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6183U - 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6183U
CN209596183U CN201821023198.5U CN201821023198U CN209596183U CN 209596183 U CN209596183 U CN 209596183U CN 201821023198 U CN201821023198 U CN 201821023198U CN 209596183 U CN209596183 U CN 209596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syringe
pin
push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231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芸
左璐
郭娟
张静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0231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6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6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61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包括顶针、副针筒、推针、主针筒、针头、顶针推动装置、推针推动装置、档位器、刻度尺、储线器、切刀和线盘。本实用新型可将预埋线根据治疗需要,通过切刀切割成不长度的预埋线存储在储线器中,将储线器旋转至顶针位置,首先通过顶针将预埋线顶入推针中,在通过推针推动装置将针头刺入预埋线位置,最后通过顶针进一步推动预埋线将预埋线置入预埋位置,然后依次退出针头、顶针,完成预埋线,使用安全卫生,其中顶针推动装置和推针推动装置的速度均可调整,能够根据患者调节不同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工作原理简单易行,使用方法灵活,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深度和速度的埋线。

Description

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背景技术
穴位埋线疗法是几千年中医针灸经验和30多年埋线疗法经验的精华融汇而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其适应症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中西药物久治不愈的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症,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所起到的治疗作用相当于针灸数十次的功效,其中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具有速效、长效、特效的优势,经得起实践检验,治疗次数少,病员痛苦小,花钱少。穴位埋线优于当前多种医疗技术的疗效,是我们一直共同寻找的最佳治疗方法。使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对穴位进行植入,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区域,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穴位埋线,每20~30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因而,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
目前医疗上在人体内进行埋线通常的都是先将要埋部位用到拉开,将线埋入后再进行缝合,这种方法对病人创伤面大,痛苦多,不易缝合。而且目前使用的针刀都是实芯设计,不易于抽吸、注药,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现有穴位埋线针功能相对单一,操作麻烦,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扰,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如何结合现有的穴位埋线针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甚至能够自动进行穴位埋线的器械,是本申请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使用应用灵活,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的工作方法,工作原理简单易行,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穴位埋线的效率。
技术方案: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包括顶针、副针筒、推针、主针筒、针头、顶针推动装置、推针推动装置、档位器、刻度尺、储线器、切刀和线盘,所述副针筒的左端部与主针筒的右端部连接,所述顶针推动装置设置在副针筒内靠近主针筒的端部,所述顶针的左端部设置在副针筒内,并且顶针的右端部从副针筒内伸出,所述顶针推动装置可推动顶针在主针筒和副针筒内移动,所述推针和储线器设置在主针筒内,并且储线器的左端部与推针的右端面可贴合在一起,所述推针推动装置设置在主针筒内远离副针筒的端部,所述档位器设置在主针筒上,并且档位器可沿主针筒移动,所述刻度尺设置在主针筒的外壁上,所述线盘设置在储线器上,所述切刀设置在储线器与线盘的连接位置,所述针头设置在主针筒外远离副针筒的端部,并且针头与推针连接;其中,所述顶针包括顶针本体和顶针外壳体,所述顶针外壳体置于副针筒内,所述顶针本体的左端部置于顶针外壳体内。本实用新型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可将预埋线根据治疗需要,通过切刀切割成不长度的预埋线存储在储线器中,将储线器旋转至顶针位置,首先通过顶针将预埋线顶入推针中,在通过推针推动装置将针头刺入预埋线位置,最后通过顶针进一步的推动预埋线将预埋线置入预埋位置,然后依次退出针头、顶针,完成预埋线,其中顶针推动装置和推针推动装置的速度均可调整,能够根据患者调节不同的速度,同时针头采用一次性针头,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更换新的针头,安全卫生。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所述顶针的外壁上设有齿条。设置的齿条与顶针推动装置配合工作,能够将顶针推入主针筒中。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所述顶针推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采用电机驱动齿轮,齿轮驱动齿条的工作方式,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第一驱动齿轮驱动齿条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在齿条上的顶针移动;能够灵活设定和调整驱动电机的速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所述储线器包括一组储线管、中间旋转轴和储线器壳体,所述储线器壳体呈圆柱状,所述中间旋转轴设置于储线器壳体的轴线位置,所述一组储线管沿储线器壳体的径向均匀设置。设置的储线器中包括一组储线管,储线管中可设置不同长度的预埋线,通过储线器绕中间旋转轴转动,使得容纳有预埋线的储线管分别对应至顶针的位置,方便顶针将不同储线管中的预埋线推入推针中。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所述推针包括推针本体、通孔、转接头和凸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推针本体内的中心位置,所述转接头设置在推针本体的左端部,并且转接头从主针筒内伸出,所述凸部设置在推针本体的右端部外壁上,并且推针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外齿轮,所述转接头和针头连接,所述通孔的中心线可与储线管的中心同心。通孔用于容纳预埋线,通过与转接头与一次性针头连接后,通过顶针将预埋线推入预埋线位置,使用安全方便。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所述推针推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和外齿轮啮合。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齿轮,并进一步驱动第三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驱动推针刺入预埋线位置,通过调节电机的速度可设定针头刺入预埋线位置的速度,适用不同情况的患者。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所述档位器包括挡板、螺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套设在螺杆的外壁上,并且紧固螺母位于螺杆伸出主针筒的端部,所述挡板设置在主针筒内,并且与螺杆伸入主针筒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在挡板远离螺杆的端部,并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沿推针对称设置,所述挡板可与凸部贴合。将挡板推入主针筒中,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主针筒的内壁相抵,将紧固螺母锁紧在主针筒上,从而将挡板位置固定,挡板与推针上的凸部形成干涉,从而起到限制推针进一步移动的目的。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挡板的端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截面为圆弧形。设置的圆弧形截面的支撑板,能够与主针筒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上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所述储线器上设有尺寸表盘。设置的尺寸表盘能够读取放入储线管中预埋线的长度,从而提高预埋线的尺寸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转动储线器,使线盘上的预埋线依次放入储线器中,并通过切刀将预埋线裁断;
2)调整档位器位置,设定针头刺入深度;
3)启动顶针推动装置,顶针推动装置推动顶针的左端部伸入储线器中,并推动预埋线;
4)顶针将预埋线推入推针中;
5)推针推动装置启动,推动推针伸出主针筒,针头进入预埋线位置;
6)推针到达档位器设定位置停止;
7)推动顶针本体,使得顶针本体进入推针中;
8)顶针本体将预埋线推入预埋线位置;
9)顶针本体收回;
10)启动推针推动装置将推针收回,并且将针头收回;
11)顶针推动装置启动,将顶针收回;
12)不断重复步骤2)-11),将储线器中的预埋线全部放入预埋线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的工作方法,工作原理简单易行,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法灵活,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深度和速度的埋线。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的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应用灵活,提高了埋线的尺寸精度,同时便于控制预埋线位置深度,使用安全可靠;通过设置的储线管可将预埋线提前储存在储线管中,转动储线器,从而将不同储线管中的预埋线依次进行埋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的工作方法,工作原理简单易行,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方法,能够设定电机转速,从而采用最适于刺入预埋线位置的速度进行埋线,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避免了人手抖动或者因人操作不善,而导致的预埋线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一无针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档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三无羊肠线存储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羊肠线存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四无羊肠线存储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针、13齿条、14按压部、15复位弹簧、16顶针外壳体、17顶针本体、2副针筒、3推针、31推针本体、32通孔、33转接头、34凸部、35外齿轮、36圆环形凸台、4主针筒、41限位板、42滑槽、43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4圆柱形凹槽、5针头、6顶针推动装置、61第一驱动电机、62第一驱动齿轮、7推针推动装置、71第二驱动电机、72第二驱动齿轮、73第三驱动齿轮、8档位器、81挡板、82螺杆、83第一支撑杆、84第二支撑杆、85紧固螺母、86支撑板、9刻度尺、10储线器、101储线管、102中间旋转轴、103储线器壳体、104尺寸表盘、11切刀、12线盘、18按钮、19羊肠线存储盒、191羊肠线存储管、192凸起、193薄膜、20推针推动组件、201第四驱动齿轮、202第四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包括顶针1、副针筒2、推针3、主针筒4、针头5、顶针推动装置6、推针推动装置7、档位器8、刻度尺9、储线器10、切刀11和线盘12,副针筒2的左端部与主针筒4的右端部连接,顶针推动装置6设置在副针筒2内靠近主针筒4的端部,顶针1的左端部设置在副针筒2内,并且顶针1的右端部从副针筒2内伸出,顶针推动装置6可推动顶针1在主针筒4和副针筒2内移动,推针3和储线器10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储线器10的左端部与推针3的右端面可贴合在一起,推针推动装置7设置在主针筒4内远离副针筒2的端部,档位器8设置在主针筒4上,并且档位器8可沿主针筒4移动,刻度尺9设置在主针筒4的外壁上,线盘12设置在储线器10上,切刀11设置在储线器10与线盘12的连接位置,针头5设置在主针筒4外远离副针筒2的端部,并且针头5与推针3连接;其中,所述顶针1包括顶针本体17和顶针外壳体16,所述顶针外壳体16置于副针筒2内,所述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置于顶针外壳体16内。本申请采用在顶针1的外壁上设有齿条13。其中,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设有圆盘形按压部14,并且在按压部14和副针筒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设置的复位弹簧15能够使顶针1自动复位,为了方便推动推针3,在针外壳体16的左端部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与凸部34贴合,方便推动推针3。进一步的,顶针推动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和第一驱动齿轮62,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62转动,第一驱动齿轮62与齿条13啮合。从而实现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顶针1的移动。此外,储线器10包括一组储线管101、中间旋转轴102和储线器壳体103,储线器壳体103呈圆柱状,中间旋转轴102设置于储线器壳体103的轴线位置,一组储线管101沿储线器壳体103的径向均匀设置,储线器10上设有尺寸表盘104。进一步的,推针3包括推针本体31、通孔32、转接头33和凸部34,通孔32设置在推针本体31内的中心位置,转接头33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左端部,并且转接头33从主针筒4内伸出,凸部34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右端部外壁上,并且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设有外齿轮35,转接头33和针头5连接,通孔32的中心线可与储线管101的中心同心。进一步的,推针推动装置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1、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第二驱动电机71与第二驱动齿轮72连接,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啮合,第三驱动齿轮73和外齿轮35啮合。
另外,如图3示的档位器8包括挡板81、螺杆82、第一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4和紧固螺母85,紧固螺母85套设在螺杆82的外壁上,并且紧固螺母85位于螺杆82伸出主针筒4的端部,挡板81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与螺杆82伸入主针筒4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固定在挡板81远离螺杆82的端部,并且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沿推针3对称设置,挡板81可与凸部34贴合。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远离挡板81的端部设有支撑板86,支撑板86的截面为圆弧形。进一步的,主针筒4的内壁上设有截面为L型的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主针筒4的内壁形成滑槽42,支撑板86置于滑槽42中,需要固定挡板81时,通过旋紧紧固螺母85,使得支撑板86与限位板41紧紧贴合在一起,从而将挡板81固定在主针筒4中某一位置。并且挡板81靠近推针3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设置的弧形凹槽能够防止挡板81与推针3干涉,方便挡板81推入主针筒4中。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转动储线器10,使线盘12上的预埋线依次放入储线器10中,并通过切刀11将预埋线裁断;
2)调整档位器8位置,设定针头5刺入深度;
3)启动顶针推动装置6,顶针推动装置6推动顶针1的左端部伸入储线器10中,并推动预埋线;
4)顶针1将预埋线推入推针3中;
5)推针推动装置7启动,推动推针3伸出主针筒4,针头5进入预埋线位置;
6)推针3到达档位器8设定位置停止;
7)推动顶针本体17,使得顶针本体17进入推针3中;
8)顶针本体17将预埋线推入预埋线位置;
9)顶针本体17收回;
10)启动推针推动装置7将推针3收回,并且将针头5收回;
11)顶针推动装置6启动,将顶针1收回;
12)不断重复步骤2)-11),将储线器10中的预埋线全部放入预埋线位置。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的工作方法,详细工作过程如下:
1)转动线盘12,使得线盘12的出线口与其中一个储线管101的开口对齐,向储线管101中放入一定长度的预埋线,通过切刀11将预埋线裁断;
2)转动储线器10,依次在储线管101中放入预埋线;
3)通过刻度尺9设定挡板81位于主针筒4的位置,旋紧紧固螺母85,将档位器8固定在主针筒4上;
4)转动储线器10,使得储线管10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5)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1,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62旋转;
6)第一驱动齿轮62使与其啮合的齿条13向靠近推针3的方向移动;
7)齿条13带动顶针1向靠近推针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预埋线推入推针3中;
8)继续推动顶针1,直至顶针1贴合在推针3的右端面上,使得预埋线全部推入推针3中,
9)第二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驱动第三驱动齿轮73旋转;
10)第三驱动齿轮73驱动推针本体31将针头5刺入预埋线位置;
11)继续推动推针3,使得凸部34与挡板81贴合,达到设定的预埋深度;
12)推动顶针本体17将推针3中的预埋线推入针头5中,并进一步推入预埋线位置;
13)顶针本体17收回至顶针外壳体16中;
14)第二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第二驱动齿轮72与步骤9)反向旋转,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驱动第三驱动齿轮73反向旋转;
15)第三驱动齿轮73驱动推针本体31收回主针筒4中,使得针头5脱离预埋线位置;
16)第一驱动电机61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62与步骤5)反向旋转,第一驱动齿轮62驱动齿条13向远离推针3的方向移动,完成一次埋线;
17)不断重复步骤3)-17),进行不同的埋线。
在上述工作工程中,对于不同的患者,在一次埋线完毕后,需要更换针头5,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针头5,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4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包括顶针1、推针3、主针筒4、针头5、推针推动装置7、档位器8、刻度尺9、储线器10、切刀11和线盘12,推针3和储线器10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储线器10的左端部与推针3的右端面可贴合在一起,档位器8设置在主针筒4上,并且档位器8可沿主针筒4移动,刻度尺9设置在主针筒4的外壁上,线盘12设置在储线器10上,切刀11设置在储线器10与线盘12的连接位置,针头5设置在主针筒4外远离顶针1的端部,并且针头5与推针3连接;其中,所述顶针1包括顶针本体17和顶针外壳体16,所述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置于顶针外壳体16内。其中,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设有圆盘形按压部14,并且在按压部14和副针筒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设置的复位弹簧15能够使顶针1自动复位,为了方便推动推针3,在针外壳体16的左端部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与凸部34贴合,方便推动推针3。所述主针筒4的外壁上设有一组按钮18,通过按动不同的按钮18可调整推针推动装置7的速度。其中,储线器10包括一组储线管101、中间旋转轴102和储线器壳体103,储线器壳体103呈圆柱状,中间旋转轴102设置于储线器壳体103的轴线位置,一组储线管101沿储线器壳体103的径向均匀设置,储线器10上设有尺寸表盘104。进一步的,推针3包括推针本体31、通孔32、转接头33和凸部34,通孔32设置在推针本体31内的中心位置,转接头33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左端部,并且转接头33从主针筒4内伸出,凸部34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右端部外壁上,并且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设有外齿轮35,转接头33和针头5连接,通孔32的中心线可与储线管101的中心同心。进一步的,推针推动装置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1、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第二驱动电机71与第二驱动齿轮72连接,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啮合,第三驱动齿轮73和外齿轮35啮合。
另外,如图3示的档位器8包括挡板81、螺杆82、第一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4和紧固螺母85,紧固螺母85套设在螺杆82的外壁上,并且紧固螺母85位于螺杆82伸出主针筒4的端部,挡板81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与螺杆82伸入主针筒4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固定在挡板81远离螺杆82的端部,并且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沿推针3对称设置,挡板81可与凸部34贴合。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远离挡板81的端部设有支撑板86,支撑板86的截面为圆弧形。进一步的,主针筒4的内壁上设有截面为L型的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主针筒4的内壁形成滑槽42,支撑板86置于滑槽42中,需要固定挡板81时,通过旋紧紧固螺母85,使得支撑板86与限位板41紧紧贴合在一起,从而将挡板81固定在主针筒4中某一位置。并且挡板81靠近推针3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设置的弧形凹槽能够防止挡板81与推针3干涉,方便挡板81推入主针筒4中。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为:
1)转动线盘12,使得线盘12的出线口与其中一个储线管101的开口对齐,向储线管101中放入一定长度的预埋线,通过切刀11将预埋线裁断;
2)转动储线器10,依次在储线管101中放入预埋线;
3)通过刻度尺9设定挡板81位于主针筒4的位置,旋紧紧固螺母85,将档位器8固定在主针筒4上;
4)转动储线器10,使得储线管10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5)手指按压在圆盘形按压部14上,轻轻推动顶针1,使顶针1伸入储线管101中;
6)顶针1继续推动,向靠近推针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预埋线推入推针3中;
7)继续推动顶针1,直至顶针1贴合在推针3的右端面上,使得预埋线全部推入推针3中,
8)第二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驱动第三驱动齿轮73旋转;
9)第三驱动齿轮73驱动推针本体31将针头5刺入预埋线位置;
10)继续推动推针3,使得凸部34与挡板81贴合,达到设定的预埋深度;
11)推动顶针本体17将推针3中的预埋线推入针头5中,并进一步推入预埋线位置;
12)顶针本体17收回至顶针外壳体16中;
13)第二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第二驱动齿轮72与步骤9)反向旋转,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驱动第三驱动齿轮73反向旋转;
14)第三驱动齿轮73驱动推针本体31收回主针筒4中,使得针头5脱离预埋线位置;
15)手指松开圆盘形按压部14,复位弹簧15将顶针1弹回初始位置;
16)不断重复步骤3)-15),进行不同的埋线。
在上述工作工程中,对于不同的患者,在一次埋线完毕后,需要更换针头5,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针头5,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二采用手动的方式推动顶针1,为半自动的埋线方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习惯,即可使用自动推动顶针1也可选择手动推动顶针。
实施例三
如图5、6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包括顶针1、副针筒2、推针3、主针筒4、针头5、顶针推动装置6、推针推动装置7、档位器8和刻度尺9,副针筒2的左端部与主针筒4的右端部连接,顶针推动装置6设置在副针筒2内靠近主针筒4的端部,顶针1的左端部设置在副针筒2内,并且顶针1的右端部从副针筒2内伸出,顶针推动装置6可推动顶针1在主针筒4和副针筒2内移动,推针推动装置7设置在主针筒4内远离副针筒2的端部,档位器8设置在主针筒4上,并且档位器8可沿主针筒4移动,刻度尺9设置在主针筒4的外壁上,针头5设置在主针筒4外远离副针筒2的端部,并且针头5与推针3连接;其中,所述顶针1包括顶针本体17和顶针外壳体16,所述顶针外壳体16置于副针筒2内,所述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置于顶针外壳体16内。其中,如图7所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还包括羊肠线存储盒19,羊肠线存储盒19内设有若干羊肠线存储管191,羊肠线存储管191中设置单独一段羊肠线,羊肠线存储盒19整体为圆柱形,在羊肠线存储盒19两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凸起192,在主针筒4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的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需要埋线时,可将羊肠线存储盒19放置到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中,将两个凸起192压入主针筒4上的两个圆柱形凹槽44中,羊肠线存储盒19以两个凸起192为旋转轴可在圆柱形凹槽44中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上可设置多种规格数目的羊肠线存储管191,能够满足不同患者需要埋线数量的要求,对于需要埋线较多的患者,当一个羊肠线存储盒19内的羊肠线数量不够时,可拆卸下使用完的羊肠线存储盒19,更换新的羊肠线存储盒19继续埋线。为了保证使用的卫生安全,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位于羊肠线存储盒19的端部的端面上均采用薄膜进行密封,因此肠线存储管191的结构为内部为圆柱形羊肠线存储腔体,两端部用薄膜密封,设置的薄膜便于顶针1刺破。在本申请采用在顶针1的外壁上设有齿条13。其中,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设有圆盘形按压部14,并且在按压部14和副针筒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设置的复位弹簧15能够使顶针1自动复位,为了方便推动推针3,在针外壳体16的左端部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与凸部34贴合,方便推动推针3。进一步的,顶针推动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和第一驱动齿轮62,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62转动,第一驱动齿轮62与齿条13啮合。从而实现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顶针1的移动。进一步的,推针3包括推针本体31、通孔32、转接头33和凸部34,通孔32设置在推针本体31内的中心位置,转接头33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左端部,并且转接头33从主针筒4内伸出,凸部34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右端部外壁上,并且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设有外齿轮35,转接头33和针头5连接。进一步的,推针推动装置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1、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第二驱动电机71与第二驱动齿轮72连接,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啮合,第三驱动齿轮73和外齿轮35啮合。
另外,如图3示的档位器8包括挡板81、螺杆82、第一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4和紧固螺母85,紧固螺母85套设在螺杆82的外壁上,并且紧固螺母85位于螺杆82伸出主针筒4的端部,挡板81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与螺杆82伸入主针筒4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固定在挡板81远离螺杆82的端部,并且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沿推针3对称设置,挡板81可与凸部34贴合。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远离挡板81的端部设有支撑板86,支撑板86的截面为圆弧形。进一步的,主针筒4的内壁上设有截面为L型的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主针筒4的内壁形成滑槽42,支撑板86置于滑槽42中,需要固定挡板81时,通过旋紧紧固螺母85,使得支撑板86与限位板41紧紧贴合在一起,从而将挡板81固定在主针筒4中某一位置。并且挡板81靠近推针3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设置的弧形凹槽能够防止挡板81与推针3干涉,方便挡板81推入主针筒4中。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三的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的工作方法,详细工作过程如下:
1)根据患者需要埋线的数量,选择合适的羊肠线存储盒19安装在主针筒4的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上;
2)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将其中一个羊肠线存储管191旋转到主针筒4的中心位置;
3)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使得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4)通过刻度尺9设定挡板81位于主针筒4的位置,旋紧紧固螺母85,将档位器8固定在主针筒4上;
5)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1,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62旋转;
6)第一驱动齿轮62使与其啮合的齿条13向靠近推针3的方向移动;
7)齿条13带动顶针1向靠近推针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预埋线推入推针3中;
8)继续推动顶针1,直至顶针1贴合在推针3的右端面上,使得预埋线全部推入推针3中,
9)第二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驱动第三驱动齿轮73旋转;
10)第三驱动齿轮73驱动推针本体31将针头5刺入预埋线位置;
11)继续推动推针3,使得凸部34与挡板81贴合,达到设定的预埋深度;
12)推动顶针本体17将推针3中的预埋线推入针头5中,并进一步推入预埋线位置;
13)顶针本体17收回至顶针外壳体16中;
14)第二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第二驱动齿轮72与步骤9)反向旋转,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驱动第三驱动齿轮73反向旋转;
15)第三驱动齿轮73驱动推针本体31收回主针筒4中,使得针头5脱离预埋线位置;
16)第一驱动电机61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62与步骤5)反向旋转,第一驱动齿轮62驱动齿条13向远离推针3的方向移动,完成一次埋线;
17)其中一个羊肠线存储管191中的羊肠线埋线完毕,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凸起192在圆柱形凹槽44中转动,转动至下个未使用的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位置;
18)调整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17)不断重复步骤3)-17),将羊肠线存储管191中的羊肠线根据患者的需求埋入不同数目的羊肠线。
在上述工作工程中,对于不同的患者,在一次埋线完毕后,需要更换针头5,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针头5,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本申请中,对于羊肠线存储盒19中设置比较多的羊肠线存储管191,如果一次埋线没有将羊肠线存储管191全部使用完毕,可重复继续使用,因为羊肠线存储管191为密封结构,内部的羊肠线仍为干净没有污染的,这样可按照患者实际使用的羊肠线存储管191的数量进行计费,此工作方法安全可靠。
实施例四
如图8、9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包括顶针1、推针3、主针筒4、针头5、推针推动装置7、档位器8和刻度尺9,推针3设置在主针筒4内,档位器8设置在主针筒4上,并且档位器8可沿主针筒4移动,刻度尺9设置在主针筒4的外壁上,针头5设置在主针筒4外远离顶针1的端部,并且针头5与推针3连接;其中,所述顶针1包括顶针本体17和顶针外壳体16,所述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置于顶针外壳体16内。其中,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设有圆盘形按压部14,并且在按压部14和副针筒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设置的复位弹簧15能够使顶针1自动复位,为了方便推动推针3,在针外壳体16的左端部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与凸部34贴合,方便推动推针3。所述主针筒4的外壁上设有一组按钮18,通过按动不同的按钮18可调整推针推动装置7的速度。其中,如图7所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还包括羊肠线存储盒19,羊肠线存储盒19内设有若干羊肠线存储管191,羊肠线存储管191中设置单独一段羊肠线,羊肠线存储盒19整体为圆柱形,在羊肠线存储盒19两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凸起192,在主针筒4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的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需要埋线时,可将羊肠线存储盒19放置到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中,将两个凸起192压入主针筒4上的两个圆柱形凹槽44中,羊肠线存储盒19以两个凸起192为旋转轴可在圆柱形凹槽44中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上可设置多种规格数目的羊肠线存储管191,能够满足不同患者需要埋线数量的要求,对于需要埋线较多的患者,当一个羊肠线存储盒19内的羊肠线数量不够时,可拆卸下使用完的羊肠线存储盒19,更换新的羊肠线存储盒19继续埋线。为了保证使用的卫生安全,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位于羊肠线存储盒19的端部的端面上均采用薄膜进行密封,因此肠线存储管191的结构为内部为圆柱形羊肠线存储腔体,两端部用薄膜密封,设置的薄膜便于顶针1刺破。进一步的,推针3包括推针本体31、通孔32、转接头33和凸部34,通孔32设置在推针本体31内的中心位置,转接头33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左端部,并且转接头33从主针筒4内伸出,凸部34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右端部外壁上,并且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设有外齿轮35,转接头33和针头5连接。进一步的,推针推动装置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1、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第二驱动电机71与第二驱动齿轮72连接,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啮合,第三驱动齿轮73和外齿轮35啮合。
另外,如图3示的档位器8包括挡板81、螺杆82、第一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4和紧固螺母85,紧固螺母85套设在螺杆82的外壁上,并且紧固螺母85位于螺杆82伸出主针筒4的端部,挡板81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与螺杆82伸入主针筒4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固定在挡板81远离螺杆82的端部,并且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沿推针3对称设置,挡板81可与凸部34贴合。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远离挡板81的端部设有支撑板86,支撑板86的截面为圆弧形。进一步的,主针筒4的内壁上设有截面为L型的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主针筒4的内壁形成滑槽42,支撑板86置于滑槽42中,需要固定挡板81时,通过旋紧紧固螺母85,使得支撑板86与限位板41紧紧贴合在一起,从而将挡板81固定在主针筒4中某一位置。并且挡板81靠近推针3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设置的弧形凹槽能够防止挡板81与推针3干涉,方便挡板81推入主针筒4中。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四的工作原理为:
1)根据患者需要埋线的数量,选择合适的羊肠线存储盒19安装在主针筒4的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上;
2)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将其中一个羊肠线存储管191旋转到主针筒4的中心位置;
3)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使得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4)通过刻度尺9设定挡板81位于主针筒4的位置,旋紧紧固螺母85,将档位器8固定在主针筒4上;
5)手指按压在圆盘形按压部14上,轻轻推动顶针1,使顶针1伸入羊肠线存储管191中;
6)顶针1继续推动,向靠近推针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预埋线推入推针3中;
7)继续推动顶针1,直至顶针1贴合在推针3的右端面上,使得预埋线全部推入推针3中,
8)第二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驱动第三驱动齿轮73旋转;
9)第三驱动齿轮73驱动推针本体31将针头5刺入预埋线位置;
10)继续推动推针3,使得凸部34与挡板81贴合,达到设定的预埋深度;
11)推动顶针本体17将推针3中的预埋线推入针头5中,并进一步推入预埋线位置;
12)顶针本体17收回至顶针外壳体16中;
13)第二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第二驱动齿轮72与步骤9)反向旋转,第二驱动齿轮72旋转驱动第三驱动齿轮73反向旋转;
14)第三驱动齿轮73驱动推针本体31收回主针筒4中,使得针头5脱离预埋线位置;
15)手指松开圆盘形按压部14,复位弹簧15将顶针1弹回初始位置;
16)其中一个羊肠线存储管191中的羊肠线埋线完毕,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凸起192在圆柱形凹槽44中转动,转动至下个未使用的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位置;
17)调整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18)不断重复步骤3)-17),将羊肠线存储管191中的羊肠线根据患者的需求埋入不同数目的羊肠线。
在上述工作工程中,对于不同的患者,在一次埋线完毕后,需要更换针头5,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针头5,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二采用手动的方式推动顶针1,为半自动的埋线方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习惯,即可使用自动推动顶针1也可选择手动推动顶针。本申请对于羊肠线存储盒19中设置比较多的羊肠线存储管191,如果一次埋线没有将羊肠线存储管191全部使用完毕,可重复继续使用,因为羊肠线存储管191为密封结构,内部的羊肠线仍为干净没有污染的,这样可按照患者实际使用的羊肠线存储管191的数量进行计费,此工作方法安全可靠,患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担心羊肠线的交叉感染,密封结构的羊肠线完全保证了使用的清洁性。
实施例五
如图10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包括顶针1、推针3、主针筒4、针头5、推针推动组件20、档位器8、刻度尺9、储线器10、切刀11和线盘12,推针3和储线器10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储线器10的左端部与推针3的右端面可贴合在一起,档位器8设置在主针筒4上,并且档位器8可沿主针筒4移动,刻度尺9设置在主针筒4的外壁上,线盘12设置在储线器10上,切刀11设置在储线器10与线盘12的连接位置,针头5设置在主针筒4外远离顶针1的端部,并且针头5与推针3连接,所述推针推动组件20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推针推动组件20与推针3的外壁贴合;其中,所述顶针1包括顶针本体17和顶针外壳体16,所述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置于顶针外壳体16内。其中,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设有圆盘形按压部14,并且在按压部14和副针筒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设置的复位弹簧15能够使顶针1自动复位,为了方便推动推针3,在针外壳体16的左端部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与凸部34贴合,方便推动推针3。所述主针筒4的外壁上设有一组按钮18,通过按动不同的按钮18可调整推针推动组件207的速度。其中,储线器10包括一组储线管101、中间旋转轴102和储线器壳体103,储线器壳体103呈圆柱状,中间旋转轴102设置于储线器壳体103的轴线位置,一组储线管101沿储线器壳体103的径向均匀设置,储线器10上设有尺寸表盘104。进一步的,推针3包括推针本体31、通孔32、转接头33和凸部34,通孔32设置在推针本体31内的中心位置,转接头33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左端部,并且转接头33从主针筒4内伸出,凸部34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右端部外壁上,并且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设有一组圆环形凸台36,所述圆环形凸台36的内壁固定在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所述圆环形凸台36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推针本体31上,转接头33和针头5连接,通孔32的中心线可与储线管101的中心同心。进一步的,推针推动组件20包括第四驱动齿轮201和第四驱动电机202,所述第四驱动齿轮201和第四驱动电机202均设置在主针筒4内,所述第四驱动齿轮201与第四驱动电机202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第四驱动电机202可驱动第四驱动齿轮201转动,第四驱动齿轮201的齿嵌入相邻的圆环形凸台36之间,形成类似于齿轮啮合的结构,当第四驱动电机202驱动第四驱动齿轮201转动时,第四驱动齿轮201上的齿不断嵌入相邻的圆环形凸台36之间,使得推针本体31可在主针筒4内左右移动,从而推动针头5刺入皮肤或者收回。
另外,如图3示的档位器8包括挡板81、螺杆82、第一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4和紧固螺母85,紧固螺母85套设在螺杆82的外壁上,并且紧固螺母85位于螺杆82伸出主针筒4的端部,挡板81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与螺杆82伸入主针筒4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固定在挡板81远离螺杆82的端部,并且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沿推针3对称设置,挡板81可与凸部34贴合。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远离挡板81的端部设有支撑板86,支撑板86的截面为圆弧形。进一步的,主针筒4的内壁上设有截面为L型的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主针筒4的内壁形成滑槽42,支撑板86置于滑槽42中,需要固定挡板81时,通过旋紧紧固螺母85,使得支撑板86与限位板41紧紧贴合在一起,从而将挡板81固定在主针筒4中某一位置。并且挡板81靠近推针3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设置的弧形凹槽能够防止挡板81与推针3干涉,方便挡板81推入主针筒4中。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为:
1)转动线盘12,使得线盘12的出线口与其中一个储线管101的开口对齐,向储线管101中放入一定长度的预埋线,通过切刀11将预埋线裁断;
2)转动储线器10,依次在储线管101中放入预埋线;
3)通过刻度尺9设定挡板81位于主针筒4的位置,旋紧紧固螺母85,将档位器8固定在主针筒4上;
4)转动储线器10,使得储线管10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5)手指按压在圆盘形按压部14上,轻轻推动顶针1,使顶针1伸入储线管101中;
6)顶针1继续推动,向靠近推针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预埋线推入推针3中;
7)继续推动顶针1,直至顶针1贴合在推针3的右端面上,使得预埋线全部推入推针3中,
8)第四驱动电机202启动,驱动第四驱动齿轮201旋转;
9)第四驱动齿轮201转动时推压接触的圆环形凸台36,从而将推针本体31移动,并且推针本体31将针头5刺入预埋线位置;
10)继续推动推针3,使得凸部34与挡板81贴合,达到设定的预埋深度;
11)推动顶针本体17将推针3中的预埋线推入针头5中,并进一步推入预埋线位置;
12)顶针本体17收回至顶针外壳体16中;
13)第四驱动电机202启动,驱动第四驱动齿轮201与步骤8)反向旋转;
14)第四驱动齿轮201驱动推针本体31收回主针筒4中,使得针头5脱离预埋线位置;
15)手指松开圆盘形按压部14,复位弹簧15将顶针1弹回初始位置;
16)不断重复步骤3)-15),进行不同的埋线。
在上述工作工程中,对于不同的患者,在一次埋线完毕后,需要更换针头5,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针头5,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二采用手动的方式推动顶针1,为半自动的埋线方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习惯,即可使用自动推动顶针1也可选择手动推动顶针。
实施例六
如图11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包括顶针1、推针3、主针筒4、针头5、推针推动组件20、档位器8和刻度尺9,推针3设置在主针筒4内,档位器8设置在主针筒4上,并且档位器8可沿主针筒4移动,刻度尺9设置在主针筒4的外壁上,针头5设置在主针筒4外远离顶针1的端部,并且针头5与推针3连接;其中,所述顶针1包括顶针本体17和顶针外壳体16,所述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置于顶针外壳体16内,所述推针推动组件20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推针推动组件20与推针3的外壁贴合。其中,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设有圆盘形按压部14,并且在按压部14和副针筒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设置的复位弹簧15能够使顶针1自动复位,为了方便推动推针3,在针外壳体16的左端部设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可与凸部34贴合,方便推动推针3。所述主针筒4的外壁上设有一组按钮18,通过按动不同的按钮18可调整推针推动组件20的速度。其中,如图7所示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还包括羊肠线存储盒19,羊肠线存储盒19内设有若干羊肠线存储管191,羊肠线存储管191中设置单独一段羊肠线,羊肠线存储盒19整体为圆柱形,在羊肠线存储盒19两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凸起192,在主针筒4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的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需要埋线时,可将羊肠线存储盒19放置到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中,将两个凸起192压入主针筒4上的两个圆柱形凹槽44中,羊肠线存储盒19以两个凸起192为旋转轴可在圆柱形凹槽44中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上可设置多种规格数目的羊肠线存储管191,能够满足不同患者需要埋线数量的要求,对于需要埋线较多的患者,当一个羊肠线存储盒19内的羊肠线数量不够时,可拆卸下使用完的羊肠线存储盒19,更换新的羊肠线存储盒19继续埋线。为了保证使用的卫生安全,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位于羊肠线存储盒19的端部的端面上均采用薄膜进行密封,因此肠线存储管191的结构为内部为圆柱形羊肠线存储腔体,两端部用薄膜密封,设置的薄膜便于顶针1刺破。进一步的,推针3包括推针本体31、通孔32、转接头33和凸部34,通孔32设置在推针本体31内的中心位置,转接头33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左端部,并且转接头33从主针筒4内伸出,凸部34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右端部外壁上,并且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设有一组圆环形凸台36,所述圆环形凸台36的内壁固定在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所述圆环形凸台36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推针本体31上,转接头33和针头5连接。进一步的,推针推动组件20包括第四驱动齿轮201和第四驱动电机202,所述第四驱动齿轮201和第四驱动电机202均设置在主针筒4内,所述第四驱动齿轮201与第四驱动电机202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第四驱动电机202可驱动第四驱动齿轮201转动,第四驱动齿轮201的齿嵌入相邻的圆环形凸台36之间,形成类似于齿轮啮合的结构,当第四驱动电机202驱动第四驱动齿轮201转动时,第四驱动齿轮201上的齿不断嵌入相邻的圆环形凸台36之间,使得推针本体31可在主针筒4内左右移动,从而推动针头5刺入皮肤或者收回。
另外,如图3示的档位器8包括挡板81、螺杆82、第一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4和紧固螺母85,紧固螺母85套设在螺杆82的外壁上,并且紧固螺母85位于螺杆82伸出主针筒4的端部,挡板81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与螺杆82伸入主针筒4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固定在挡板81远离螺杆82的端部,并且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沿推针3对称设置,挡板81可与凸部34贴合。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远离挡板81的端部设有支撑板86,支撑板86的截面为圆弧形。进一步的,主针筒4的内壁上设有截面为L型的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主针筒4的内壁形成滑槽42,支撑板86置于滑槽42中,需要固定挡板81时,通过旋紧紧固螺母85,使得支撑板86与限位板41紧紧贴合在一起,从而将挡板81固定在主针筒4中某一位置。并且挡板81靠近推针3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设置的弧形凹槽能够防止挡板81与推针3干涉,方便挡板81推入主针筒4中。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四的工作原理为:
1)根据患者需要埋线的数量,选择合适的羊肠线存储盒19安装在主针筒4的羊肠线存储盒放置部43上;
2)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将其中一个羊肠线存储管191旋转到主针筒4的中心位置;
3)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使得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4)通过刻度尺9设定挡板81位于主针筒4的位置,旋紧紧固螺母85,将档位器8固定在主针筒4上;
5)手指按压在圆盘形按压部14上,轻轻推动顶针1,使顶针1伸入羊肠线存储管191中;
6)顶针1继续推动,向靠近推针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预埋线推入推针3中;
7)继续推动顶针1,直至顶针1贴合在推针3的右端面上,使得预埋线全部推入推针3中,
8)第四驱动电机202启动,驱动第四驱动齿轮201旋转;
9)第四驱动齿轮201转动时推压接触的圆环形凸台36,从而将推针本体31移动,并且推针本体31将针头5刺入预埋线位置;
10)继续推动推针3,使得凸部34与挡板81贴合,达到设定的预埋深度;
11)推动顶针本体17将推针3中的预埋线推入针头5中,并进一步推入预埋线位置;
12)顶针本体17收回至顶针外壳体16中;
13)第四驱动电机202启动,驱动第四驱动齿轮201与步骤8)反向旋转;
14)第四驱动齿轮201驱动推针本体31收回主针筒4中,使得针头5脱离预埋线位置;
15)手指松开圆盘形按压部14,复位弹簧15将顶针1弹回初始位置;
16)其中一个羊肠线存储管191中的羊肠线埋线完毕,转动羊肠线存储盒19,凸起192在圆柱形凹槽44中转动,转动至下个未使用的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位置;
17)调整羊肠线存储管191的中心与顶针1的中心、推针3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
18)不断重复步骤3)-17),将羊肠线存储管191中的羊肠线根据患者的需求埋入不同数目的羊肠线。
在上述工作工程中,对于不同的患者,在一次埋线完毕后,需要更换针头5,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针头5,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六采用手动的方式推动顶针1,为半自动的埋线方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习惯,即可使用自动推动顶针1也可选择手动推动顶针。本申请对于羊肠线存储盒19中设置比较多的羊肠线存储管191,如果一次埋线没有将羊肠线存储管191全部使用完毕,可重复继续使用,因为羊肠线存储管191为密封结构,内部的羊肠线仍为干净没有污染的,这样可按照患者实际使用的羊肠线存储管191的数量进行计费,此工作方法安全可靠,患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担心羊肠线的交叉感染,密封结构的羊肠线完全保证了使用的清洁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1)、副针筒(2)、推针(3)、主针筒(4)、针头(5)、顶针推动装置(6)、推针推动装置(7)、档位器(8)、刻度尺(9)、储线器(10)、切刀(11)和线盘(12),所述副针筒(2)的左端部与主针筒(4)的右端部连接,所述顶针推动装置(6)设置在副针筒(2)内靠近主针筒(4)的端部,所述顶针(1)的左端部设置在副针筒(2)内,并且顶针(1)的右端部从副针筒(2)内伸出,所述顶针推动装置(6)可推动顶针(1)在主针筒(4)和副针筒(2)内移动,所述推针(3)和储线器(10)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储线器(10)的左端部与推针(3)的右端面可贴合在一起,所述推针推动装置(7)设置在主针筒(4)内远离副针筒(2)的端部,所述档位器(8)设置在主针筒(4)上,并且档位器(8)可沿主针筒(4)移动,所述刻度尺(9)设置在主针筒(4)的外壁上,所述线盘(12)设置在储线器(10)上,所述切刀(11)设置在储线器(10)与线盘(12)的连接位置,所述针头(5)设置在主针筒(4)外远离副针筒(2)的端部,并且针头(5)与推针(3)连接;其中,所述顶针(1)包括顶针本体(17)和顶针外壳体(16),所述顶针外壳体(16)置于副针筒(2)内,所述顶针本体(17)的左端部置于顶针外壳体(1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外壳体(16)的外壁上设有齿条(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推动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和第一驱动齿轮(6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62)转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62)与齿条(1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线器(10)包括一组储线管(101)、中间旋转轴(102)和储线器壳体(103),所述储线器壳体(103)呈圆柱状,所述中间旋转轴(102)设置于储线器壳体(103)的轴线位置,所述一组储线管(101)沿储线器壳体(103)的径向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3)包括推针本体(31)、通孔(32)、转接头(33)和凸部(34),所述通孔(32)设置在推针本体(31)内的中心位置,所述转接头(33)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左端部,并且转接头(33)从主针筒(4)内伸出,所述凸部(34)设置在推针本体(31)的右端部外壁上,并且推针本体(31)的外壁上设有外齿轮(35),所述转接头(33)和针头(5)连接,所述通孔(32)的中心线可与储线管(101)的中心同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推动装置(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1)、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与第二驱动齿轮(7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72)和第三驱动齿轮(73)啮合,所述第三驱动齿轮(73)和外齿轮(35)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器(8)包括挡板(81)、螺杆(82)、第一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4)和紧固螺母(85),所述紧固螺母(85)套设在螺杆(82)的外壁上,并且紧固螺母(85)位于螺杆(82)伸出主针筒(4)的端部,所述挡板(81)设置在主针筒(4)内,并且与螺杆(82)伸入主针筒(4)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固定在挡板(81)远离螺杆(82)的端部,并且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沿推针(3)对称设置,所述挡板(81)可与凸部(34)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远离挡板(81)的端部设有支撑板(86),所述支撑板(86)的截面为圆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线器(10)上设有尺寸表盘(104)。
CN201821023198.5U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96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3198.5U CN209596183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3198.5U CN209596183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6183U true CN209596183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393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2319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96183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6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7229A (zh) * 2020-05-29 2020-07-31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针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7229A (zh) * 2020-05-29 2020-07-31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针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5182B (zh) 药物注射装置
CN109223054A (zh) 一种带定位架的骨髓穿刺抽取装置
CN209596183U (zh) 一种无菌连续可调式自动埋线器
CN109200456A (zh) 一种高效的轮轴式枪型放射微粒植入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8836407A (zh) 一种具有自动切刀的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320209Y (zh) 一种简易骨髓穿刺针
CN109091379A (zh) 一种无菌档位可调式自动埋线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8851531U (zh) 一种自动穴位埋线枪
CN113730729B (zh) 一种手电动一体胰岛素注射笔及其注射方法
CN105807060A (zh) 应用于血糖仪的便携式采血装置
CN109394517A (zh) 两种操作模式的穴位埋线枪及其工作方法
CN106137334A (zh) 一种软组织埋置装置
CN209361684U (zh) 一种自动的枪型放射微粒植入器
CN219250975U (zh) 一种自动埋线针
CN210644256U (zh) 一种注射型凝胶骨修复材料注入装置
CN209361320U (zh) 中医针灸取针器
CN215459943U (zh) 一种肠胃患者腹部按摩装置
CN105078746A (zh) 无菌一体可拆卸式穴位埋线笔
CN213608036U (zh) 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
CN216394738U (zh) 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定位器
CN213526384U (zh) 普外科用肠胃护理装置
CN216366127U (zh) 一种临床内科内分泌液体抽取装置
CN215022311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辅助装置
CN219071594U (zh) 一种旋转定量推送式注射器
CN213189974U (zh) 一种医用肿瘤内科辅助介入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