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1173U - 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1173U
CN209581173U CN201822072485.1U CN201822072485U CN209581173U CN 209581173 U CN209581173 U CN 209581173U CN 201822072485 U CN201822072485 U CN 201822072485U CN 209581173 U CN209581173 U CN 209581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ireless charging
coil
insulating radiation
magnet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724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磊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gie Wireles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gie Wireles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gie Wireles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gie Wireless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724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1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1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1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所述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磁性材料层、带有线圈的绝缘散热层以及绝缘散热屏蔽层;所述绝缘散热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一侧,所述绝缘散热屏蔽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另一侧,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绝缘散热层的另一侧,导线在一个平面内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形成所述线圈,且所述导线的两端延伸而出形成所述线圈的接线端,所述线圈、绝缘散热层、磁性材料层以及绝缘散热屏蔽层依次层叠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实现无线充电产品的批量化、轻量化生产,同时还有利于减小无线充电产品的尺寸,降低产品的生产物料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现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采用高能密度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电能转换。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主要依靠充电桩,并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然而有线充电的方式便利性以及通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现有的电动汽车可采用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充电。
在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中,两个重要的部件为磁性材料和线圈。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磁性材料和线圈存在尺寸大、重量大、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批量化生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推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所述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磁性材料层、带有线圈的绝缘散热层以及绝缘散热屏蔽层;
所述绝缘散热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一侧,所述绝缘散热屏蔽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另一侧,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绝缘散热层的另一侧,导线在一个平面内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形成所述线圈,且所述导线的两端延伸而出形成所述线圈的接线端,所述线圈、绝缘散热层、磁性材料层以及绝缘散热屏蔽层依次层叠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磁性材料层由铁氧体块铺设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磁性材料层为纳米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绝缘散热层由绝缘层和散热层复合而成,其中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绝缘层和磁性材料层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层或者石墨层,所述绝缘层为玻璃纤维层、云母片或者陶瓷片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绝缘散热屏蔽层由绝缘层、散热层以及屏蔽层复合而成,所述磁性材料层、散热层、屏蔽层依次层叠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所述屏蔽层为铝箔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的改进,形成所述线圈的导线的截面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实现无线充电产品的批量化、轻量化生产,同时还有利于减小无线充电产品的尺寸,降低产品的生产物料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作为车载侧或者地侧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使用。上述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磁性材料层1、带有线圈2的绝缘散热层3以及绝缘散热屏蔽层4。
其中,所述绝缘散热层3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1的一侧,所述绝缘散热屏蔽层4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1的另一侧,所述线圈2位于所述绝缘散热层3的另一侧,上述各层结构依次层叠设置。如此,可预先将各层结构进行封装形成模组,进而避免了现有无线充电装置生产过程中,需要各层结构逐层复合固定的缺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材料层1由铁氧体块铺设而成,或者,所述磁性材料层1为纳米晶。优选地,当采用纳米晶作为磁性材料层1时,上述各结构中,绝缘散热层3的厚度为0.15~0.3mm,磁性材料层1的厚度为1.2~5mm,绝缘散热屏蔽层4的厚度为0.35~0.5mm。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散热层3由绝缘层和散热层复合而成,其中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绝缘层和磁性材料层1之间。优选地,所述散热层可以为石墨烯层或者石墨层,所述绝缘层可以为玻璃纤维层、云母片或者陶瓷片中的一种。此时,绝缘层的厚度为0.1~0.2mm,散热层的厚度为0.05~0.1mm。
所述绝缘散热屏蔽层4由绝缘层、散热层以及屏蔽层复合而成,所述磁性材料层1、散热层、屏蔽层依次层叠设置。优选地,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层或者石墨层,所述绝缘层为XX,所述屏蔽层为铝箔层。此时,绝缘层的厚度为0.1~0.2mm,散热层的厚度为0.05~0.1mm,屏蔽层的厚度为0.2~2mm。
所述线圈2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作为地侧时,作为接收交流励磁电流的线圈使用;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作为车载侧时,作为能量接收线圈使用。
具体地,所述线圈2位于所述绝缘散热层3的另一面上,导线在一个平面内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形成所述线圈2,且所述导线的两端延伸而出形成所述线圈2的接线端。两端的接线端以重叠的方式引出,优选地,形成所述线圈2的导线的截面为矩形。如此设置,截面为矩形的导线相比现有的截面为圆形的导线重叠引出时,有利于降低线圈的厚度尺寸。
所述线圈2与绝缘散热层3结合使用时,其由线圈固定板(未图示)进行固定。此时,所述线圈2嵌合于所述线圈固定板一面的绕线槽中,所述绕线槽凹陷设置于所述线圈固定板一面上,根据需要,可将所述绕线槽的形状设置为螺旋形等。优选地,所述线圈固定板的材质为SMC材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片状模塑料)。此外,所述线圈固定板安装于一顶盖板(未图示)上,所述顶盖板与所述线圈固定板可通过螺钉进行锁附固定。
在另一代替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2和顶盖板(未图示)也可采用一体化设计,以实现降低线圈模组的厚度尺寸,以及简化线圈2的生产工艺的目的。此时,所述线圈模组包括:顶盖板以及线圈2。所述顶盖板一面上直接凹陷设置有绕线槽,所述线圈2直接嵌合于所述绕线槽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实现无线充电产品的批量化、轻量化生产,同时还有利于减小无线充电产品的尺寸,降低产品的生产物料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而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其专门应用于电动汽车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磁性材料层、带有线圈的绝缘散热层以及绝缘散热屏蔽层;
所述绝缘散热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一侧,所述绝缘散热屏蔽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的另一侧,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绝缘散热层的另一侧,导线在一个平面内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形成所述线圈,且所述导线的两端延伸而出形成所述线圈的接线端,所述线圈、绝缘散热层、磁性材料层以及绝缘散热屏蔽层依次层叠设置;
所述磁性材料层为纳米晶时,所述绝缘散热层的厚度为0.15~0.3mm,磁性材料层的厚度为1.2~5mm,绝缘散热屏蔽层的厚度为0.35~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散热层由绝缘层和散热层复合而成,其中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绝缘层和磁性材料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为石墨烯层或者石墨层,所述绝缘层为玻璃纤维层、云母片或者陶瓷片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散热屏蔽层由绝缘层、散热层以及屏蔽层复合而成,所述磁性材料层、散热层、屏蔽层依次层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为铝箔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线圈的导线的截面为矩形。
CN201822072485.1U 2018-12-11 2018-12-11 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209581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2485.1U CN209581173U (zh) 2018-12-11 2018-12-11 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2485.1U CN209581173U (zh) 2018-12-11 2018-12-11 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1173U true CN209581173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48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72485.1U Active CN209581173U (zh) 2018-12-11 2018-12-11 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1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93851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202513644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可携带的系统
JP2012178959A (ja) アンテナ
CN209708818U (zh) 一种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US20160336776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107180696B (zh) 具有散热板的电子设备
CN209505480U (zh) 接收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108738286A (zh) 一种无线充电用电磁屏蔽片及制备方法
CN209526523U (zh) 无线充电模组、装置及系统
CN110265209A (zh) 磁性线盘、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109367406A (zh) 接收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209581173U (zh) 模块化无线充电装置
CN109450037A (zh) 无线充电模组、装置及系统
CN209581174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109450038A (zh) 无线充电模组及其生产工艺
CN209515429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5070620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9046368U (zh) 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205542311U (zh) 电抗器
CN201708198U (zh) 一种电池组件
CN208028662U (zh) 高效无线充电结构
CN209496711U (zh) 一体化线圈模组、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204669052U (zh) 无线电信号充电式锂电池系统
JP7387223B2 (ja) 電源装置とこの電源装置を備える電動車両及び蓄電装置
CN203746830U (zh) 一种利用水冷散热器双面散热的模块功率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