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6358U -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6358U
CN209576358U CN201822145335.9U CN201822145335U CN209576358U CN 209576358 U CN209576358 U CN 209576358U CN 201822145335 U CN201822145335 U CN 201822145335U CN 209576358 U CN209576358 U CN 209576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baffle
transfer tube
active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53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承新
钱振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53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6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6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6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包括:混气管、压缩空气供应管道和热气供应管道,所述混气管尾端设置有第一控气阀门,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管道末端与第一控气阀门相连接,所述混气管中同心设置有转接管,所述热气供应管道末端设置有与转接管尾端相连接的第二控气阀门,所述混气管中设置有套设在转接管上的第一挡板以及位于转接管前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混气腔体,所述转接管前端外圆上设置有数个排气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实现了空气温度的快速调节和稳定,混气腔体容积小,有利于冷热空气的快速混合,提升混合气体温度检测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颗粒可以进行空气的净化,吸附空气中的有机化合污染物,如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空气污染物,在工业和家用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
工业用的活性炭颗粒应用量大,成本高,饱和后需要进行污染物脱附后再重新利用。热空气可以进行活性炭脱附,但是活性炭脱附对空气的温度要求很高,为了避免温度过高,需要混入部分冷空气,实际生产过程中,热空气的压力不稳、冷空气的混入等导致了供气温度的不稳定性,难以调节,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提升温度调节的便利性,实现供气温度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包括:混气管、压缩空气供应管道和热气供应管道,所述混气管尾端设置有第一控气阀门,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管道末端与第一控气阀门相连接,所述混气管中同心设置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尾端弯折延伸至混气管的外侧,所述热气供应管道末端设置有与转接管尾端相连接的第二控气阀门,所述混气管中设置有套设在转接管上的第一挡板以及位于转接管前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混气腔体,所述转接管前端设置有位于混气腔体内的封堵板,所述转接管前端外圆上设置有数个排气孔,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数个进气孔,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数个出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转接管前端外圆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的数量为3~12个。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第一挡板上,所述出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第二挡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气管上设置有温度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表的底端延伸至混气腔体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焊接在混气管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表为与控制器线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气阀门和第二控气阀门分别为电磁阀,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控气阀门和第二控气阀门相连接进行开度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进行温度的设定,通过第一控气阀门和第二控气阀门的开度控制实现混气腔体内温度的恒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冷热空气在混气腔体内进行混合,利用温度表实时监测混气腔体内的空气温度,并利用PLC控制器进行第一控气阀门和第二控气阀门的开度调节,实现空气温度的快速调节,混气腔体容积小,有利于冷热空气的快速混合,提升混合气体温度检测的实时性,减少供气温度波动,提高供气温度的稳定性,有利于确保活性炭脱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包括:混气管1、压缩空气供应管道3和热气供应管道5,所述混气管1尾端设置有第一控气阀门2,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管道3末端与第一控气阀门2相连接,第一控气阀门2进行压缩空气的导入和调控。
所述混气管1中同心设置有转接管6,所述转接管6尾端弯折延伸至混气管1的外侧,转接管6有一段位于混气管1中,对压缩空气进行预热,减小压缩空气与热气的温度落差,而且减少了热量损失。
所述热气供应管道5末端设置有与转接管6尾端相连接的第二控气阀门4,控制热气的导入,所述混气管1中设置有套设在转接管6上的第一挡板9以及位于转接管6前方的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2之间形成混气腔体11,混气腔体11容积小,有利于冷热空气的快速混合,提升混合气体温度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所述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2焊接在混气管1中,结构稳定。
所述转接管6前端设置有位于混气腔体11内的封堵板7,避免热气集中喷出,所述转接管6前端外圆上设置有数个排气孔8,所述排气孔8的数量为6个,所述排气孔8环形阵列分布在转接管6前端外圆上,进行热气的分散喷出。
所述第一挡板9上设置有6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第一挡板9上,使得压缩空气分散喷出,与热气快速混合,温度均匀性好,所述第二挡板12上设置有数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第二挡板12上,避免混合气体的集中快速喷出,有利于提升气体混合的均匀性。
所述混气管1上设置有温度表10,所述温度表10的底端延伸至混气腔体11中,进行混气腔体11中温度的检测。所述温度表10为与控制器线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反应灵敏。所述第一控气阀门2和第二控气阀门4分别为电磁阀,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控气阀门2和第二控气阀门4相连接进行开度的控制,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进行温度的设定,通过第一控气阀门2和第二控气阀门4的开度控制实现混气腔体内温度的恒定,减少了人工控制的滞后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实现了热气与压缩空气的快速混合与温度调节,供气温度的稳定性高,有利于活性炭的高效脱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气管、压缩空气供应管道和热气供应管道,所述混气管尾端设置有第一控气阀门,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管道末端与第一控气阀门相连接,所述混气管中同心设置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尾端弯折延伸至混气管的外侧,所述热气供应管道末端设置有与转接管尾端相连接的第二控气阀门,所述混气管中设置有套设在转接管上的第一挡板以及位于转接管前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混气腔体,所述转接管前端设置有位于混气腔体内的封堵板,所述转接管前端外圆上设置有数个排气孔,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数个进气孔,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数个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转接管前端外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数量为3~1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第一挡板上,所述出气孔环形阵列分布在第二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管上设置有温度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表的底端延伸至混气腔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焊接在混气管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表为与控制器线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气阀门和第二控气阀门分别为电磁阀,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控气阀门和第二控气阀门相连接进行开度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进行温度的设定,通过第一控气阀门和第二控气阀门的开度控制实现混气腔体内温度的恒定。
CN201822145335.9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Active CN209576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5335.9U CN209576358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5335.9U CN209576358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6358U true CN209576358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8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5335.9U Active CN209576358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63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5086A (zh) * 2020-06-12 2020-09-29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多种气体预先混合的腔体
CN112933830A (zh) * 2021-01-30 2021-06-11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除尘结构、换热除尘装置及高温含尘气体处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5086A (zh) * 2020-06-12 2020-09-29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多种气体预先混合的腔体
CN112933830A (zh) * 2021-01-30 2021-06-11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除尘结构、换热除尘装置及高温含尘气体处理方法
CN112933830B (zh) * 2021-01-30 2022-09-09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换热除尘结构、换热除尘装置及高温含尘气体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76358U (zh) 一种活性炭脱附空气恒温混合装置
CN103537208A (zh) 水饱和蒸汽法相对湿度发生装置及其湿度算法
CN205640906U (zh) 多孔结构可调节纯氧燃烧器
CN103418516A (zh) 一种气液预混合压力喷雾方法
CN205391760U (zh) 一种氨酸法复合肥生产用高效液氨蒸发器
CN203370474U (zh) 一种低压降气体混合设备
CN202733894U (zh) 半预混式天然气管式燃烧器
CN105352358B (zh) 多点均匀喷射雾化装置
CN203525561U (zh)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分配模块
CN202576219U (zh) 具有智能控制加热系统的玻璃钢化炉
CN101688304A (zh) 控制生产气体浓度的方法
CN202419690U (zh) 一种工业炉窑优化燃烧控制装置
CN103028339B (zh) 一种气水联供系统
CN208418718U (zh) 焙烧炉烧嘴控制装置
CN103791734A (zh) 高效微细雾化减温装置
CN203484065U (zh) 三种气体均匀混合装置
CN105032262B (zh) 一种氨气空气混合器
CN203484064U (zh) 四种气体均匀混合装置
CN204478050U (zh) 矩阵燃烧器
CN220779757U (zh) 钼粉生产用氢气加湿装置
CN204356083U (zh) 钛合金粉末氮化装置
CN213581826U (zh) 一种氢气露点自动控制装置
CN203507840U (zh) 水饱和蒸汽法相对湿度发生装置
CN103706132A (zh) 一种浓缩塔
CN2687596Y (zh) 实时气氛炉的加热硅碳棒预热多孔进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