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1112U - 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 Google Patents

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1112U
CN209611112U CN201822001349.3U CN201822001349U CN209611112U CN 209611112 U CN209611112 U CN 209611112U CN 201822001349 U CN201822001349 U CN 201822001349U CN 209611112 U CN209611112 U CN 209611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unction
catheter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rtery rem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13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佳
侯鹏岭
费昱达
杜娟
吉冰洋
贾爱
金蕾
宋翔
石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wai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Fuwai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wai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Fuwai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8220013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1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1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1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该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包括导管本体、设置在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的温度监测部件以及与温度监测部件相连的数据输出部件,其中,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的至少设置温度监测部件的区域构造为隔热区,以使温度监测部件仅能够监测导管本体外部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在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管内的压力的同时,还能够监测血管内温度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监测人体的中心温度的目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更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以及在患者的围术期对其中心温度的监测和管理更为便捷。

Description

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背景技术
在危重病人的一些心脏手术或其他重大手术时,常需要采用有创置管的方式来实现对动脉血管内的血压的实时监测,即将动脉留置导管通过穿刺的方式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动脉留置导管的外端直接与外部仪器相连以获取血管内实时的压力变化动态。
在一些重大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低温支持,人体在严重的低温情况下容易造成顽固性心律失常和组织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这就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温度,尤其是中心温度(即人体胸腔内的体温)做实时的监测及反馈,以确保患者的中心温度能够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而即便在其它不需要低温支持的外科手术时,若能对患者的中心温度实时监测,对围术期管理及病人的康复也大有裨益。但是,现有的有创置管的方式一般仅可用于监测动脉血管内的血压,并不能实时监测患者的中心温度,对患者的中心温度的监测需要采用额外的医疗器械,这就导致需要对患者做更复杂的操作,不仅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也容易使患者在中心温度的监测过程中感到不适。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找到一种能够同时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管内的压力和温度的动脉留置导管,从而便于患者的使用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同时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管内的压力和温度,从而便于患者的使用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包括导管本体、设置在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的温度监测部件以及与温度监测部件相连的数据输出部件,其中,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的至少在设置温度监测部件的区域构造为隔热区,以使温度监测部件仅能够监测导管本体外部的温度。
进一步地,导管本体的外周壁均构造为隔热区。
进一步地,隔热区构造为覆盖在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的隔热层,温度监测部件设置在隔热层上,或导管本体由隔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温度监测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热敏电阻器。
进一步地,温度监测部件包括沿导管本体的外周壁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热敏电阻器。
进一步地,温度监测部件包括沿导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热敏电阻器。
进一步地,数据输出部件包括数据传输线,数据传输线和热敏电阻器均构造为扁平状。
进一步地,温度监测部件和数据传输线嵌入在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地,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还包括用于覆盖在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的外部的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在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管内的压力的同时,通过温度监测部件的实时测量,还能够监测血管内温度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监测人体的中心温度的目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能够同时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管内的压力和温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更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以及在患者的围术期对其中心温度的监测和管理更为便捷,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温度监测部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包括导管本体1、设置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的温度监测部件2以及与温度监测部件2相连的数据输出部件3,其中,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的至少在设置温度监测部件2的区域构造为隔热区,以使温度监测部件2仅能够监测导管本体1外部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在应用于有创置管的方式进行血压监测时,设置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的温度监测部件2能够连同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一起被置入到动脉血管内,使温度监测部件2能够与动脉血管内的血液接触。当数据输出部件3与外部的体温监护模块连接后,温度监测部件2能够对动脉血管内的血液进行实时的测温,实时的温度数据能够通过数据输出部件3传输到外部的体温监护模块上。而在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进行血压监测时,需要在导管本体1的内部注入液体进行封管,液体往往能够将人体外的温度带入到导管本体1内,设置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的隔热区具有的隔热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免导管本体1的内部的液体的温度对导管本体1的外部的血液的温度的影响,从而使温度监测部件2在测量血液的实时温度时的温度值更接近于血液的温度,该血液温度的监测能够直接反应出人体的胸腔内的体温的变化,即人体中心温度的变化。
通过上述设置,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在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管内的压力的同时,通过温度监测部件2的实时测量,还能够监测血管内温度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监测人体的中心温度的目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能够同时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管内的压力和温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更便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以及在患者的围术期对其中心温度的监测和管理更为便捷,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
优选地,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均可构造为隔热区,以使导管本体1内部的任何位置的温度均不会对导管本体1的外部血液温度造成影响。
还优选地,隔热区可构造为覆盖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的隔热层(图中未画出),温度监测部件2设置在隔热层上。该隔热层可由聚氯乙烯或硅胶材料制成,优选地为聚氯乙烯。需要说明的是,隔热层的大小可根据温度监测部件2的大小或数量的不同,做相应的设置。例如,隔热层可仅设置在温度监测部件2与导管本体1之间,且隔热层的面积大于等于温度监测部件2与导管本体1的接触面积,以使该隔热层能够有效的避免导管本体1内的液体的温度对导管本体1外部的血液温度的影响,从而使温度监测部件2监测的实时温度更准确。进一步优选地,导管本体1可由隔热材料制成。导管本体1的材料可优选由聚氯乙烯或硅胶制成。通过该设置,由隔热材料制成的导管本体1,能够使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具有隔热的效果,具有隔热效果的导管本体1无需再增加其他的隔热部件,可便于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的生产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温度监测部件2可包括至少一个热敏电阻器21。热敏电阻器21可优选为NTC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该电阻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使其能够感受温度的细微的变化的同时,它还具有长时间的性能的稳定性,其阻抗能够随外界的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如图3所示,与外部的体温监护模块连接后的热敏电阻器21能够与位于该体温监护模块内部的第一固定值电阻4、第二固定值电阻5组成温度监测的电路,即热敏电阻器21与第一固定值电阻4并联,并联后的二者再与第二固定值电阻5串联。当被置入在动脉血管内的热敏电阻器21开始对血液进行实时测温,其阻值会随着血液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热敏电阻器21的阻值增大时,在热敏电阻器21和第一固定电阻4的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第二固定值电阻5的电流变小,则位于固定值电阻5的两端的电压变小;反之,当热敏电阻器21的阻值减小时,位于固定值电阻5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数值的变化能够被体温监护模块内部的采样电压识别装置采集,并通过体温监护模块的处理计算得出此时的热敏电阻器21的实时阻值,并通过对照热敏电阻器21的阻值与测量温度表进行识别,从而能够得到动脉血管内的血液的温度的数值,并显示在体温监护模块上以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方式的血液温度的监测,体温监护模块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温度监测方法所使用的体温监护模块,无需重新开发新的仪器,使监测的方式更为便捷。
在如图1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温度监测部件2可包括设置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且靠近导管本体1的一端的一个热敏电阻器21。靠近导管本体1的一端可理解为热敏电阻器21靠近导管本体1的置入动脉血管的一端。通过该设置,设置一个热敏电阻器21可使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而且使用更为方便,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在置入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时的操作。
在如图4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温度监测部件2可包括沿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热敏电阻器21。具体的热敏电阻器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导管本体1的直径的大小、热敏电阻器21实际的大小以及具体的设计人员的需求来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热敏电阻器21,可使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在监测动脉血管内的温度时,能够监测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的周向的多个位置的血液的实时温度值,通过对测量的多个实时温度值进行整合计算,从而能够获得更准确的血液的实时温度,进而使监测的温度变化更为准确。
在如图5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温度监测部件2可包括沿导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热敏电阻器21。值得注意的是,沿导管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热敏电阻器21的设置方式可以理解为是如图5所示的设置在沿导管本体1长度方向的一条直线上,也可以理解为是设置在沿导管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不同的区域。具体的热敏电阻器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导管本体1能够置入到动脉血管内的长度、热敏电阻器21实际的大小以及具体的设计人员的需求来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该设置,可使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在监测动脉血管内的温度时,能够测量动脉血管内沿导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多个区域的实时温度值,通过对测量的多个实时温度值进行整合计算,从而能够获得更准确血液的实时温度。此外,该方式提供的动脉血管内的多个区域的实时温度值,还能够提供给医务人员更多的信息参考,以便于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的观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数据输出部件3可包括数据传输线31,数据传输线31和热敏电阻器21均优选构造为扁平状。构造为扁平状的数据传输线31和热敏电阻器21能够贴附于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设置。通过该设置,构造为扁平状且贴附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的数据传输线31和温度监测部件2,能够使二者的厚度与导管本体1的直径的总和接近于导管本体1的直径,从而避免增加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的外表面的棱角,使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在置入动脉血管的过程中不会对血管的内壁造成伤害。
优选地,数据输出部件3还可包括与数据传输线31相连,且用于与体温监护模块连接的换能器接口,以实现对实时温度数据的输出。
优选地,温度监测部件2和数据传输线3可嵌入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这里的嵌入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上,可理解为在制作导管本体1时,在导管本体1的外壁上开槽,使得温度监测部件2和/或数据传输线3可固定在槽内的同时,至少温度监测部件2能够直接与血液接触,使其能够测量血液的实时温度。需要注意的是,位于槽内的数据传输线3可整体封闭在导管本体1的外周壁内,以避免因血液对数据传输线3的影响而降低数据传输线3的使用寿命。通过上述设置,可有效地避免温度监测部件2和数据传输线3的脱落,从而使温度监测部件2和数据传输线3的固定方式更为稳定安全,进而提高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的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还包括用于覆盖在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的外部的保护层(图中未画出)。保护层的材料可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进一步优选为聚乙烯。该保护层具有无毒、性状稳定不易融化以及比较柔软等特性,使该保护层能够容易随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的弯曲而发生弯曲,同时,该保护层的材料在覆盖温度监测部件2后,温度监测部件2仍具有灵敏的测温功能,并不会对温度监测部件2的实时测温造成影响。因此,该保护层不仅可以避免因温度监测部件2的脱落而导致其成为体内异物的情况发生,还能有效避免在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100置入到动脉血管过程中对血管的内壁造成伤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的温度监测部件以及与所述温度监测部件相连的数据输出部件,其中,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的至少在设置所述温度监测部件的区域构造为隔热区,以使所述温度监测部件仅能够监测所述导管本体外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壁均构造为隔热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区构造为覆盖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的隔热层,所述温度监测部件设置在所述隔热层上,或所述导管本体由隔热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热敏电阻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部件包括沿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壁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热敏电阻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部件包括沿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热敏电阻器。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任一项所述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输出部件包括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和所述热敏电阻器均构造为扁平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部件和所述数据传输线嵌入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周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还包括用于覆盖在所述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的外部的保护层。
CN201822001349.3U 2018-11-30 2018-11-30 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Active CN209611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1349.3U CN209611112U (zh) 2018-11-30 2018-11-30 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1349.3U CN209611112U (zh) 2018-11-30 2018-11-30 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1112U true CN209611112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1349.3U Active CN209611112U (zh) 2018-11-30 2018-11-30 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1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4580B1 (en) Heat-flow sensor
US10827931B2 (en) Patch for temperature determination
USRE39863E1 (en) Combined flow,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sensor
Milewski et al.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artery, rectal, and tympanic membrane temperatures in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US3531992A (en) Expendable tympanic membrane thermometer
Storck et al. Heat transfer evaluation of the nasal thermistor technique
JPH0434408B2 (zh)
CN102326060A (zh) 零热通量传感器及使用方法
US20240099596A1 (en)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with gatekeeper signal
US3405708A (en) Blood flow measuring apparatus
CN209611112U (zh) 兼具温度测量功能的动脉留置导管
JP2004264297A (ja) 電子体温計
CA2382222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atheter positioning
US3507153A (en) Tympanic membrane thermometer
CN201429578Y (zh) 热脉冲土壤水分传感器
CN101548881B (zh) 精确测量皮肤温度的薄膜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CA2816915C (en) Interface unit, measurement system and a method in an interface unit
US4445515A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issue perfusion measurements
CN204514491U (zh) 新型温度传感器
RU258089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тела человека
CN204120995U (zh) 基于血管介入技术的测温装置
CN218646466U (zh) 一种柔性电子皮肤
CN206852856U (zh) 一种精密型控温输液器
US20150160079A1 (en) Fast responsive personalized thermometer
Uma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ireless Thermome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