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1369U -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1369U
CN209611369U CN201920066769.1U CN201920066769U CN209611369U CN 209611369 U CN209611369 U CN 209611369U CN 201920066769 U CN201920066769 U CN 201920066769U CN 209611369 U CN209611369 U CN 209611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artificial tooth
print
device based
manufact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667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 Hua Dent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 Hua Den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 Hua Dent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 Hua Den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667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1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1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1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包括扫描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转换模块、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对比分析模块、优化模块和打印模块,所述扫描模块与所述特征提取模块连接并将扫描得到的口腔内部结构的空间分布图像信息传输至特征提取模块,所述特征提取模块与转换模块连接并将获取的口腔内部结构的特征信息传输至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特征信息转换成打印数据并分别与所述传输模块和所述打印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与存储模块相互连接实现对打印数据的存储或提取。本实用新型可以发现打印数据的变化之处即可视为造成不适感的原因,同时通过优化模块对变化数据进行针对性地修正优化以打印得到最合适的义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义齿就是人们常说的“假牙”,其意思就是指为人类尽“义务”的牙齿,在医学上是对上、下颌牙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制作的修复体的总称。义齿分为可摘与固定两种:固定义齿是不能由患者自己取戴的,而可摘义齿可以由患者方便地取戴。传统的义齿加工均以蜡型铸造为主要生产方法,工艺复杂,辅助材料繁多,加工环境差,粉尘、异味较多,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诞生,越来越多的利用计算机三维设计加工的3D打印义齿被应用,但该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在实际产品的应用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3D打印出的义齿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不适甚至疼痛感,说明打印出的义齿就不合适,但是具体哪里不合适却难以把握,更不用说作针对性的修正维护,这样就导致3D打印出的义齿可能会诱发口腔疾病,存在健康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能够对打印出的义齿进行针对性的修正优化,保证义齿最适合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包括扫描模块、特征提取模块、转换模块、传输模块、存储模块、对比分析模块、优化模块和打印模块,所述扫描模块与所述特征提取模块连接并将扫描得到的口腔内部结构的空间分布图像信息传输至特征提取模块,所述特征提取模块与转换模块连接并将获取的口腔内部结构的特征信息传输至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特征信息转换成打印数据并分别与所述传输模块和所述打印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与存储模块相互连接实现对打印数据的存储或提取,所述传输模块还与所述对比分析模块连接实现对不同的打印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获取变化数据,所述对比分析模块与所述优化模块连接实现对变化数据进行修正优化,所述优化模块与打印模块连接以打印得到最合适的义齿。
优选地,所述特征提取模块所获取的特征信息包括颊舌径大小、对颔牙位置、临牙形态、牙弓弧度和牙槽深度。
优选地,所述对比分析模块的分析对象为此次的打印数据和上次的打印数据。
优选地,所述优化模块所修正的对象包括义齿的形态、邻接点、咬合点、颊舌径和窝沟的深度及形状。
优选地,所述转换模块为模数转换器。
优选地,所述存储模块为云存储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特征提取模块能够对每次扫描后的结果获取口腔内部结构的特征信息,并通过转换模块转换成具体打印数据加以保存,当义齿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不适感时,可以再次扫描获取此时口腔内部结构的特征信息,并通过对比分析模块与上次的打印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可以明显地发现打印数据的变化之处即为造成不适感的原因,同时通过优化模块对变化数据进行针对性地修正优化以打印得到最合适的义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扫描模块100、特征提取模块200、转换模块300、传输模块400、存储模块500、对比分析模块600、优化模块700、打印模块8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包括扫描模块100、特征提取模块200、转换模块300、传输模块400、存储模块500、对比分析模块600、优化模块700和打印模块800,扫描模块100与特征提取模块200连接并将扫描得到的口腔内部结构的空间分布图像信息传输至特征提取模块200,特征提取模块200与转换模块300连接并将获取的口腔内部结构的特征信息传输至转换模块300,转换模块300用于将特征信息转换成打印数据并分别与传输模块400和打印模块800连接,传输模块400与存储模块500相互连接实现对打印数据的存储或提取,传输模块400还与对比分析模块600连接实现对不同的打印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获取变化数据,对比分析模块600与优化模块700连接实现对变化数据进行修正优化,优化模块700与打印模块800连接以打印得到最合适的义齿。
特征提取模块200所获取的特征信息包括颊舌径大小、对颔牙位置、临牙形态、牙弓弧度和牙槽深度。
对比分析模块600的分析对象为此次的打印数据和上次的打印数据。
优化模块700所修正的对象包括义齿的形态、邻接点、咬合点、颊舌径和窝沟的深度及形状。
转换模块300为模数转换器。
存储模块500为云存储系统。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特征提取模块200能够对每次扫描后的结果获取口腔内部结构的特征信息,并通过转换模块300转换成具体的打印数据打印出义齿加以保存并打印出第一次义齿,当义齿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不适感时,可以再次扫描获取此时口腔内部结构的特征信息,并通过对比分析模块600与上次的打印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可以明显地发现打印数据的变化之处即为造成不适感的原因,同时通过优化模块700对变化数据进行针对性地修正优化以打印得到最合适的义齿。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模块(100)、特征提取模块(200)、转换模块(300)、传输模块(400)、存储模块(500)、对比分析模块(600)、优化模块(700)和打印模块(800),所述扫描模块(100)与所述特征提取模块(200)连接并将扫描得到的口腔内部结构的空间分布图像信息传输至特征提取模块(200),所述特征提取模块(200)与转换模块(300)连接并将获取的口腔内部结构的特征信息传输至转换模块(300),所述转换模块(300)用于将特征信息转换成打印数据并分别与所述传输模块(400)和所述打印模块(800)连接,所述传输模块(400)与存储模块(500)相互连接实现对打印数据的存储或提取,所述传输模块(400)还与所述对比分析模块(600)连接实现对不同的打印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获取变化数据,所述对比分析模块(600)与所述优化模块(700)连接实现对变化数据进行修正优化,所述优化模块(700)与打印模块(800)连接以打印得到最合适的义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模块(200)所获取的特征信息包括颊舌径大小、对颔牙位置、临牙形态、牙弓弧度和牙槽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分析模块(600)的分析对象为此次的打印数据和上次的打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模块(700)所修正的对象包括义齿的形态、邻接点、咬合点、颊舌径和窝沟的深度及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300)为模数转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500)为云存储系统。
CN201920066769.1U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Active CN209611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66769.1U CN209611369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66769.1U CN209611369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1369U true CN209611369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9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66769.1U Active CN209611369U (zh) 2019-01-15 2019-01-15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13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7063A (zh) * 2020-04-16 2020-07-31 四川大学 基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仿真氧化锆全瓷牙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7063A (zh) * 2020-04-16 2020-07-31 四川大学 基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仿真氧化锆全瓷牙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911B (zh) 一种基于cad/rp技术的全口义齿设计制作方法
Hsu et al. Effects of fabrication techniques on denture base adaptation: An in vitro study
CN109528323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正畸方法及装置
CN106308958B (zh) 一种牙科修复设计系统及方法
Joós-Kovács et al. Trueness of CAD/CAM digitization with a desktop scanner–an in vitro study
Mai et al. A digital technique to replicate edentulous arches with functional borders and accurate maxillomandibular relationship for digital complete denture
CN107582194B (zh) 牙齿修复体获取方法及义齿支架
CN209611369U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装置
Russo et al. Alignment of intraoral scans and registration of maxillo-mandibular relationships for the edentulous maxillary arch
CN109124805A (zh) 数字化镜像cad/cam临时牙的制作方法
Burdi et al. A catenary analysis of the maxillary dental arch during human embryogenesis
CN110215298A (zh) 数字化肌功能诱导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1920535A (zh) 一种基于面部及口腔牙列三维扫描技术的全瓷牙制备方法
Li et al. A pilot study of digital recording of edentulous jaw relations using a handheld scanner and specially designed headgear
CN209611371U (zh) 一种全陶瓷义齿远程3d打印系统
KR102575832B1 (ko) 상하악 치열의 악궁 형태 및 교합 양상을 분류한 빅데이터 클라우드를 기반으로 한 악궁 형태, 교합양상을 분석할 수 있고, 해부학적 이상적인 위치에 상하악 치열이 병합될 수 있는 시스템
CN105913424A (zh) 一种基于牙齿推断年龄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22384B (zh) 基于cad/cam的数字化树脂板、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434318B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义齿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09544685B (zh) 一种牙齿牙列功能美学形态高效率虚拟重建方法
CN107661150A (zh) 一种正畸用3d打印数字化假牙空泡的制作方法
CN111340945A (zh) 一种数字化儿童口腔治疗操作模型的建模方法
Younes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alatal height in a Saudi and Egyptian population
CN205391208U (zh) 正畸托槽的制造装置
CN205177259U (zh) 一种人上颌中切牙口腔修复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