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2659U -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2659U
CN209652659U CN201822116989.9U CN201822116989U CN209652659U CN 209652659 U CN209652659 U CN 209652659U CN 201822116989 U CN201822116989 U CN 201822116989U CN 209652659 U CN209652659 U CN 209652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per
steel pipe
sleeper block
hollow stee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69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立
王森荣
李秋义
杨艳丽
朱彬
李启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69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2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2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2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Description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砟轨道相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钢管混凝土连接多个混凝土块的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铁路无砟轨道系统中,有一种预制的轨枕,轨枕安装在道床中或者采用混凝土与道床浇筑为一体,用来安装扣件,进一步固定上方的钢轨,并需要与道床保持良好的连接性能。
中国专利文献CN105463948B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用钢管混凝土作为轨枕块的连接部件,与一般的组合式钢筋桁架连接相比,整体性更强,可有效缓解混凝土轨枕在存放、运输等过程中的变形;同时通过钢管混凝土与轨枕混凝土块的一体成型,即在浇筑轨枕混凝土块的同时实现钢管混凝土的成形,并将钢管混凝土设计成由多根空心钢管组成,有效的增加了轨枕几何形位保持能力,减少了钢筋用量,提高了可施工性,可在现场直接施工,满足轨枕抗弯扭能力的要求。
然而,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轨枕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钢管内灌注混凝土后形成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表面为较为光滑的钢材面,其直接埋入混凝土、再生橡胶、树脂材料等材料后,与其接触的握裹力有限;以两根外径40mm的钢管插入200mm深度的混凝土轨枕块内为例,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的握裹力为2.5t,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连接还有待加强。
预制的双块式钢管混凝土轨枕在搬运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捆扎、吊装和堆放存在困难。
预制的混凝土轨枕搬运到轨道线施工现场后,在道床板的现场浇筑过程中,轨枕块的埋入部分与后浇的道床板混凝土连接不够牢固,新老混凝土之间存在耐久性问题,会产生裂纹等病害,这些都还有待改进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在钢管混凝土的空心钢管中插入框型的加强件,例如钢筋等结构物,且对框型加强件的位置进行了特别设计,使得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混凝土等材料之间的结合更为牢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的多根钢管混凝土,所述轨枕块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在所述轨枕块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框型的所述加强件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为U型框架;
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插入到空心钢管中,两侧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
优选地,同一个轨枕块内,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U型框架彼此对称设置;
或者,同一个轨枕块内,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U型框架彼此沿空心钢管的纵向轴线方向错列设置。
优选地,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的端部位于该空心钢管的管壁内部;
或者,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贯穿该空心钢管的两侧管壁,其端部位于该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中;
或者,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贯穿该空心钢管的两侧管壁,其端部伸出到轨枕块外部,以此方式,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还贯穿轨枕块,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钢管混凝土、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加强件为方形框架;
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贯穿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优选地,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一边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另一边位于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中;
或者,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一边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另一边位于轨枕块的外侧,以此方式,所述加强件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还贯穿轨枕块,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钢管混凝土、加强件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
优选地,同一个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同时贯穿多个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分别位于两个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中;或者,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分别位于轨枕块的两外侧,以此方式,所述加强件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还贯穿轨枕块,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钢管混凝土、加强件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
优选地,同一个轨枕块处,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方形框架彼此对称设置;
或者,同一个轨枕块处,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方形框架彼此沿空心钢管的纵向轴线方向错列设置。
优选地,框型的所述加强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在单个钢管连接件上或两个钢管连接件之间插入了框型的横向加强件,例如U型钢筋、方形钢筋等结构物,在轨枕块的现场浇筑过程中埋入轨枕块中、浇筑为一体,同时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框型加强件一部分处于钢管内的混凝土中,一部分位于轨枕块的混凝土中,形成锁定作用,钢管将不能从轨枕块中拔出,使得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混凝土等材料之间的结合更为牢固。
2、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对加强件在轨枕块中的具体位置分别进行了特别设计;进一步研究发现,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的实际应用中,钢管受到向外的力,钢管伸入轨枕块较浅的部分受力较大,病害较多,该发现还未见有现有技术报道;基于此发现,将加强件尽量偏向于轨枕块靠内侧布置,具体地,从轨枕块中心偏向于内侧方向、偏心设置的加强件,距离轨枕块的内侧50-100mm,该位置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产生的锁定效果最好,列车运行后,可有效减少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连接处的病害。同样以两根外径40mm的钢管插入200mm深度的混凝土轨枕块内为例,通过实际测试,施加8t的荷载后直到混凝土破裂钢管仍然没有拔出。按上述两方面的设置、将钢管与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锁定,向外拔钢管时由于钢管内部插入的框型钢筋的其余部分已经横向伸入到混凝土等材料的内部,大大提高钢管与混凝土等材料的结合力。
3、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框型加强件是由多个直条形钢筋组成,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组合的构造来发挥作用,既便于加工制造、量产、加工成型,彼此之间又得到互相限制,在单位大小的轨枕块中增加了加强钢筋的长度,除了具有钢管横向分量之外,还具有钢管纵向分量,形成了面状空间,加大了连接紧固力,可以有效抵御和传递列车运行中的震动,减少病害;同时,依然遵循偏心设置的布置原则。
4、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通过U型框架的构造以及与钢管混凝土的连接关系的构造,提供了多套不同的组合方案,U型框架的脚端部在钢管中、钢管外轨枕中、轨枕外道床中,分别具有不同的强度等级,实现了加强结构连接强度的调节,获得了多级梯度的综合加强效果,适应不同地区的强度要求,同时在减重、成本等方面取得平衡。
5、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通过多个U型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布置构造,特别是对称或错位的构造,同一个轨枕块内的多个U型框架作为一个整体组合的构造来发挥作用;对称的设置受力均匀,便于模具中的预制定位;错位的设置,避免同一方向上多处小裂纹的连接生成贯穿长裂纹,提高了疲劳强度。
6、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通过方形框架的构造、数量以及与钢管混凝土、轨枕块位置关系的构造,提供了多套不同的组合方案,方形框架的非贯穿边在钢管外轨枕中、轨枕外道床中,多个方形框架贯穿一个钢管或一个方形框架贯穿多个钢管,分别具有不同的强度等级,实现了加强结构连接强度的调节,获得了多级梯度的综合加强效果,适应不同地区的强度要求,同时在减重、成本等方面取得平衡。
7、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还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当U型框架的贯穿脚部、方形框架的非贯穿边位于轨枕块之外时,框架加强件不仅贯穿了钢管混凝土,还贯穿了轨枕块,这样将双块式钢管混凝土轨枕搬运到道床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伸出轨枕块外侧的钢筋有利于搬运,可作为人工或者绳索等工具的受力支撑点,在运输过程中还可通过绳索等吊具穿过外伸出的钢筋来打捆轨枕,或者堆放过程中固定轨枕,一次对方的层数可以更多,单次运量更大,而且使得轨枕运输存放过程中安全稳定。在道床板的混凝土现场浇筑的过程中,将轨枕块、钢管混凝土、U型框架或方形框架加强件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轨枕块的下部不再像现有技术那样直接和道床板浇筑,而是通过预埋的钢筋伸出端,加强了轨枕块和道床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8、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通过框型加强钢筋自身轴线方向局部构型的独特设计,特别是埋入轨枕块中的部分,局部或全部为曲线形,例如波浪形、折线形、螺纹形等构型,在单位大小的轨枕块中增加了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长度,提高了紧固力,从而提高了钢管混凝土与轨枕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同时保证了上述曲线的构型不妨碍穿过两个钢管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双块轨枕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框型加强件错位布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U型框型加强件端部第一种形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U型框型加强件端部第二种形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U型框型加强件端部第三种形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方形框型加强件第一种形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方形框型加强件第二种形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方形框型加强件第三种形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方形框型加强件第四种形式的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现场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设置连接加强结构,和/或在轨枕块1与道床之间设置连接加强结构。
如图1-9所示,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钻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如图1所示)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优选在插入开孔处进行焊接,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在单个钢管连接件上或两个钢管连接件之间插入了框型的横向加强件,例如U型钢筋、方形钢筋等结构物,在轨枕块的现场浇筑过程中埋入轨枕块中、浇筑为一体,同时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框型加强件一部分处于钢管内的混凝土中,一部分位于轨枕块的混凝土中,形成锁定作用,钢管将不能从轨枕块中拔出,使得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混凝土等材料之间的结合更为牢固。
优选地,如图1所示,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若有三个(或更多)轨枕块(未示出),例如道岔处,由于中间轨枕块与两侧轨枕块都有连接,中间轨枕块中的加强件可以分为两组,还是遵循上述偏心设置原理,分别对应两侧的轨枕块。当然,加强件的设置应避开预埋螺栓套管4。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对加强件在轨枕块中的具体位置分别进行了特别设计;进一步研究发现,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的实际应用中,钢管受到向外的力,钢管伸入轨枕块较浅的部分受力较大,病害较多,该发现还未见有现有技术报道;基于此发现,将加强件尽量偏向于轨枕块靠内侧布置,具体地,从轨枕块中心偏向于内侧方向、偏心设置的加强件,距离轨枕块的内侧50-100mm,该位置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产生的锁定效果最好,列车运行后,可有效减少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连接处的病害。同样以两根外径40mm的钢管插入200mm深度的混凝土轨枕块内为例,通过实际测试,施加8t的荷载后直到混凝土破裂钢管仍然没有拔出。按上述两方面的设置、将钢管与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锁定,向外拔钢管时由于钢管内部插入的框型钢筋的其余部分已经横向伸入到混凝土等材料的内部,大大提高钢管与混凝土等材料的结合力。
优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加强件3为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插入到空心钢管中,两侧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框型加强件是由多个直条形钢筋组成,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组合的构造来发挥作用,既便于加工制造、量产、加工成型,彼此之间又得到互相限制,在单位大小的轨枕块中增加了加强钢筋的长度,除了具有钢管横向分量之外,还具有钢管纵向分量,形成了面状空间,加大了连接紧固力,可以有效抵御和传递列车运行中的震动,减少病害;同时,依然遵循偏心设置的布置原则。
优选地,如图1所示,同一个轨枕块1内,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U型框架彼此对称设置;或者,如图2所示,同一个轨枕块1内,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U型框架彼此沿空心钢管的纵向轴线方向错列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通过多个U型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布置构造,特别是对称或错位的构造,同一个轨枕块内的多个U型框架作为一个整体组合的构造来发挥作用;对称的设置受力均匀,便于模具中的预制定位;错位的设置,避免同一方向上多处小裂纹的连接生成贯穿长裂纹,提高了疲劳强度。
优选地,如图3所示,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的端部位于该空心钢管的管壁内部。
或者,如图4所示,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贯穿该空心钢管的两侧管壁,其端部位于该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1中。
或者,如图5所示,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贯穿该空心钢管的两侧管壁,其端部伸出到轨枕块1外部,以此方式,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2,还贯穿轨枕块1,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1、钢管混凝土2、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通过U型框架的构造以及与钢管混凝土的连接关系的构造,提供了多套不同的组合方案,U型框架的脚端部在钢管中、钢管外轨枕中、轨枕外道床中,分别具有不同的强度等级,实现了加强结构连接强度的调节,获得了多级梯度的综合加强效果,适应不同地区的强度要求,同时在减重、成本等方面取得平衡。
优选地,如图6-8所示,所述加强件3为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贯穿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优选地,如图6所示,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一边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另一边位于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1中。
或者,如图7所示,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一边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另一边位于轨枕块1的外侧,以此方式,所述加强件3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2,还贯穿轨枕块1,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1、钢管混凝土2、加强件3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
优选地,如图8所示,同一个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同时贯穿多个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分别位于两个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1中。
或者,如图9所示,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分别位于轨枕块1的两外侧,以此方式,所述加强件3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2,还贯穿轨枕块1,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1、钢管混凝土2、加强件3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中,通过方形框架的构造、数量以及与钢管混凝土、轨枕块位置关系的构造,提供了多套不同的组合方案,方形框架的非贯穿边在钢管外轨枕中、轨枕外道床中,多个方形框架贯穿一个钢管或一个方形框架贯穿多个钢管,分别具有不同的强度等级,实现了加强结构连接强度的调节,获得了多级梯度的综合加强效果,适应不同地区的强度要求,同时在减重、成本等方面取得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还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当U型框架的贯穿脚部、方形框架的非贯穿边位于轨枕块之外时,框架加强件不仅贯穿了钢管混凝土,还贯穿了轨枕块,这样将双块式钢管混凝土轨枕搬运到道床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伸出轨枕块外侧的钢筋有利于搬运,可作为人工或者绳索等工具的受力支撑点,在运输过程中还可通过绳索等吊具穿过外伸出的钢筋来打捆轨枕,或者堆放过程中固定轨枕,一次对方的层数可以更多,单次运量更大,而且使得轨枕运输存放过程中安全稳定。在道床板的混凝土现场浇筑的过程中,将轨枕块、钢管混凝土、U型框架或方形框架加强件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轨枕块的下部不再像现有技术那样直接和道床板直接浇筑,而是通过预埋的钢筋伸出端,加强了轨枕块和道床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如图6-7所示,同一个轨枕块1处,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方形框架彼此对称设置;或者,同一个轨枕块1处,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方形框架彼此沿空心钢管的纵向轴线方向错列设置(未示出)。
优选地,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通过框型加强钢筋自身轴线方向局部构型的独特设计,特别是埋入轨枕块中的部分,局部或全部为曲线形,例如波浪形、折线形、螺纹形等构型,在单位大小的轨枕块中增加了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接触长度,提高了紧固力,从而提高了钢管混凝土与轨枕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同时保证了上述曲线的构型不妨碍穿过两个钢管的操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U型框架;
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插入到空心钢管中,两侧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
同一个轨枕块(1)内,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U型框架彼此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U型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3.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U型框架;
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插入到空心钢管中,两侧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
同一个轨枕块(1)内,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U型框架彼此沿空心钢管的纵向轴线方向错列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U型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5.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U型框架;
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插入到空心钢管中,两侧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
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的端部位于该空心钢管的管壁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U型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7.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U型框架;
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插入到空心钢管中,两侧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
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贯穿该空心钢管的两侧管壁,其端部位于该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1)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U型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9.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U型框架;
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插入到空心钢管中,两侧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
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贯穿该空心钢管的两侧管壁,其端部伸出到轨枕块(1)外部,以此方式,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2),还贯穿轨枕块(1),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1)、钢管混凝土(2)、U型框架的两侧脚部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U型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11.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方形框架;
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贯穿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一边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另一边位于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1)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同一个轨枕块(1)处,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方形框架彼此对称设置;
或者,同一个轨枕块(1)处,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方形框架彼此沿空心钢管的纵向轴线方向错列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方形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14.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方形框架;
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贯穿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同一个空心钢管处,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一边位于相邻的两个空心钢管的内侧,另一边位于轨枕块(1)的外侧,以此方式,所述加强件(3)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2),还贯穿轨枕块(1),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1)、钢管混凝土(2)、加强件(3)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同一个轨枕块(1)处,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方形框架彼此对称设置;
或者,同一个轨枕块(1)处,相邻两空心钢管各自的方形框架彼此沿空心钢管的纵向轴线方向错列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方形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17.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方形框架;
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贯穿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同一个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同时贯穿多个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分别位于两个空心钢管的管壁外侧、轨枕块(1)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方形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19.一种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中,所述钢管混凝土轨枕包括两个或更多轨枕块(1)和轨道横向方向连接上述轨枕块(1)的多根钢管混凝土(2),所述轨枕块(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钢管混凝土(2)构造为利用空心钢管布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轨枕块(1)的制造模具内,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与所述轨枕块(1)浇筑为一体,同时所述空心钢管内灌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在空心钢管插入轨枕块(1)的部分中横向设置有开孔,框型的加强件(3)的横向两端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端、通过所述开孔插入到至少部分的所述空心钢管中,从而所述加强件(3)在所述轨枕块(1)的浇筑过程中至少部分埋入轨枕块的混凝土中、以加强钢管混凝土(2)与轨枕块(1)之间的连接;
框型的所述加强件(3)的整体中心,在最外侧的两个轨枕块(1)的中心偏向于内侧的方向上、偏心设置;
所述加强件(3)为方形框架;
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贯穿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同一个所述方形框架的横向两边即空心钢管的轴向前后方向的两边,同时贯穿多个空心钢管的两侧侧壁;
所述方形框架的其余两边,分别位于轨枕块(1)的两外侧,以此方式,所述加强件(3)不但贯穿钢管混凝土(2),还贯穿轨枕块(1),从而在道床板的浇筑过程中,将轨枕块(1)、钢管混凝土(2)、加强件(3)的伸出端浇筑为一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方形框架在所述空心钢管的管壁之外、轨枕块(1)以内的部分,其轴心线至少局部为曲线形。
CN201822116989.9U 2018-12-17 2018-12-17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Active CN209652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6989.9U CN209652659U (zh) 2018-12-17 2018-12-17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6989.9U CN209652659U (zh) 2018-12-17 2018-12-17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2659U true CN209652659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0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6989.9U Active CN209652659U (zh) 2018-12-17 2018-12-17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26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7549A (zh) * 2018-12-17 2019-03-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7549A (zh) * 2018-12-17 2019-03-1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3948B (zh) 一种适用于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轨枕
CN104929034B (zh) 一种模块化钢‑混快速施工小箱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57550A (zh) 一种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凹槽型连接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535355B (zh) 一种桥梁结构分离式钢—混凝土组合桁架加固法
CN207260628U (zh) 一种砌体结构墙加固结构
CN109457549A (zh)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CN205024882U (zh) 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CN107190585A (zh) 一种现浇轨枕板式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57551A (zh) 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组合框架型连接加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821750B (zh) 一种预制预应力双t板及其使用方法
CN209412616U (zh) 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组合框架型连接加强结构
CN109457548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贯穿式连接加强结构
CN108678218A (zh) 基于多用途薄壁钢管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建造方法
CN209652659U (zh) 无砟轨道的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之间的框型连接加强结构
CN105951537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低置线路肋柱分散式道岔基础结构
CN207091835U (zh) 一种现浇轨枕板式无砟轨道
CN208346567U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货运悬挂式单轨结构
CN109457547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搭接式连接加强结构
CN105908638B (zh) 一种转体刚构桥钢箱梁与混凝土桥墩固结的施工方法
CN209412615U (zh) 一种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凹槽型连接加强结构
CN209384033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贯穿式连接加强结构
CN209384032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与轨枕块的搭接式连接加强结构
CN207260375U (zh) 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05401488B (zh) 框架板式轨道
CN208981171U (zh) 一种双片式t梁桥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