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7336U - 球磨机 - Google Patents

球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7336U
CN209597336U CN201921320708.XU CN201921320708U CN209597336U CN 209597336 U CN209597336 U CN 209597336U CN 201921320708 U CN201921320708 U CN 201921320708U CN 209597336 U CN209597336 U CN 209597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liner plate
cylinder
point
ball m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07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福禄
马强
黄新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XI TIANGUI ALUMINUM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Tianshan Ying Carb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Tianshan Ying Carb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Tianshan Ying Carb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07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7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7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7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磨机,涉及碳素生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优化球磨机的衬板连接结构,延长球磨机的使用时间。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球磨机,包括:筒体、内衬部和固定部;内衬部包括多组沿筒体轴向排列的衬板组,每组衬板组包括多块衬板,每块衬板沿筒体径向圆周方向延伸,每一块衬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扣接件、弧板和第二扣接件,相邻两块衬板分别为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第一衬板的第二扣接件和第一衬板的第一扣接件相互配合,用于使相邻的衬板紧密拼接;固定部包括多根紧固带和多个第一紧固件,每根紧固带贴附于内衬部的内表面,每一个第一紧固件依次贯穿其中一个紧固带、内衬部和筒体的筒壁,用于固定内衬部和筒体的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球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磨机。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炭素、冶金行业广为使用的磨粉机械,其结构简单、产量大且容易制造,故被广泛采用。炭素工业主要用于对煅后石油焦、沥青焦、无烟煤等脆性物料的磨粉。它是利用旋转的筒体,借助安装在筒体内壁上的衬板,带动研磨体(钢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抛落下来,对物料进行撞击,再依靠物料与研磨体之间、与研磨体和衬板之间的研磨作用,达到把物料研磨成所需要的细粉。
在球磨机的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现实实用过程中,由于衬板太长并且宽度有限,球磨机长时间工作,由于筒体内有大量的钢球和物料,在物料研磨过程中衬板持续受到钢球和物料的撞击,造成了衬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拱起,致使衬板磨损加剧,变形的衬板又很容易造成长条衬板两侧固定压条的螺栓松动,导致衬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磨机,主要目的是优化球磨机的衬板连接结构,延长球磨机的使用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磨机,包括:筒体、内衬部和固定部;所述内衬部包括多组沿所述筒体轴向排列的衬板组,每组所述衬板组包括多块衬板,每块所述衬板沿所述筒体径向圆周方向延伸,每一块所述衬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扣接件、弧板和第二扣接件,相邻两块所述衬板分别为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所述第一衬板的第二扣接件和所述第一衬板的第一扣接件相互配合,用于使相邻的所述衬板紧密拼接;所述固定部包括多根紧固带和多个第一紧固件,每根所述紧固带贴附于所述内衬部的内表面,每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贯穿其中一个所述紧固带、所述内衬部和所述筒体的筒壁,用于固定所述内衬部和所述筒体的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第一扣接件和所述第二扣接件错位相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扣接件包括第一分扣接件和第二分扣接件,所述第二扣接件包括第三分扣接件和第四分扣接件,所述第一分扣接件和所述第二分扣接件沿所述筒体的轴向交错排列,所述第三分扣接件和所述第四分扣接件沿所述筒体的轴向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分扣接件和所述第三分扣接件错位相压,所述第二分扣接件和所述第四分扣接件错位相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扣接件、所述第二分扣接件、所述第三分扣接件和所述第四分扣接件均呈楔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扣接件、所述第二分扣接件、所述第三分扣接件和所述第四分扣接件均呈阶梯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扣接件和所述第二扣接件均呈耙状。
可选的,每一根所述紧固带均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内衬部还包括衬条组和多个第二紧固件,所述衬条组设置于相邻所述衬板组之间,所述衬条组包括多块依次相接的衬条,每块所述衬条均贴附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每一个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贯穿其中一块所述衬条和所述筒体的筒壁,用于固定所述衬条组和所述筒体的位置关系,使所述衬条组占据相邻所述衬板组之间的缝隙。
可选的,每一块所述衬条沿所述筒体圆周方向的横截面均呈梯形,每一块所述衬条的上底面朝向所述筒体的内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置于所述内衬部和所述筒体之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所述第一衬板的第二扣接件和所述第一衬板的第一扣接件相互配合,用于使相邻的所述衬板紧密拼接,而且每一块所述衬板的第一扣接件、弧板和第二扣接件依次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圆周方向排列,所以,每一块所述衬板伴随所述筒体自转时,促进相邻所述衬板接触更加紧密,相邻的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配合也更加紧密,促进了内衬部整体结构强度的提高,延长了衬板拱起变形的时间间隔,延长了球磨机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磨机的筒体的轴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磨机的筒体的轴向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磨机的第一种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磨机的第二种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球磨机的第三种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筒体1、衬板2、第一扣接件3、弧板4、第二扣接件5、紧固带6、第一紧固件7、第一分扣接件8、第二分扣接件9、第三分扣接件10、第四分扣接件11、衬条12、第二紧固件13、橡胶板14、隔音棉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磨机,其包括:筒体1、内衬部和固定部;内衬部包括多组沿筒体1轴向排列的衬板组,每组衬板组包括多块衬板2,每块衬板2沿筒体1径向圆周方向延伸,每块衬板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扣接件3、弧板4和第二扣接件5,相邻两块衬板2分别为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第一衬板的第二扣接件5和第一衬板的第一扣接件3相互配合,用于使相邻的衬板2紧密拼接;固定部包括多根紧固带6和多个第一紧固件7,每根紧固带6贴附于内衬部的内表面,每一个第一紧固件7依次贯穿其中一个紧固带6、内衬部和筒体1的筒壁,用于固定内衬部和筒体1的位置关系。
球磨机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衬板的第二扣接件5和第一衬板的第一扣接件3相互配合,用于使相邻的衬板2紧密拼接,而且每一块衬板2的第一扣接件3、弧板4和第二扣接件5依次沿筒体1的径向圆周方向排列,所以,每一块衬板2伴随筒体1自转时,促进相邻衬板2接触更加紧密,相邻的第一扣接件3和第二扣接件5配合也更加紧密,促进了内衬部整体结构强度的提高。同时,紧固带6贴附于内衬部的内表面,而且第一紧固件7通过紧固带6将内衬部固定于筒体1的内侧,进一步保证内衬部在筒体1内的稳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扣接件3和第二扣接件5的相互配合提高了衬板2的耐磨性,延长了衬板2因物料和钢球的碰撞拱起变形的时间间隔,延长了球磨机的使用时间。
如图2所示,具体的,弧板4的内表面呈波浪形,且第一衬板2和第二衬板2依次连接,形成连续波浪形,连续波浪形的内衬部带动球磨机内的钢球和物料进行弧形的往复运动,使物料的细度越来越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的第一扣接件3和第二扣接件5错位相压。
如图3所示,具体的,第一扣接件3的厚度和第二扣接件5的厚度分别为弧板4厚度的一半,相邻的第一扣接件3和第二扣接件5错位相压后,第一衬板2和第二衬板2构成曲率半径基本恒定的圆周,提高了内衬部圆周运动的整体性。
如图2所示,具体的,第一紧固件7为螺栓,第一紧固件7贯穿筒体1的筒壁并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旋紧螺栓和螺母,使紧固带6靠近筒体1,从而挤紧内衬部。
如图2所示,具体的,筒体外侧包裹有隔音棉15,在筒体1转动对物料进行粉碎时,隔音棉15消弱了粉碎物料产生的声音,减轻了球磨机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噪音伤害。
具体的,衬板2采用锰钢材质,热处理硬度较高。
如图4或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扣接件3包括第一分扣接件8和第二分扣接件9,第二扣接件5包括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第一分扣接件8和第二分扣接件9沿筒体1的轴向交错排列,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沿筒体1的轴向交错排列,第一分扣接件8和第三分扣接件10错位相压,第二分扣接件9和第四分扣接件11错位相压。
相对于上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分扣接件8和第二分扣接件9交错排列,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沿筒体1的轴向交错排列,错位相压后,第一分扣接件8和第二分扣接件9分别受到方向相反的支持力,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分别受到方向相反的支持力,提高了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相互脱离。
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分扣接件8、第二分扣接件9、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均呈楔形。
相对于弧板形的第一分扣接件8、第二分扣接件9、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楔形的第一分扣接件8和第二分扣接件9之间呈开口状,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之间也成开口状,更容易错位相压,将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拼接在一起,特别是安装筒体1同一径向圆周处的最后几块衬板2时,不会出现无法错位相压、安装衬板2的情况。
如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分扣接件8、第二分扣接件9、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均呈阶梯形。
相对于楔形的扣接件,阶梯形的第一分扣接件8、第二分扣接件9、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错位相压后,错位相压的接触面数更多,相互支撑面积也更大,所以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相互支撑的力度更大。
具体的,第一分扣接件8和第二分扣接件9的相邻棱边之间设有间隙,而第三分扣接件10和第四分扣接件11的相邻棱边相互重合,便于错位相压,同时,也使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紧密贴合在一起。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扣接件3和第二扣接件5均呈耙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一扣接件3和第二扣接件5相互扣插于对方的相邻耙齿间的缝隙内,互为支撑,形成稳定曲率半径的内衬部。
具体的,第一扣接件3的耙齿和第二扣接件5的耙齿轴向截面均呈梯形,第一扣接件3的耙齿下底面远离筒体1内壁,第二扣接件5的耙齿下底面靠近筒体1内壁,第一扣接件3为第二扣接件5提供靠近筒体1内壁的支持力,从而依次构成稳定结构的内衬部。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一根紧固带6均沿筒体1的轴向延伸。
具体的,每组衬板组均为贴附于筒体1内壁的圆环形结构。相对于紧固带6沿筒体1的径向圆周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根紧固带6均沿筒体1的轴向延伸,紧固带6经第一紧固件7紧固后,就可以限制不同组衬板组相对筒体1的转动位移,相对而言,提高了衬板2在筒体1内的位置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内衬部还包括衬条组和多个第二紧固件13,衬条组设置于相邻衬板组之间,衬条组包括多块依次相接的衬条12,每块衬条12均贴附于筒体1的内表面,每一个第二紧固件13依次贯穿其中一块衬条12和筒体1的筒壁,用于固定衬条组和筒体1的位置关系,使衬条组占据相邻衬板组之间的缝隙。
具体的,因为多组衬板组依次排列,可能不会刚好挤满筒体1的轴向长度,所以使用衬条组占据相邻衬板组的缝隙,保证相邻衬板组沿筒体1轴向紧密排列,同时,也就增强了内衬部的整体结构强度。
具体的,衬条12的材质也采用锰钢,具有较高的热处理硬度。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一块衬条12沿筒体1圆周方向的横截面均呈梯形,每一块衬条12的上底面朝向筒体1的内表面。
具体的,横截面呈梯形的衬条12经第二紧固件13紧固后,衬条12可以逐渐深入相邻衬板组之间的缝隙,所以梯形的衬条12可以适应衬板组间的不同大小缝隙。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橡胶板14,橡胶板14设置于内衬部和筒体1之间。
具体的,橡胶板14增加了内衬部和筒体1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稳定了内衬部和筒体1间的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物料的粉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球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
内衬部,所述内衬部包括多组沿所述筒体轴向排列的衬板组,每组所述衬板组包括多块衬板,每块所述衬板沿所述筒体径向圆周方向延伸,每块所述衬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扣接件、弧板和第二扣接件,相邻两块所述衬板分别为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所述第一衬板的第二扣接件和所述第一衬板的第一扣接件相互配合,用于使相邻的所述衬板紧密拼接;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多根紧固带和多个第一紧固件,每根所述紧固带贴附于所述内衬部的内表面,每一个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贯穿其中一个所述紧固带、所述内衬部和所述筒体的筒壁,用于固定所述内衬部和所述筒体的位置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扣接件和所述第二扣接件错位相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接件包括第一分扣接件和第二分扣接件,所述第二扣接件包括第三分扣接件和第四分扣接件,所述第一分扣接件和所述第二分扣接件沿所述筒体的轴向交错排列,所述第三分扣接件和所述第四分扣接件沿所述筒体的轴向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分扣接件和所述第三分扣接件错位相压,所述第二分扣接件和所述第四分扣接件错位相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扣接件、所述第二分扣接件、所述第三分扣接件和所述第四分扣接件均呈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扣接件、所述第二分扣接件、所述第三分扣接件和所述第四分扣接件均呈阶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接件和所述第二扣接件均呈耙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紧固带均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部还包括衬条组和多个第二紧固件,所述衬条组设置于相邻所述衬板组之间,所述衬条组包括多块依次相接的衬条,每块所述衬条均贴附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每一个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贯穿其中一块所述衬条和所述筒体的筒壁,用于固定所述衬条组和所述筒体的位置关系,使所述衬条组占据相邻所述衬板组之间的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每一块所述衬条沿所述筒体圆周方向的横截面均呈梯形,每一块所述衬条的上底面朝向所述筒体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球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置于所述内衬部和所述筒体之间。
CN201921320708.XU 2019-08-15 2019-08-15 球磨机 Active CN209597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0708.XU CN209597336U (zh) 2019-08-15 2019-08-15 球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0708.XU CN209597336U (zh) 2019-08-15 2019-08-15 球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7336U true CN209597336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0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0708.XU Active CN209597336U (zh) 2019-08-15 2019-08-15 球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73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3027A (zh) * 2021-12-01 2022-04-05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磨筒体磁性衬板消除间隙的方法
CN117619511A (zh) * 2024-01-25 2024-03-01 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砂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3027A (zh) * 2021-12-01 2022-04-05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磨筒体磁性衬板消除间隙的方法
CN117619511A (zh) * 2024-01-25 2024-03-01 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砂磨机
CN117619511B (zh) * 2024-01-25 2024-04-19 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砂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7336U (zh) 球磨机
KR930004835Y1 (ko) 분쇄기용 파쇄면부재
CA2595002C (en) Mill liner assembly
EP2205359B1 (en) Mill with composite steel claded liner
CN102784692A (zh) 柔性立式磨机
CN107469999A (zh) 一种陶瓷原料的粉磨工艺及设备
CN100348327C (zh) 物料粉碎机
CN207222058U (zh) 一种球磨机及其筒体内衬
CN103920567B (zh) 一种耐磨低耗球磨机
US2468342A (en) Gyratory crusher with wedge secured bowl liner
CN106076511B (zh) 一种高效球磨机
CN206064497U (zh) 一种高压辊磨机
CN101132859B (zh) 立式碾磨机
CN106140374A (zh) 一种辊压机
WO2015015507A1 (en) A grinding roller for vertical roller mi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573246A (zh) 具有用于碾碎颗粒材料的分段耐磨表面的辊
CN219051510U (zh) 研磨辊、包括其的研磨组件及用于研磨辊的凸缘环段
CN101209431B (zh) 球磨机筒体用衬板
CN212441450U (zh) 一种球磨机、半自磨机或自磨机的筒体复合衬板的结构
CN213528865U (zh) 一种辊压机保护辊套及破碎装置
CN110369050B (zh) 全密封式滚筒球磨机
CN203091006U (zh) 一种球磨机
CN206184528U (zh) 一种辊子及其辊压装置
CN220759394U (zh) 一种高寿命磨辊座衬板
CN201454630U (zh) 螺旋棱边破碎刀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6

Address after: 533800 MALIANG village, Wuping Town, Jingxi City, Baise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GXI TIANGUI ALUMINUM Co.,Ltd.

Address before: 832000 county leve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TIANSHAN YINGDA CARB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