑力作用进入下一个反冲管内,重复上述过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主要包括绝缘子主体(1)、低压电极(2)和高压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子主体(1)的下端开口、内部中空,并且沿着绝缘子主体(1)纵向设有若干块绝缘隔板(4)使绝缘子主体(1)内部形成若干个独立的反冲灌注灭弧腔(5);在每一个反冲灌注灭弧腔(5)内均放置有一个反冲装置(6),并且反冲装置(6)在绝缘子主体(1)内部呈螺旋阶梯排布;在两两相邻的反冲装置(6)之间的绝缘隔板(4)上设有壁电极(7),并且处于下方的反冲装置的顶部与壁电极(7)一面相连接,处于上方的反冲装置的底部与壁电极(7)另一面相连接,使反冲装置依次首尾连接在一起;绝缘子主体最上端的反冲装置的顶部与低压电极(2)相连接,绝缘子主体最下端的反冲装置的底部与高压电极(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冲装置(6)主要由反冲管(61)和接闪器(62)组成;所述的反冲管(61)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安装接闪器(62),使反冲装置(6)成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半封闭管件;所述的接闪器(62)与相邻的壁电极(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冲管(61)的开口处设有导弧环(611);所述的导弧环(611)与相邻的壁电极(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子主体(1)的横截面呈蜂窝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子主体(1)外表面设有若干个裙边(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通过连接金具固定安装在横担上或架空导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电极 (7)采用导弧电极片或者压缩灭弧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灭弧管的内部设有导弧球。
CN201920514252.4U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Active CN209657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4252.4U CN209657920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4252.4U CN209657920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7920U true CN209657920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4252.4U Active CN209657920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7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7112B (zh) 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
WO2020215650A1 (zh) 一种带外串联间隙避雷器及防雷系统
CN105977789A (zh) 一种螺旋形多间隙避雷器
CN109273987A (zh) 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CN209657920U (zh)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绝缘子
Podporkin et al. Development of multi-chamber insulator-arrester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220 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CN109273988A (zh) 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CN209591690U (zh) 一种半封闭式反冲综合灭弧绝缘子
CN109638650A (zh) 一种基于多腔室线路防雷装置
CN209658601U (zh) 一种喇叭型反冲式压缩灭弧防雷装置
CN201331982Y (zh) 一种能提高外绝缘电气强度的绝缘子
CN210575306U (zh) 一种新型梯形双极灭弧绝缘子
CN209658599U (zh) 一种无空气间隙的半封闭式反冲综合灭弧避雷器
CN107546575A (zh) 一种纵吹库仑力压缩引雷灭弧球及双球式招弧角
CN208970930U (zh) 一种基于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的组合型避雷器
CN209657921U (zh) 一种半封闭式反冲综合灭弧避雷器
CN208723314U (zh) 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棒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CN209766141U (zh) 一种半封闭式双反冲灭弧防雷装置
CN208970929U (zh) 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CN210326484U (zh) 无空气间隙的半封闭式双反冲灭弧防雷装置
CN210467450U (zh) 一种新型梯形双极灭弧防雷装置
CN210326482U (zh) 无空气间隙的梯形灭弧防雷装置
CN210326483U (zh) 一种新型梯形灭弧防雷装置
CN210167181U (zh) 无空气间隙的梯形双极灭弧防雷装置
CN111834066A (zh) 一种新型梯形双极灭弧绝缘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