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2670U -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2670U
CN209652670U CN201920007155.6U CN201920007155U CN209652670U CN 209652670 U CN209652670 U CN 209652670U CN 201920007155 U CN201920007155 U CN 201920007155U CN 209652670 U CN209652670 U CN 209652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ammed earth
support plate
roadbed
roa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071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志义
李胜
刘桂权
欧阳耀
周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i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i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i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i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071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2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2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2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包括面层、排水层、隔水层、支撑件和夯土层,所述支撑件具有多个,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定位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钉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支撑板置于所述夯土层的上表面,所述定位钉的杆部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后插入所述夯土层中,所述隔水层上铺设有塑料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夯土层主要用于支撑路基,夯土层用压路机压实,同时在夯土层上设置支撑件,支撑件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避免夯土层下陷,从而使得夯土层具有了良好的支撑能力;所述支撑层上铺设有隔水层,隔水层上铺设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和隔水层的复合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渗入所述夯土层。

Description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社社会的发展,基础建设能力不断加强,我国的公路网不断延伸,而我国的地域广阔,有些地区的公路必须要经过一些水田、山谷低洼以及水塘等,而这些地方的土地主要是软土土层,很多公路建设不得不建造在软土层上,另外我国沿海地区也分布有软弱土层,软土土层的特点是含水量高、高度低以及压缩性高。针对于这种现象,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很多的解决方法,但是其还有进一步丰富的空间。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具有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包括面层、排水层、隔水层、支撑件和夯土层,所述支撑件具有多个,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定位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定位通孔,所述多个定位通孔中每一所述定位通孔对应一个所述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杆部的横截面积,所述头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杆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置于所述夯土层的上表面,所述定位钉的杆部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后插入所述夯土层中,所述头部的下表面抵顶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隔水层铺设于所述夯土层上,所述隔水层上铺设有塑料薄膜,所述排水层铺设于所述塑料薄膜上,所述面层铺设于所述排水层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定位通孔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面积为0.5m2-1m2,所述杆部的直径为6cm-10cm。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件的分布密度为2m2/个-3m2/个。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面层为透水沥青层。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排水层为碎石层。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碎石层由大颗粒碎石和小颗粒碎石按同比例混合而成,所述大颗粒碎石的粒径为3cm-6cm,所述小颗粒碎石的粒径为0.5cm-1cm。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水层为石灰土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所述夯土层主要用于支撑路基,夯土层用压路机压实,同时在夯土层上设置支撑件,支撑件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避免夯土层下陷,从而使得夯土层具有了良好的支撑能力;所述支撑层上铺设有隔水层,隔水层上铺设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和隔水层的复合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渗入所述夯土层,从而有效避免了增加夯土层的含水量增加而导致的软化;所述排水层能够提供良好的排水效果,快速地将水排离,避免造成积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面层-11;排水层-12;隔水层-13;
塑料薄膜-14;夯土层-15;支撑板-21;
定位通孔-211;头部-221;杆部-2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包括面层11、排水层12、隔水层13、支撑件和夯土层15,所述支撑件具有多个,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21和定位钉,所述支撑板21上设有多个定位通孔211,所述多个定位通孔211中每一所述定位通孔211对应一个所述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包括头部221和杆部222,所述头部22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杆部222的横截面积,所述头部221的下表面与所述杆部22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1置于所述夯土层15的上表面,所述定位钉的杆部222穿过所述定位通孔211后插入所述夯土层15中,所述头部221的下表面抵顶于所述支撑板21的上表面上,所述隔水层13铺设于所述夯土层15上,所述隔水层13上铺设有塑料薄膜14,所述排水层12铺设于所述塑料薄膜14上,所述面层11铺设于所述排水层12上。
铺设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的过程如下:首先铺设所述夯土层15,夯土层15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然后在夯土层15上设置所述支撑件,在铺设所述支撑件时,首先将支撑板21置于夯土层15上,接着在支撑板21的每一定位通孔211中插入定位钉,定位钉的杆部222插入夯土层15中,头部221的下表面抵顶在支撑板21的上表面,从而对支撑板21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支撑件在夯土层15上应当均匀分布设置;在设置支撑件以后,接着铺设隔水层13;隔水层13铺设完成以后铺设塑料薄膜14;塑料薄膜14铺设完成以后铺设排水层12;排水层12铺设完成以后铺设面层11,从而完成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的铺设。
所述夯土层15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其通过压路机压实硬化,提高其支撑能力,同时,在其上铺设支撑件,支撑件起到主要作用的是支撑板21,支撑板21可以采用混凝土制成,支撑板21由于横截面积较大,不容易下陷,从而具有较为良好的支撑效果;所述隔水层13上铺设有塑料薄膜14,隔水层13和塑料薄膜14的复合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渗入夯土层15中,避免了夯土层15由于含水量提高造成的软化问题;所述排水层12能够提供良好的排水效果,防止路面积水。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21上的所述定位通孔211的数量为四个。
具体的,所述支撑板21的下表面面积为0.5m2-1m2,优选为1m2,所述杆部222的直径为6cm-10cm,优选为8cm,所述支撑件的分布密度为2m2/个-3m2/个,优选为2m2/个。
具体的,所述面层11为透水沥青层。
具体的,所述排水层12为碎石层。
具体的,所述碎石层由大颗粒碎石和小颗粒碎石按同比例混合而成,所述大颗粒碎石的粒径为3cm-6cm,所述小颗粒碎石的粒径为0.5cm-1cm,采用大颗粒碎石和小颗粒碎石相配合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路基性能,若单采用大颗粒碎石,由于大颗粒碎石之间的间隙较大,容易造成路基结构不稳定,从而使得面层11容易开裂,若单采用小颗粒碎石,由于小颗粒碎石之间的间隙较小,排水空间小,从而使得排水性能差,容易造成积水,而大颗粒碎石和小颗粒碎石相配合的方式利用小颗粒碎石填充大颗粒碎石之间的间隙,在此情况下,碎石之间的间隙既不像单使用大颗粒碎石时的间隙大,也不像单使用小颗粒碎石时的间隙小,从而取得较为合适的排水间隙,在提供良好排水效果的同时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隔水层13为石灰土层。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排水层、隔水层、支撑件和夯土层,所述支撑件具有多个,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定位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定位通孔,所述多个定位通孔中每一所述定位通孔对应一个所述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杆部的横截面积,所述头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杆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置于所述夯土层的上表面,所述定位钉的杆部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后插入所述夯土层中,所述头部的下表面抵顶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隔水层铺设于所述夯土层上,所述隔水层上铺设有塑料薄膜,所述排水层铺设于所述塑料薄膜上,所述面层铺设于所述排水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定位通孔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面积为0.5m2-1m2,所述杆部的直径为6cm-1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分布密度为2m2/个-3m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透水沥青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为碎石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由大颗粒碎石和小颗粒碎石按同比例混合而成,所述大颗粒碎石的粒径为3cm-6cm,所述小颗粒碎石的粒径为0.5cm-1c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层为石灰土层。
CN201920007155.6U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Active CN209652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7155.6U CN209652670U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7155.6U CN209652670U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2670U true CN209652670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0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07155.6U Active CN209652670U (zh) 2019-01-03 2019-01-03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26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0660A (zh) * 2022-01-26 2022-03-29 杨浩然 一种减小路基沉降变形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0660A (zh) * 2022-01-26 2022-03-29 杨浩然 一种减小路基沉降变形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2557B (zh) 一种临时道路路面结构及筑路方法
CN210262547U (zh) 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
CN103758010B (zh) 一种生态路面的施工方法
CN1936185A (zh) 一种路的基础
CN103215875A (zh) 一种基于不均匀沉降的抗疲劳沥青路面
CN209652670U (zh)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路基结构
CN107151960A (zh) 软基区临时便道铺设结构及铺设方法
CN106522056A (zh) 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
CN211142690U (zh) 一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抗裂路面结构
CN109235175A (zh) 一种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
CN104499397A (zh) 一种基于协调路基路面变形的沥青路面结构
CN209602912U (zh) 一种沥青铺装路面
CN205115945U (zh) 一种双层同步碎石封层应力吸收结构
CN205741814U (zh)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
CN211498343U (zh) 一种城市道路透水铺装结构
CN207159749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高强度高透水性路面铺装结构
CN215976685U (zh) 抗裂路面结构
CN206721592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CN110205895A (zh) 一种采用再生材料的绿色低碳环保型道路结构
CN209779377U (zh) 一种用于灾区重建的环保路面结构
CN205134120U (zh) 超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CN205062611U (zh) 一种园路路面铺装层结构
CN211256538U (zh) 超薄高性能的复合半柔性面层路面结构
CN209652671U (zh) 一种改良路基结构
CN110528346A (zh) 一种红砂岩改良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