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1123U -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1123U
CN209581123U CN201920127123.XU CN201920127123U CN209581123U CN 209581123 U CN209581123 U CN 209581123U CN 201920127123 U CN201920127123 U CN 201920127123U CN 209581123 U CN209581123 U CN 209581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gear
motor
drive system
gear mechanism
increasing journ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71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新明
陈历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271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1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1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1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增程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第一太阳轮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连接,第一齿圈锁止,第一行星架与发动机动力耦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第二太阳轮与第一电机动力耦合连接,第二齿圈锁止,第二行星架用于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程驱动系统通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设置,使发动机的转速增速传递到第二电机,提高发电效率,使第一电机的转速减速传递到差速器,起到减速增扭的作用,且增程驱动系统的结构紧凑方便布置。

Description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也是新能源汽车主要形式。相关技术中,增程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能量转换效率有待提高,存在不能充分利用电池电能,控制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增程驱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二电机动力耦合连接,所述第一齿圈锁止,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发动机动力耦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且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一电机动力耦合连接,所述第二齿圈锁止,所述第二行星架用于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程驱动系统通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设置,使发动机的转速增速传递到第二电机,从而提高发电效率,通过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设置,使第一电机的转速减速传递到差速器,从而起到减速增扭的作用,且增程驱动系统的结构紧凑,布置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集成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二电机连接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电动驱动轴,所述电动驱动轴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所述电动驱动轴为空心轴且空套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轴外,所述第二太阳轮空套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轴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还包括: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行星架相连且用于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动力输出轴为空心轴且空套在所述电动驱动轴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所述动力输出轴布置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沿轴向间隔开设置,且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均为单级行星齿轮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轴线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出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增程驱动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示出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0;
增程驱动系统100;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第一太阳轮11;第一齿圈12;第一行星架13;第一行星轮14;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第二太阳轮21;第二齿圈22;第二行星架23;第二行星轮24;
第二电机连接轴31;电动驱动轴32;动力输出轴33;
发动机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43;差速器44;车轮45;壳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程驱动系统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程驱动系统100包括:发动机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43、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包括第一太阳轮11、第一行星架13和第一齿圈12,第一太阳轮11与第二电机43动力耦合连接,第一齿圈12锁止,第一行星架13与发动机41动力耦合连接;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包括第二太阳轮21、第二行星架23和第二齿圈22,且第二太阳轮21与第一电机42动力耦合连接,第二齿圈22锁止,第二行星架23用于与差速器44的输入端相连。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行星轮14,多个第一行星轮14与第一行星架13相连,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行星轮24,多个第二行星轮24与第二行星架23相连,当各个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转动时,各个太阳轮可以带动与之相对应的行星轮转动,与行星轮所对应的行星架可以选择性的转动。如当齿圈固定,行星架不固定时,太阳轮输入,行星轮转动并带动行星架输出;当行星架和齿圈都不固定时,太阳轮和齿圈输入,行星齿轮机构整体转动。
第一电机42可以为驱动电机,用于输出驱动力,驱动车轮转动,第二电机43可以为发电机,第二电机43可以与车辆的电池相连,可以将发动机41输出的动力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车辆1000的电池中,从而实现增程的功能。
由此,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中,发动机41的动力通过第一行星架13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第一齿圈12锁止,动力由第一太阳轮11输出到第二电机43,使第二电机43能够发电,且在上述发动机41动力传递过程中,发动机41的输出端的转速由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增速传递到第二电机43,从而可以提高电动机的发电效率;在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中,第一电机42的动力通过第二太阳轮21输入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第二齿圈22锁止,动力由第二行星架23输出到差速器44的输入端,差速器44的输出端与车轮45相连,第一电机42输出的驱动力可通过电驱减速器传递到与差速器相连的车轮45,进而驱动与差速器相连的车轮45转动,且在上述第一电机42动力传递过程中,第一电机42的转速由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减速传递到差速器44,从而起到减速增扭的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齿圈12和第二齿圈22均与增程驱动系统100的壳体5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齿圈12的锁止和第二齿圈22的锁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程驱动系统100通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的设置,将发动机41的转速增速传递到第二电机43,从而提高发电效率,通过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的设置,使第一电机42的转速减速传递到差速器44,从而起到减速增扭的作用,且增程驱动系统100的结构紧凑,方便布置。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程驱动系统100的一些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齿圈12和第二齿圈22集成设置,也就是说,将第一齿圈12与第二齿圈22制造为一体,由此,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可以共用一个齿圈,从而可以降低开发设计以及制造成本,且可以使增程驱动系统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增程驱动系统100还包括:第二电机连接轴31和电动驱动轴32,第二电机连接轴31与第一太阳轮11相连且与第二电机43相连。电动驱动轴32与第二太阳轮21相连且与第一电机42相连,通过第二电机连接轴31和电动驱动轴32的设置使第二电机43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相连、第一电机42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动驱动轴32为空心轴且空套在第二电机连接轴31外,第二太阳轮21空套在第二电机连接轴31外,由此,可以方便电动驱动轴32和第二太阳轮21的设置,使增程驱动系统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增程驱动系统100还包括:动力输出轴33,动力输出轴33与第二行星架23相连且用于与差速器44的输入端相连,动力输出轴33为空心轴且空套在电动驱动轴32外,由此,实现第二行星架23与差速器44的输入端的连接,将动力输出轴33设计为空心轴,可以便于动力输出轴33的设置,使增程驱动系统100的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动力输出轴33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与第一电机42之间,由此,可以使第二电机连接轴31和电动驱动轴32穿过空心的动力输出轴33,且使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的输出位置位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与第一电机42之间,便于第一电机42布置在远离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沿轴向间隔开设置,且发动机41与第二电机43设置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的两侧,第二电机43与第一电机42设置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的同一侧,由此,便于各个部件间的动力耦合连接合理布置,且将发动机41与第二电机43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的两侧,便于发动机41与第一行星架13的连接,且便于第二电机43与第二太阳轮21的动力耦合连接,使增程驱动系统100的布置结构更加合理、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均为单级行星齿轮机构,单级行星齿轮机构即具有单级行星排的行星齿轮机构,动力通达一级行星轮即可输出,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增强增程驱动系统100的动力传递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星齿轮机构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2的轴线与差速器44的输出轴线平行,由此,可以便于增程驱动系统100在车辆1000上的布置,且节约增程驱动系统100在车辆1000的前后方向的占用空间。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10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增程驱动系统100,从而具有相应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
第一电机;
第二电机;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电机动力耦合连接,所述第一齿圈锁止,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发动机动力耦合连接;
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齿圈,且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耦合连接,所述第二齿圈锁止,所述第二行星架用于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集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机连接轴,所述第二电机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
电动驱动轴,所述电动驱动轴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轴为空心轴且空套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轴外,所述第二太阳轮空套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轴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行星架相连且用于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动力输出轴为空心轴且空套在所述电动驱动轴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布置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沿轴向间隔开设置,且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均为单级行星齿轮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轴线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出轴线平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增程驱动系统。
CN201920127123.XU 2019-01-24 2019-01-24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9581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7123.XU CN209581123U (zh) 2019-01-24 2019-01-24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7123.XU CN209581123U (zh) 2019-01-24 2019-01-24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1123U true CN209581123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80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7123.XU Active CN209581123U (zh) 2019-01-24 2019-01-24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11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5353A (zh) * 2021-09-14 2021-11-19 燕山大学 一种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114851827A (zh) * 2022-05-27 2022-08-0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混合动力系统和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5353A (zh) * 2021-09-14 2021-11-19 燕山大学 一种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114851827A (zh) * 2022-05-27 2022-08-0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混合动力系统和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7735A (zh) 转矩传递设备以及用于其运行的方法
CN10358739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110001376A (zh) 实现多动力源耦合的车用混合动力系统
CN104875598B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和有该系统的混合动力车辆及驱动方法
CN101791944A (zh) 双行星轮系多动力耦合机构
CN209581123U (zh)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709081A (zh) 双电机电动汽车动力装置以及装其的电动汽车
CN201588908U (zh) 双行星轮系多动力耦合机构
CN108944411A (zh) 混合动力模块和车辆
CN108839548A (zh) 车辆
CN103625263A (zh) 基于双转子电机与行星轮机构的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7571730B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耦合器及其运行模式
CN109466298A (zh) 紧凑型双电机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CN206501701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109318704A (zh) 一种电驱动传动装置
CN209454544U (zh) 紧凑型双电机驱动系统
CN207842665U (zh) 一种变速器及使用该变速器的动力系统和汽车
CN209466989U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354361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206017596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总成
CN209666838U (zh) 一种电驱动传动装置
CN107914564A (zh) 一种单向离合器双行星排双电机集成式混合动力系统
CN201895565U (zh) 双离合式重度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CN207701730U (zh) 一种两挡电动车集成式变速箱
CN207683320U (zh) 一种双行星排双电机集成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