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5535U - 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5535U
CN209645535U CN201822039141.0U CN201822039141U CN209645535U CN 209645535 U CN209645535 U CN 209645535U CN 201822039141 U CN201822039141 U CN 201822039141U CN 209645535 U CN209645535 U CN 209645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pipeline
pump
blood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91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凡
阮彬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fron Bio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91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5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5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5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血液净化设备包括控制单元、静脉壶安装位、阻流夹、调气管路及液面监测单元;调气管路包括三通、气泵及一端接口用于外连的外连管路;三通的第一接口与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连通,且二者间设有用于控制二者间通断的开关单元;第二接口通过小径气流通道与大气连通;第三接口通过中间管路与气泵的泵气接口连通;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小于泵气接口至第二接口之间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与静脉壶的气腔部的旁接端口可拆卸地连通。该血液净化设备可自动地对静脉壶液面进行调整,可广泛应用于血液净化等医疗技术领域中。

Description

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调气管路及以该调气管路构建的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与血液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通常会利用血液净化设备及布设在其上的血液净化管路进行血液净化,其中血液净化管路属于耗材,需要不断地更换,血液净化设备及布设在其上的血液净化管路一起构成通常所称的血液净化系统;对于血液净化设备,例如采用如公告号为CN304830462S、CN302768393S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在这些血液净化设备的安装支架上布设有用于安放静脉壶的静脉壶安装位,具体为卡位结构,用于为血液净化过程提供动力的血泵,用于控制整个血液净化系统工作的控制单元,及布设在静脉壶的下游侧且用于控制血液的回液管路通断的阻流夹;具体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面板结构,血泵、静脉壶安装位及阻流夹均直接地固定在该安装面板上;对于血液净化管路,例如采用公告号为CN205360105U、CN205360106U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管路,在这些血液净化管路中,通常会设置一个名为静脉壶的滴壶,常用于收集缓冲管路中的气泡,防止气泡直接进入人体造成生命危险,保证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性;以公告号为CN205360105U的专利文献的附图5所示结构为例,在静脉壶933上旁接有一根以上的旁接支管9332,以通过这些旁接支管9332对静脉壶933内的气压进行检测及向静脉壶中注入相关溶液。
在正常血液净化过程中,血液在静脉壶里保持一个较高的液面,当管路出现漏气等异常情况时会混入气泡,静脉壶收集缓冲气泡并使得壶内的血液液面降低。医护人员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液面的变化,并进行恰当的操作调节液面至安全的位置,其需要医护人员或陪同人员时刻紧盯静脉壶,不仅耗时且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血液净化设备,以通过与血液净化管路间的配合,从而能对静脉壶的液面进行自调节处理,在确保血液净化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人工操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构建上述血液净化设备的调气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述调气管路构建的除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述血液净化设备构建的血液净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净化设备包括控制单元及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有静脉壶安装位,受控制单元控制的血泵,及受控制单元控制地对位于安装在静脉壶安装位内的静脉壶下游侧的回液管路的通断进行控制的阻流夹;静脉壶安装位的侧旁设有用于对静脉壶的液面进行监测的液面监测单元,液面监测单元向控制单元输出液面监测信号;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受控制单元控制的调气管路,调气管路包括三通、气泵及一端接口用于外连的外连管路;三通的第一接口与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连通,且二者间设有用于控制二者间通断的开关单元;第二接口通过小径气流通道与大气连通;第三接口通过中间管路与气泵的泵气接口连通;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小于泵气接口至第二接口之间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与静脉壶的气腔部的旁接端口可拆卸地连通。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安装支架上布设具有静脉壶的血液净化管路,以构建出血液净化系统,将静脉壶安装在静脉壶安装位上,将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与静脉壶的旁接支管等连接端口连通,及将位于静脉壶上游侧的进液管路的部分柔性挤压管部装入血泵的挤压腔内,同时将下游侧的出液管路装入阻流夹的夹持腔内,以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液面监测单元所输出的监测信号,而判断液位是否过低或过高,并在过高或过低时启动调节单元,并配合阻流夹的动作,以对静脉壶内的气体体积进行调节,即对其液位进行调节,以确保血液净化过程安全的同时,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基于前述结构设置的调气管路,可对静脉壶进行柔性充气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方案为小径气流通道由连接在第二接口上的连通管所构建;中间管路的气道横截面面积大于连通管的气道横截面面积;开关单元为控制阀。便于构建小径气流通道。
更具体的方案为连通管与中间管路的气道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6至9:16;连通管与中间管均为圆管;控制阀为三通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连通,第二接口通过管路与压力监测单元的监测接口连通,第三接口通过管路与三通的第一接口连通。在此比例范围内,能使柔性排气或充气中外连管路所能承受的气流阻力保持在一个较为合适的范围内。此外,通过三通阀将压力监测单元旁接到管路中,不仅可以在正常工作时对气压进行监测,减少静脉壶上的连接接口的数量,且能在液位调节的过程中,关闭压力监测单元接口而避免其所监测压力值随调节过程的进行而产生波动,以避免因调节单元的工作而使压力监测值出现偏离而使医务人员误认为出现问题。
优选的方案为依序沿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开关单元、三通及泵气接口所构建出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大于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外连管路上串联有疏水过滤器;泵气接口为泵出接口;气泵为单向泵;小径气流通道构成静脉壶在利用调气管路进行排气时的排气出口通道。将外连管路所在的气流通道的进气通量设置成大于小径气流通道,能有效地减少因其气流通道太小所引起的气流阻力,以降低充气或排气所需的泵耗能;气泵为单向泵,以减少成本;利用小径气流通道构建排气出口通道,即利用该调气通路进行排气时,为自然排气,能有效地减少通路构建成本。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阻流夹用于控制静脉壶的出液管的通断;液面监测单元包括用于监测静脉壶内的液面是否达到预设高液位处的高液位监测模块与是否达到预设低液位处的低液位监测模块;静脉壶上的旁接支管的外连端口构成旁接端口;液位监测模块为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布置在静脉壶的两侧,超声波传感器的声波路径覆盖对应液位处。将阻流夹布置在邻近静脉壶的位置,可提高其控制响应速度。对两个液位处的液位进行监测,以根据液位是否处于二者之间而判断是否处于正常区间内,以简化监测过程及控制单元的判断过程。此外,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构建液位监测模块,监测灵敏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气管路包括三通、气泵及一端接口用于外连的外连管路;三通的第一接口与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连通;第二接口通过小径气流通道与大气连通;第三接口通过中间管路与气泵的泵气接口连通;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小于泵气接口至第二接口之间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
利用等效气道面积较小的小径气流通道连接大气,(1)若泵气接口为泵出接口,即通过中间管路泵出气流,则能够利用小径气流通道与外连管路各分担部分由气泵所泵出的气流,当然了,随着外连管路这边气流阻力的增大,增加了由小径气流通道所排出的气流,即能实现随外连管路这边气流阻力增大而不断实现动态平衡,而不会以保持不变的气流流速硬性泵入气流,即实现对与外连管路连通的设备进行软性充气,例如,其能对血液净化系统管路中的静脉壶内进行柔性泵气,与现有技术泵一直处于等功率的进行的硬性充气相比,能有效地提高其使用安全性;(2)若泵气接口为泵入接口,即通过中间管路抽吸气流,则能够利用小径气流通道与外连管路各分担部分由气泵所抽吸的气流,当然了,随着外连管路这边气流阻力的增大,增加了由小径气流通道所抽吸的气流,即能实现随外连管路这边气流阻力增大而不断实现动态平衡,而不会以保持不变的气流流速硬性抽吸气流,即实现对与外连管路连通的设备进行软性排气,例如能对血液净化系统管路中的静脉壶内进行柔性抽气,与现有技术泵一直处于等功率的进行的硬性抽气相比,能有效地提高其使用安全性;(3)若气泵为双向泵,而泵气接口为泵出泵入接口,则即可实现柔性充气及柔性排气。
具体的方案为小径气流通道由连接在第二接口上的连通管所构建;中间管路的气道横截面面积大于连通管的气道横截面面积;三通的第一接口与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间设有用于控制二者间通断的开关单元。便于构建小径气流通道。此外,通过设置控制单元,控制外连管路与三通之间的通断,以在无需排气或充气时,进行截止控制,确保与外连管路外连的设备的正常工作。
更具体的方案为连通管与中间管路的气道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6至9:16;连通管与中间管均为圆管;开关单元为控制阀。在此比例范围内,能使柔性排气或充气中外连管路所能承受的气流阻力保持在一个较为合适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方案为开关单元为控制阀;控制阀为三通阀,其第一接口与另一端接口连通,第二接口通过管路与压力监测单元的监测接口连通,第三接口通过管路与三通的第一接口连通。通过三通阀将压力监测单元旁接到管路中,不仅可以在正常工作时对气压进行监测,减少静脉壶上的连接接口的数量,且能在液位调节的过程中,关闭压力监测单元接口而避免其所监测压力值随调节过程的进行而产生波动,以避免因调节单元的工作而使压力监测值出现偏离而使医务人员误认为出现问题。
优选的方案为依序沿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开关单元、三通及泵气接口所构建出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大于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外连管路上串联有疏水过滤器;泵气接口为泵出接口;气泵为单向泵;小径气流通道构成外连设备在利用调气管路进行排气时的排气出口通道;外连设备为通过外连管路与调气管路连通的设备。将外连管路所在的气流通道的进气通量设置成大于小径气流通道,能有效地减少因其气流通道太小所引起的气流阻力,以降低充气或排气所需的泵耗能;气泵为单向泵,以减少成本;利用小径气流通道构建排气出口通道,即利用该调气通路进行排气时,为自然排气,能有效地减少通路构建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泡系统包括除泡器及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调气管路;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与除泡器的气腔室的旁接端口可拆卸地连接。
利用上述调气管路与除泡器一起构建出除泡系统,能在除泡过程中实现柔性充气或柔性排气。
具体的方案为除泡器为壶体结构;设于壶体结构的上端部上的旁接支管的外连端口构成旁接端口。
为了实现上述第四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净化系统包括血液净化设备及布设在血液净化设备的安装支架上的血液净化管路;血液净化设备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血液净化设备;沿血液的行进方向,阻流夹位于静脉壶安装位的下游,血泵位于静脉壶安装位的上游。
采用上述血液净化设备构建的血液净化系统,能对静脉壶内的液位进行自动调节,以能在确保血液净化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人工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1进行正常工作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1进行液位升高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1进行液位降低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血液净化系统1包括血液净化设备9及布设在该血液净化设备9上的血液净化管路。在血液净化设备9上配置有用于人机交互的触控显示装置15。
其中,血液净化设备9包括安装支架90及安装在该安装支架90上的控制单元、静脉壶安装位91、动脉壶安装位92、净化模块安装位93、加温装置94、血液检测装置95、血泵10、阻流夹11、液面监测单元2及对安装在静脉壶安装位上的静脉壶内的气体体积进行调节的调节单元3;其中,控制单元包括集成在触控显示装置15的壳体内的处理器与存储器。其中,安装支架用于布设上述各个功能单元与连接管路,以将各功能单元集成在不同位置上,而便于布设血液净化管路,及固定管路中的静脉壶、动脉壶及净化模块,例如,固定吸附柱、灌流器等净化模块;血泵10用于为血液在血液净化管路中的流动提供动力。
而对于血液净化管路,沿血液在净化过程中沿管路的行进方向,通常包括静脉壶4、位于静脉壶4上游侧血液管路12及位于静脉壶4下游侧血液管路13,其他部分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所需净化功能而相对应地设置,比如动脉壶16、血浆吸附柱、灌流器等血液净化模块17。
液面监测单元2包括用于监测静脉壶4内的液面是否达到预设高液位处a-a的高液位监测模块21与是否达到预设低液位处b-b的低液位监测模块22,具体地,高液位监测模块21与低液位监测模块22均采用光电传感器;在位置布置时,光电传感器的发光器与接收器各布置在静脉壶4的一侧,其光路与对应液位处a-a、b-b持平,即当液位上升至遮挡住对应光路时,接收器所接收到的光量减少,从而判断液位是否位于液位处a-a或液位处b-b之间,以能对上下两个液位处进行监测,并在液面高于预设高液位处a-a时,认为液位过高,需降低静脉壶4内的液面;而低于预设低液位处b-b时,认为液位过低,需调高静脉壶4内的液面;而液面位于预设高液位处a-a与预设低液位处b-b之间时,判定为正常液位,无需对静脉壶4内的液面进行调节。液位监测模块还可采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构建,超声波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布置在静脉壶4的两侧,其超声波束的路径覆盖对应液位处a-a、b-b,具体以声波被血液阻挡率能达到检测精度为准,通常位于超声波束的竖向中间位置处,即当液位上升至遮挡住对应超声波路径的预设位置时,被反射、吸收等所阻挡的超声波量达到预设值以上时,即认为液位高于液位处a-a;或由于血液减少而增加超声波的透过量,而使透过的超声波两达到预设值以上,而认为低于液位处b-b。
调节单元3包括外连管路5、压力监测单元30、气泵31、选择连通单元、连通管35及串联在外连管路5上的疏水过滤器32。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连通单元包括三通阀7与三通8,三通阀7的第一接口J1与外连管路5的另一端接口52连通,第二接口J2与压力监测单元30的监测接口通过管路连通;压力监测单元30可选自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其中压力表可以直接显示压力值,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压力传感器,其向控制单元输出压力监测信号。三通8的第一接口J4与三通阀7的第三接口J3通过中间管路36连通,第二接口J5与连通管35的一端接口连通,第三接口J6与气泵31的泵出接口通过中间管路37连通,以使三通阀7也构成用于控制外连管路5的另一端接口52与第一接口J4间通断的控制阀。连通管35的另一端接口与大气连通,外连管路5的一端接口51与静脉壶4的旁接支管41的端口可拆卸地连通,即外连管路5的一端接口51为与静脉壶4的气腔部的旁接端口可拆卸地连通的外连接口。其中,疏水过滤器32起到只过气不过水的作用,可以防止液面过高浸入到调节单元3内,造成电动器件损坏。气泵31为正压力泵,不通电时对气管有阻断作用,通电动作时往气管中注入空气;三通阀7为电动器件,不通电时第一接口J1和第二接口J2相通,第一接口J1、第二接口J2与第三接口J3均截止,通电时第一接口J1与第三接口J3相通,其他接口之间为截止;压力监测单元30可以在三通阀7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于检测动静脉壶4内血液压力;三通8为物理式的,其三个接口始终保持连接,连通管35为管径小于中间管路36、外连管路5及中间管路37的细径管,即第二接口J5连接细径管而使得气体在第三接口J6和第一接口J4间的流通阻力小于第三接口J6和第二接口J5间的流通阻力,即使依序沿一端接口51、另一端接口52、三通阀7、三通8及气泵31的泵出口所构建出的气路的最小管路横截面面积均大于连通管35的管路横截面面积,从而在利用气泵31向静脉壶4的气腔泵入气流的过程中,随着气腔内气压的增大而使从连通管35流出的气流增加,从而实现向静脉壶4内柔性地泵入气流,有效地避免因泵入气流而引起静脉壶4内液位的快速波动;当然,也可只需将中间管路37气道横截面面积设置成小于连通管35的气道横截面面积即可实现该功能,具体地为中间管路37的内管径大于连通管35的内管径,在本实施例中,管路均为圆形管,在管路长度大致相同或者同个量级时,此时,其气道横截面面积等效于本实施例中的等效气道面积;对于连通管35与中间管路37之间的直径比通常为1:4至3:4,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选为3:5,且随着比例的减少,即中间管路37的直径相对越大,能推动静脉壶4内液面下调的高度越多,具体尺寸为中间管路37的直径为2.5毫米,连通管35的直径为1.5毫米。
完成血液净化管路的安装后,安装支架上布设有静脉壶安装位,受控制单元控制的血泵10,受控制单元控制地对安装在静脉壶安装位内的静脉壶4的出液管的通断进行控制的阻断夹11,及受控制单元控制的调节单元3。且沿净化过程中血液在管路内的行进方向,阻流夹11位于静脉壶安装位的下游,用于控制位于静脉壶4下游侧的回液管路的通断进行控制,优选设置在静脉壶4的出液管上,血泵10位于静脉壶安装位的上游。
在正常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和控制使得静脉壶4内液面保持在a、b两液位处之间,当液面超过液位处a-a时,控制单元将控制血泵10、阻流夹11及调节单元3动作而下调静脉壶4内的液面;当液面低于液位处b-b时,控制单元将控制血泵10、阻流夹11及调节单元3动作而升高静脉壶4内的液面。具体动作如下:
(1)正常运行时:
如图3所示,当液面监测单元2监测到静脉壶4内液面在a、b液位处之间时,不触发液面调节动作,控制单元驱动对应功能单元保证血液在体外循环管路中正常流通。此时,三通阀7不通电,第一接口J1与第二接口J2连通;气泵31不运行处于截止状态。血泵10按照治疗设定的速度运行;阻流夹11打开释放管路,血液在血泵10的驱动下通过体外循环管路完成引血、回血、透析吸附动作。静脉壶4通过外连管路5、三通阀7与压力监测单元30相连,压力监测单元实时监测静脉压力。
(2)液位偏低,需向上调节时:
如图4所示,当液面监测单元2监测到静脉壶4内液面在低于液位处b-b时,触发向上调节动作,发出“液位低”信号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而使三通阀7通电,以使得第一接口J1和第三接口J3相通;气泵31不运行,处于截止状态。控制单元调节血泵10以120mL/min泵速运行,并使阻流夹11关闭夹住血液管路13,血液不输回人体。此时,静脉壶4通过外连管路5、三通阀7、三通8及连通管35与大气相通。通过血泵10将血液注入到静脉壶4内,并将静脉壶4的空气挤出到大气中,实现液面抬升。并持续工作预定时长,以使监测到静脉壶4液面下降到位于液位处a、b之间或位于液位处a-a处。
(3)液位偏高,需向下调节时:
如图5所示,当液面监测单元2检测到静脉壶4内液面高于液位处a-a时,触发向下调节动作,发出“液位高”信号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输出信号控制三通阀7通电,使得第一接口J1与第三接口J3相通;控制单元驱动气泵31运行,提供正压外气路中注入空气。控制单元调节血泵10以120mL/min泵速运行,并使阻流夹11保持打开而释放血液管路13,血液输回人体。此时,静脉壶4通过外连管路5、三通阀7,三通8与气泵31的泵出口相通。通过气泵31将空气注入到静脉壶4内,使静脉壶的液面下降。并持续工作预定时长,以使监测到静脉壶4液面下降到位于液位处a、b之间或位于液位处b-b处。
在液面向上调节和向下调节的过程中,压力监测单元30由于三通阀7的第二接口J2与第一接口J1、第三接口J3均截止,所以压力检测值维持稳定,直接避免了液面调节过程中造成的压力的波动,方便软件处理。
其中,气泵31的泵出口构成本实施例中“泵气接口”,气泵31具体为单向泵;外连管路5、疏水过滤器32、三通阀7、中通管36、三通8、连通管35、中通管37及气泵31构成本实施例中的调气管;连通管35的内管道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小径气流通道。
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2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照图2,在中间管路36上串联一个第二三通阀,并在该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上连接与大气连通的第二连通管,该第二三通管的管径大于连通管35的管径,作为排气用管,即通过该第二三通阀控制利用第二连通管进行排气而升高静脉壶内的液面,也可通过该三通阀控制利用连通管35与气泵31协作而进行充气。其中,该第二三通阀与第二连通管也构成本实施例中的调气管路中的部分结构。
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3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照图2,对于三通8的具体结构,可以将其第二接口J5的外端口的口径做得较为细长结构而替代连通管35,以利用其细长孔道构建出本实施例中的小径气流通道。
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4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实施例1至3中任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可以通过在静脉壶上设置两根以上的旁接支管,从而将压力监测单元的监测接口可拆卸地连接到其中一根旁接支管上,而将三通阀替换成两接口式的截止阀,以构成本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外连管路与三通之间的通断控制阀,即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单元不包含压力监测单元。当然了,可以采用阻流夹替换该截止阀,以控制外连管路与三通之间的通断,其中,阻流夹与控制阀分别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外连管路与三通之间的通断。参照图2所示结构,其中,外连管路5、控制单元、中通管36、三通8、连通管35、中通管37及气泵31构成本实施例中的调气管路。
血液净化设备实施例
在上述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的描述中,已对本实用新型血液净化设备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调气管路实施例
在上述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的描述中,已对本实用新型调气管路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作为调气管路的具体结构,还可以为以下结构,参照图2所示结构,将气泵31的泵入口与中通管37的接口连通,从而进行吸气处理,由于连通管35的管径小于中通管37的管径,从而可实现柔性吸气。当然了,还可将气泵31替换成双向泵,从而可进行柔性排气与柔性充气。其应用场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血液净化系统中,还可用于注射泵、输液泵等的管路中,以进行柔性充气和/或柔性排气处理。
除泡系统实施例
在上述血液净化系统实施例的描述中,静脉壶构成除泡器中的一种具体结构,除泡器与调气管路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除泡系统,已对本实用新型调气管路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对于除泡器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静脉壶,还可以为动脉壶,此外,还可以为注射泵、输液泵等设备上输液管路中的除泡器上,一起构建成本实施例中的除泡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中,“回液管路”被配置为由静脉壶4的出口端至将血液输回人体内的回血端之间的管路,包括连通管及串联在该连通管上的功能单元;静脉壶4的出液管被配置为直接连接在静脉壶4的出口端上的一段管。此外,上述用于对静脉壶的液面进行自动调控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对动脉壶液面的自动调控。“等效气道面积”被配置为一段管道在两端同等气压差的前提下,其在单位时间内所流通气流量的大小,即在两端同等气压差的情况下,等效气流通道面积越大,则可通气流量越大,例如同等横截面面积的情况下,呈细长扁平状的气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小于呈圆状的气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对于小径气流通道与三通8的第二接口至气泵31的泵气接口之间的等效气流通道之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对于二者之比接近1时,可通过加大气泵31的泵出量而实现与之比大于1的等同效果。“大气”被配置为至少包围前述调气管路且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氛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是通过对血液净化主机的结构进行改进,即通过增设能对静脉壶内液位进行监测的液位监测单元与对其内气体体积进行调节的调节单元,并辅助阻流夹的管路通断控制功能与血泵的泵送功能,从而能够对静脉壶内的液面位置进行调节,以确保血液净化安全的同时,能将液面自动调节至预设区间内。根据本构思血液净化系统上血液净化主机与血液净化管路中的其他功能单元的结构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例如,对于主机上的各功能单元的布设位置及安装支架的具体结构还可参照公告号为CN304830462S、CN302768393S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对于血液管路的具体结构还可参照公告号为CN205360105U、CN205360106U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管路结构;对于液面监测单元的具体结构,还可采用电容传感器对静脉壶内液面位置进行监测,对液面位置的监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离散点的监测,还可对连续液面位置进行监测。

Claims (13)

1.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包括控制单元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静脉壶安装位,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的血泵,及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地对位于安装在所述静脉壶安装位内的静脉壶下游侧的回液管路的通断进行控制的阻流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脉壶安装位的侧旁设有用于对所述静脉壶的液面进行监测的液面监测单元,所述液面监测单元向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液面监测信号;
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的调气管路,所述调气管路包括三通、气泵及一端接口用于外连的外连管路;所述三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连通,且二者间设有用于控制二者间通断的开关单元;第二接口通过小径气流通道与大气连通;第三接口通过中间管路与所述气泵的泵气接口连通;所述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小于所述泵气接口至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所述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与所述静脉壶的气腔部的旁接端口可拆卸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径气流通道由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上的连通管所构建;所述中间管路的气道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连通管的气道横截面面积;
所述开关单元为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中间管路的气道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6至9:16;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中间管均为圆管;
所述控制阀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另一端接口连通,第二接口通过管路与压力监测单元的监测接口连通,第三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三通的第一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依序沿所述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所述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所述开关单元、所述三通及所述泵气接口所构建出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大于所述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
所述外连管路上串联有疏水过滤器;所述泵气接口为泵出接口;所述气泵为单向泵;所述小径气流通道构成所述静脉壶在利用所述调气管路进行排气时的排气出口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流夹用于控制所述静脉壶的出液管的通断;
所述液面监测单元包括用于监测所述静脉壶内的液面是否达到预设高液位处的高液位监测模块与是否达到预设低液位处的低液位监测模块;
所述静脉壶上的旁接支管的外连端口构成所述旁接端口;
液位监测模块为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布置在所述静脉壶的两侧,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声波路径覆盖对应液位处。
6.一种调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气泵及一端接口用于外连的外连管路;
所述三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连通;第二接口通过小径气流通道与大气连通;第三接口通过中间管路与所述气泵的泵气接口连通;
所述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小于所述泵气接口至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气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径气流通道由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上的连通管所构建;
所述中间管路的气道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连通管的气道横截面面积;
所述三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间设有用于控制二者间通断的开关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气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中间管路的气道横截面面积之比为1:16至9:16;
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中间管均为圆管;
所述开关单元为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气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阀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另一端接口连通,第二接口通过管路与压力监测单元的监测接口连通,第三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三通的第一接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气管路,其特征在于:
依序沿所述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所述外连管路的另一端接口、所述三通及所述泵气接口所构建出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大于所述小径气流通道的等效气道面积;
所述外连管路上串联有疏水过滤器;所述泵气接口为泵出接口;所述气泵为单向泵;所述小径气流通道构成外连设备在利用所述调气管路进行排气时的排气出口通道;所述外连设备为通过所述外连管路与所述调气管路连通的设备。
11.一种除泡系统,包括除泡器及调节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气管路;
所述外连管路的一端接口与所述除泡器的气腔室的旁接端口可拆卸地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泡器为壶体结构;
设于所述壶体结构的上端部上的旁接支管的外连端口构成所述旁接端口。
13.一种血液净化系统,包括血液净化设备及安装在所述血液净化设备的安装支架上的血液净化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净化设备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净化设备;
沿血液的行进方向,所述阻流夹位于所述静脉壶安装位的下游,所述血泵位于所述静脉壶安装位的上游。
CN201822039141.0U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 Active CN209645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9141.0U CN209645535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9141.0U CN209645535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5535U true CN209645535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7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9141.0U Active CN209645535U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55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9799A (zh) * 2021-12-13 2022-03-04 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系统
CN116999041A (zh) * 2023-09-07 2023-11-07 南京汉科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接触回输压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9799A (zh) * 2021-12-13 2022-03-04 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净化系统
CN116999041A (zh) * 2023-09-07 2023-11-07 南京汉科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接触回输压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6999041B (zh) * 2023-09-07 2024-05-03 南京汉科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接触回输压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4456B2 (en) Dialysis system having non-invasive fluid velocity sensing
CN1973916B (zh) 利用真空帮助组织愈合的治疗系统
CN101784291B (zh) 血液净化装置
ES2552780T3 (es) Dispositivo de drenaje torácico con una contrapresión reducida
US20130261529A1 (e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and system having reversible blood pumps
US20090101576A1 (en) Priming and air remova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alysis
CN209645535U (zh) 一种血液净化系统、血液净化设备、除泡系统及调气管路
US20110272337A1 (en) Dual mode hemodialysis machine
JPH06181982A (ja) 二つの生物学的/薬学的液体を採集し混合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1252958A (zh) 流体交换导管系统
CN104602516A (zh) 具有减小的压力波动的灌注设备和气泡捕集器
CN203060409U (zh)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化膀胱治疗仪
CN102389594A (zh) 便携式血液净化系统
CN207871196U (zh) 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装置
CN102973997B (zh) 多功能静脉输液器
WO2012001961A1 (ja) 血液浄化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205598315U (zh) 一种手动式血液自助净化便携装置
CN202207346U (zh) 便携式血液净化系统
JP2012010756A5 (zh)
EP2841126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condensation from a device for the extracorporeal hematic treatment for the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CN108355197A (zh) 一种具有稳流破泡装置的智能型输液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237219A1 (zh) 三氧自体回血治疗仪
CN214859813U (zh) 三氧自体回血治疗仪
CN212756682U (zh) 氧气控制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CN206935956U (zh) 血液灌流器预冲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