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7106U - 控制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7106U
CN209657106U CN201920077292.7U CN201920077292U CN209657106U CN 209657106 U CN209657106 U CN 209657106U CN 201920077292 U CN201920077292 U CN 201920077292U CN 209657106 U CN209657106 U CN 209657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or
interface
control
secondary processor
primary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72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飞鹏
胡余生
钟成堡
王长恺
殷伟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00772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7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7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7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控制设备及系统,所述设备包括:主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辅助处理器连接,用于生成控制至少一个对象的控制数据集,并将所述控制数据集发送给所述辅助处理器;所述辅助处理器,用于利用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协议将所述控制数据集进行并行转换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对象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以太网接口发送给至少一个所述对象。在辅助处理器上运行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协议,并且辅助处理器的并行处理方式相对于主处理器串行处理的方式,效率更高,实时性更高,减少了因串行处理造成的时间抖动,进而实现实时精准地控制对象。

Description

控制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器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机器人控制方式主要通过处理器向伺服驱动发送控制指令,进而控制机器人的电机,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执行操作变得复杂多样,相应地控制指令也变得复杂。
处理器的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因实时处理控制指令时,会占用处理器较多资源,并且一般处理器通常采用串行处理的方式,由此降低了处理器的能力,导致处理器与机器人之间在时间上的抖动较长,影响机器人的精准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主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
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辅助处理器连接,用于生成控制至少一个对象的控制数据集,并将所述控制数据集发送给所述辅助处理器;
所述辅助处理器,用于利用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协议将所述控制数据集进行并行转换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对象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以太网接口发送给至少一个所述对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处理器设置有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接口,或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CIe接口。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处理器的所述PCI接口或PCIe接口与所述辅助处理器的I/O接口连接;
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辅助处理器之间采用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处理器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设备为双核异构的SOC芯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核异构的SOC芯片中的所述主处理器的I/O接口与所述辅助处理器的I/O接口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伺服从站;
所述伺服从站,用于通过实时工业以太网从所述辅助处理器的以太网接口接收控制指令。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从站与目标对象的电机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机。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对象包括: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及系统,包括主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且主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之间采用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传输时间更快、效率更高,更能符合实时性需求,通过辅助处理器分担主处理器的部分工作(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对应的处理内容),降低了主处理器的资源占有率;在辅助处理器上运行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协议,并且辅助处理器的并行处理方式相对于主处理器串行处理的方式,效率更高,实时性更高,减少了因串行处理造成的时间抖动,进而实现实时精准地控制对象的各项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具体包括:
主处理器11和辅助处理器12;
所述主处理器11与所述辅助处理器12连接,用于生成控制至少一个对象的控制数据集,并将所述控制数据集发送给所述辅助处理器12;
所述辅助处理器12,用于利用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协议将所述控制数据集进行并行转换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对象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以太网接口发送给至少一个所述对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可选方案中,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主处理器11上设置有标准接口111,在辅助处理器12上设置有I/O接口121,主处理器11的标准接口111与辅助处理器12上设置有I/O接口121连接。
进一步地,标准接口111可以是,但不限于: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接口,或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接口。
可以理解为:在主处理器11与辅助处理器12之间,采用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可选方案中,主处理器11可以是,但不限于:X86、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或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可选方案中,辅助处理器12可以是,但不限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设备可以包括两块单独的芯片,具体为:主处理器11和辅助处理器12,在控制设备包括两块单独的芯片时,如图1或图2所示,二者通过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可选方案中,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控制设备还可以是双核异构的SOC芯片,可以理解为主处理器11和辅助处理器12集成与一块芯片上,只需将主处理器11的I/O接口与辅助处理器12的I/O接口连接,即可实现主处理器11和辅助处理器12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及系统,包括主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且主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之间采用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传输时间更快、效率更高,更能符合实时性需求,通过辅助处理器分担主处理器的部分工作(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对应的处理内容),降低了主处理器的资源占有率;在辅助处理器上运行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协议,并且辅助处理器的并行处理方式相对于主处理器串行处理的方式,效率更高,实时性更高,减少了因串行处理造成的时间抖动,进而实现实时精准地控制对象的各项操作。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
控制设备10和至少一个伺服从站13。
进一步地,控制设备10可以采用图1-图3中所示的单独的芯片的设计,或还可以采用双核异构的SOC芯片的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可选方案中,控制设备10中的辅助处理12上设置有以太网接口122,辅助处理12通过以太网接口122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至少一个伺服从站13。
进一步地,伺服从站13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与其连接的目标对象的电机,进而通过控制电机控制目标对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可选方案中,目标对象可以是,但不限于:机器人、无人机或工业设备等。
例如,目标对象为:六轴机器人,伺服从站的个数为6个;对于伺服从站的个数可根据目标对象的类型进行确定,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控制系统采用单独的芯片的设计的控制设备10,且主处理器11采用X86,辅助处理器12采用FPGA,X86上设置有标准接口111(PCI接口或PCIe接口),标准接口111与FPGA上的I/O接口121连接,X86与FPGA之间采用采用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FPGA通过以太网接口122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至少一个伺服从站1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控制系统采用单独的芯片的设计的控制设备10,且主处理器11采用ARM,辅助处理器12采用FPGA,ARM上设置有标准接口111(PCI接口或PCIe接口),标准接口111与FPGA上的I/O接口121连接,X86与FPGA之间采用采用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FPGA通过以太网接口122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至少一个伺服从站13。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控制系统采用双核异构的SOC芯片的设计的控制设备10,且主处理器11采用X86,辅助处理器12采用FPGA,X86的I/O接口与FPGA的I/O接口连接,FPGA通过以太网接口122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至少一个伺服从站1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控制系统采用双核异构的SOC芯片的设计的控制设备10,且主处理器11采用ARM,辅助处理器12采用FPGA,ARM的I/O接口与FPGA的I/O接口连接,FPGA通过以太网接口122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至少一个伺服从站13。
需要说明的是,图5-8分别以主处理器为X86或ARM为例进行介绍,除X86或ARM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处理器(如,MCU)代替主处理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对此,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通过在主处理器侧设置辅助处理器,主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之间采用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传输时间更快、效率更高,更能符合实时性需求,通过辅助处理器分担主处理器的部分工作(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对应的处理内容),降低了主处理器的资源占有率;在辅助处理器上运行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协议,并且辅助处理器的并行处理方式相对于主处理器串行处理的方式,效率更高,实时性更高,减少了因串行处理造成的时间抖动,进而实现实时精准地控制机器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处理器和辅助处理器;
所述主处理器设置有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接口,或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CIe接口;
所述主处理器的所述PCI接口或PCIe接口与所述辅助处理器的I/O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主处理器生成控制至少一个对象的控制数据集,并将所述控制数据集发送给所述辅助处理器;所述辅助处理器,利用实时工业以太网主站协议将所述控制数据集进行并行转换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控制所述对象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通过以太网接口发送给至少一个所述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辅助处理器之间采用PCI协议或PCIe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处理器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为双核异构的SOC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核异构的SOC芯片中的所述主处理器的I/O接口与所述辅助处理器的I/O接口连接。
6.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伺服从站;
所述伺服从站,用于通过实时工业以太网从所述辅助处理器的以太网接口接收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从站与目标对象的电机连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机器人。
CN201920077292.7U 2019-01-16 2019-01-16 控制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209657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7292.7U CN209657106U (zh) 2019-01-16 2019-01-16 控制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7292.7U CN209657106U (zh) 2019-01-16 2019-01-16 控制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7106U true CN209657106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1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7292.7U Active CN209657106U (zh) 2019-01-16 2019-01-16 控制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71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3873A (zh) * 2019-01-16 2019-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3873A (zh) * 2019-01-16 2019-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设备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7916B (zh) 一种振镜式激光扫描大幅面材料成形加工控制系统
CN109347884B (zh) 一种实时以太网到现场总线的转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5511954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19138B (zh) 一种Profibus-DP主站协议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095537A (zh) 一种并行控制两类工业以太网总线从站设备的数控装置
CN105643624A (zh) 一种机器视觉控制方法及机器人控制器与机器人控制系统
CN103595598A (zh) 一种基于光纤的远程透明传输串口服务器及其控制模式
CN102811152B (zh) 一种多主总线网络通讯实时交易数据交换实现方法
CN209657106U (zh) 控制设备及系统
CN102291337B (zh) EtherCAT协议与Profibus-DP协议通信转换的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CN105487403A (zh) 一种基于can的运动控制系统建立及其仿真建模方法
CN107102965B (zh) 一种数据处理电路、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EP3968171A1 (en) Data exchange chip and server
CN108015771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
CN104460437A (zh) 一种通讯控制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9613873A (zh) 控制设备及系统
CN102339037B (zh) 多轴数控系统
CN103217681A (zh) 一种树形拓扑机构多处理器声纳信号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5028119U (zh) 一种基于pci总线的气液伺服通用控制系统
CN107483352A (zh) 超融合网络设备中数据快速转发结构及方法
CN103810142B (zh) 可重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9460225B (zh) 一种多cpu架构的可视化编译调试系统及方法
CN209524887U (zh) 基于fpga的三维测量系统
CN208622092U (zh) 一种基于双龙芯处理器的高性能数据处理装置
CN106372014A (zh) 一种pcie总线转换cpci总线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