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9313U - 一种植株栽培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株栽培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9313U
CN209609313U CN201822095389.9U CN201822095389U CN209609313U CN 209609313 U CN209609313 U CN 209609313U CN 201822095389 U CN201822095389 U CN 201822095389U CN 209609313 U CN209609313 U CN 209609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er network
cabinet
plant culture
culture case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53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雄泽
李鑫
陈娟
张西露
叶英林
丁杏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 OF VEGETABLES HUNAN PROV
Original Assignee
INST OF VEGETABLES HUNAN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 OF VEGETABLES HUNAN PROV filed Critical INST OF VEGETABLES HUNAN PROV
Priority to CN2018220953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9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9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93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株栽培箱,包括底部通风设置的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多个承载网,所述多个承载网包括第一承载网(3)与第二承载网(5),所述第一承载网(3)上铺设有陶粒,所述第二承载网(5)上铺设有栽培基质,所述第一承载网(3)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网(5)下方,所述第一承载网(3)、第二承载网(5)均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有效避免土壤板结、提高空气流通性,提高植株的存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植株栽培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株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株栽培箱。
背景技术
植株栽培箱是一种用来栽培小型植株的装置,普遍适用于农业研究或植物研究中,例如对于辣椒、蔬菜等。现有的植株栽培大多采用盆栽的形式,即在底部开有通孔的箱子里添加栽培基质,并在栽培基质表面设置陶粒来进行植株栽培。这种栽培方式具有较多的问题,如在长时间栽培后,水会导致处于底部的土壤板结,不利于植株生长。而且底部虽开有通孔,但是由于土壤的关系,使得此方式的栽培会导致通风不佳,甚至在长时间过后会出现腐烂臭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防治土壤板结、方便空气流通、提高植株存活率的植株栽培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部通风设置的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多个承载网,所述多个承载网包括第一承载网与第二承载网,所述第一承载网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网下方,所述第一承载网上铺设有陶粒,所述第二承载网上铺设有栽培基质,所述第一承载网、第二承载网均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底部为开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网离所述箱体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箱体高度的1/5至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网3铺设于所述承载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离所述箱体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箱体高度的1/5至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为矩形状,且沿所述箱体外周壁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平行排列的固定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沿所述箱体外周壁首尾相连的四根固定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任一外周壁上的固定杆均有两根,且所述箱体相邻外周壁上的四根固定杆通过销钉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植株栽培箱还包括第三承载网,所述第三承载网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网与第二承载网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栽培基质铺设于第二承载网上,有利于将多余的水分通过第二承载网往下流,避免导致土壤板结;在第一承载网上设置陶粒,有利于将多余水分进行吸收,而底部采用通风设置,并配合第一承载网与第二承载网,能使得栽培箱内部的通风效果极佳,有效防治植株腐烂发臭,影响植株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箱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固定架;3、第一承载网;4、陶粒腔;5、第二承载网;6、承载板;7、销钉;8、第三承载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植株栽培箱,包括底部通风设置的箱体1、设置于箱体1内的多个承载网,多个承载网包括第一承载网3与第二承载网5,第一承载网3上铺设有陶粒,第二承载网5上铺设有栽培基质,该栽培基质为适合植株生长的基质,具体为土壤与营养物质的固态混合物。第一承载网3与第二承载网5的网孔大小可根据实际的栽培基质及陶粒来确定,对于不同的植株栽培基质可选用不同的网孔。如第一承载网3需保证最小陶粒不会漏出,第二承载网5能保证土壤不会漏出且多余水封能够流出。
第一承载网3、第二承载网5均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其连接可采用销钉的方式将第一承载网3与第二承载网5固定于箱体1的内壁上,第一承载网3设置于第二承载网5下方。
如图2所示,第一承载网3与第二承载网5之间形成有陶粒腔4,陶粒腔4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陶粒与栽培基质的数量来确定。第二承载网5与箱体1的上部形成有栽培基质腔,第二承载网5在箱体1的位置可根据栽培基质的多少来确定,只需保证阳光可照射到即可。以辣椒栽培为例,第二承载网5离地距离为3/4至4/5处为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箱体1的底部为开放,无底板等进行封闭。第一承载网3直接固定于箱体1的内壁上,陶粒直接铺设于第一承载网3上。
另外,第一承载网3离箱体1底部的距离为箱体1高度的1/5至1/4。这种设计不仅可以给栽培基质预留较大空间,同时也使得第一承载网3与地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空腔,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性。
参照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箱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承载板6,承载板6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矩形、三角形等均可。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6采用矩形设置,并保证承载板6的两短边均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第一承载网3铺设于承载板6上。这种设置也可以降低陶粒对第一承载网3的压迫,提高第一承载网3的使用寿命。
另外,承载板6离箱体1底部的距离为箱体1高度的1/5至1/4。与上一实施例作用相同,即使得承载板6与地面之间形成有便于空气流通的空腔。
所述箱体1为矩形状,且沿箱体1外周壁设置有若干与箱体1的顶部平行排列的固定架2。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2包括沿箱体1外周壁首尾相连的四根固定杆。具体的,箱体1的任一外周壁上的固定杆均有两根,且箱体1相邻外周壁上的四根固定杆通过销钉7固定连接。能大大提高箱体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植株栽培箱还包括第三承载网8,所述第三承载网8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网3与第二承载网5之间,其具体为,第三承载网8铺设于第一承载网3上的陶粒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第二承载网将栽培基质与地面隔开,使得栽培基质内多余的水可以流出,不会造成根系腐烂,同时第二承载网也能有效防治根系下窜。利用与地面隔开的第二承载网有铺设于第二承载网上的陶粒,能有效将保证栽培基质的空气流通,提高植物存活率,陶粒也能将从第一承载网流下的水进行部分吸收,保持箱体内部的湿润度,利于植株的生长。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通风设置的箱体(1)、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多个承载网,所述多个承载网包括第一承载网(3)与第二承载网(5),所述第一承载网(3)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网(5)下方,所述第一承载网(3)上铺设有陶粒,所述第二承载网(5)上铺设有栽培基质,所述第一承载网(3)、第二承载网(5)均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为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网(3)离所述箱体(1)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箱体(1)高度的1/5至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承载板(6),所述第一承载网(3)铺设于所述承载板(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离所述箱体(1)底部的距离为所述箱体(1)高度的1/5至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为矩形,且其短边均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矩形状,且沿所述箱体(1)外周壁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箱体(1)的顶部平行排列的固定架(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包括沿所述箱体(1)外周壁首尾相连的四根固定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任一外周壁上的固定杆均有两根,且所述箱体(1)相邻外周壁上的四根固定杆通过销钉(7)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株栽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株栽培箱还包括第三承载网(8),所述第三承载网(8)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网(3)与第二承载网(5)之间。
CN201822095389.9U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植株栽培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09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5389.9U CN209609313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植株栽培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5389.9U CN209609313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植株栽培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9313U true CN209609313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538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09313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植株栽培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9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72478U (zh) 组织培养炼苗及种子育苗用花盆
CN103238569B (zh) 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CN201064117Y (zh) 新型育苗床
CN103918474B (zh) 一种南方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205357332U (zh) 一种带有杀虫功能的屋顶农业用种植箱
CN209609313U (zh) 一种植株栽培箱
CN202842050U (zh) 阴荫组合架结构铁皮石斛栽培装置
CN202759883U (zh) 立式种植墙
CN208095708U (zh) 一种悬浮水生动植物养殖装置
CN207574219U (zh) 一种水培蔬菜漂浮板
KR20090025315A (ko) 가격경쟁력 확보를 위한 '관수와 배수 및 보습 장치'를 이용한 버섯재배방법
CN204634522U (zh) 华山松育苗装置
CN204653253U (zh) 一种栽种铁皮石斛的有效透气杯
CN210580434U (zh) 一种仿生态竹鼠的养殖舍
CN208285964U (zh) 一种透气防涝植物幼苗培育装置
CN209897816U (zh) 一种透气式铁皮石斛用栽培床
CN208850469U (zh) 一种透气型矩形框
CN208768626U (zh) 一种食用菌和蔬菜循环养殖装置
CN206728953U (zh) 一种林蛙养殖棚舍
CN207820623U (zh) 一种园林绿化养殖箱
CN106857076B (zh) 一种盆栽培植容器
CN212138974U (zh) 一种茭白锈菌瘿蚊的田间释放装置
CN205946813U (zh) 一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的苗床
CN110036830A (zh) 农光互补型食用菌大棚
CN220044458U (zh) 水中植物栽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