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4955U - 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 Google Patents

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4955U
CN209624955U CN201920675488.6U CN201920675488U CN209624955U CN 209624955 U CN209624955 U CN 209624955U CN 201920675488 U CN201920675488 U CN 201920675488U CN 209624955 U CN209624955 U CN 209624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nhancement film
surface recombination
recombina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54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新生
胡召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hink Rda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hink Rda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hink Rda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hink Rda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754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4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4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4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包括增亮膜本体,增亮膜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分别凸设有多个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棱柱和第二棱柱,增亮膜本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底边,多个第一棱柱均与底边垂直设置,多个第二棱柱均与底边平行设置,背光源包括该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以及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及LED灯条,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设置在扩散片的上方,LED灯条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强光视野角度与光强度的平衡。

Description

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增亮膜又称为棱镜片或聚光片,在TFT-LCD背光模块中能够提高整个背光系统发光效率的薄膜或薄片,利用增亮膜特殊的棱镜结构,通过折射、全反射、光积累等光学原理,将原本散乱的光线集中至约70度的范围,并且将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利用光的反射再循环利用减少损失,是LCD重要的节能元件。通常一片BEF约可提高40-60%的辉度,若搭配2张摆放位置垂直90度的增亮膜则可达到更高的辉度效果,通常一片微棱镜增亮膜可使亮度提高130%,一般背光模组通过两张交叉的增亮膜的搭配最高可达到260%的增益。
随着追求视觉感受,使得液晶屏幕亮度越来越高,背光源模组的边框越来越窄,混光距离(LED发光表面距离液晶玻璃有效显示区域的垂直距离) 随之减小,受限于目前LED的发光角度,背光源模组增亮膜容易产生萤火虫 (灯影)现象,不能满足在目前追求视觉感受的超窄边框、超高亮度、超高品味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旨在解决现有的背光源模组背光源模组容易产生萤火虫(灯影)现象,不能满足在目前追求视觉感受的超窄边框、超高亮度、超高品味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包括增亮膜本体,所述增亮膜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分别凸设有多个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棱柱和第二棱柱,所述增亮膜本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底边,所述多个第一棱柱均与所述底边垂直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棱柱均与所述底边平行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棱柱和第二棱柱均为正三棱镜结构,多个所述第一棱柱和第二棱柱均设有顶点。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点高度的范围为10μm~40 μm之间。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点距离的范围均为20μm~ 40μm之间。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角的范围为30°~150°。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点高度、顶点距离以及顶角大小均相同。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点高度、顶点距离以及顶角大小均不相同。
可选地,所述增亮膜本体的厚度范围为0.3mm~0.4mm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背光源,包括该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以及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及LED灯条,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下方,所述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所述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设置在所述扩散片的上方,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棱柱位于所述LED灯条与所述第二棱柱之间,且所述第一棱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ED灯条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棱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ED灯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同一增亮膜上设置互相垂直的三棱镜结构,形成复合膜结构,靠近LED灯条的三棱镜与LED灯条长度方向垂直设置,远离LED灯条的三棱镜与LED灯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使得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保证背光源模组具有使用水平增亮膜的亮度效果,且有具有垂直增亮膜的视觉品味效果,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轴向亮度,且可改善灯影现象,增强光视野角度与光强度的平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背光源100包括该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200以及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及LED灯条300,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下方,所述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所述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200设置在所述扩散片的上方,所述LED灯条30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具体地,该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200,包括增亮膜本体210,所述增亮膜本体210的上表面设有分别凸设有多个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棱柱220 和第二棱柱230,所述增亮膜本体210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底边211,所述多个第一棱柱220均与所述底边211垂直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棱柱230均与所述底边211平行设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棱柱220位于所述LED灯条300与所述第二棱柱230之间,且所述第一棱柱2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ED灯条300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棱柱23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ED灯条30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第一棱柱220和第二棱柱均230为正三棱镜结构,多个所述第一棱柱220和第二棱柱230均设有顶点240。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第一棱柱220与第二棱柱230的顶点高度H的范围为10μm~40μm之间。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第一棱柱220与第二棱柱230的顶点距离L的范围均为20μm~40μm之间。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第一棱柱220与第二棱柱230的顶角α的大小范围为30°~150°。
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一棱柱220与第二棱柱230的顶点高度H、顶点距离 L以及顶角α的大小均相同。
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一棱柱220与第二棱柱230的顶点高度H、顶点距离 L以及顶角α的大小均不相同。
具体地,所述增亮膜本体210的厚度范围为0.3mm~0.4mm之间。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增亮膜的增光原理是通过光线在棱镜内的全反射和折射,使分散的入射光按照一定的角度出光,把分散的光聚集到可视的角度,水平增亮膜收拢聚集模组左右侧光线,与此相反,垂直增亮膜收拢聚集模组上下侧光线,使用水平方向增亮膜(即与光源呈平行关系)一般要比垂直方向增亮膜(即与光源呈垂直关系)模组正视亮度高,对于液晶模组常见的萤火虫(Hotspot)品味问题,使用垂直增亮膜可以改善萤火虫品味问题,而使用水平增亮膜则可改善亮度问题。
即通过在同一增亮膜上设置互相垂直的三棱镜结构,靠近LED灯条的三棱镜与LED灯条长度方向垂直设置,远离LED灯条的三棱镜与LED灯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保证背光源模组具有使用水平增亮膜的亮度效果,且有具有垂直增亮膜的视觉品味效果,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的轴向亮度,解决了使用水平增亮膜与垂直增亮膜相矛盾的问题,解决了背光源模组容易产生萤火虫现象,在不增加方案成本前提下,保证背光模组正面亮度,且可改善灯影视觉品味效果,增强光视野角度与光强度的平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增亮膜本体,所述增亮膜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分别凸设有多个互相垂直设置的第一棱柱和第二棱柱,所述增亮膜本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底边,所述多个第一棱柱均与所述底边垂直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棱柱均与所述底边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棱柱和第二棱柱均为正三棱镜结构,多个所述第一棱柱和第二棱柱均设有顶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点高度的范围为10μm~40μ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点距离的范围均为20μm~40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角的范围为30°~150°。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点高度、顶点距离以及顶角大小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棱柱与第二棱柱的顶点高度、顶点距离以及顶角大小均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本体的厚度范围为0.3mm~0.4mm之间。
9.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1~8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以及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及LED灯条,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下方,所述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所述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设置在所述扩散片的上方,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柱位于所述LED灯条与所述第二棱柱之间,且所述第一棱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ED灯条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棱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ED灯条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CN201920675488.6U 2019-05-13 2019-05-13 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Active CN209624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5488.6U CN209624955U (zh) 2019-05-13 2019-05-13 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5488.6U CN209624955U (zh) 2019-05-13 2019-05-13 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4955U true CN209624955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2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5488.6U Active CN209624955U (zh) 2019-05-13 2019-05-13 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4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648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132966B2 (en) Optical element including strip-shaped prisms, light guide plate, prism,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033977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5427226U (zh) 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202813036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222902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6896576A (zh)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结构
CN107065256A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460112B (zh) 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
CN103529597A (zh)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KR101070686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9624955U (zh) 具有表面复合结构的增亮膜及具有其的背光源
CN209514257U (zh) 防漏光的背光模组
CN201050739Y (zh) 导光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40198526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ghting lamp
CN105334554A (zh) 一种单向透光膜、光收集器和背光源模组
CN209280959U (zh) 一种带吸光微结构的扩散膜及背光模组
CN201866639U (zh) 一种广视角液晶背光模组
CN101706081A (zh) 聚光模块及背光模组
CN102853336A (zh) 背光模组
CN204164828U (zh) 一种用于弧面电视的背光模组
CN20522705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4330920A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204437871U (zh) 背光模组
CN209446929U (zh) 一种大尺寸显示屏的直下式背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