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3568U - 复合变电站 - Google Patents

复合变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3568U
CN209603568U CN201920102098.XU CN201920102098U CN209603568U CN 209603568 U CN209603568 U CN 209603568U CN 201920102098 U CN201920102098 U CN 201920102098U CN 209603568 U CN209603568 U CN 209603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ation
compound
power distribution
yar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20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艳娜
张楠
叶其革
邱涌
梁振升
李文娟
杨帆
陆凤怡
唐宗顺
何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020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3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3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3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变电站,其包括:第一变电站,所述第一变电站包括工作场地、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内的至少两台第一配电装置,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台所述第一配电装置之间间隔形成合建区域;及第二变电站,所述第二变电站设置于所述合建区域内。该建造方案,相当于将第二电变站通过立体布置的方式建设在了第一变电站上(内),也即实现了在一块地块上完成了两座变电站的施工建造,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仅需报批一块地块即可,降低土地审批与建站难度,并且单位面积土地上由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同时工作进行对外供电,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土体的供电潜力。

Description

复合变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变电站。
背景技术
550KV变电站和220KV变电站为两种常见类型的变电站。建造施工时,均首先需要向土地审批部门申请进行征地,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建造。
目前,两种变电站的建造方式一般分为如下两种:第一是500KV变电站和220KV变电站完全分散独立建设,第二种是参照行业标准将500KV变电站与220KV变电站相邻拼接建设,两座变电站相对独立,但共用围墙和部分站内通道。然而,由于500KV变电站和220KV变电站的体量很大,均会导致占地面积较大,因而在目前城市土地使用紧张的情况下,两种变电站的选址审批和建设十分困难;同时,单位面积土地的供电潜力也无法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变电站,能够使第一变电站与第二变电站实现立体结构建造,大大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土地审批与建站难度,提高单位面积土体的供电潜力。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变电站,其包括:
第一变电站,所述第一变电站包括工作场地、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内的至少两台第一配电装置,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台所述第一配电装置之间间隔形成合建区域;及
第二变电站,所述第二变电站设置于所述合建区域内。
在上述复合变电站施工建造时,第一变电站按照常规工法建设,即根据容量设计在预设的工作场地上安装两台及以上数量的第一配电装置,但需要将其中的任意相邻的两台第一配电装置进行间隔布置,间隔形成的中间空地成为合建区域。紧接着,就可以将第二变电站建设于该合建区域内,完成第一变电站与第二变电站的复合建造。该建造方案,相当于将第二电变站通过立体布置的方式建设在了第一变电站上(内),也即实现了在一块地块上完成了两座变电站的施工建造。如此,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建造方法,能够实现第一变电站与第二变电站立体结构建造,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仅需报批一块地块即可,降低土地审批与建站难度,并且单位面积土地上由第一变电站和第二变电站同时工作进行对外供电,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土体的供电潜力。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内的围板、及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上并均与所述围板连接的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围成所述合建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至少两台主变压器,所述主变压器与所述第一配电装置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复合变电站还包括配电楼,所述第一变电站和所述第二变电站均包括主控通信室和配电室,所述主控通信室和所述配电室均设置于所述配电楼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电站包括第二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所述第二配电装置以及所述主变压器之间的联系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变电站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电站设有出线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复合变电站包括三台所述主变压器,所述第二变电站包括综合楼,所述综合楼与三台所述主变压器的衔接总长度等于所述配电楼的长边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电站与所述第二变电站通过电缆沟或电缆层通信连接,该电缆沟或电缆层贯穿所述隔板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变电站,11、工作场地,12、第一配电装置,13、合建区域,14、围板,15、隔板,16、主变压器,20、第二变电站,30、配电楼,40、主控通信室,50、配电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复合变电站,其包括:第一变电站10,所述第一变电站10包括工作场地11、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11内的至少两台第一配电装置12,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台所述第一配电装置12之间间隔形成合建区域13;及第二变电站20,所述第二变电站20设置于所述合建区域13内。
在上述复合变电站施工建造时,第一变电站10按照常规工法建设,即根据容量设计在预设的工作场地11上安装两台及以上数量的第一配电装置12,但需要将其中的任意相邻的两台第一配电装置12进行间隔布置,间隔形成的中间空地成为合建区域13。紧接着,就可以将第二变电站20建设于该合建区域13内,完成第一变电站10与第二变电站20的复合建造。该建造方案,相当于将第二电变站通过立体布置的方式建设在了第一变电站10上(内),也即实现了在一块地块上完成了两座变电站的施工建造。如此,相较于传统的变电站建造方法,能够实现第一变电站10与第二变电站20立体结构建造,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同时仅需报批一块地块即可,降低土地审批与建站难度,并且单位面积土地上由第一变电站10和第二变电站20同时工作进行对外供电,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土体的供电潜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变电站10和第二变电站2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750KV、500KV、220KV、110KV等类型变电站,为便于理解技术方案,现以第一变电站10为550KV变电站,第二变电站20为220KV变电站为例进行说明。此外,第一配电装置12为35KV配电装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550KV变电站按照正常设计建造,即在工作场地11上根据设计容量安设若干台35KV配电装置。而为了能够与第二变电站20进行立体叠合建造,则需要将其中一台35KV配电装置移设于其他地址,而空出的场地则形成上述的合建区域13。这样的设计方案不会对550KV变电站的功能结构及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可大大降低设计、建造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另外,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电站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11上的围板14、及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11上并均与所述围板14连接的两个隔板15,两个所述隔板15围成所述合建区域13。如图1所示,此时220KV的综合楼位于围板14与两个隔板15围成的合建区域13内,而第一配电装置12则一一对应的隔板15远离合建区域13的一侧,这样一来220KV综合楼内的电器设备可与35KV配电装置形成安全间隔,彼此不会相互干扰,可确保正常运行工作。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电站10还包括至少两台主变压器16,所述主变压器16与所述第一配电装置12一一对应电性连接。即主变压器16与35KV配电装置采取纵列布置,可提高场地利用率,并且主变压器16与35KV配电装置电性连接可向外输送均匀、稳压电流。
请继续参阅图1,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该复合变电站还包括配电楼30,所述第一变电站10和所述第二变电站20均包括主控通信室40和配电室50,所述主控通信室40和所述配电室50均设置于所述配电楼30内。如此可以充分压缩户外配电装置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二变电站20包括第二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12、所述第二配电装置以及所述主变压器16之间的联系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变电站10的同一侧(传统的变电站布置为500KV的配电装置与220KV的配电装置分列主变压器16的两侧),节省占用站内的空间。并且所述第二变电站20设有出线端面。即该保留的出线端面使第二变电站20内电器设备能够有足够的通信通道与外界设备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复合变电站包括三台所述主变压器16,所述第二变电站20包括综合楼,所述综合楼与三台所述主变压器16的衔接总长度等于所述配电楼30的长边长度。如此设计,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面积,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建设方案灵活调整220KV变电站的建设规模,并且利于合理规划220KV变电站的站出线路径。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电站10与所述第二变电站20通过电缆沟或电缆层通信连接,该电缆沟或电缆层贯穿所述隔板15设置。如此可以避免占用变电站的对外出线通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复合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变电站,所述第一变电站包括工作场地、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内的至少两台第一配电装置,其中任意相邻的两台所述第一配电装置之间间隔形成合建区域;及
第二变电站,所述第二变电站设置于所述合建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内的围板、及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场地上并均与所述围板连接的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围成所述合建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电站与所述第二变电站通过电缆沟或电缆层通信连接,该电缆沟或电缆层贯穿所述隔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电站还包括至少两台主变压器,所述主变压器与所述第一配电装置一一对应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变电站还包括配电楼,所述第一变电站和所述第二变电站均包括主控通信室和配电室,所述主控通信室和所述配电室均设置于所述配电楼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电站包括第二配电装置,所述第一配电装置、所述第二配电装置以及所述主变压器之间的联系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变电站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变电站包括三台所述主变压器,所述第二变电站包括综合楼,所述综合楼与三台所述主变压器的衔接总长度等于所述配电楼的长边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电站设有出线端面。
CN201920102098.XU 2019-01-21 2019-01-21 复合变电站 Active CN209603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2098.XU CN209603568U (zh) 2019-01-21 2019-01-21 复合变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2098.XU CN209603568U (zh) 2019-01-21 2019-01-21 复合变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3568U true CN209603568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0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2098.XU Active CN209603568U (zh) 2019-01-21 2019-01-21 复合变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35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3954A (zh) * 2021-07-02 2021-10-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10kv城市变电站布置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3954A (zh) * 2021-07-02 2021-10-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10kv城市变电站布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4463B (zh) 一种a+类供电区域配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
CN107248700B (zh) 箱式变电站及微网系统
CN110208630A (zh) 一种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
CN209603568U (zh) 复合变电站
CN104778552A (zh) 村级电网的配置、实施方法
CN105958354A (zh) 110kV/10kV和110kV/35kV的两种预装式集成智能化变电站
CN205583475U (zh) 一种110kV预装式集成变电站
CN204349317U (zh) 一种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
CN207518086U (zh) 一种组合式的变配电装置
CN211907960U (zh) 500kV-220kV复合式变电站
CN201966525U (zh) 快装式变电站
CN205724593U (zh) 变电站及一种层分式变电站
CN101694923A (zh) 220kV、110kV间隔二次设备布置方法
CN205901442U (zh) 一种智能一体化光伏箱变
CN204905731U (zh) 一种110kV三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
CN113241653A (zh) 集成化可消谐智能升压变电站
CN209913283U (zh) 一种模块集成、快速插拔、移动式保电系统
CN204118518U (zh) 一种箱式充电站
CN208078649U (zh) 一种调相机站用电源接线实现装置
CN204668729U (zh) 固体环网柜的多柜母线连接结构和固体环网柜
CN207283019U (zh) 一种模块化集装箱式能源电站
CN111817288A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的场地布置方法及结构
CN208723321U (zh) 燃机电厂配电结构
CN217607488U (zh) 一种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户内分组布置结构
CN216819320U (zh) 一种基于hgis设备的变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