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2095U - 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52095U CN209652095U CN201920260611.8U CN201920260611U CN209652095U CN 209652095 U CN209652095 U CN 209652095U CN 201920260611 U CN201920260611 U CN 201920260611U CN 209652095 U CN209652095 U CN 2096520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let
- sedimentation basin
- biochemistry pool
- sewage disposal
- part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生化池、沉淀池和绿色海绵设施;所述生化池内形成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生化池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生化池的右侧壁的上部;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连接于所述沉淀池的进口;所述沉淀池上还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的上部,所述出口通过出水管与绿色海绵设施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生化池和沉淀池的处理之后,在经过绿色海绵设施的处理,不仅具有对有机物、氮磷的高效去除、占地省、投资省、寿命长、耐受低温等优势;还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处理贫营养、高毒性、高氯离子等极端水质的优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污水出水的升级改造,对出水的水质要求更加严格。又由于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有机物、氮、磷等去除的局限性;处理设施占地大;低温下处理效果不佳;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亟需一种新的污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一方面能解决有机物、氮、磷等去除的局限性;处理设施占地大;低温下处理效果不佳;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利用了城市中建设的绿色海绵设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生化池、沉淀池和绿色海绵设施;
所述生化池内竖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生化池的左侧壁之间形成厌氧池,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缺氧池,所述第二隔板和生化池的右侧壁之间形成好氧池;
所述生化池的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进泥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污水进水管;
所述第一隔板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列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半部分;
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列第二通孔,并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部;
所述生化池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生化池的右侧壁的上部;
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连接于所述沉淀池的进口,所述沉淀池的进口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中部,所述沉淀池的下部形成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外回流管连接于所述进泥口;所述排泥口上还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所述沉淀池上还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的上部,所述出口通过出水管与绿色海绵设施连接。
可选的,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进泥口的上方,所述进泥口位于所述生化池的左侧壁的上部。
可选的,两个第一通孔的间距等于第一通孔的半径。
可选的,所述缺氧池的容积与所述厌氧池容积相同,所述好氧池的容积是所述缺氧池容积的2倍。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并且两个第二通孔的间距等于第二通孔的半径。
可选的,所述绿色海绵设施选自包括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人工湿地和湿塘的组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可选的,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上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连接于鼓风机。
可选的,所述好氧池还通过内回流管连接于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上开设有回流出口,所述缺氧池的底壁上开设有回流入口,所述回流出口和回流入口之间通过所述内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出口位于所述好氧池的底壁远离所述缺氧池的一端,并且所述回流入口位于所述缺氧池的底壁远离所述好氧池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绿色海绵设备内均设置有在线监测仪器,所述在线监测仪器包括溶解氧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TP传感器、TN传感器和氨氮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搅拌器的功率按3-5W/m2选择。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生化池和沉淀池的处理之后,在经过绿色海绵设施的处理,不仅具有对有机物、氮磷的高效去除、占地省、投资省、寿命长、耐受低温等优势;还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处理贫营养、高毒性、高氯离子等极端水质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外回流管;2-内回流管;3-曝气管;4-出水管;5-出液管;6-搅拌器;7-生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生化池,所述生化池内竖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并且通过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生化池分割为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即所述第一隔板和生化池的左侧壁之间形成厌氧池,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缺氧池,所述第二隔板和生化池的右侧壁之间形成好氧池。
所述生化池的厌氧池的侧壁(图1中的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进泥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污水进水管,以使得污水通过所述污水进水管进入所述厌氧池;所述进泥口上连接有外回流管,以通过所述外回流管向所述厌氧池送入污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进泥口的上方,更优选地,所述进泥口位于所述生化池的左侧壁的上部(上半部分)。
所述第一隔板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列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半部分,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通孔的间距等于第一通孔的半径。
所述厌氧池内的混合物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缺氧池,本实施例中,所述缺氧池的容积与所述厌氧池的容积相同。
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列第二通孔,并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并且两个第二通孔的间距等于第二通孔的半径。
所述缺氧池内的混合物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好氧池,本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的容积是所述缺氧池容积的2倍。
所述生化池的好氧池的侧壁(图1中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生化池的右侧壁的上部(上半部分),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连接于所述沉淀池的进口,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的进口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中部,所述沉淀池的下部形成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外回流管连接于所述进泥口,以将污泥送入所述厌氧池。
同时,所述排泥口上还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开关阀,以在所述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将污泥排出。
所述沉淀池上还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的上部,所述出口通过出水管与绿色海绵设施连接,从而将沉淀污泥后的水排出至所述绿色海绵设施。
本实施例中,所述绿色海绵设施包括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人工湿地、湿塘等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从而使得生化处理后的污水经植被、碎石过滤和微生物分解可将污水中少量的有机物、N、P去除,可起到进一步净化水质作用。
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设置有搅拌器,以使得厌氧池和好氧池内的水和污泥能够形成均匀地混合物,并且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上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连接于鼓风机,以通过所述鼓风机向所述好氧池内泵入空气。
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多个铺设于所述好氧池底壁上的曝气管,所述每一个曝气管上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曝气盘,所述曝气管与所述鼓风机连接,以在所述鼓风机工作时,向所述好氧池内泵入空气。
所述好氧池还通过内回流管连接于所述厌氧池,本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上开设有回流出口,所述缺氧池的底壁上开设有回流入口,所述回流出口和回流入口之间通过所述内回流管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出口位于所述好氧池的底壁远离所述缺氧池的一端,并且所述回流入口位于所述缺氧池的底壁远离所述好氧池的一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进水管、外回流管、内回流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潜污泵。
而且,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绿色海绵设备内均设置有在线监测仪器,所述在线监测仪器包括溶解氧传感器(DO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温度传感器、TP传感器、TN传感器和氨氮传感器,并将这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在线监测平台上,使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全面保障污水处理与海绵设施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
(1)污水与外回流管内的污泥先进入厌氧池(DO<0.2mg/L)完全混合,经一定时间的厌氧分解,去除部分有机物,使部分含氮化合物经反硝化作用转化成N2而释放,外回流管内的污泥中的聚磷微生物(聚磷菌等)释放出磷,满足细菌生长对磷的需求。
(2)污水混合物流入缺氧池(DO<=0.5mg/L),池中的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未分解的含碳有机物为碳源,将好氧池内通过内回流液进来的硝酸根还原为N2而释放。
(3)污水混合物流入好氧池(DO,2-4mg/L),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水中的NH3-N(氨氮)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同时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供给吸磷微生物以能量,微生物从水中吸收磷,磷进入细胞组织,富集在微生物内,经沉淀分离后以富磷污泥的形式从系统中排出。
(4)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风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处理。
(5)生化处理后的污水经植被、碎石过滤和微生物分解可将污水中少量的有机物、N、P去除,可起到进一步净化水质作用。
(6)通过在线监测仪器将监测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在线监测平台上,使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全面保障污水处理与海绵设施应用。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池、沉淀池和绿色海绵设施;
所述生化池内竖直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生化池的左侧壁之间形成厌氧池,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缺氧池,所述第二隔板和生化池的右侧壁之间形成好氧池;
所述生化池的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和进泥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污水进水管;
所述第一隔板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列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半部分;
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列第二通孔,并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部;
所述生化池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生化池的右侧壁的上部;
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连接于所述沉淀池的进口,所述沉淀池的进口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中部,所述沉淀池的下部形成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外回流管连接于所述进泥口;所述排泥口上还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所述沉淀池上还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的上部,所述出口通过出水管与绿色海绵设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进泥口的上方,所述进泥口位于所述生化池的左侧壁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通孔的间距等于第一通孔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的容积与所述厌氧池容积相同,所述好氧池的容积是所述缺氧池容积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并且两个第二通孔的间距等于第二通孔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海绵设施选自包括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人工湿地和湿塘的组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上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连接于鼓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还通过内回流管连接于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的底壁上开设有回流出口,所述缺氧池的底壁上开设有回流入口,所述回流出口和回流入口之间通过所述内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出口位于所述好氧池的底壁远离所述缺氧池的一端,并且所述回流入口位于所述缺氧池的底壁远离所述好氧池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绿色海绵设备内均设置有在线监测仪器,所述在线监测仪器包括溶解氧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TP传感器、TN传感器和氨氮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搅拌器的功率按3-5W/m2选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60611.8U CN209652095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60611.8U CN209652095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52095U true CN209652095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25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60611.8U Active CN209652095U (zh) | 2019-02-28 | 2019-02-28 | 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52095U (zh) |
-
2019
- 2019-02-28 CN CN201920260611.8U patent/CN2096520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799817U (zh) |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系统 | |
CN105692900B (zh) | 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间歇曝气序批式生物反应装置及处理高氨氮污水的方法 | |
CN103936229A (zh) |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及工艺 | |
CN102115296A (zh) | 一种新型多格室脱氮型膜生物反应器 | |
CN106830565A (zh) | 一种废水深度脱氮除碳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 |
CN110156263A (zh) | 一种循环水养殖暨尾水处理一体化水处理系统 | |
CN101386445A (zh) | 一种水泵驱动式折流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024270U (zh) | 一种同步反硝化脱氮除磷双泥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0240354A (zh) | 一种集约型模块化组合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 |
CN203866153U (zh) |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 | |
CN206680346U (zh) | 一种废水深度脱氮除碳处理装置 | |
CN101386446B (zh) | 一种气升式折流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109161U (zh) | 高浓度胶粘剂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1762974A (zh) | 一种养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9652095U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6720962U (zh) |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回流系统 | |
CN105417698A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5933394U (zh) | 一种中置好氧硝化、两端缺氧反硝化脱氮装置 | |
CN205258129U (zh) | 一种小流量污水深度脱氮除磷装置 | |
CN208038125U (zh) | 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氮的装置 | |
CN207418382U (zh) | 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8403850U (zh) | 一种使用铁碳填料的耦合微生物法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 |
CN213416614U (zh) | 一体化生物脱氮与污泥减量装置 | |
CN108314254A (zh) |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回流处理装置 | |
CN205088063U (zh) | 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