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6493U -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6493U
CN209626493U CN201822222353.2U CN201822222353U CN209626493U CN 209626493 U CN209626493 U CN 209626493U CN 201822222353 U CN201822222353 U CN 201822222353U CN 209626493 U CN209626493 U CN 209626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ositive
hole
electrical contact
fre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23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凯
陈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23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6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6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6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货架取电系统包括货架取电插头,该货架取电插头包括底盖、设置在底盖上的顶盖、夹设在底盖和顶盖之间的正负取电触头,以及一端伸进由底盖和顶盖形成的容置腔内并与正、负取电触头电连接的导线;顶盖上设有并排间隔设置的正、负取电通孔,正、负取电触头分别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正、负取电通孔的长度分别大于对应第一、二自由端间的长度;正取电触头、负取电触头分别定位在所述容置腔内且各自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从取电通孔中伸出容置腔外,正、负取电触头能分别以定位处为中心转动,以使各自两端中的一个在对应孔中朝远离项盖方向运动时另一个朝靠近顶盖方向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背景技术
货架在超市、商场等地方广泛使用,为了便于展示商品,货架上设置照明是必备的,以往货架供电电源设置在货架背光面,因而货架照射面上的LED灯具通过穿设导线或将导线从货架照射面绕至货架背面与电源连接。
该种方式由于导线牵设过多、布线杂乱、不利于检修及美观等问题而被诟病。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958710U,名称为《一种货架取电头及其货架取电系统》另辟蹊径,其公开的货架取电系统包括一个立柱、固定在立柱中的供电条支撑架,两条设置在供电条支撑架上的供电条,设置在立柱上的托臂及设置在托臂上的货架供电头,立柱包括多个通孔,当正负取电触头各自的两个自由端全部插入通孔中时正负取电触头分别抵顶在两条供电条上以建立电连接,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但该文献公开的取电触头设计精度要求高,由于取电头没有将触头固定的装置,导致触头经多次插拔后容易脱离原位置,致使无法导电,换言之,该取电触头的设计对拔插次数有限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拔插次数无限制要求的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取电插头包括底盖、设置在底盖上的顶盖、夹设在所述底盖和顶盖之间的正负取电触头,以及一端伸进由所述底盖和顶盖形成的容置腔内并与正、负取电触头电连接的导线;
所述顶盖上设有并排间隔设置的正、负取电通孔,正、负取电触头分别具有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正、负取电通孔的长度分别大于对应第一、二自由端间的长度;
所述正取电触头、负取电触头分别定位在所述容置腔内且各自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从取电通孔中伸出容置腔外,正、负取电触头能分别以定位处为中心转动,以使各自两端中的一个在对应孔中朝远离顶盖方向运动时另一个朝靠近顶盖方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货架取电插头还包括与正、负取电触头分别对应的正、负导电片;
所述正、负导电片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导线的正负极对应连接;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与正、负导电片分别对应连接定位并能以连接定位处为中心转动。
优选的,所述正导电片、负导电片分别横跨对应的正取电通孔、负取电通孔设置;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的位于各自第一、第二自由端间的部位分别对应环绕套设在正、负导电片的位于正、负取电通孔正上方的横跨部分上实现连接定位。
优选的,所述正、负导电片的一端分别横跨对应的正取电通孔、负取电通孔设置。
优选的,所述正、负取电触头的第一自由端、第二自由端分别朝顶盖方向延伸并插入对应的取电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正、负取电通孔分别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孔、第二孔;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的第一自由端、第二自由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正取电通孔、负取电通孔的第一孔、第二孔中。
优选的,靠近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二孔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导线的所述第一孔的长度;
所述正、负导电片的一端分别横跨对应的正、负取电通孔中的第二孔设置,环绕在所述横跨部分上的所述部位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正、负取电触头的各自两端均为圆环状。
优选的,所述正、负导电片包括沿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排列方向成型的第一导电连接片,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远离所述导线的一端垂直第一导电连接片弯折形成所述一端。
所述底盖包括与正、负取电通孔对应设置的正、负安装孔,所述正、负安装孔分别由间隔设置的第三、第四、第五孔构成;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的第一自由端、所述部位、第二自由端可对应容置在第三、第四、第五孔中。
一种货架取电系统,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具有上层板和与上层板连接的下层板,所述上层板的下端面沿轨道长度方向设有并排间隔的正负导电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取电系统采用如前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所述货架取电插头远离导线的一端嵌设在上下层板间,所述正取电触头的第一自由端、负取电触头的第一自由端分别与正、负导电条对应接触,正取电触头的第二自由端、负取电触头的第二自由端与上层板的下端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上层板的上端面设有沿轨道长度方向成型的凹槽;
所述货架取电插头靠近导线的一端设有沿第一自由端方向成型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顶盖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适于上层板嵌入且延伸臂的自由端向下设有可卡合在所述凹槽内的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以往转动中心位于取电插头外的凹槽状取电触头改进成,在取电插头内设置固定的导电片,取电触头环绕在导电片的一端并能以环绕处为中心,使取电触头两端在受力时以跷跷板原理转动,从而与轨道中的导电条分别抵接,该种改进方式使得运动中心实质化并将其定位在取电插头内,能减小运动中心过高过于虚化导致的取电触头位置不稳定问题,通过导电片实质化运动中心有助于降低设计精度的要求,同时使得拔插次数不受限,提高了取电插头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货架取电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货架取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图2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用于介绍性的解释,图1-4示出了本申请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的一种实施例。该货架取电插头包括底盖1、设置在底盖1上的顶盖2、夹设在所述底盖1和顶盖2之间的正负取电触头3、4,以及一端伸进由所述底盖1和顶盖2形成的容置腔内并与正、负取电触头3、4电连接的导线7。
该顶盖2上设有并排间隔设置的正、负取电通孔21、22,正、负取电触头3、4分别具有第一自由端31(41)和第二自由端32(42),正、负取电通孔21、22的长度分别大于对应第一自由端31(41)与第二自由端32(42)间的长度,所述正取电触头3、负取电触头4分别定位在所述容置腔内且各自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从取电通孔中伸出容置腔外,正、负取电触头3、4能分别以定位处为中心转动,以使各自两端中的一个在对应孔中朝远离顶盖2方向运动时另一个朝靠近顶盖2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货架取电插头内包括与正、负取电触头3、4分别对应的正、负导电片5、6,该正、负导电片5、6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导线7的正负极对应连接,正、负取电触头3、4与正、负导电片5、6分别对应连接定位并能以连接定位处为中心转动,以使正、负取电触头3、4各自第一自由端、第二自由端31、32(41、42)中的一个在对应孔中朝远离顶盖2方向运动时另一个在对应孔中朝靠近顶盖2方向运动。该正、负取电触头3、4的第一自由端31(41)、第二自由端32(42)分别朝顶盖2方向延伸并插入对应的取电通孔中,以便于与货架取电轨道中的导电条接触连接,具体结构在后文详述。
导电片位于取电插头内部,取电触头连接在导电片上并能绕连接处转动,这样就将取电触头的运动中心限定在取电插头内并通过导电片将运动中心实质化,换言之,通过结构调整或位置改变等可视化或量化方式对运动中心进行定位并结构化,能有效降低以往取电触头运动中心虚化,致使取电触头设计精度要求高的难度,且该种实质化使得生产批量化变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正是得益于该种通过导电片对取电触头进行定位使运动中心实质化的设计,通过跷跷板原理既能很好的实现取电插头的拔插导电,又能很好的防止取电触头在多次拔插后偏离最初位置,影响导电效果,提高了货架取电插头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所述正导电片5、负导电片6分别横跨对应的正取电通孔21、负取电通孔22设置,该正、负取电触头3、4分别与正、负导电片5、6的位于正、负取电通孔21、22正上方的横跨部分54或64连接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正、负导电片5、6的一端51、61分别横跨对应的正取电通孔21、负取电通孔22设置。
如图3所示,该正取电通孔2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孔211、第二孔212,负取电通孔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孔221和第二孔222;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与正、负取电通孔21、22一一对应,分别沿所述第一孔211和第二孔212、第一孔221和第二孔222排列方向成型,正、负取电触头3、4的第一自由端31(或41)和第二自由端32(或42)分别朝顶盖2方向延伸并插入对应的第一、第二孔211、212(或221、222)中。
靠近所述导线7的所述第二孔212、222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导线7的所述第一孔211、221的长度,所述正、负导电片5、6的一端51、61分别横跨对应的正、负取电通孔21、22中的第二孔212、222设置,即沿垂直所述第一孔211和第二孔212(或第一孔221和第二孔222)排列方向成型,正、负取电触头3、4的位于各自第一、第二自由端31、32(或41、42)间的部位33(或43)分别对应环绕套设在正、负导电片5、6的位于正、负取电通孔21、22正上方的横跨部分54、64上连接定位,并能以该连接定位处为中心转动,且该环绕在所述横跨部分54、64上的所述部位33、4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孔212、222的宽度。
由于采用通孔设计,当取电触头环绕在导电片一端上形成的宽度小于通孔宽度时,环绕部位就能很方便的在通孔内运动,同时将取电通孔设置成间隔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当位于第一孔内的第一自由端朝向顶盖方向运动时,将第一孔和第二孔间隔的部位就能抵挡限制取电触头的运动,从而防止取电触头运动过度,确保良好的导电性。
本申请中,第二自由端32、42也即靠近导线7的端部从对应的孔212、222中伸出,取电触头对应的具体的工作原理将在后文阐述。同时,需要提及的是,取电触头具有一定弹性,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此处不详赘。
作为优选,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的两端均为圆环状,如图3所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三角形,只要不阻碍插头的运动即可,只是圆环状便于便于加工成型且取电触头插入轨道时发生跷跷板运动,该点将在下文结合轨道装配进行阐述。请一并参见图4,所述正、负导电片5、6包括沿所述第一孔211和第二孔212(或第一孔212和第二孔222)排列方向成型的第一导电连接片52(或62),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52(或62)远离所述导线7的一端垂直第一导电连接片52(或62)弯折形成所述一端51(或61)。
继续参见图3和图4,为了保证取电触头的运动,作为本申请的改进,所述底盖1包括与正、负取电通孔21、22对应设置的正、负安装孔11、12,所述正、负安装孔11、12分别由间隔设置的第三、第四、第五孔111、112、113(或第三、第四、第五孔121、122、123)构成,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的第一自由端31、41、所述部位33、43以及第二自由端32、42可对应容置在第三、第四、第五孔111、112、113(或121、122、123)中,从而进一步确保取电触头的运动便利性。
参见图2公开了本申请对应的一种货架取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轨道8,所述轨道8具有上层板81和与上层板81连接的下层板82,所述上层板81的下端面沿轨道81长度方向设有并排间隔的正负导电条9,所述货架取电插头远离导线7的一端嵌设在上下层板81、82之间,所述正取电触头3的第一自由端31、负取电触头4的第一自由端41分别与正、负导电条9对应接触,正取电触头3的第二自由端32、负取电触头4的第二自由端42与上层板81的下端面抵接。
取电插头与轨道8进行装配时,取电插头远离导线7的一端首先与上层板81的下端面接触,也即正取电触头3的第一自由端31、负取电触头4的第一自由端41伸入上下层板间,在继续运动过程中由于第二自由端32、42伸出第二孔212、222外,则会在上层板81的作用下被迫朝远离顶盖2方向运动,取电触头3和4分别发生以正负导电片的一端51、61为对应中心的转动运动,使得第一自由端31、41朝向靠近顶盖2方向运动,并与上层板81的下端面上的导电条9分别对应接触,直至取电插头彻底固定在上下层板间,此时第二自由端32、42也与上层板81的下端面抵接,取电触头与轨道装配后效果图可参见图4。第一自由端31、41从导电条9上取电,并通过导电片5、6的一端51、61使导线7得电,从而为导线7另一端的灯具提供电力。
为了进一步固定取电插头,所述上层板81的上端面设有沿轨道8长度方向成型的凹槽811,所述货架取电插头靠近导线7的一端设有沿第一自由端31(或41)方向成型的延伸臂24,所述延伸臂24与顶盖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适于上层板81嵌入且延伸臂24的自由端向下设有可卡合在所述凹槽811内的凸块241。
需要说明的是,该货架取电系统还包括其他部件,但由于这并非本申请保护的重点,故而此处不一一详述。
除了上述改进外,其他相类似的改进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范围内,此处就不再赘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

Claims (12)

1.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取电插头包括底盖(1)、设置在底盖(1)上的顶盖(2)、夹设在所述底盖(1)和顶盖(2)之间的正、负取电触头(3、4),以及一端伸进由所述底盖(1)和顶盖(2)形成的容置腔内并与正、负取电触头(3、4)电连接的导线(7);
所述顶盖(2)上设有并排间隔设置的正、负取电通孔(21、22),正、负取电触头(3、4)分别具有第一自由端(31;41)和第二自由端(32;42),所述正、负取电通孔(21、22)的长度分别大于对应第一、二自由端(31、32;41、42)间的长度;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分别定位在所述容置腔内且各自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从取电通孔中伸出容置腔外,正、负取电触头(3、4)能分别以定位处为中心转动,以使各自两端中的一个在对应孔中朝远离顶盖(2)方向运动时另一个朝靠近顶盖(2)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取电插头还包括与正、负取电触头(3、4)分别对应的正、负导电片(5、6);
所述正、负导电片(5、6)固定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导线(7)的正负极对应连接;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与正、负导电片(5、6)分别对应连接定位并能以连接定位处为中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导电片(5)、负导电片(6)分别横跨对应的正取电通孔(21)、负取电通孔(22)设置;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的位于各自第一、第二自由端(31、32;41、42)间的部位(33;43)分别对应环绕套设在正、负导电片(5、6)的位于正、负取电通孔(21、22)正上方的横跨部分(54;64)上实现连接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导电片(5、6)的一端(51;61)分别横跨对应的正取电通孔(21)、负取电通孔(2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的第一自由端(31;41)、第二自由端(32;42)分别朝顶盖(2)方向延伸并插入对应的取电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取电通孔(21、22)分别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孔(211;221)、第二孔(212;222);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的第一自由端(31;41)、第二自由端(32;42)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孔(211;221)、第二孔(212;22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导线(7)的所述第二孔(212;222)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导线(7)的所述第一孔(211;221)的长度;
所述正、负导电片(5、6)的一端(51;61)分别横跨对应的正、负取电通孔(21、22)中的第二孔(212;222)设置,环绕在所述横跨部分(54;64)上的所述部位(33;4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孔(212;222)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的各自两端均为圆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导电片(5、6)包括沿所述第一孔(211;221)和第二孔(212;222)排列方向成型的第一导电连接片(52;62),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52;62)远离所述导线(7)的一端垂直第一导电连接片(52;62)弯折形成所述一端(51;6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1)包括与正、负取电通孔(21、22)对应设置的正、负安装孔(11、12),所述正、负安装孔(11、12)分别由间隔设置的第三、第四、第五孔(111、112、113;121、122、123)构成;
所述正、负取电触头(3、4)的第一自由端(31;41)、所述部位(33;43)、第二自由端(32;42)可对应容置在第三、第四、第五孔(111、112、113;121、122、123)中。
11.一种货架取电系统,包括轨道(8),所述轨道(8)具有上层板(81)和与上层板(81)连接的下层板(82),所述上层板(81)的下端面沿轨道(8)长度方向设有并排间隔的正负导电条(9),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架取电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货架取电插头,所述货架取电插头远离导线(7)的一端嵌设在上下层板间,正取电触头(3)的第一自由端(31)、负取电触头(4)的第一自由端(41)分别与正、负导电条(9)对应接触,正取电触头(3)的第二自由端(32)、负取电触头(4)的第二自由端(42)与上层板(81)的下端面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货架取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板(81)的上端面设有沿轨道(8)长度方向成型的凹槽(811);
所述货架取电插头靠近导线(7)的一端设有沿第一自由端(31;41)方向成型的延伸臂(24),所述延伸臂(24)与顶盖(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适于上层板(81)嵌入且延伸臂(24)的自由端向下设有可卡合在所述凹槽(811)内的凸块(241)。
CN201822222353.2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Active CN209626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2353.2U CN209626493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2353.2U CN209626493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6493U true CN209626493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2353.2U Active CN209626493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6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2322B2 (en) Two part surface mount LED strip connector and LED assembly
CN100543366C (zh) 装饰灯串
CN207990354U (zh) 一种led导轨射灯
CN203927668U (zh) Led灯丝球泡灯
CN201811064U (zh) 一种圣诞灯
EP0997990A3 (en) 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of a multiple-light lighting fixture
CN209626493U (zh)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CN109904656A (zh) 一种货架取电插头及货架取电系统
CN201344485Y (zh) Led多面灯
CN207750882U (zh) 一种简易安装的led路灯
CN201025348Y (zh) 装饰灯串
CN203298239U (zh) Led灯连接器及led灯
CN212617749U (zh) 一种可实现分段驱动贴片式集成封装灯珠
WO2010150173A1 (en) Junction module of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system
CN201117525Y (zh) 带有指示灯的开关
CN204806149U (zh) 高效散热的照明天花灯
CN216431367U (zh) 一种防眩光效果好的节能环保智能led线条灯
CN220958321U (zh) 一种轨道连接件和应用其的导轨灯组件
CN209229398U (zh) 一种快装式灯丝灯以及快装灯组
CN215174683U (zh) 一种led路灯灯头安装架
CN212338941U (zh) 一种低能耗高亮度led球泡灯
JP2014130941A (ja) 発光装置
CN219328040U (zh) 一种抵扣定位的led灯泡灯
CN210511097U (zh) 一种led灯源
CN211118883U (zh) 一种分体结构的壁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