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6282U -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6282U
CN209576282U CN201920138467.0U CN201920138467U CN209576282U CN 209576282 U CN209576282 U CN 209576282U CN 201920138467 U CN201920138467 U CN 201920138467U CN 209576282 U CN209576282 U CN 209576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leeve
dedusting
desulfurization
plastic tube
tow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384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384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6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6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62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包括塔体和净化装置,塔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塔体内设置有内置空腔,内置空腔内设置有内套管,内置空腔与内套管之间、内套管的顶部与内置空腔之间均预留有供气体通过的通道,内置空腔设置为用于使气体在内置空腔与内套管之间形成螺旋气流的沙克龙形状;所述净化装置只设置在所述塔体内壁与内套管之间或在所述塔体内壁与内套管之间和内套管内同时设置。待处理气体进入塔体后,在所述内置空腔与内套管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螺旋气流;螺旋气流与净化装置喷淋的净化液体充分混合,提高装置的净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火力发电厂和冶金烧结厂主要以煤作为主要燃料进行发电或者将不同成分、不同粒度的矿粉烧结成块,同时向空气中排放含有大量硫化物、粉尘和氮氧化物的气体。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和国家排放标准的提高,如何有效减少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粉尘向空气中的排放势在必行。
授权公告号为CN206881394 U的中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喷淋除尘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在本申请中相对于塔体),在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壳体内腔中部设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若干水平除尘管和喷嘴;气体进入该装置后,气体平稳抬升,气体与喷嘴喷淋的净化液体的不能充分混合,降低了净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用于解决由于待处理气体与喷嘴喷淋液体的不能充分混合,降低了净化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包括塔体和净化装置,所述塔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塔体内设置有内置空腔,在所述内置空腔内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置空腔与内套管之间、内套管的顶部与内置空腔之间均预留有待处理气体通过的通道,内置空腔设置为用于使气体在内置空腔与内套管之间形成螺旋气流的沙克龙形状;所述净化装置只设置在所述塔体内壁与内套管之间或在所述塔体内壁与内套管之间和内套管内同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脱硫除尘一体塔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塔体内设置内置空腔,在内置空腔内设置有内套管;内置空腔为沙克龙形状,待处理气体进入塔体后,在所述内置空腔与内套管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螺旋气流;螺旋气流与净化装置喷淋的净化液体充分混合,提高装置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除尘结构和喷淋结构;沿气流方向,所述除尘结构设置在所述喷淋结构的前方;所述喷淋结构的喷淋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
有益效果:除尘结构设置在喷淋结构的前方而且喷淋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在喷淋过程中喷淋结构对气流产生的推力,抵消气流穿过除尘结构时受到的风阻,有利于气流穿过除尘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结构为分层布置的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层数至少两层以上,每层塑料管采用间隔平行布置;所述喷淋结构包括主管道和连接在所述主管道上的喷头,所述喷头的喷淋方向正对所述除尘结构的塑料管;位于塔体的侧壁与内套管侧壁之间的除尘结构为第一除尘结构,位于内套管上方与塔体的内壁之间的除尘结构为第二除尘结构,位于内套管内的除尘结构为第三除尘结构。
有益效果:塑料管的层数至少两层以上,提高脱硫除尘一体塔的除尘效果;每层塑料管采用间隔平行布置,有利于气流从两塑料管之间的间隔中穿过,减少气流受到的风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尘结构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沿平行所述内套管的轴向布置,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错位。
有益效果:第一除尘结构的塑料管沿内套管的轴向布置,便于塑料管的安装,相邻层之间相互平行且错位,增大气流与塑料管的接触面积,提高脱硫除尘一体塔的除尘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除尘结构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内套管的轴向布置,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使第二除尘结构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与气流方向垂直;塑料管的相邻层之间相互垂直,形成类网状结构,进一步提高脱硫除尘一体塔的除尘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除尘结构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内套管的轴向布置,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使第三除尘结构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与气流方向垂直;塑料管的相邻层之间相互垂直,形成类网状结构,进一步提高脱硫除尘一体塔的除尘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塔体的下部,待处理气体经过所述进气口形成的气流方向与所述内套管的外圆周的切线方向平行,所述气流方向不正对所述内套管。
有益效果:有利于待处理气体进入塔体内后形成螺旋移动气流,减少气流流动过程受到内套管的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内套管在垂直气流方向的横截面相等。
有益效果:使塔体被处理的气体保持动态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的底部通过气体传输管道连接有脱硝筒,所述脱硝筒的远离所述气体传输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在所述脱硝筒内设置有所述净化装置。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脱硝筒,将被处理气体中的氮氧化物脱除,减少氮氧化物向空气中的排放,减少对大气污染。
进一步地,在靠近脱硝筒的出气口位置设置有用于去除雾气的除雾板,所述除雾板的层数至少一层。
有益效果:在靠近脱硝筒的出气口位置设置至少一层除雾板,减少排出气体中的水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硫除尘一体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硫除尘一体塔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硫除尘一体塔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B的剖视图。
其中:1-塔体,2-脱硝筒,3-进气口,4-气体传输管道,51-第一除尘结构,52-第二除尘结构,53-第三除尘结构,6-喷淋结构,7-除雾板,8-内套管,9-脱硫液收集口,10-脱硝液收集口,1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脱硫除尘一体塔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脱硫除尘一体塔,包括塔体1和净化装置,塔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3,在塔体1内设置有内置空腔,在内置空腔内设置有内套管8,内置空腔与内套管8之间、内套管8的顶部与内置空间之间均预留有待处理气体通过的通道,内置空腔设置为用于使气体在内置空腔与内套管8之间形成螺旋气流的沙克龙形状;“沙克龙”形状包括圆柱段和位于圆柱段的一端的圆锥段或圆锥台段,圆柱段与圆锥段或圆锥台段采用圆弧过渡。在塔体1的内置空腔内设置有内套管8,内套管8的轴向与内置空腔的轴向平行;在内置空腔与内套管8的共同作用下使进入塔体1内的待处理气体形成螺旋移动的气流,净化装置设置在塔体1内壁与内套管8之间和内套管8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净化装置还可以只在塔体1内壁与内套管8之间设置。
定义内置空腔的轴向方向为上下方向,进气口3设置在塔体1下部的外圆周侧壁上,待处理气体经过进气口3形成的气流方向与内套管8的外圆周的切线方向平行,气流方向不正对内套管。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3可设置在塔体1外圆周侧壁的其他位置,进气口3的气流方向也可以不沿内套管8的外圆周切线方向,但不能正对内套管8。进气口3与内套管8在垂直气流方向的横截面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3与内套管8在垂直气流方向的横截面也可以不相等。
净化装置包括除尘结构和喷淋结构6;沿气流方向,除尘结构设置在喷淋结构6的前方,喷淋结构6的喷淋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除尘结构为分层布置的塑料管,在其他实施例中除尘结构还可为除尘网、除尘袋,每层塑料管采用间隔平行布置,塑料管的层数在本实施例中为6层,在其他实施例中塑料管的层数还可以为2、3或其他层数。位于塔体1的侧壁与内套管8侧壁之间的除尘结构为第一除尘结构51,位于内套管8上方与塔体1的内壁之间的除尘结构为第二除尘结构52,位于内套管8内的除尘结构为第三除尘结构53。
第一除尘结构51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沿平行内套管8的轴向插接固定在塔体1的底壁上,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错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除尘结构51包括四组除尘结构,如图5所示,以内套管8的轴向为中心,环形阵列布置在塔体1的侧壁与内套管8侧壁之间;沿气流方向,在每组除尘结构的后方均设置有喷淋结构6的喷头,喷头的喷淋方向正对除尘结构的塑料管;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除尘结构包括除尘结构的组数可为1组、2组或其它任一组数;除尘结构为2组或多组时,以内套管8的轴向为中心,环形阵列布置在塔体1的侧壁与内套管8侧壁之间。
第二除尘结构52的塑料管通过固定在内套管8上端的支架进行支撑固定,塑料管的延伸方向沿垂直于内套管8的轴向布置;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在垂直于内套管8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且形成网状;沿气流方向,在每组除尘结构的后方均设置有喷淋结构6的喷头,喷头的喷淋方向正对除尘结构的塑料管。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在垂直于内套管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第三除尘结构53的塑料管通过固定在内套管8上端的支架进行支撑固定,塑料管的延伸方向沿垂直于内套管8的轴向布置;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在垂直于内套管8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且形成网状。沿气流方向,在每组除尘结构的后方均设置有喷淋结构6的喷头,喷头的喷淋方向正对除尘结构的塑料管。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在垂直于内套管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喷淋结构6包括主管道和连接在主管道上的喷头,主管道与外界的脱硫液池或脱硝液池相连通;沿气流方向,喷头设置在除尘结构的后方;喷头通过支架固定在塔体1或内套管8的侧壁上,喷头的喷淋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并正对除尘结构的塑料管;喷头在喷淋液体形成液幕的同时,对气流产生推力,抵消气流穿过除尘结构时受到的风阻。塔体1内壁与内套管8之间和内套管8内的喷淋结构6喷淋的液体为脱硫液,在塔体1底壁与内套管8底壁分别开设有脱硫液收集口9。在其他实施例中,喷淋结构6为选用除尘结构的一层或两层以上的塑料管与主管道连接,在塑料管的背向气流的圆周侧面上开设有喷淋口,实现对液体的喷淋。
脱硫除尘一体塔还包括脱硝筒2,脱硝筒2与内套管8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脱硝筒2与内套管8的气体传输管道4,在脱硝筒2的远离气体传输管道4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1,在脱硝筒2内设置有上述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喷淋结构6和除尘结构,喷淋结构6内喷淋的液体为脱硝液,在脱硝筒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收集脱硝液的脱硝液收集口10;在靠近脱硝筒2的出气口11位置设置有用于去除雾气的除雾板7,除雾板7的层数为两层,在其他实施例中,除雾板7的层数可为一层或多层,还可以不设置除雾板7。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脱硫筒,内套管8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气管,在出气管内设置除雾板7。
使用时,待处理气体经过进气口3进入塔体1内,形成螺旋上升气流,依次穿过塔体1内壁与内套管8之间的除尘结构和喷淋结构6,喷头喷淋脱硫液形成的液幕,从而对气流进行脱硫除尘;喷头的喷淋方向为顺气流方向,对气流产生推力,抵消气流穿过除尘结构时受到的风阻;气流通过内套管8的上端进入内套管8内,经过设置在内套管8内的除尘结构和喷淋结构6,喷头喷淋脱硫液形成的液幕,进一步进行脱硫除尘;气流经过内套管8与脱硝筒2之间的气体传输管道4进入脱硝筒2内;气流经过脱硝筒2内的除尘结构和喷淋结构6喷淋形成的脱硝液幕,进行脱硝除尘后;气流通过设置靠近出气口11位置的除雾板7的除雾作用后直接排向大气中。脱硫液和脱硝液分别通过脱硫液收集口9和脱硝液收集口10收集,处理后分别进入脱硫液池或脱硝液池等待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包括塔体(1)和净化装置,所述塔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体(1)内设置有内置空腔,在所述内置空腔内设置有内套管(8),所述内置空腔与内套管(8)之间、内套管(8)的顶部与内置空腔之间均预留有待处理气体通过的通道,内置空腔设置为用于使气体在内置空腔与内套管之间形成螺旋气流的沙克龙形状;所述净化装置只设置在所述塔体(1)内壁与内套管(8)之间或在所述塔体(1)内壁与内套管(8)之间和内套管(8)内同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除尘结构(5)和喷淋结构(6);沿气流方向,所述除尘结构设置在所述喷淋结构(6)的前方;所述喷淋结构(6)的喷淋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结构(5)为分层布置的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层数至少两层以上,每层塑料管采用间隔平行布置;所述喷淋结构(6)包括主管道和连接在所述主管道上的喷头,所述喷头的喷淋方向正对所述除尘结构的塑料管;位于塔体(1)的侧壁与内套管(8)侧壁之间的除尘结构为第一除尘结构(51),位于内套管(8)上方与塔体(1)的内壁之间的除尘结构为第二除尘结构(52),位于内套管(8)内的除尘结构为第三除尘结构(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结构(51)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沿平行所述内套管(8)的轴向布置,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错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尘结构(52)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内套管(8)的轴向布置,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除尘结构(53)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内套管(8)的轴向布置,相邻层之间的塑料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设置在所述塔体(1)的下部,待处理气体经过所述进气口(3)形成的气流方向与所述内套管(8)的外圆周的切线方向平行,所述气流方向不正对所述内套管(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与内套管(8)在垂直气流方向的横截面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底部通过气体传输管道(4)连接有脱硝筒(2),所述脱硝筒(2)的远离所述气体传输管道(4)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1),在所述脱硝筒(2)内设置有所述净化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脱硫除尘一体塔,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脱硝筒(2)的出气口(11)位置设置有用于去除雾气的除雾板(7),所述除雾板(7)的层数至少一层。
CN201920138467.0U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76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8467.0U CN209576282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8467.0U CN209576282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6282U true CN209576282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8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3846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76282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62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1121A (zh) * 2022-03-03 2022-05-13 湖北中颐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煅烧炉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1121A (zh) * 2022-03-03 2022-05-13 湖北中颐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煅烧炉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35276U (zh) 一种带旋流进口的袋式除尘装置
CN209576282U (zh) 一种脱硫除尘一体塔
CN106492575A (zh) 一种高效中央除尘系统
CN205627448U (zh) 逆流式洗涤除尘设备
CN201375870Y (zh) 环保烟气净化收尘器
CN208541953U (zh) 湿式喷淋除尘器
CN209005454U (zh) 一种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处理高粉尘气体的装置
KR20200110840A (ko) 외벽 부착형 공기청정기
CN210699334U (zh) 一种矿山雾化除尘装置
CN205084534U (zh) 小型三级除雾器
CN109395519B (zh) 车载移动式城市空气净化装置
CN108187420B (zh) 工业粉尘循环过滤系统
CN106862220A (zh) 一种爆炸性场所粉体投料口压气低压水射流吸尘除尘装置
CN205886488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01519623U (zh) 一体化消烟除尘车的旋风除尘装置
CN109224694A (zh) 处理高粉尘气体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及其应用结构
CN213790508U (zh) 一种高效清灰分布器袋笼
CN107796033A (zh) 一种防止风机内部污染的抽油烟机
CN210356515U (zh) 一种串联式水泥除尘装置
CN107019977A (zh) 除尘机组
CN207342410U (zh) 一种简易喷淋除尘装置
CN207755924U (zh) 一种管桩用机制砂用除尘装置
CN206890711U (zh) 一种安装于楼宇顶层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15388417U (zh) 一种旋流式雾化喷嘴湿式集尘器
CN20745116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活性焦出料扬尘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