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0044U -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 - Google Patents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30044U CN209630044U CN201822138401.XU CN201822138401U CN209630044U CN 209630044 U CN209630044 U CN 209630044U CN 201822138401 U CN201822138401 U CN 201822138401U CN 209630044 U CN209630044 U CN 2096300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b
- pad
- strong
- groove
-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所述多功能体位垫包括纵向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六面体立体状体位垫本体和防护套,在体位垫本体朝向患肢的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或U型的患肢凹槽,并在患肢凹槽靠近臀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在患肢凹槽的槽口设有一对或多对固定带;在体位垫本体朝向健肢的一侧开设有内凹式健肢搁置槽,所述健肢搁置槽置于体位垫本体的中部,其槽体从面部侧朝向背部侧呈张开状,并在侧卧位时,置于体位垫下方的健肢呈弯曲状态置于健肢搁置槽内。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在患者平卧式,置于两腿之间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又可以在患者翻身更换为侧卧位时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不会使对健肢受到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护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关节相关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发生,导致患者出现行动障碍、行动受限及疼痛严重等情况,严重危害其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该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髋关节置换术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一种,是通过植入人工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疾患的外科技术;具体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和改善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其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可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但该治疗方案术后可能出现应力骨折及假体脱位等情况,对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报道,假体脱位主要发生在体位改变时,因此,有效预防假体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治疗及护理要点。髋关节置换术后为了防止假体脱位,对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体位有严格的要求,而预防假体脱位的一个有效措施即是保持患肢外展20~30°中立位,为了保持这种特殊的治疗体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患者术后取平卧位时,采用普通枕头或者专用的三角垫夹在患者两腿之间的方法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但是,长时间平卧,腰背肌肉会因过度手里而产生酸痛劳累感,为了预防压疮,患者有必要定时更换体位,患者在翻身时需要在两腿之间垫置软枕或者三角垫,由于软枕的规格不统一,外展角度不好确定,且枕头表面不平整,患肢容易滑落,而三角垫的外展角度过大,会使患者感到不舒适,同时患者需要腰部和臀部的支撑力来维持侧卧位,健肢也会受到压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该体位垫在患者平卧时,可以置于两腿之间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还可以在患者翻身更换为侧卧位时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既能保持患肢的体位,又不会使对健肢受到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体位垫包括纵向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六面体立体状体位垫本体和套设在体位垫本体外的防护套,在体位垫本体朝向患肢的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或U型的患肢凹槽,并在患肢凹槽靠近臀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在患肢凹槽的槽口设有一对或多对固定带;在体位垫本体朝向健肢的一侧开设有内凹式健肢搁置槽,所述健肢搁置槽置于体位垫本体的中部,其槽体从面部侧朝向背部侧呈张开状,并在侧卧位时,置于体位垫下方的健肢呈弯曲状态置于健肢搁置槽内,体位垫本体置于健肢搁置槽两侧的凸起部分形成第一、第二支撑垫。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健肢搁置槽的张开角度a为80~120°。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位于健肢搁置槽靠近大腿根部的第一支撑垫为直角三角形,靠近脚踝部位的第二支撑垫为直角梯形,并在第二支撑垫上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开设在靠近直角梯形底边的一侧,并在直角梯形状的第二支撑垫靠近较短的上边侧形成支撑部位。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体位垫本体的两等腰斜边的夹角b为25~30°。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缺口是从体位垫本体靠近大腿根部的端部朝脚踝侧切割而成的弧形凹槽,其长度为10~15c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健肢搁置槽最窄部位的宽度为12~17cm,最宽部位的宽度35~45c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弧形缺口是从体位垫本体的背部侧朝向面部侧向下切割而成的弧形凹槽,其宽度为8~10c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体位垫本体为等腰梯形六面立体结构,其高度为45~60cm,较长的底边宽度为25~35cm,较短的上边宽度为12~18cm,厚度为12~18c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每对固定带是由两根带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搭扣的固定带组成,设有2~3对,等距设置在患肢凹槽的槽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整体为夹角25~30°三角形或等腰梯形,能够在患者平卧位时,置于两腿之间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预防假体脱位;
(2)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侧设有患肢固定凹槽,并配套设有固定带,能够对患肢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患者移动或翻身过程中体位垫出现脱落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患肢固定凹槽靠近大腿根部的位置设有缺口,避免在将患肢置于固定凹槽时,其臀部卡主不舒适,增加了体位垫的舒适感;
(4)本实用新型在靠近健肢的一侧设有内凹式健肢搁置槽,在侧卧位时,可以将健肢弯曲90°置于凹槽内,然后凹槽前部凸出的部位便形成一个支架将整个体位垫支撑起来,避免对健肢进行压迫,使侧卧位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以在患者平卧式,置于两腿之间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又可以在患者翻身更换为侧卧位时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既能保持患肢的体位,又不会使对健肢受到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平卧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作为侧卧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健肢侧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左视图;
图7是图4的右视图。
图中:1—体位垫本体,2—患肢凹槽,3—第一弧形缺口,4—固定带,5—内凹式健肢搁置槽,6—第二弧形缺口,7、8—第一、第二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包括纵向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六面体立体状体位垫本体1和套设在体位垫本体1外的防护套,所述体位垫本体1的两等腰斜边的夹角b为25~30°,所述防护套为棉布套或纱布套,并设有带拉链的开口,方便拆洗和更换。实施例附图中的体位垫本体1为等腰梯形六面立体结构,其高度为45~60cm,较长的底边宽度为25~35cm,较短的上边宽度为12~18cm,厚度为12~18cm。如图1至图3、图5和图6所示,在体位垫本体1朝向患肢的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或U型的患肢凹槽2,其患肢凹槽2的形状与腿部相匹配,可以将患肢置于该凹槽中,并在患肢凹槽2的槽口设有一对或多对固定带4,所述每对固定带4是由两根带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搭扣的固定带组成,一般情况设有2~3对,等距设置在患肢凹槽2的槽口,可以通过固定带4将患肢固定;在患肢凹槽2靠近臀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3,所述第一弧形缺口3是从体位垫本体1靠近大腿根部的端部朝脚踝侧切割而成的弧形凹槽,其长度为10~15cm,其第一弧形缺口3可以避免在将患肢置于固定凹槽时,其臀部卡主不舒适,增加了体位垫的舒适感。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在体位垫本体1朝向健肢的一侧开设有内凹式健肢搁置槽5,所述健肢搁置槽5的张开角度a为80~120°,所述健肢搁置槽5置于体位垫本体1的中部,其槽体从面部侧朝向背部侧呈张开状,其最窄部位的宽度为12~17cm,最宽部位的宽度35~45cm,并在侧卧位时,置于体位垫下方的健肢呈弯曲状态置于健肢搁置槽5内,体位垫本体1置于健肢搁置槽5两侧的凸起部分形成第一、第二支撑垫7、8,且在位于健肢搁置槽5靠近脚踝的部位第二支撑垫8上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6,所述第二弧形缺口6是从体位垫本体1的背部侧朝向面部侧向下切割而成的弧形凹槽,其宽度为8~10cm,主要是便于在平卧位时,健肢的脚踝部位置于该弧形缺口中,增加舒适性。所述位于健肢搁置槽5靠近大腿根部的第一支撑垫7为直角三角形,靠近脚踝部位的第二支撑垫8为直角梯形,且第二弧形缺口6开设在靠近直角梯形底边的一侧,并在直角梯形状的第二支撑垫8靠近较短的上边侧形成支撑部位。
本实用新型用于平卧位时,与普通的三角枕使用方式一样,如图2所示,将体位垫本体1水平放置,其较小端朝向大腿根部,两腿水平伸直置于体位垫本体1的两侧,其患肢置于患肢凹槽2内,并通过固定带4固定;当需要翻身呈侧卧位时,如图3所示,将患肢凹槽2朝上,侧放于两腿之间,并将患肢伸直置于患肢凹槽2内,通过固定带4固定,健肢弯曲80~120°度,置于健肢搁置槽5内,便可,并通过健肢搁置槽5两侧第一、第二支撑垫7、8将整个体位垫本体1支撑起来,减小对健肢的压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方案,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体位垫包括纵向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六面体立体状体位垫本体(1)和套设在体位垫本体(1)外的防护套,所述体位垫本体(1)的两等腰斜边的夹角b为25~30°,在体位垫本体(1)朝向患肢的一侧设有截面呈弧形或U型的患肢凹槽(2),并在患肢凹槽(2)靠近臀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弧形缺口(3),在患肢凹槽(2)的槽口设有一对或多对固定带(4);在体位垫本体(1)朝向健肢的一侧开设有内凹式健肢搁置槽(5),所述健肢搁置槽(5)置于体位垫本体(1)的中部,其槽体从面部侧朝向背部侧呈张开状,并在侧卧位时,置于体位垫下方的健肢呈弯曲状态置于健肢搁置槽(5)内,健肢搁置槽(5)的张开角度a为80~120°,体位垫本体(1)置于健肢搁置槽(5)两侧的凸起部分形成第一、第二支撑垫(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健肢搁置槽(5)靠近大腿根部的第一支撑垫(7)为直角三角形,靠近脚踝部位的第二支撑垫(8)为直角梯形,并在第二支撑垫(8)上开设有第二弧形缺口(6),第二弧形缺口(6)开设在靠近直角梯形底边的一侧,并在直角梯形状的第二支撑垫(8)靠近较短的上边侧形成支撑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缺口(3)是从体位垫本体(1)靠近大腿根部的端部朝脚踝侧切割而成的弧形凹槽,其长度为10~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肢搁置槽(5)最窄部位的宽度为12~17cm,最宽部位的宽度35~45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缺口(6)是从体位垫本体(1)的背部侧朝向面部侧向下切割而成的弧形凹槽,其宽度为8~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垫本体(1)为等腰梯形六面立体结构,其高度为45~60cm,较长的底边宽度为25~35cm,较短的上边宽度为12~18 cm,厚度为12~18 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固定带(4)是由两根带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搭扣的固定带组成,设有2~3对,等距设置在患肢凹槽(2)的槽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38401.XU CN209630044U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38401.XU CN209630044U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30044U true CN209630044U (zh) | 2019-11-15 |
Family
ID=6847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3840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30044U (zh) | 2018-12-18 | 2018-12-18 |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30044U (zh) |
-
2018
- 2018-12-18 CN CN201822138401.XU patent/CN2096300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672860B1 (ko) | 척추 및 무릎과 발목관절의 정형과 보행을 위한 보조기구 | |
CN209630044U (zh) | 髋关节置换术后多功能体位垫 | |
US6783504B1 (en) | Method of acupuncture and magnetic treatment for weight loss | |
CN206548742U (zh) | 用于下肢的平卧垫脚装置 | |
CN214104844U (zh) |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压冰敷装置 | |
CN211023402U (zh) | 一种可调节髋关节假体防脱位固定垫 | |
CN210673697U (zh) | 侧卧位术中用保护装置 | |
KR200476376Y1 (ko) | 인체공학적 구조를 갖는 의료용 복대 | |
CN208989291U (zh) | 一种带有防护座的下肢牵引器 | |
CN208611074U (zh) | 新型tha术后可穿戴式防脱位支具 | |
CN204446210U (zh) | 减压防旋足托 | |
CN213723296U (zh) | 一种分体式下肢垫 | |
CN206391058U (zh) | 一种可变换角度的丁字鞋 | |
CN212439173U (zh) | 一种髋关节置换用梯形枕 | |
CN211300825U (zh) | 一种医用家用梯形垫 | |
CN205386187U (zh) | 一种可调式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摆放装置 | |
CN204562487U (zh) | 复合功能护脊带 | |
CN221556605U (zh) | 一种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支撑系统 | |
CN217660548U (zh) | 一种多功能垫腿枕 | |
CN219614263U (zh) | 一种改良型骨科防足外旋及足下垂装置 | |
CN216725672U (zh) | 一种髋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5839761U (zh) | 一种脊柱矫形治疗用脊柱矫形装置 | |
CN220089725U (zh) |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外展支具垫 | |
CN213098603U (zh) | 一种用于髋部骨折的可调节外展防旋固定装置 | |
CN219439796U (zh) | 一种预防足部压疮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