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4966U - 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4966U
CN209574966U CN201821581358.8U CN201821581358U CN209574966U CN 209574966 U CN209574966 U CN 209574966U CN 201821581358 U CN201821581358 U CN 201821581358U CN 209574966 U CN209574966 U CN 209574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titanium cage
titanium
self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13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涛
王鹏
薛骋
周晓吉
陈加成
黄栋
辛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5813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4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4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49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包括圆柱型筒状钛笼以及与骨质连接的若干固定部,钛笼的顶部、底部以及两侧均设有梯形凹槽,固定部设为弧面板状结构,其一端设有与钛笼相卡接的卡合部,另一端设有V型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翼形插接部,在固定部的底部还设有通孔;若干固定部的底部分别位于四个梯形凹槽内并卡接在钛笼上,其顶部插接在骨质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骨质实现插接方式的固定部以及设置对称式的带有梯形凹槽的钛笼,不但减少了钛笼在使用过程出现的移位、下沉和倾斜问题,还避免了传统钛笼加钢板螺钉方案对食道的压迫,减少了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和食道损伤的并发症,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背景技术
颈椎椎体次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即在颈椎的椎体上切开一个矩形空腔进行神经减压,而后将碎骨填入圆柱形的钛笼并置入空腔,从而起到支撑作用,重建颈椎的稳定性。为了防止钛笼移动,现有技术均会在钛笼上下两端设置毛刺状的金属凸起插入相邻椎体的骨质内,并在钛笼上下椎体骨内置入钢板和螺钉固定,以提高钛笼稳定性。但毛刺状的金属凸起常常会切割较软的骨质,且钛笼与固定的钢板和螺钉不是一个连接整体,常常造成钛笼下沉,松动,倾斜等情况,导致手术失败,严重者松动移位的钛笼可以压迫脊髓造成瘫痪。其次,固定的钢板和螺钉放置在钛笼前方,高于椎体的平面,与食道紧紧相邻,常造成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和食道损伤等手术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稳定、零切迹的颈椎钛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稳定型钛笼,包括圆柱型筒状钛笼以及与骨质连接的若干固定部,所述钛笼的顶部、底部以及两侧均设有梯形凹槽,所述固定部设为弧面板状结构,其一端设有与钛笼相卡接的卡合部,另一端设有V型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翼形插接部,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还设有通孔;若干所述固定部的底部分别位于四个梯形凹槽内并卡接在钛笼上,其顶部插接在骨质中。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的卡合部与钛笼上的网孔适配;所述卡合部设为向一侧弯曲并沿固定部一端延伸设置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卡合部的弯曲方向与固定部的弯曲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的插接部均呈对称式设置为向内侧凹陷的扁平型板状结构,所述插接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且位于内侧位置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固定部上且与插接部相对的一面均设为内凹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上端且与固定部的连接处靠近固定部的端部位置,所述插接部的下端即自由端向下并向外延伸,且位于固定部上的通孔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顶部与插接部的顶部之间的部分设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V型凹槽位于顶部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钛笼上的凹槽均设置在其底部、顶部和两侧部的中间位置,并呈对称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设置了将钛笼固定在椎体骨质中的固定部,且固定部通过插接的方式与骨质相互连接,简化了传统手术方案中置入钢板和拧入螺钉固定的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
(2)在钛笼上、下、左、右均设置了对称的四个梯形凹槽,使得固定部和钛笼的直接连接,固定更加紧密,且受力均匀,避免钛笼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下沉、移位和倾斜的问题。
(3)取消了钛笼前方的钢板和螺钉固定装置,整个钛笼与椎体骨质平齐,不压迫食道,避免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食道损伤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稳式钛笼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自稳式钛笼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2,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包括圆柱型筒状钛笼1以及与骨质连接的若干固定部2,钛笼1的顶部、底部以及两侧均设有梯形凹槽101,固定部2设为弧面板状结构,其一端设有与钛笼1相卡接的卡合部201,另一端设有V型凹槽202,两侧分别设有翼形插接部203,在固定部2的底部还设有通孔204;若干固定部2的底部分别位于四个梯形凹槽101内并卡接在钛笼1上,其顶部插接在骨质中。
在具体实施时,在进行骨科手术的过程中,先在椎体上切出矩形凹槽,并将切下的骨质修为碎骨,而后将碎骨填塞入本实用新型中的钛笼1,竖直放置在矩形凹槽的位置中,接着利用固定部2的卡合部201卡接在钛笼1上,并将固定部2的顶部插接在骨质中,进而实现钛笼1内部的碎骨长入上、下两端的骨组织中,最终达到骨性融合的目的;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在钛笼1的侧部和两个端部位置均设置了固定部2,使得和周围骨质的固定更加牢固。
固定部2上的卡合部201与钛笼1上的网孔102适配;卡合部201设为向一侧弯曲并沿固定部2一端延伸设置的弧形结构,且卡合部201的弯曲方向与固定部2的弯曲方向一致。
在具体使用时,将固定部2上的卡合部201卡在钛笼1上的网孔102上,起到连接的作用,操作较为简单,且能简化传统手术中置入钢板和螺钉的步骤。
固定部2上的插接部203均设为对称式向内侧弯曲的扁平型板状结构,插接部203与固定部2的连接处且位于内侧位置设有弧形凹槽205;固定部2上且与插接部203相对的一面均设为内凹型结构。
将插接部203设置为内弯曲的形状,使得在将固定部2插接到骨质中时,减少阻力;在固定部2的侧部且与插接部203对应的位置设置了弧形凹槽205和内凹型结构,使得在将固定部2的顶部插接到骨质中时,利用弧形凹槽205更好地卡接在骨质上,防止二者相对移动。
插接部203上端且与固定部2的连接处靠近固定部2的端部位置,插接部203的下端即自由端向下并向外延伸,且位于固定部2上通孔204的上方。
固定部2且位于其顶部和插接部203顶部之间的部分设为梯形结构,V型凹槽202位于顶部的中间位置。便于实现与骨质的进一步卡接。
钛笼1上的凹槽101均设置在其底部、顶部和两侧部的中间位置,并呈对称式设置。
按照相互对称的方式设置,使得钛笼1在使用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受力均匀的状态,防止出现下沉、倾斜和移位,避免钛笼松动压迫神经或二次手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包括圆柱型筒状钛笼以及与骨质连接的若干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笼的顶部、底部以及两侧均设有梯形凹槽,所述固定部设为弧面板状结构,其一端设有与钛笼相卡接的卡合部,另一端设有V型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翼形插接部,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还设有通孔;若干所述固定部的底部分别位于四个梯形凹槽内并卡接在钛笼上,其顶部插接在骨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卡合部与钛笼上的网孔适配;所述卡合部设为向一侧弯曲并沿固定部一端延伸设置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卡合部的弯曲方向与固定部的弯曲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插接部均呈对称式设置为向内侧凹陷的扁平型板状结构,所述插接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且位于内侧位置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固定部上且与插接部相对的一面均设为内凹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上端且与固定部的连接处靠近固定部的端部位置,所述插接部的下端即自由端向下并向外延伸,且位于固定部上的通孔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顶部与插接部的顶部之间的部分设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V型凹槽位于顶部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笼上的凹槽均设置在其底部、顶部和两侧部的中间位置,并呈对称式设置。
CN201821581358.8U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74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1358.8U CN209574966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1358.8U CN209574966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4966U true CN209574966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3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135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74966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4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0992B2 (en) Distractable body augmenter capable of being planted through a pedicle for vertebral body reconstruction
CN102860888B (zh) 一体化腰椎椎间钛板融合器
CN103610523A (zh)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CN203662946U (zh)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CN201108492Y (zh) 一种寰枢椎椎间关节融合器
CN105796215A (zh) 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
CN209574966U (zh) 一种零切迹自稳式颈椎钛笼
CN213190012U (zh) 颈椎前路微型固定板及固定系统
CN204655198U (zh) 一种人工枢椎
CN104758095B (zh) 一种斜向椎间融合器
CN201085669Y (zh) 螺母可调整型椎间融合器
CN204410945U (zh) 改进的颈前路颅颈固定装置
CN108261272B (zh) 一种防止脊髓神经压迫的人工椎管
CN208573808U (zh) 一种用于椎板成形术的钛板
AU2004100977A4 (en) Distractable body augmenter capable of being planted through a pedicle for vertebral body reconstruction
CN204708956U (zh) 颈椎前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装置
CN105147376B (zh) 一种颈2‑3前路复位钢板系统
CN216060888U (zh)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CN220002024U (zh) 一种用于微创的可伸缩式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及其配套器械
CN216652565U (zh) 一种3d打印一体成型自锁式人工椎体
CN217645314U (zh) 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
CN209499986U (zh) 一种融合器
CN217014182U (zh) 一种颈椎后路开门板
CN212346826U (zh) 一种颈椎后路关节突间解剖型融合器
CN215458532U (zh) 椎体横联器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