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9757U - 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 - Google Patents

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9757U
CN209619757U CN201920093917.9U CN201920093917U CN209619757U CN 209619757 U CN209619757 U CN 209619757U CN 201920093917 U CN201920093917 U CN 201920093917U CN 209619757 U CN209619757 U CN 209619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coal transportation
stake
support
transportation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39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
黄果
张振风
陈善民
马良
商健
王钊
王永彬
陈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939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9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9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9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包括两列支撑桩和位于支撑桩顶部的底板,两列支撑桩分设于煤矿运输巷道两侧、且其排列方向与煤矿运输巷道平行;在煤矿运输巷道两侧设置支撑桩,并在支撑桩上部连接底板,底板与支撑桩共同构成煤矿运输巷道围护结构,用于支撑上部隧道施工重量,防止上部隧道施工过程中扰动煤矿运输巷道外侧土体,确保煤矿运输巷道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新建铁路上跨煤矿运输巷道的现象越来越多,容易对既有巷道及其周围地质环境产生扰动。
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YQZQ-10标段,位于遵义县和息烽县境内,起讫里程为DK239+355.98~DK290+554.27。本标安理寨隧道在D1K284+793处与跨煤矿运输巷道相交,交角角度为81°,跨煤矿运输巷道宽为2.4m,高2.4m,石拱砌成(有部分裸巷),隧道底距跨煤矿运输巷道顶净覆盖层厚度约为4.67m,对跨煤矿运输巷道影响较大,因此,开发设计一种能够在交汇处支撑煤矿运输巷道外侧土体的支撑体系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在煤矿运输巷道两侧设置支撑桩,并在支撑桩上部连接底板,底板与支撑桩共同构成煤矿运输巷道围护结构,用于支撑上部隧道施工重量,防止上部隧道施工过程中扰动煤矿运输巷道外侧土体,确保煤矿运输巷道使用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包括两列支撑桩和位于支撑桩顶部的底板,两列支撑桩分设于煤矿运输巷道两侧、且其排列方向与煤矿运输巷道平行。
每列支撑桩包括三根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底端位于煤矿运输巷道底面以下2-3米。
所述两列支撑桩之间的区域为注浆加固区域。
所述底板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成形,底板的钢筋与支撑桩顶端的钢筋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煤矿运输巷道两侧设置两列支撑桩,两列支撑桩之间的区域采用钻孔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强,在煤矿运输巷道两侧形成支撑结构,防止侧面土体扰动影响煤矿运输巷道的安全,另外在支撑桩顶部设置与其端部连接的混凝土底板,支撑桩支撑底板的重量,同时支撑底板顶部重量,支撑板可以有效隔绝上跨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和运营过程中冲击力,避免因上跨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扰动煤矿运输巷道周围土体,确保煤矿运输巷道的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桩;2、煤矿运输巷道;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包括两列支撑桩1和位于支撑桩1顶部的底板3,两列支撑桩1分设于煤矿运输巷道2两侧、且其排列方向与煤矿运输巷道2平行。
每列支撑桩1包括三根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底端位于煤矿运输巷道2底面以下2-3米。
所述两列支撑桩1之间的区域为注浆加固区域。
所述底板3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成形,底板3的钢筋与支撑桩1顶端的钢筋连接。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减小对煤矿运输巷道的影响,保证煤矿运输巷道的正常使用,上跨隧道和煤矿运输巷道交会处采用“桩-板”结构上跨煤矿运输巷道通过。在煤矿运输巷道与隧道相交处左右侧各100m范围内隧道施工采用控制爆破。其中相交处前后22.5m范围内的隧道及“桩-板”结构,桩基施工采用机械开挖或静态爆破开挖施工,交汇处10m范围内采用“桩-板”结构上跨通过,于煤矿运输巷道两侧各设3根支撑桩,支撑桩分布于煤矿运输巷道两侧,桩长10m,桩径1.25m。
支撑桩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关键支撑结构,其在具体施工时采用如下方法,支撑桩桩顶环形锁口采用C20混凝土,锁口高出地面30cm,防护混凝土厚20cm,在锁口混凝土上埋入护桩,安装8型钢门式支架、支架顶面的2T卷扬机及出碴吊篮,安装钻机。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钻取四周岩石→钻取中间岩石→手电钻打孔→插入钢楔、击打钢楔分裂岩石→人工装碴,电动提升机出碴→桩孔修正、下一循环施工→成孔检查与验收。
挖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钻取,钻取次序为先周边部分,后中间,每钻深1.0m为一节。钻出的岩石采用手推车运到指定的位置,严禁倒在孔边,支撑桩周边1m范围内不得堆土。钻孔至一定深度后,应设置孔内照明系统。孔内照明使用36V安全矿灯,所用电线、电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绝缘性能,成孔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采用串筒导管浇筑,支撑桩顶2m范围内插入振捣棒振捣。
底板浇注位置分两次开挖完成,第一次开挖上层土体,上层土体称为上台阶,下层土体称为下台阶,上台阶开挖至最后2m时出口侧停止开挖,进口侧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周边初期支护和临时仰拱,并对开挖面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防止开挖面发生滑移引起隧道坍塌。
剩余最后一个循环时,先在上台阶中间部位开挖出0.5m×0.5m小洞,察看贯通厚度及围岩情况,待确定围岩情况与设计相符时,再逐步将洞口扩大,直至上台阶全部贯通。上台阶贯通后及时施作初支,对围岩进行支护。
下台阶及仰拱开挖采用静态爆破配合机械开挖进行,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及隧道围岩稳定,下台阶及仰拱开挖采取先开挖两侧后开挖中部,预留中间核心土,以支撑桩为中心进行两侧开挖,并及时施做两侧边墙拱架及核心土侧的临时钢架,每向大里程侧开挖3m及时将底部利用临时钢架封闭成环。仰拱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核对基底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基底标高、位置、几何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开挖完成后首先破除支撑桩桩头,然后绑扎底板钢筋,并支护模板,最终完成底板混凝土浇注。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煤矿运输巷道两侧设置两列支撑桩,两列支撑桩之间的区域采用钻孔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强,在煤矿运输巷道两侧形成支撑结构,防止侧面土体扰动影响煤矿运输巷道的安全,另外在支撑桩顶部设置与其端部连接的混凝土底板,支撑桩支撑底板的重量,同时支撑底板顶部重量,支撑板可以有效隔绝上跨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和运营过程中冲击力,避免因上跨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扰动煤矿运输巷道周围土体,确保煤矿运输巷道的结构安全。

Claims (4)

1.一种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支撑桩(1)和位于支撑桩(1)顶部的底板(3),两列支撑桩(1)分设于煤矿运输巷道(2)两侧、且其排列方向与煤矿运输巷道(2)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每列支撑桩(1)包括三根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底端位于煤矿运输巷道(2)底面以下2-3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列支撑桩(1)之间的区域为注浆加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成形,底板(3)的钢筋与支撑桩(1)顶端的钢筋连接。
CN201920093917.9U 2019-01-21 2019-01-21 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 Active CN209619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3917.9U CN209619757U (zh) 2019-01-21 2019-01-21 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3917.9U CN209619757U (zh) 2019-01-21 2019-01-21 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9757U true CN209619757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3917.9U Active CN209619757U (zh) 2019-01-21 2019-01-21 用于隧道上跨煤矿运输巷道交叉节点的支护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9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8703B (zh) 微导洞内施做横向棚盖下超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修建方法
CN102606162B (zh) 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易坍塌区快速施工方法
CN105298507B (zh) 一种上部明挖下部掘进机施工的地下管廊施工方法
CN102071940B (zh) 煤矿井筒穿越多层采空区的施工方法
CN110374633B (zh) 隧道穿越松散体的洞口段施工方法
CN102808628B (zh) 大断面巷道过导水断层的施工方法
CN110080237A (zh) 坑底浅覆土地铁隧道基坑土方开挖抗浮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07218046A (zh) 一种导洞内机械辅助止水暗挖车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305075A (zh)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竖井施工方法
CN104763433A (zh) 上软下硬地层大跨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方法
CN106567717A (zh) 一种利用地铁出入口兼作施工斜通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703828A (zh) 采用预制装配式衬砌结合pba建造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207063982U (zh) 一种导洞内机械辅助止水暗挖车站结构
CN104131829A (zh) 一种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撤架方法
CN104564085B (zh) 城市超浅埋条件下超大断面隧道开挖综合施工方法
CN103899351A (zh) 一种处理复杂采空区的充填加固方法
CN102758442A (zh) 一种土方开挖方法及明挖隧道施工方法
CN112065410B (zh) 一种盾构土体中接收的方法
CN107514262A (zh) 盾构管廊的施工方法
CN115717536A (zh) 一种软弱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法
CN103174131A (zh) 地下工程暗挖导洞小直径桩施工成套设备系统
CN108222945A (zh) 利用主、辅分层坑道开挖特大断面地铁暗挖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5065004B (zh) 一种浅埋大跨度岩石隧道洞口段弱爆破开挖施工方法
CN104863183A (zh) 大断面隧道近接建筑物施工隔离减震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863613B (zh) 岩质地层暗挖地下结构高边墙锚拉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