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3510U - 立体车库系统 - Google Patents

立体车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3510U
CN209653510U CN201920027505.5U CN201920027505U CN209653510U CN 209653510 U CN209653510 U CN 209653510U CN 201920027505 U CN201920027505 U CN 201920027505U CN 209653510 U CN209653510 U CN 209653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bicycle parking
stereo garage
bicycle
ga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275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275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3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3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3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系统。该立体车库系统包括: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至少一个泊车机器人;以及多层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存车层,各存车层包括两个车位,泊车机器人被配置为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盘下方,将待存车辆抬起并运输至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在各存车层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车位之间。该立体车库系统具有小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可适用于道路或建筑物两侧。

Description

立体车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而传统的平面车库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立体车库是一种把车辆进行立体停放的新型车库。相对于传统的平面车库,立体车库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大大地节约土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系统。该立体车库系统包括: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泊车机器人;以及多层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存车层,各存车层包括两个车位,泊车机器人被配置为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盘下方,将待存车辆抬起并运输至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在各存车层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车位之间。该立体车库系统具有小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可适用于道路或建筑物两侧。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系统,其包括: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泊车机器人;以及多层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存车层,各所述存车层包括两个车位,所述泊车机器人被配置为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盘下方,将所述待存车辆抬起并运输至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在各所述存车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车位之间。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中,所述升降平台在各所述存车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两个所述车位呈一字型排列。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中,所述车位的形状包括矩形,所述升降平台在各所述存车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两个所述车位沿所述矩形的长边的延伸方向呈一字型排列。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垂直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将所述升降平台升降至所述至少两层存车层中的任意一层,所述泊车机器人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待存车辆从所述升降平台运输至所述车位。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垂直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多层车库远离地面的一端。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中,所述多层车库包括:钢制框架;以及承载平面,设置在所述钢制框架上以形成所述存车层。
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待存车辆的车况,所述车况包括所述待存车辆的停车位置、底盘高度、车门开关状态、驾驶员乘坐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还包括:泊车区域,位于所述多层车库靠近道路的一侧,所述泊车区域与所述道路相连通,所述泊车区域包括存车区和取车区,所述存车区被配置为允许客户停放所述待存车辆,所述取车区被配置为允许客户取走所述待存车辆。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中,所述立体车库系统位于两条道路之间。
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中,所述泊车机器人包括:框架;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泊车机器人进行全向运动;两个夹抬装置对,各所述夹抬装置对包括两个夹抬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相对的两侧,所述两个夹抬装置对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被配置为夹住所述待存车辆的两对车轮,并将所述待存车辆抬起;以及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并被配置为改变所述框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以改变所述两个夹抬装置对在第一方向的间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系统沿图1中A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立体车库系统的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泊车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4B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泊车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目前,通常的立体车库需要设置多种机械设备,因此造价昂贵、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从而导致经济效益较差,或者需要人工操作挪动车位,导致客户体验也不佳。当前,有的立体车库也配备有泊车机器人,但是这些泊车机器人要么需要专门的车抬板或专门的停车位配合才能实现泊车操作,或者尺寸过大导致立体车库的车位不能紧密排列的至少三个车位,这同样导致立体车库的经济效益较差、客户体验也不佳。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城市或小区属于建成区域,没有足够空间建设大规模的车库;并且由于城市道路两侧或者小区道路两侧的空间较小,可用于进行车库建设或改造的空间有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系统。该立体车库系统包括: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至少一个泊车机器人;以及多层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存车层,各存车层包括两个车位,泊车机器人被配置为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盘下方,将待存车辆抬起并运输至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在各存车层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车位之间。
该立体车库系统通过升降装置和泊车机器人可实现立体存车,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由于泊车机器人被配置为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盘下方,例如,泊车机器人的高度可小于待存车辆的底盘高度,将待存车辆抬起并运输至升降平台上,客户无需将车辆停到特定的承载设备(例如车抬板)上或停至特定的位置,泊车机器人可自动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部,并将待存车辆抬起并沿预定路线运输至升降平台上,以及将待存车辆从升降平台上取下并运输到特定位置,从而进行存车。在取车的过程中,泊车机器人也可自动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部,并将待存车辆抬起以运输至客户面前,从而进行取车。该过程即便需要移动其他已存车辆也无需人工介入、操作。
因此,该立体车库系统一方面减少了立体车库系统所需要的设备,降低了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和营运成本,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客户体验。另外,该立体车库系统中的多层车库中各存车层仅包括两个车位,一方面可实现快速存车、取车,客户无需等待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该立体车库系统占的面积较小,具有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从而可满足城市道路两侧或者小区道路两侧的停车需求,提高城市道路两侧或小区道路两侧的停车容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系统。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如图1-2所示,该立体车库系统包括升降装置110、至少一个泊车机器人120和多层车库130。各升降装置110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平台112;多层车库130,包括至少两层存车层1300,各存车层1300包括两个车位132;泊车机器人120被配置为运动到待存车辆200的底盘下方,将待存车辆200抬起并运输至升降平台112上,升降平台112在各存车层130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车位132之间。如图2所示,该多层车库130可包括四层存车层1300。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存车层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建设。
在该立体车库系统进行存车的过程中,客户驾驶待存车辆至指定区域,然后熄火、刹车、下车,例如可使用立体车库提供的操作装置(例如触摸屏、按钮等)或自己携带的移动电话上安装的软件(App)选择存车功能,之后例如可以获得存车凭条或存车码等;之后,泊车机器人根据指令自动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部,然后将待存车辆抬起(将待存车辆抬离地面)并运输至升降平台上;利用升降装置将待存车辆进行升降,直接将待存车辆停放在升降平台以进行立体存车,或者继续利用泊车机器人将待存车辆从升降平台运输至多层车库的车位区停放,从而进行立体存车。
在该立体车库系统进行取车的过程中,客户到指定区域,然后使用立体车库提供的操作装置或自己携带的移动电话上安装的软件选择取车功能,例如通过存车凭条或存车码提交取车命令,泊车机器人再根据指令运动到升降平台或者多层车库的车位区,并且自动运动到待取车辆的底部,并将待取车辆抬起以运输至指定区域,例如运送至客户面前,从而客户可以进行取车。
由此,该立体车库系统可通过升降装置和泊车机器人实现立体存车,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该立体车库系统中的多层车库中各存车层仅包括两个车位,一方面可实现快速存车、取车,客户无需等待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该立体车库系统占的面积较小,具有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从而可满足城市道路两侧或者小区道路两侧的停车需求,提高城市道路两侧或小区道路两侧的停车容量。
另外,由于客户无需将车辆停到特定的承载设备(例如车抬板)上,该立体车库系统一方面减少了立体车库系统所需要的设备,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客户体验。相对于地下车库或传统的室内车库,该立体车库系统可实现自动停车、取车,客户无需进入车库,从而一方面可有效地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另一方面还可降低用于采暖通风的电能使用,环保节能。并且,客户不需要倒车入库,可直接停在开放的区域,方便使用,极大改善用户体验。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当该立体车库系统可设置在建筑物和道路之间,即,立体车库的一侧为建筑物,另一侧为道路,从而可利用建筑物与道路之间的空间。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
图3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立体车库系统还可设置在两条道路300之间,从而使得两条道路300的车辆都可进入该立体车库,或车辆可从该立体车库进入两条道路中的任意一条,从而可提高该立体车库的停车和取车效率。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泊车机器人可为多个泊车机器人,从而提高存车和取车的效率。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3所示,升降平台112在各存车层130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两个车位132呈一字型排列,从而可减小该立体车库130的宽度,即在垂直于升降平台112在各存车层130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两个车位132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在城市道路或小区道路两侧进行建设或改造。此时,升降平台112在各存车层130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两个车位132的排列方向与道路的延伸方向平行。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3所示,车位132的形状包括矩形,升降平台112在各存车层130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两个车位132沿该矩形的长边的延伸方向排列,从而可进一步减小该立体车库的宽度,有利于在城市道路或小区道路两侧进行建设或改造。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110包括垂直升降机构114,可将升降平台112升降至上述至少两层存车层1300中的任意一层,从而可将泊车机器人120和待存车辆200运输至上述至少两层存车层1300中的任意一层。此时,泊车机器人120还被配置为将待存车辆200从升降平台112运输至车位132。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110包括升降驱动装置118,被配置为驱动垂直升降机构114进行升降,升降驱动装置118设置在多层车库130远离地面的一端。由于升降驱动装置118设置在多层车库130远离地面的一端,不用在地下额外建设地下室或机房,从而一方面可减小该立体车库系统的建设难度和成本,提高该立体车库系统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额外建设的地下室或机房的积水、散热等问题。
例如,升降驱动装置118可包括伺服电机、燃油机等。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多层车库130包括:钢制框架137和设置在钢制框架137上的承载平面139以形成存车层1300。因此,该多层车库结构简单,并可进行模块化制造,从而提高该立体车库系统的搭建速度建设速度快,并且易于维护。显然,该多层车库也可以通过例如混凝土等结构实现。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由于该立体存车系统无需人员进行操作,并且也无需设置复杂的传动机构,存车层的高度可小于2.5米,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3所示,该立体车库系统还包括:泊车区域160,位于多层车库130靠近道路300的一侧;泊车区域160与道路300相连通,也就是说,客户可驾驶待存车辆从道路进入泊车区域160。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立体车库系统位于两条道路之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存车和取车的效率。此时,多层车库130的两侧均可设置泊车区域160,从而可进一提高存车和取车效率。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泊车区域160包括存车区161和取车区162,存车区161被配置为允许客户停放待存车辆200,取车区162被配置为允许客户取走待存车辆200。由此,客户不需要倒车入库,可直接停在开放的取车和存车区域即可,方便使用,极大改善用户体验。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该立体车库系统还包括检测装置150,用于检测待存车辆200的车况,包括待存车辆200的停车位置、底盘高度、熄火状态、刹车状态和乘员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待存车辆的停车位置用于判断待存车辆的位置是否便于泊车机器人进入待存车辆的车底,如果待存车辆的底盘过低,则可向客户发出提醒或警报,让客户调整待存车辆的停车位置。或者,待存车辆的底盘高度用于判断泊车机器人能否进入待存车辆的车底,如果待存车辆的底盘过低,则可向客户发出提醒或警报,让客户寻找其他停车地点。待存车辆的熄火装置和刹车状态用于判断待存车辆是否熄火,是否刹车,如果待存车辆没有熄火或者没有刹车,则可向客户发出提醒或警报,以避免意外发生,提高该立体车库系统的安全性。待存车辆的乘员状态用于判断待存车辆是否有人没有下车,避免将人员运输到多层车库中,从而进一步保证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检测装置150的位置,但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检测装置150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例如,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激光探测器、红外探测器中的至少之一。摄像头可拍摄图像,所拍摄的图像提供给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待存车辆的停车位置、车门开关状态、驾驶员乘坐状态等;其中,车门开关状态是指待存车辆的车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驾驶员乘坐状态是指待存车辆中驾驶员是否离开;激光探测器可用于检测待存车辆的停车位置、底盘高度,所采集的数据、信号等提供给控制装置;红外探测器可用于检测待存车辆的乘员状态、熄火状态等,所采集的数据、信号等提供给控制装置。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泊车机器人的高度小于待存车辆的底盘高度,泊车机器人可进入待存车辆的底部。因此,在该立体车库系统进行存车、取车的过程中,泊车机器人不用占用额外的空间,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增加该立体车库系统的应用范围。
例如,如图1所示,泊车机器人120可基本上为长方形的板状,其高度可小于待存车辆200的底盘高度,泊车机器人120可接收指令,自动运动到待存车辆200底部,检测待存车辆200的轮胎,通过抬起待存车辆200的轮胎将待存车辆200抬起并运输至升降平台120上。
例如,当待存车辆200的底盘高度可为140毫米时,泊车机器人120的高度小于140毫米,例如100毫米;如此,泊车机器人120根据需要可以从车辆底部横向或纵向(如从车头到车尾)穿过,从而允许泊车机器人120可以越过外侧停放的车辆而直接搬运内侧停放的车辆。
图4A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泊车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图4B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泊车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和4B所示,该泊车机器人120大体可为一个板状形状,该泊车机器人120包括框架121、驱动装置122、两个夹抬装置对123以及伸缩装置124。该泊车机器人还包括用于为驱动装置、夹抬装置、伸缩装置等提供电力的电源,该电源例如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相应地,泊车机器人包括提供来对该电源进行充电的充电器或充电接口等。
上述泊车机器人中,驱动装置122设置在框架121内并可驱动该泊车机器人120进行全向运动,从而可进行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例如,在一个示例中,驱动装置122可以包括实现转向的第一驱动部分(例如包括电机、蜗杆以及涡轮等)以及实现前进、后退的第二驱动部分(例如包括电机、滚轮等),由此第一和第二驱动部分组合在一起整体上实现全向驱动;例如,在另一个示例中,该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麦克纳姆轮,从而实现全向驱动。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对于驱动装置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制。
各夹抬装置对包括两个夹抬装置1230,分别设置在框架121的相对的两侧,两个夹抬装置对12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可夹住待存车辆的两对车轮并将待存车辆抬起;例如,该夹抬装置1230的一对夹杆可以被液压驱动从而实现张开或闭合,并且在闭合的过程将夹在二者之间的车轮上抬;或者,该夹抬装置1230的一对夹杆也可以被例如涡轮、蜗杆的方式驱动从而实现张开或闭合。并且,在夹杆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滚轮,以降低在夹抬的过程中与车轮之间摩擦力。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框架121可以包括位于前部的第一子框架、位于后部的第二子框架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子框架之间的伸缩装置124。伸缩装置124设置在框架121内,并可通过改变第一和第二子框架之间的距离,改变框架121在第一方向的长度,从而改变两个夹抬装置对在第一方向的间距,从而使得该泊车机器人可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例如,伸缩装置可以包括导杆、限位齿条、多个限位齿轮副和制动器等,即通过齿轮、齿条的方式实现伸缩操作,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泊车机器人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只要可以实现自动将待存车辆运输到升降平台,再从升降平台运输到车位即可。
例如,如图4A和4B所示,泊车机器人120还可包括感应装置126,各夹抬装置1230可包括两个夹抬杆1231;当两个夹抬杆1231相互远离时,泊车机器人120可进入待存车辆的车底,并通过感应装置126和伸缩装置124对准待存车辆的车轮;此时,两个夹抬杆1231可相互靠近以将车轮夹住并抬离地面,从而实现将待存车辆抬离地面。该感应装置126例如为激光测距仪、接近传感器等,例如安装在泊车机器人120两侧的适当位置。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系统的方框图。如图5所示,立体车库系统还可包括控制装置180,与泊车机器人120通信相连,从而控制泊车机器人120的运动或向泊车机器人120下达指令。该控制装置180例如可以通过任何具有控制功能的装置实现,例如个人电脑(PC)、服务器等,其上允许相应的控制软件,并且与输入/输出装置连接,以便于操作人员操控。
例如,上述的通信相连包括利用无线局域网(WiFi)、ZigBee网络等相连,或者利用无线通讯网(3G、4G或5G)相连。例如,泊车机器人120可以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等,该控制器例如可以为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可通过系统总线与前述驱动装置122、夹抬装置对123、伸缩装置124、通信模块等耦接,从而可以控制这些装置工作以及实现通信等。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该立体车库系统还可包括车位监控系统190,与所述控制装置180通信连接,从而向控制装置180提供车位的占用情况,从而便于控制装置180控制泊车机器人将待存车辆存入空闲车位。
例如,车位监控系统可采用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泊车机器人可采用电力驱动,该立体车库系统还可包括充电装置,用于给泊车机器人充电。充电装置可位于上述立体车库系统中任意一个车位所在的位置,可不用额外设置充电装置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泊车机器人的高度小于车辆的底盘高度,充电中的泊车机器人不会影响车辆的存放。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车库系统中的泊车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如图4A和4B所示的泊车机器人,也可采用其他的泊车机器人。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
至少一个泊车机器人;以及
多层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存车层,
其中,所述泊车机器人被配置为运动到待存车辆的底盘下方,将所述待存车辆抬起并运输至所述升降平台上,各所述存车层仅包括两个车位,所述升降平台在各所述存车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车位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在各所述存车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两个所述车位呈一字型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的形状包括矩形,所述升降平台在各所述存车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两个所述车位沿所述矩形的长边的延伸方向呈一字型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垂直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将所述升降平台升降至所述至少两层存车层中的任意一层,
其中,所述泊车机器人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待存车辆从所述升降平台运输至所述车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垂直升降机构进行升降,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多层车库远离地面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车库包括:
钢制框架;以及
承载平面,设置在所述钢制框架上以形成所述存车层。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待存车辆的车况,所述车况包括所述待存车辆的停车位置、底盘高度、车门开关状态、驾驶员乘坐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泊车区域,位于所述多层车库靠近道路的一侧,
其中,所述泊车区域与所述道路相连通,所述泊车区域包括存车区和取车区,所述存车区被配置为允许客户停放所述待存车辆,所述取车区被配置为允许客户取走所述待存车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车库系统位于两条道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车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泊车机器人包括:
框架;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泊车机器人进行全向运动;
两个夹抬装置对,各所述夹抬装置对包括两个夹抬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的相对的两侧,所述两个夹抬装置对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被配置为夹住所述待存车辆的两对车轮,并将所述待存车辆抬起;以及
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并被配置为改变所述框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以改变所述两个夹抬装置对在第一方向的间距。
CN201920027505.5U 2019-01-08 2019-01-08 立体车库系统 Active CN209653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27505.5U CN209653510U (zh) 2019-01-08 2019-01-08 立体车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27505.5U CN209653510U (zh) 2019-01-08 2019-01-08 立体车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3510U true CN209653510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27505.5U Active CN209653510U (zh) 2019-01-08 2019-01-08 立体车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3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2591A (zh) * 2020-05-11 2020-08-21 清华大学 基于激光雷达的汽车位置测量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2591A (zh) * 2020-05-11 2020-08-21 清华大学 基于激光雷达的汽车位置测量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1320B (zh) 一种节能型双层智能自行车停车架
CN109703529A (zh) 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两侧全自动充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CN102358266A (zh) 一种应急移动换电车及其换电方法
CN101892756A (zh) 一种全自动平面移动类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CN108086751A (zh) 并行运行巷道堆垛立体车库
CN101899915A (zh) 一种旋转式横移搬运车
CN10897923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扩展立体停车平台
CN202208283U (zh) 一种应急移动换电车
CN209653510U (zh) 立体车库系统
CN205135045U (zh) 一种能够给汽车充电的立体车库
CN105545045A (zh) 一种库外自动存取车的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
CN201802102U (zh) 一种全自动平面移动类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CN205706221U (zh) 可收缩的自动充电机械臂及载有该机械臂的电动汽车
CN211493716U (zh) 一种电动单车扫码共享充电桩
CN210422082U (zh) 基于摇杆滑块顶升机构的agv停车机器人
CN208502362U (zh) 电磁式立体车库
CN110821247A (zh) 一种九宫格的轨道式立体车库
CN202788095U (zh) 智能立体车库
CN206245811U (zh) 平面高密度停车用轨道车及停车系统
CN206155415U (zh) 一种电动车换电站
CN211369700U (zh) 一种旋转升降式自行车立体车库
CN108612366A (zh) 立体车库系统
CN210798423U (zh) 一种基于智能平板车的立体停车装置及立体停车系统
CN209129440U (zh) 一种单一搬运机构实现双列多层停车功能的新型塔库
CN209982624U (zh) 用于实景指挥系统的高点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