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8019U - 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8019U
CN209608019U CN201821691649.2U CN201821691649U CN209608019U CN 209608019 U CN209608019 U CN 209608019U CN 201821691649 U CN201821691649 U CN 201821691649U CN 209608019 U CN209608019 U CN 209608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lectric appliance
metal
circuit board
accommodat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916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宥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Cooler Master Technology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8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8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2Terminals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a stacked or roll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4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8Multiple capacitors, i.e.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fixe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4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fixed capacitors with other electric elements, the structure mainly consisting of a capacitor, e.g. RC combinations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含: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一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二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一外部电器;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三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三端的一第四端,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二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互相不平行,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二外部电器;以及电路板,分别通过多个第一金属端子和多个第二金属端子电性连接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该连接器结构避免电子组件在插拔时产生的应力而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连接器结构
本申请是原申请(申请日2018年4月3日,申请号为201820462349.0,实用新型名称连接器结构)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新型系关于一种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行的电源连接器仅系用以供两个电器的连接,使得电能可以从一电器传输到另一电器。然而,电能在两个电器之间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突波。基本上,产生突波的原因主要可归类为二种。其一是因打雷闪电所造成的雷突波,其二是电路开闭时所造成的开闭突波。前述的开闭突波系指电路导通的瞬间所造成的突波。开闭突波通常是由继电器、开关、保险丝或晶体管等电子组件所造成。电能传输过程中若产生突波,容易造成电器内部电路发生误动作,甚至有可能损害电器以及造成电器寿命缩短。
为避免突波对电器造成负面影响,许多电器都会配置有电路保护模块,用以防止突波损害电器。然而,并非所有电器都具有电路保护模块的设计。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电器与电器之间相连的多个连接器所连接的电路回路并没有设置电路保护模块。由于突波可能给电器带来负面影响,故于相关领域中开发一种具有突波防护的连接器为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旨在于利用其具有的电容装置,对电器所传输的电能进行滤波及吸收突波,从而达到保护电器的目的以及避免电子组件在插拔时产生的应力而造成损坏。
依据本新型的一实施例公开一种连接器结构,包含:
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一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二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一外部电器;
一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三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三端的一第四端,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二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互相不平行,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二外部电器;以及
一电路板,分别通过多个第一金属端子和多个第二金属端子电性连接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侧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且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用于结合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用于结合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接触,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垫片,所述多个连接垫片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接触。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包含:
一第一盖体,开设有一第一开口朝向一第三方向;
一第二盖体,结合于所述第一盖体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二开口,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开口朝向一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互相不平行;
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二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可插拔地连接于一第一外部电器;
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而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于一第二外部电器;
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且电性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三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侧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所述电路板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的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的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用于结合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一端上的多个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用于结合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三端上的多个第二金属端子。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焊接,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垫片,所述多个连接垫片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插接。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包含:
一第一盖体,开设有一第一开口朝向一第三方向;
一第二盖体,结合于所述第一盖体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二开口,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开口朝向一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互相垂直;
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二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可插拔地连接于一第一外部电器;
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而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于一第二外部电器。
综合以上所述,在本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结构中,电容器141可以系设置于电路板140上并通过电路板140的走线电性连接至位于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43及第二连接部145,再分别通过第一金属端子123及第二金属端子133而与外部的电器连接。藉由电路板140的应用,可以避免电子组件在插拔时产生的应力而造成损坏。第四方向D4与第三方向D3的夹角系为直角,直角的结构是可用于改善电器(例如电源供应器)安装在系统内的组装方式,让使用者方便整合电器的输出线材。线材整合后可以改善计算机系统内部空气流动阻力进而降低系统内部温度,以维持系统运作的稳定性。
以上之关于本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及外部电器的方块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部与金属端子结合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连接器结构 10第一盖体
11第二盖体 12第一连接器
121第一壳体 123第一金属端
13第二连接器 131第二壳体
133第二金属端 14电容装置
141电容器 143第一连接部
145第二连接部 S1第一端
S2第二端 S3第三端
S4第四端 S5第一侧
S6第二侧 P1第一开口
P2第二开口 SP容置空间
D1~D4方向 20第一外部电器
30第二外部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新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新型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新型相关目的及优点。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新型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范畴。
请一并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3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器结构1包含第一连接器12、第二连接器13及电容装置14。第一连接器12具有第一端S1及相对于第一端S1的第二端S2。第一连接器12具有第一壳体121及多个第一金属端子123。所述的多个第一金属端子123结合于第一壳体121且沿着第一方向D1凸设于第一端S1。第一连接器12的第二端S2用于可插拔地连接第一外部电器20。
第二连接器13具有第三端S3及相对于第三端S3的第四端S4。第二连接器13具有第二壳体131及多个第二金属端子133。所述的多个第二金属端子133结合于第二壳体131且沿着第二方向D2凸设于第三端S3。于此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互相不平行。更具体来说,第一金属端子123与第二金属端子133所延伸的方向系为相异,例如相互垂直。第二连接器13的第四端S4用于可插拔地连接第二外部电器30。电容装置14包含多个电容器141,所述的多个电容器141通过该些第一金属端子123及该些第二金属端子133分别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12及第二连接器13。
请进一步参照图4,图4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及外部电器的方块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新型之连接器结构的电容装置14内的电容器141用于自第一外部电器20接收第一电能E1且传输第二电能E2至第二外部电器30。所述的第一外部电器20为用以供电的装置,例如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而第二外部电器30为受电的装置,例如计算机主板,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2的第二端S2包含多个第一连接脚位以连接作为电源供应器的第一外部电器20,第二连接器13的S4第四端包含多个第二连接脚位以连接作为计算机主板的第二外部电器30。
虽然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脚位及第二连接脚位的数量个别系为24个,然而本新型对于第一连接脚位及第二连接脚位的数量不加以限定。于实务上,连接器结构1的第一连接器12及第二连接器13可分别不限次数地插拔于第一外部电器20及第二外部电器30。当连接器结构1的第一连接器12及第二连接器13分别接通第一外部电器20及第二外部电器30时,电容装置14上的电容器141会与第二外部电器30形成一个并联回路。因此,当第一外部电器20对第二外部电器30进行供电时,电容器141会先自第一外部电器20接收可能具有突波的第一电能E1,再进行放电程序以对第二外部电器30提供平稳的第二电能E2。
换言之,第一外部电器20供电时所可能造成的突波可藉由连接器结构1内的电容器141的设置而被吸收,使得受电的第二外部电器30得以不受突波的不良影响而导致误作动或损毁,第二外部电器30亦可藉此延长使用寿命。于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电容器30的电容值大于100微法拉(μF),可以达到较理想的突波吸收及滤波效果。于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电容器系为SMD形态或是DIP形态。然而,本新型不以前述的电容值或电容型态为限,且对于电容器的数量与材质亦没有限定。电容器的数量多寡可因不同电压需求而有所不同。在实务上,本新型的连接器结构所使用的电容器可包含极低的串联等效电阻,其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充放电效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低电能损耗以及充放电循环寿命次数高等特性。
请再回到图1至图3,于一个实际的例子中,为了保护连接器结构内部的组件,除了前述的第一连接器12、第二连接器13及电容装置14,连接器结构1还包含有第一盖体10与第二盖体11。第一盖体10开设有第一开口P1朝向第三方向D3。第二盖体11结合于第一盖体10以形成容置空间以及第二开口P2。容置空间SP与第一开口P1连通且第二开口P2朝向第四方向D4,第四方向D4与第三方向D3互相不平行。第一连接器12的第一端S1位于容置空间SP且第一连接器12的第二端S2用于通过第一开口P1可插拔地连接于第一外部电器20。第二连接器13的第三端S3通过第二开口P2而设于容置空间SP且第二连接器13的第四端S4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于第二外部电器30。
电容装置14设于容置空间SP且用于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12的第一端S1及第二连接器13的第三端S3。换言之,如图3所示,当第二盖体11第一盖体10组合时,电容装置14系被包覆于第一盖体10与第二盖体11所形成的容置空间SP当中,藉此可以避免电容装置14内的电子组件(例如电路板上的电容器或是其他电子组件)遭受外力的破坏。于此实施例中,第四方向D4与第三方向D3的夹角系为直角,其目的系在于直角的结构是可用于改善电器(例如电源供应器)安装在系统内的组装方式,让使用者方便整合电器的输出线材。线材整合后可以改善计算机系统内部空气流动阻力进而降低系统内部温度,以维持系统运作的稳定性。然而,本新型不以前述实施例的直角结构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电容装置14更包含电路板140,电路板140上设有前述电容器141且电路板140具有第一侧S5与相对于第一侧S5的第二侧S6。电路板140的第一侧S5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143且电路板140的第二侧S6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145。第一连接部143用于结合该些第一金属端子123,且该些第二连接部145用于结合该些第二金属端子133。具体来说,于实际操作上,电容器141可以系设置于电路板140上并通过电路板140的走线电性连接至位于两侧的第一连接部143及第二连接部145,再分别通过第一金属端子123及第二金属端子133而与外部的电器连接。藉由电路板140的应用,可以避免电子组件在插拔时产生的应力而造成损坏。然而,电路板140的设置仅系为选择性的。于其他实施例中,电容装置14的电容器可在不应用电路板的情形下,仅通过实体线路连接于第一金属端子123及第二金属端子133。
请进一步参照图5,图5系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部与金属端子结合示意图。如图5的实施例所示,多个第一连接部143系为多个连接孔用于供该些第一金属端子123接触,多个第二连接部145系为多个连接垫片(例如铜箔片)用于供该些第二金属端子133接触。详言之,第一连接器12的第一金属端子12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具有孔洞形态的第一连接部143结合,而第二连接器13的第二金属端子133可通过插接的方式置入。具体来说,当第二金属端子133置入具有金属垫片形态的第二连接部145时,因为第二金属端子133本身具有弹性,可使其与金属垫片作接触而导通。
综合以上所述,在本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结构中,主要系藉由电容装置所包含的电容器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使得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接通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时,电容器可自第一电器吸收电能,再对第二电器进行放电,进而达到滤波以及突波的吸收,以降低电源噪声的干扰,从而保护电器不受突波影响而损坏。再者,于较佳实施例中,藉由连接器结构的直角结构,可以使其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连接组装时,得以让电器的输出线材较易整合,进而改计算机善系统内部空气流动阻力而降低计算机系统内部温度,以保持系统运作的稳定性。
虽然本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新型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一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二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一外部电器;
一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三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三端的一第四端,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二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互相不平行,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二外部电器;以及
一电路板,分别通过多个第一金属端子和多个第二金属端子电性连接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侧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且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用于结合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用于结合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接触,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垫片,所述多个连接垫片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4.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盖体,开设有一第一开口朝向一第三方向;
一第二盖体,结合于所述第一盖体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二开口,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开口朝向一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互相不平行;
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二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可插拔地连接于一第一外部电器;
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而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于一第二外部电器;
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且电性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三端,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侧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所述电路板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的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的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用于结合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一端上的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用于结合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三端上的多个第二金属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焊接,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垫片,所述多个连接垫片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插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
7.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盖体,开设有一第一开口朝向一第三方向;
一第二盖体,结合于所述第一盖体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二开口,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开口朝向一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互相垂直;
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二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可插拔地连接于一第一外部电器;
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而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一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于一第二外部电器。
CN201821691649.2U 2017-12-01 2018-04-03 连接器结构 Active CN20960801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7954U TWM558485U (zh) 2017-12-01 2017-12-01 連接器結構
TW106217954 2017-12-01
CN201820462349.0U CN208284748U (zh) 2017-12-01 2018-04-03 连接器结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2349.0U Division CN208284748U (zh) 2017-12-01 2018-04-03 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8019U true CN209608019U (zh) 2019-11-08

Family

ID=619688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91649.2U Active CN209608019U (zh) 2017-12-01 2018-04-03 连接器结构
CN201820462349.0U Active CN208284748U (zh) 2017-12-01 2018-04-03 连接器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2349.0U Active CN208284748U (zh) 2017-12-01 2018-04-03 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7515B2 (zh)
JP (1) JP3215875U (zh)
CN (2) CN209608019U (zh)
TW (1) TWM55848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2699B2 (en) * 2019-05-03 2021-09-14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put connection device
CN113346384A (zh) * 2021-06-29 2021-09-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装置箱、二次屏柜及配线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72443A1 (en) * 2005-03-31 2008-01-02 Molex Incorporated High-density, robust connector with castellations
JP4755872B2 (ja) * 2005-09-26 2011-08-24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型記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15875U (ja) 2018-04-19
CN208284748U (zh) 2018-12-25
TWM558485U (zh) 2018-04-11
US20190172644A1 (en) 2019-06-06
US10497515B2 (en)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08019U (zh) 连接器结构
WO2017147459A3 (en) Inductive charging ports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CN104035538A (zh) 主板保护电路
CN201690091U (zh) 一种防雷滤波转接器
CN104158167B (zh) 一种正负极性转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5666354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
CN210807090U (zh) 一种兼具电能转换和数据传输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CN209517057U (zh) 一种光伏线盒及一种光伏组件
CN209517056U (zh) 一种光伏线盒及一种光伏组件
CN207588025U (zh) type-C连接头及数据线
CN205921108U (zh) 指纹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202276028U (zh) 改良型网络连接器结构
CN206283057U (zh) 一种usb接口及包括usb接口的电子装置
CN206301983U (zh) 多针连接器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1313814U (zh) 一种电动闭门器
CN218183058U (zh) 一种单接口兼容输入输出的供电电路和供电系统
CN210926490U (zh) 一种新型上下壳卡线装置
CN203984030U (zh) 一种设置有隔离电路的双充电电路
CN207977568U (zh) 一种usb数据线
CN210779266U (zh) 一种用于pdu的电源线
CN207602917U (zh) 一种带保险丝的电源连接器
CN215834740U (zh) 一种通用型端子台
CN210957836U (zh) 有线充电控制电路及床头柜
CN203950948U (zh) 一种光收发模块连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