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0407U - 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0407U
CN209620407U CN201920207571.0U CN201920207571U CN209620407U CN 209620407 U CN209620407 U CN 209620407U CN 201920207571 U CN201920207571 U CN 201920207571U CN 209620407 U CN209620407 U CN 209620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ransverse part
corner
direction portion
ben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75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承刚
曾妙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plastic High-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plastic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plastic High-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plastic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75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0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0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0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柱体上设置有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柱体分别与第一横向部、第三横向部和第三纵向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的外形均成“J”形;转角柱的第一横向部和第三纵向部的宽度为10mm,可以很好的满足型材安装过程中的压力需要,转角柱装置的六个转角,可以满足型材各种造型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居住环境;顾客在选购房子时,多会选择阳光充足的,向阳时间长的房子。为满足市场的需要,阳光房的概念大量兴起,其可以根据顾客个人爱好进行设计和建造,室内布置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装饰;在建造阳光房的时候,为了使房子具有更好的采光性,大量使用玻璃,与之配套的型材也被大量使用。在对型材使用安装是往往需要用到转角柱装置,但目前市场上的转角柱装置一般都存在安装压力不足,不易操作,携带不方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横向部、第二横向部和第一纵向部,所述第一横向部与第一纵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一转角,所述第二横向部与第一纵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二转角,所述第一纵向部与第一横向部、第二横向部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一凹面;
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第三横向部、第四横向部和第二纵向部,所述第三横向部与第二纵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三转角,所述第四横向部与第二纵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四转角,所述第二纵向部与第三横向部、第四横向部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二凹面;
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包括第三纵向部、第四纵向部和第五横向部,所述第三纵向部与第五横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五转角,所述第四纵向部与第五横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六转角,所述第五横向部与第三纵向部、第四纵向部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三凹面;
柱体,所述柱体分别与第一横向部、第三横向部和第三纵向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的外形均成“J”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角、第二转角、第三转角、第四转角、第五转角和第六转角的弧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部的宽度为8mm,第一纵向部的长度为28mm,第二横向部的长度为23mm,第二横向部的外边缘与第三横向部的外边缘的间距为8mm。
优选的,所述第三横向部的宽度为8mm、长度为43mm,第二纵向部的长度为24mm,第四横向部的长度为23mm。
优选的,所述第三纵向部的宽度为10mm,第五横向部的长度为28mm,第三纵向部的长度为23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纵向部的外边缘与第二纵向部的外边缘间距为74mm。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向部外边缘与第五横向部的外边缘间距为67mm。转角柱的第一横向部和第三纵向部的宽度为10mm,可以更好的满足安装压力;若宽度小于10mm,型材安装固定不牢靠,容易造成塑料板桩及转角柱变形。
优选的,转角柱装置的厚度范围为10mm~20mm,转角柱的材质可以为碳钢,由模具一次性浇筑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柱体上设置有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柱体分别与第一横向部、第三横向部和第三纵向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的外形均成“J”形;转角柱的第一横向部和第三纵向部的宽度为10mm,可以很好的满足型材安装过程中的压力需要,转角柱装置的六个转角,可以满足型材各种造型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第一弯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弯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三弯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转角柱装置工作示意图。
如图所示:1、第一弯折部,2、第二弯折部,3、第三弯折部,4、柱体、5、塑钢板桩,101、第一横向部,102、第二横向部,103、第一纵向部,104、第一转角,105、第二转角,106、第一凹面,201、第三横向部,202、第四横向部,203、第二纵向部,204、第三转角,205、第四转角,206、第二凹面,301、第三纵向部,302、第四纵向部,303、第五横向部,304、第五转角,305、第六转角,306、第三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包括:第一弯折部1,所述第一弯折部1包括第一横向部101、第二横向部102和第一纵向部103,所述第一横向部101与第一纵向部103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一转角104,所述第二横向部102与第一纵向部103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二转角105,所述第一纵向部103与第一横向部101、第二横向部102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一凹面106;
第二弯折部2,所述第二弯折部2包括第三横向部201、第四横向部202和第二纵向部203,所述第三横向部201与第二纵向部203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三转角204,所述第四横向部202与第二纵向部203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四转角205,所述第二纵向部203与第三横向部201、第四横向部202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二凹面206;
第三弯折部3,所述第三弯折部3包括第三纵向部301、第四纵向部302和第五横向部303,所述第三纵向部301与第五横向部303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五转角304,所述第四纵向部302与第五横向部303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六转角305,所述第五横向部303与第三纵向部301、第四纵向部302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三凹面306;
柱体4,所述柱体4分别与第一横向部101、第三横向部201和第三纵向部301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1、第二弯折部2和第三弯折部3的外形均成“J”形。
所述第一转角104、第二转角105、第三转角204、第四转角205、第五转角304和第六转角305的弧度均相同。
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横向部101的宽度为8mm,第一纵向部103的长度为28mm,第二横向部102的长度为23mm,第二横向部102的外边缘与第三横向部201的外边缘的间距为8mm。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横向部201的宽度为8mm、长度为43mm,第二纵向部203的长度为24mm,第四横向部202的长度为23mm。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三纵向部301的宽度为10mm,第五横向部303的长度为28mm,第三纵向部301的长度为23mm。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纵向部103的外边缘与第二纵向部203的外边缘间距为74mm。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横向部102外边缘与第五横向部303的外边缘间距为67mm。
如图6所示,将塑钢板桩5放置于转角柱装置中,转角柱装置上的第一弯折部1、第二弯折部2和第三弯折部3相互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转角柱装置的厚度范围为10mm~20mm,转角柱的材质可以为碳钢,由模具一次性浇筑而成。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横向部、第二横向部和第一纵向部,所述第一横向部与第一纵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一转角,所述第二横向部与第一纵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二转角,所述第一纵向部与第一横向部、第二横向部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一凹面;
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第三横向部、第四横向部和第二纵向部,所述第三横向部与第二纵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三转角,所述第四横向部与第二纵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四转角,所述第二纵向部与第三横向部、第四横向部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二凹面;
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包括第三纵向部、第四纵向部和第五横向部,所述第三纵向部与第五横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五转角,所述第四纵向部与第五横向部的连接处外侧形成第六转角,所述第五横向部与第三纵向部、第四纵向部的内侧连接处形成第三凹面;
柱体,所述柱体分别与第一横向部、第三横向部和第三纵向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的外形均成“J”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角、第二转角、第三转角、第四转角、第五转角和第六转角的弧度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部的宽度为8mm,第一纵向部的长度为28mm,第二横向部的长度为23mm,第二横向部的外边缘与第三横向部的外边缘的间距为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向部的宽度为8mm、长度为43mm,第二纵向部的长度为24mm,第四横向部的长度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纵向部的宽度为10mm,第五横向部的长度为28mm,第三纵向部的长度为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部的外边缘与第二纵向部的外边缘间距为7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部外边缘与第五横向部的外边缘间距为67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角柱装置的厚度范围为10mm~20mm。
CN201920207571.0U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Active CN209620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7571.0U CN209620407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7571.0U CN209620407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0407U true CN209620407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7571.0U Active CN209620407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0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87238U (zh) 墙板转角装饰型材
CN203383680U (zh) 一种推拉窗的下方型材
CN209620407U (zh) 一种用于塑料板状的转角柱装置
CN201875860U (zh) 空气处理机用密闭面板结构
CN20435694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建筑保温幕墙
CN203684992U (zh) 一种遮阳帘片
CN207530106U (zh) 室内全向吸顶天线外罩
CN209369616U (zh) 一种玻璃、框铝固定件
CN209099672U (zh) 阳光房用型材直板连接件
CN208010222U (zh) 一种90度转角门窗用铝型材
CN201083071Y (zh) 塑料与金属复合型间隔条
CN204983276U (zh) 卡扣式铝木复合玻璃幕墙
CN202164930U (zh) 纱窗窗框型材
CN211524048U (zh) 一种新型塑料建筑模板
CN203476057U (zh) 一种新型门窗套
CN204826335U (zh) 一种大尺寸铝合金组合装饰条
CN203361879U (zh) 一种推拉门用扇形截面的转角结构
CN209670717U (zh) 一种设有铝塑型材结构
CN210768434U (zh) 一种铝塑共挤用铝合金压条
CN203145718U (zh) 具有装饰面的门窗
CN210918365U (zh) 一种阳光房用型材封口结构
CN218861986U (zh) 一种增高弧形墙体结构
CN202926178U (zh) 一种纱窗框型材
CN202596450U (zh) 一种节能型外平开窗用扇料
CN202645371U (zh) 一种节能型外平开门用窗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