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2010U -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2010U
CN209652010U CN201920151547.XU CN201920151547U CN209652010U CN 209652010 U CN209652010 U CN 209652010U CN 201920151547 U CN201920151547 U CN 201920151547U CN 209652010 U CN209652010 U CN 209652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ylinder
strainer
foundation pi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15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艳娥
杨令辉
马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HU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HU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HU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HU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15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2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2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2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部的过滤池和储水池,过滤池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筒体、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筒体上连通有进水管,筒体中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位于进水管与筒体底部之间,第一滤网上设置有碎石层,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箱体外部相通的出水管,箱体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出水的第一阀门,筒体侧壁上打设有与箱体内部相通的出水口,过滤池中内腔环向设置有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与筒体内部相通的冲水管,本装置具有将基坑水过滤达到作为洗衣用水、冲厕用水使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中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开挖基坑之前常常需要对基坑下面一定深度地下水进行抽取,防止后续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地下水涌出影响施工,目前针对基坑下的地下水一般采用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将收集的地下水直接排走,或者只是简单的用于施工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对车辆的冲洗,基坑的水回收率极低,远远达不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一些重视节能减排的单位,在施工区域周边开挖一个泥浆池,可用地下水调制泥浆用于后续的钻孔施工,虽然采用了一些节水的措施,但还是远远达不到对地下水的利用率,未考虑到可将基坑降水进行回收运至生活区作为洗衣用水、冲厕用水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具有将基坑降水进行回收利用,提升了地下水利用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箱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部的过滤池和储水池,所述过滤池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筒体、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所述筒体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筒体中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进水管与筒体底部之间,所述第一滤网上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箱体外部相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出水的第一阀门,所述筒体侧壁上打设有与过滤池内部相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高度大于出水管与筒体连通端的高度,所述过滤池与储水池之间设置有用于通向过滤池内部和储水池内部的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位于活性炭吸附网和过滤池底部之间,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连接有与储水池内部相通的粗管,所述粗管插入储水池储存的水中,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筒体内部相通的冲水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坑中收集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筒体中,通过碎石层和第一滤网的配合作用对水进行一个初步过滤,将直径稍大的滤渣留在碎石层中,经过初步过滤的水通过出水口流至第二滤网上,对水进行第二次过滤,水经过第二滤网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网再进行精细过滤,过滤完的水沉入过滤池底进行沉淀,水沉淀完成后通过过水孔进入储水池,通过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水抽出用于对碎石层和第一层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洗,通过这种方式将基坑中的水进行重重过滤达到作为洗衣用水、冲厕用水使用条件。
优选的,所述储水池上连通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位于过水孔与储水池底部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与采用水泵抽水的方式更简单、方便。
优选的,所述过水孔位于靠近活性炭吸附网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过滤池的有效空间,同时便于过滤池对经过第二滤网过滤的水进行沉淀。
优选的,所述筒体背离第二滤网的一端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的盖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窗和滤筒上的透明的盖子观察滤筒内的过滤情况进行观察,看是否需要进行对碎石层和第一滤网进行清洗,便于提高水泵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打开盖子可以更换碎石层里面的碎石。
优选的,所述箱体侧壁上安装有方便人员爬至箱体顶部的爬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人员爬至箱顶对箱体的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和安装水泵。
优选的,所述通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水管出水的第二阀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阀门进行控制通水管的出水情况。
优选的,所述冲水管位于筒体内的一端设置在碎石层的上方,所述冲水管的冲水口朝向碎石层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冲水管对碎石层和第一滤网直接冲洗,相比其他冲水口的位置,冲洗面大,冲洗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水泵上设置有防护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水泵被损坏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碎石层和第一滤网的配合作用对水进行一个初步过滤,提高了初步的过滤效果,将直径稍大的滤渣留在碎石层中,经过第二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再进行精细过滤,过滤完的水沉入过滤池底进行沉淀,通过这种方式将基坑中的水回收进行重重过滤达到作为洗衣用水、冲厕用水使用条件,同时通过设置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水抽出对碎石层和第一层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洗,保证了整个过程的循环,从而保证了过滤效果;
2、通过箱体侧壁上安装的爬梯,便于人员爬至箱体顶部观察窗对筒体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便于了解碎石层和第一滤网的过滤情况,便于安排冲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过滤池;3、储水池;4、筒体;5、进水管;6、碎石层;7、第一滤网;8、出水管;9、第一阀门;10、出水口;11、第二滤网;12、活性炭吸附网;13、过水孔;14、粗管;15、冲水管;16、水泵;17、防护罩;18、通水管;19、爬梯;20、第二阀门;21、盖子;22、冲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过滤池2和储水池3,过滤池2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筒体4、第二滤网11和活性炭吸附网12,筒体4上连通有进水管5,筒体4中设置有第一滤网7,第一滤网7位于进水管5与筒体4底部之间,第一滤网7上设置有碎石层6,通过碎石层6和第一滤网7的配合作用对水进行一个初步过滤,将直径稍大的滤渣留在碎石层6中。
参照图1,筒体4的底部设置有与箱体1外部相通的出水管8,出水管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8出水的第一阀门9,筒体4侧壁上打设有与过滤池2内部相通的出水口10,出水口10的高度大于出水管8与筒体4连通端的高度,通过第二滤网11和活性炭吸附网12对筒体4内流出的水进行精细过滤,将杂质几乎过滤干净,过滤完的水沉入过滤池2底进行沉淀。
参照图1,过滤池2与储水池3之间设置有用于通向过滤池2内部和储水池3内部的过水孔13,过水孔13位于活性炭吸附网12和过滤池2底部之间,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水泵16,水泵16一端连接有与储水池3内部相通的粗管14,粗管14插入储水池3储存的水中,水泵16的另一端连接有与筒体4内部相通的冲水管15,冲水管15位于碎石层6的上方,冲水管15的冲水口22平行于筒体4的轴向设置,且冲水口22朝向筒体4底部,通过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水泵16将储水池3中的水抽出用于对碎石层6和第一层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洗,防止基坑中的泥浆水附着在碎石层6和第一滤网7上,影响过滤效果,同时保证过滤过程的持续性,储水池3上打设有与箱体1外部相通的通水管18,通水管18位于过水孔13与储水池3底部之间,通过储水池3上的通水管18连接至生活区域,相比与采用水泵16抽水的方式更简单、方便,通水管1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水管18出水的第二阀门20,通过第二阀门20控制通水管18的通水情况。
参照图1,箱体1侧壁上安装有方便人员爬至箱体1顶部的爬梯19,筒体4背离第二滤网11的一端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的盖子21,通过透明的盖子21观察筒体4内的过滤情况,看是否需要进行对碎石层6和第一滤网7进行清洗,便于提高水泵16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打开盖子21可以更换碎石层6里面的碎石,水泵16上设置有防护罩17,减少了水泵16损坏的风险。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基坑中的降水统一回收至与进水管5相连,水进入筒体4后接触碎石层6和第一滤网7进行初步过滤,初步过滤完成后水通过出水口10流至第二滤网11上,对水进行第二次过滤,水经过第二滤网11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网12再进行精细过滤,并且活性炭对一些杂质进行吸附,过滤完的水沉入过滤池2底进行沉淀,水沉淀完成后过滤池2中的上层水通过过水孔13进入储水池3。
人员通过爬梯19爬至箱顶打开箱体1顶部的盖子21,观察筒体4内泥浆在碎石层6和第一滤网7上的附着情况,若出现泥浆堵塞现象立即开启水泵16,储水池3中的水经粗管14和冲水管15对筒体4附着在第一滤网7和碎石层6上的泥浆进行冲洗,打开第一阀门9,将清洗完的泥浆水排出,同时需要使用储水池3中的水时打开第二阀门20,将外部的水管与通水管18进行连接,外部水管接至生活区,打开第二阀门20,实现基坑降水的循环利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过滤池(2)和储水池(3),所述过滤池(2)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筒体(4)、第二滤网(11)和活性炭吸附网(12),所述筒体(4)上连通有进水管(5),所述筒体(4)中设置有第一滤网(7),所述第一滤网(7)位于所述进水管(5)与筒体(4)底部之间,所述第一滤网(7)上设置有碎石层(6),所述筒体(4)的底部设置有与箱体(1)外部相通的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8)出水的第一阀门(9),所述筒体(4)侧壁上打设有与过滤池(2)内部相通的出水口(10),所述出水口(10)的高度大于出水管(8)与筒体(4)连通端的高度,所述过滤池(2)与储水池(3)之间设置有用于通向过滤池(2)内部和储水池(3)内部的过水孔(13),所述过水孔(13)位于活性炭吸附网(12)和过滤池(2)底部之间,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一端连接有与储水池(3)内部相通的粗管(14),所述粗管(14)插入储水池(3)储存的水中,水泵(16)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筒体(4)内部相通的冲水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储水池(3)上连通有通水管(18),所述通水管(18)位于过水孔(13)与储水池(3)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过水孔(13)位于靠近活性炭吸附网(12)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筒体(4)背离第二滤网(11)的一端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的盖子(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箱体(1)侧壁上安装有方便人员爬至箱体(1)顶部的爬梯(1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通水管(1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水管(18)出水的第二阀门(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冲水管(15)位于筒体(4)内的一端设置在碎石层(6)的上方,所述冲水管(15)的冲水口(22)朝向碎石层(6)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水泵(16)上设置有防护罩(17)。
CN201920151547.XU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Active CN209652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1547.XU CN209652010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1547.XU CN209652010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2010U true CN209652010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1547.XU Active CN209652010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2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84757U (zh)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8927720U (zh) 自动反冲洗篮式过滤器
CN209652010U (zh) 一种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18130505U (zh) 一种反循环钻机泥渣过滤池
CN208151112U (zh) 分层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4883774U (zh) 一种基坑降水止水装置
CN20733191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反冲洗排渣系统
CN105926711A (zh) 一种适用于大坡度河床的新型水源热泵取水系统
CN206778012U (zh) 用于纯水生产的过滤装置
RU128895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по очистке водозаборных скважин
CN205903699U (zh) 一种水循环的滤芯清洗机
CN213192722U (zh) 一种化工生产中明沟杂物沉淀清理装置
CN208293714U (zh)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N211189388U (zh) 地热水抽采后过滤除砂装置
CN208212654U (zh) 一种油田撬装式过滤设备
CN207437010U (zh) 一种油水井井下水力旋流冲洗装置
CN2482550Y (zh) 全自动净水器
CN208049501U (zh) 污水自吸过滤装置
CN207886773U (zh) 一种水循环过滤处理装置
CN208202078U (zh) 综合管廊雨水过滤排污调蓄装置
CN206279050U (zh) 一种雨水利用前处理无人机
CN207775979U (zh) 一种高楼雨水及生活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6521335U (zh) 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8530114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沉淀过滤装置
CN205804482U (zh) 一种适用于大坡度河床的新型水源热泵取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