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7429U -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7429U
CN209607429U CN201920174114.6U CN201920174114U CN209607429U CN 209607429 U CN209607429 U CN 209607429U CN 201920174114 U CN201920174114 U CN 201920174114U CN 209607429 U CN209607429 U CN 209607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tank
tank
delay
type compressor
nuclea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41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鑫
鲜春媚
周文琪
吴婉烨
廖聪
温恩龙
方震
贺梅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9201741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7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7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7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缓冲罐、隔膜压缩机、冷却器、气水分离器、衰变箱、碘吸附净化机组、风机和烟囱,缓冲罐的入口与上游系统的含氢废气排放管相连,出口与隔膜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隔膜压缩机的排气管与冷却器、气水分离器依次串联,隔膜压缩机、冷却器的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设备冷却水系统的输入、输出管相连,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衰变箱进气口相连,衰变箱的排气管与碘吸附净化机组相连,碘吸附净化机组的后端依次串联风机、流量计,最后通向烟囱,进行高点排放。采用加压贮存方式对海上浮动核电站上产生的含氢废气进行充分衰变,保证了废气中惰性气体、碘、气溶胶和粒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去除。

Description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浮动核电平台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站放射性废气的处理是指将放射性废气有控制地排至电站外部大气环境之前,从中分离或除去放射性组分及化学污染物的过程。当前,含氢废气的处理工艺主要分为活性炭吸附法和加压贮存法两种。
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疏松多孔的活性炭对放射性惰性气体进行吸附,裂变气体(Xe、Kr等)被活性炭动态吸附,其通过速率相对氢气和氮气有所延迟,在延迟期间得到衰变。然而裂变气体的滞留特性与温度、压力和流量有关,处理效果不稳定。活性炭的容易受潮,不利于在高盐高湿的环境下使用。并且该处理工艺二次废物产量大,不适合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含氢废气处理。
加压贮存衰变是利用隔膜压缩机将各类气载放射性废物收集存储在压力容器中进行衰变,达到一定的衰变时间(60d)再进行过滤处理。该工艺适合海上高温高湿环境,二次废物少,然而陆上核电站的含氢废气加压贮存衰变系统占地空间大,故障预防和缓解措施不足。不能照搬到海上浮动核电平台上进行应用。
因此,有必要针对海上浮动核电平台产生的含氢废气的特点和海洋环境条件,设计一种适用于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含氢废气处理系统,保证气载流出物的排放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我国加快实现民用核能由陆地向海洋的跨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对海上浮动核电平台上产生的含氢废气进行有效处理,保证处理后的气体活度满足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缓冲罐、隔膜压缩机、冷却器、气水分离器、衰变箱、碘吸附净化机组、风机和烟囱,所述缓冲罐的入口与上游系统的含氢废气排放管相连,出口与隔膜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隔膜压缩机的排气管与冷却器、气水分离器依次串联,所述隔膜压缩机、冷却器的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设备冷却水系统的输入、输出管相连,所述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衰变箱进气口相连,所述衰变箱的排气管与碘吸附净化机组相连,所述碘吸附净化机组的后端依次串联风机、流量计,最后通向烟囱,进行高点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压缩机包括相互并联、互为备用的第一隔膜压缩机和第二隔膜压缩机,所述第一隔膜压缩机的排气管与第一冷却器、第一气水分离器依次串联,所述第二隔膜压缩机的排气管与第二冷却器、第二气水分离器依次串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膜压缩机和第二隔膜压缩机、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的冷却水管相互并联,进水口与设备冷却水系统进水管相连,出水口与设备冷却水系统的回水管相连,由设备冷却水系统进行集中供水冷却,进水管和回水管的后端分别设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回水温度传感器,用于对设备冷却水的温度进行监测。
更进一步地,所述衰变箱包括互为备用的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和第三衰变箱,所述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和第三衰变箱相连通,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和第三衰变箱上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分别对压力、温度、液位进行监测,所述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和第三衰变箱的排气管并联,经过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与碘吸附净化机组流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碘吸附净化机组包括电加热器、预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碘吸附器和后置高效过滤器,电加热器用于对废气进行干燥,预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粒子和气溶胶,碘吸附器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甲基碘和元素碘,后置高效过滤器用于截留气流携带的活性炭碎粒。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氮气吹扫管路,所述氮气吹扫管路的进气口与氮气源管,经过氮气管路电动隔膜阀和第一减压阀后,与缓冲罐、隔膜压缩机、冷却器、气水分离器和衰变箱的进气管相连。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取样管路,所述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和第三衰变箱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取样电动隔膜阀、第二取样电动隔膜阀、第三取样电动隔膜阀,取样管路汇合成一条路经第二减压阀通往核动力平台的取样系统接收管,对衰变效果进行取样分析。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上设置有含氧分析仪。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和第三衰变箱和缓冲罐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衰变箱液位传感器、第二衰变箱液位传感器、第三衰变箱液位传感器、缓冲罐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衰变箱液位传感器、第二衰变箱液位传感器、第三衰变箱液位传感器、缓冲罐液位传感器的采集值达到阈值时,分别设置于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第三衰变箱和缓冲罐底部的第一泄放水电动隔膜阀、第二泄放水电动隔膜阀、第三泄放水电动隔膜阀和缓冲罐泄放水电动隔膜阀开启,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和第三衰变箱和缓冲罐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排往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接收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衰变箱、第二衰变箱和第三衰变箱分别通过第一倒箱电动隔膜阀、第二倒箱电动隔膜阀与第一隔膜压缩机和第二隔膜压缩机的进气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加压贮存衰变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加压贮存方式对海上浮动核电站上产生的含氢废气进行充分衰变,采用多级过滤方式对气溶胶和碘能充分过滤去除,保证了废气中惰性气体、碘、气溶胶和粒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去除,符合核电行业的“合理可行尽量低”的原则;其次,本实用新型设计了2台隔膜压缩机和3个衰变箱,可以保证单一故障情况下系统的连续运行,每个衰变箱有两套相互独立的进气管,在其出现泄漏时,可以由备用隔膜压缩机进行快速的倒箱操作,从而不会影响正常衰变箱的进气操作,保证了倒箱和加压可同时进行;最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系统内部气相空间的全覆盖理念,对废气的所有包容边界内的气相空间进行氮气吹扫,保证了系统内部废气残余量可降到尽量低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缓冲罐1,第一隔膜压缩机2,第二隔膜压缩机3,第一冷却器4,第二冷却器5,第一气水分离器6,第二气水分离器7,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第三衰变箱10,碘吸附净化机组11,风机12,烟囱13,缓冲罐出口电动隔膜阀14,第一压缩机电动隔膜阀15,第一倒箱电动隔膜阀16,第二压缩机电动隔膜阀17,第二倒箱电动隔膜阀18,第一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21,第一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2,第四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3,第一取样电动隔膜阀24,第二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25,第二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6,第五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7,第二取样电动隔膜阀28,第三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29,第三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30,第六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31,第三取样电动隔膜阀32,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33,风机电动隔膜阀34,氮气管路电动隔膜阀35,缓冲罐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4,第一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7,第二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8,第三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9,缓冲罐出口止回阀58,第一单向阀59,第二单向阀60,第一减压阀71,第二减压阀72,含氧分析仪73,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74,冷却水回水温度传感器75,第一冷却器进水温度传感器76,第二冷却器进水温度传感器77,第一冷却器出水温度传感器78,第二冷却器出水温度传感器79,第一衰变箱温度传感器80,第二衰变箱温度传感器81,第三衰变箱温度传感器82,缓冲罐压力传感器84,第一衰变箱压力传感器85,第二衰变箱压力传感器86,第三衰变箱压力传感器87,缓冲罐液位传感器88,第一衰变箱液位传感器89,第二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0,第三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1,流量计9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缓冲罐1、隔膜压缩机、冷却器、气水分离器、衰变箱、碘吸附净化机组11、风机12和烟囱13。
缓冲罐1的入口与上游系统的含氢废气排放管A相连,用于缓冲上游气流的冲击,使后端的隔膜压缩机可以平稳运行。缓冲罐1上配置有缓冲罐压力传感器84、缓冲罐液位传感器88和含氧分析仪73,分别对缓冲罐1内的压力、液位和含氧量进行监测。缓冲罐1的出口经缓冲罐出口电动隔膜阀14、缓冲罐出口止回阀58与第一隔膜压缩机2、第二隔膜压缩机3的进气口相连。
第一隔膜压缩机2、第二隔膜压缩机3的吸气口相互并联,互为备用。第一隔膜压缩机2与缓冲罐1的进气管上串联第一压缩机电动隔膜阀15,隔膜压缩机3与缓冲罐1的进气管上串联第二压缩机电动隔膜阀17。隔膜压缩机2的排气管依次串联有第一冷却器4和第一气水分离器6,隔膜压缩机3的排气管依次串联有第二冷却器5和第二气水分离器7,对压缩后的气体进行冷却和干燥。
第一冷却器4对经第一隔膜压缩机2压缩后的废气进行冷却,其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器进水温度传感器76和第一冷却器出水温度传感器78。第二冷却器5对经隔膜压缩机3压缩后的废气进行冷却,其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设置有第二冷却器进水温度传感器77和第二冷却器出水温度传感器79。温度传感器用于对冷却前后的废气温度进行监测。
第一隔膜压缩机2、第二隔膜压缩机3、第一冷却器4和第二冷却器5的冷却水管相互并联,进水口与设备冷却水系统进水管C1相连,出水口与设备冷却水系统的回水管C2相连。由设备冷却水系统进行集中供水冷却,进水管C1和回水管C2后端分别设有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74和冷却水回水温度传感器75,用于对设备冷却水的温度进行监测。
第一气水分离器6的排气口通过管道经第一单向阀59与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相通,对应衰变箱的进气阀分别为第一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2、第二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6和第三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30。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为相互备用关系。第二气水分离器7的排气口通过管道经第二单向阀60与衰变箱8、衰变箱9和衰变箱10相通,对应衰变箱的进气阀分别为第四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3、第五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7和第六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31。第一衰变箱8上分别设有第一衰变箱压力传感器85、第一衰变箱温度传感器80和第一衰变箱液位传感器89,分别对压力、温度和液位进行监测。第二衰变箱9上设有第二衰变箱压力传感器86、第二衰变箱温度传感器81和第二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0,分别对压力、温度和液位进行监测。第三衰变箱10上设有第三衰变箱压力传感器87、第三衰变箱温度传感器82和第三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1,分别对压力、温度和液位进行监测。
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的排气管并联,排气控制阀分别为第一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21、第二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25和第三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29。衰变箱排气可经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33通向碘吸附净化机组11,进行过滤除碘等后续处理,动力由风机12提供。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也可通过第一倒箱电动隔膜阀16、第二倒箱电动隔膜阀18分别与第一隔膜压缩机2和第二隔膜压缩机3的进气管相连,进行倒箱操作,将出现泄漏的衰变箱内的气体注入到备用的衰变箱中。
碘吸附净化机组11包括电加热器、预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碘吸附器和后置高效过滤器,加热器对废气进行干燥,预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粒子和气溶胶,碘吸附器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甲基碘和元素碘,后置高效过滤器用于截留气流携带的活性炭碎粒。碘吸附净化机组11的后端依次串联风机12、流量计92,最后通向烟囱13,进行高点排放。
本系统还包括氮气吹扫管路,缓冲罐1、隔膜压缩机、气水分离器、衰变箱由压空系统提供氮气源B进行气空间的覆盖和吹扫,氮气源管B经氮气管路电动隔膜阀35和第一减压阀71后,分别与缓冲罐1、第一隔膜压缩机2和第二隔膜压缩机3、第一气水分离器6和第二气水分离器7、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的进气管相连。
缓冲罐1、第一隔膜压缩机2和第二隔膜压缩机3、第一气水分离器6和第二气水分离器7、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的泄放水管并联后与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的接收管D相通。当第一衰变箱液位传感器89、第二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0、第三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1、缓冲罐液位传感器88的采集值达到阈值时,分别设置于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第三衰变箱10和缓冲罐1底部的第一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7、第二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8、第三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9和缓冲罐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4开启,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和缓冲罐1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排往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接收管D。
本系统还包括取样管路,第一衰变箱8、衰变箱9和衰变箱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取样电动隔膜阀24、第二取样电动隔膜阀28、第三取样电动隔膜阀32,取样管路汇合成一条路经第二减压阀72通往核动力平台的取样系统接收管E,对衰变效果进行取样分析。
本实用新型海上浮动核动力平台含氢废气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为:
来自上游系统的含氢废气源A进入缓冲罐1内,缓冲气流的冲击,保证后端的隔膜压缩机可以平稳运行,设置于缓冲罐1上的含氧分析仪73检测到缓冲罐内含氧量达到2%时,开启氮气管路电动隔膜阀35,由氮气源B供应氮气对缓冲罐内气空间进行氮气覆盖,防止氢气爆炸,当含氧分析仪73检测到缓冲罐内含氧量降到0.1%时,关闭氮气管路电动隔膜阀35。缓冲罐1中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开启缓冲罐出口电动隔膜阀14、缓冲罐出口止回阀58与第一压缩机电动隔膜阀15进入第一隔膜压缩机2,经压缩后的气体进入第一冷却器4进行冷却,第一冷却器进水温度传感器76和第一冷却器出水温度传感器78可对冷却前后的气体温度进行监测,据此调节设备冷却水进水管C1的流量,以保证冷却后的气体温度降到50℃以下。冷却后的气体进入第一气水分离器6进行干燥,干燥后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59与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相通,对应衰变箱的进气阀分别为第一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2、第二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26和第三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30。根据衰变箱上的压力传感器判断衰变箱的状态,选择开启压力显示为常压的衰变箱比如第一衰变箱8进气阀。气体在第一衰变箱8中衰变60天,其中Kr、Xe等惰性气体可得到充分衰变,开启第一取样电动隔膜阀24,气体经第二减压阀72降压后排往取样系统,进行取样分析,如满足活度满足排放限值标准,则开启第一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21,废气经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33,进入碘吸附净化机组11,动力由风机12提供,风机后端串联有风机电动隔膜阀34进行排放开关控制,流量计92对排至烟囱13的废气进行流量监测。气体经第二隔膜压缩机3的处理流程与第一隔膜压缩机2类似,不再赘述。
处理结束后,开启氮气吹扫管路,对缓冲罐1、第一隔膜压缩机2和第二隔膜压缩机3、第一气水分离器6和第二气水分离器7、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内的气空间的吹扫,保证系统内残留的废气量降到最低,以减小例行检查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是相互备用的关系,正常运行的状态始终1个正在接收废气、1个正在储存衰变废气,最后一个处于备用待命状态。当其中1个装有废气的衰变箱比如第一衰变箱8出现泄漏时,启动备用隔膜压缩机比如第二隔膜压缩机3,正在工作的为第一隔膜压缩机2,开启第一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21,气体经第二倒箱电动隔膜阀18进入第二隔膜压缩机3,经第二隔膜压缩机3压缩后进入第二冷却器5和第二气水分离器7进行冷却和干燥,经过衰变箱上设有的压力传感器甄别出处于备用状态的衰变箱比如第三衰变箱10,然后开启第六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31,经气水分离器7干燥后的废气经第二单向阀60和第六衰变箱进气电动隔膜阀31后进入第三衰变箱10内,开始贮存衰变,后续处理与上述流程一直,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罐(1)、隔膜压缩机、冷却器、气水分离器、衰变箱、碘吸附净化机组(11)、风机(12)和烟囱(13),所述缓冲罐(1)的入口与上游系统的含氢废气排放管(A)相连,出口与隔膜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隔膜压缩机的排气管与冷却器、气水分离器依次串联,所述隔膜压缩机、冷却器的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设备冷却水系统的输入、输出管相连,所述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衰变箱进气口相连,所述衰变箱的排气管与碘吸附净化机组(11)相连,所述碘吸附净化机组(11)的后端依次串联风机(12)、流量计(92),最后通向烟囱(13),进行高点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压缩机包括相互并联、互为备用的第一隔膜压缩机(2)和第二隔膜压缩机(3),所述第一隔膜压缩机(2)的排气管与第一冷却器(4)、第一气水分离器(6)依次串联,所述第二隔膜压缩机(3)的排气管与第二冷却器(5)、第二气水分离器依次串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压缩机(2)和第二隔膜压缩机(3)、第一冷却器(4)、和第二冷却器(5)的冷却水管相互并联,进水口与设备冷却水系统进水管(C1)相连,出水口与设备冷却水系统的回水管(C2)相连,由设备冷却水系统进行集中供水冷却,进水管(C1)和回水管(C2)的后端分别设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74)和冷却水回水温度传感器(75),用于对设备冷却水的温度进行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变箱包括互为备用的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所述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相连通,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上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分别对压力、温度、液位进行监测,所述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的排气管并联,经过衰变箱排气电动隔膜阀(33)与碘吸附净化机组(11)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碘吸附净化机组(11)包括电加热器、预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碘吸附器和后置高效过滤器,电加热器用于对废气进行干燥,预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粒子和气溶胶,碘吸附器用于去除废气中的甲基碘和元素碘,后置高效过滤器用于截留气流携带的活性炭碎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氮气吹扫管路,所述氮气吹扫管路的进气口与氮气源管(B),经过氮气管路电动隔膜阀(35)和第一减压阀(71)后,与缓冲罐(1)、隔膜压缩机、冷却器、气水分离器和衰变箱的进气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样管路,所述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取样电动隔膜阀(24)、第二取样电动隔膜阀(28)、第三取样电动隔膜阀(32),取样管路汇合成一条路经第二减压阀(72)通往核动力平台的取样系统接收管(E),对衰变效果进行取样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1)上设置有含氧分析仪(7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和缓冲罐(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衰变箱液位传感器(89)、第二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0)、第三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1)、缓冲罐液位传感器(88),所述第一衰变箱液位传感器(89)、第二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0)、第三衰变箱液位传感器(91)、缓冲罐液位传感器(88)的采集值达到阈值时,分别设置于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第三衰变箱(10)和缓冲罐(1)底部的第一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7)、第二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8)、第三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9)和缓冲罐泄放水电动隔膜阀(44)开启,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和缓冲罐(1)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排往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接收管(D)。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衰变箱(8)、第二衰变箱(9)和第三衰变箱(10)分别通过第一倒箱电动隔膜阀(16)、第二倒箱电动隔膜阀(18)与第一隔膜压缩机(2)和第二隔膜压缩机(3)的进气管相连。
CN201920174114.6U 2019-01-31 2019-01-31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09607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4114.6U CN209607429U (zh) 2019-01-31 2019-01-31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4114.6U CN209607429U (zh) 2019-01-31 2019-01-31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7429U true CN209607429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01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4114.6U Active CN209607429U (zh) 2019-01-31 2019-01-31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74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2738A (zh) * 2019-01-31 2019-05-0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2738A (zh) * 2019-01-31 2019-05-0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4121B (zh) 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CN104143368B (zh) 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CN101847456A (zh) 核电站废气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CN110444309B (zh) 一种核设施放射性工艺废气处理系统
CN209607429U (zh)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CN203456108U (zh) 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CN102226949B (zh) 一种提高放射性气体吸附量和除氢的方法及装置
CN21162922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和利用电堆废气的排氢吹扫系统
CN110124443B (zh) 一种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
JPS61274298A (ja) 複数の隔離して閉じ込められた作業区域の大気を浄化するための設備
CN109712738A (zh) 海上浮动核电平台的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
CN212303100U (zh) 一种处理核泄漏污染物的应急装置
CN112722222A (zh) 一种千米级氢氧饱和潜水外循环环控系统
CN206131682U (zh) 乏燃料贮运容器充气干燥装置
CN209885527U (zh) 一种脱硝塔
CN101757829A (zh) 废气处理装置
CN216799319U (zh) 一种用于制氮系统的进气口净化装置
CN205177419U (zh) 一种使用乏燃料的池式常压供热堆的废气处理系统
CN207317085U (zh)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生态再造系统
CN207002252U (zh) 一种快速氧气制备装置
CN206131613U (zh) 乏燃料贮运容器真空干燥及充氦装置
CN208372695U (zh) 一种自限温适应的空气过滤器
CN207483684U (zh) 去除水分的气体过滤器
CN107444795B (zh) 一种工业废水事故罐废气收集装置及方法
JPH07181294A (ja) トリチウム含有ガス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