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9162U -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9162U
CN209569162U CN201821853583.2U CN201821853583U CN209569162U CN 209569162 U CN209569162 U CN 209569162U CN 201821853583 U CN201821853583 U CN 201821853583U CN 209569162 U CN209569162 U CN 209569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lief
dashpot
drain pan
shel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35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梅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ity Plum Blossom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ity Plum Blosso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ity Plum Blossom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ity Plum Blossom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35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9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9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9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包括壳体、缓冲槽、轴孔、油封槽、壳体进油孔、第一泄油槽、第二泄油槽、泄压槽,壳体呈中空结构,形成空腔,空腔呈圆柱状结构,缓冲槽设置于空腔顶端,缓冲槽呈圆环状,轴孔设置于缓冲槽顶端,油封槽设置于轴孔顶端;壳体进油孔设置于壳体顶端一侧,壳体进油孔一端与轴孔侧壁垂直贯通连接;第一泄油槽沿壳体进油孔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于轴孔内侧壁一侧,第二泄油槽垂直于壳体进油孔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于轴孔内侧壁另一侧,泄压槽设置于空腔内顶壁一侧,泄压槽一端贯通缓冲槽。本实用新型该良进油方式,减小有对油封处的冲击力,通畅油通路,进油速度快,进油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汽车真空泵的作用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真空为驾驶员在踩刹车时提供一定的助力,踩刹车时比较轻便。
真空泵原理是利用叶轮配合叶片在真空泵腔体内高速旋转,同时,配合着油在腔体内的润滑与密封作用,储气罐内的气体通过气管抽送至真空泵腔体内,空气通过叶片的旋转压缩作用后经排气孔排除,完成一次排气过程。气体连续供给到真空泵腔体内,真空泵连续完成排气过程使储气罐中形成真空。
现市场上有多种形式的真空泵,在真空泵工作原理中,使油能顺畅进入腔体内成为真空泵抽气的重要前提,其各类真空泵产品进油结构具有如下技术缺陷:真空泵进油时,一部分有通过壳体进油孔进入轴内时,一部分油通过轴侧壁继而轴孔侧壁析出,这部分油无法直接顺畅流入腔体内而在此处积压,导致此处油压过大,向油封一侧挤压,导致油封密封性降低,且此种方式进油的油通路不畅,进油量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包括壳体、缓冲槽、轴孔、油封槽、壳体进油孔、第一泄油槽、第二泄油槽、泄压槽,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空腔设置于壳体底侧,所述缓冲槽设置于空腔顶端,所述缓冲槽呈圆环状,所述轴孔设置于缓冲槽顶端,所述油封槽设置于轴孔顶端,所述缓冲槽、轴孔、油封槽沿同轴心线轴方向贯通设置,呈中空结构;所述壳体进油孔设置于壳体顶端一侧,所述壳体进油孔一端与轴孔侧壁垂直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泄油槽呈半圆柱形状,所述第一泄油槽沿壳体进油孔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于轴孔内侧壁一侧,所述第一泄油槽一端贯通缓冲槽,另一端贯通油封槽;所述第二泄油槽呈半圆柱形状,所述第二泄油槽垂直于壳体进油孔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于轴孔内侧壁另一侧,所述第二泄油槽一端贯通缓冲槽,另一端贯通油封槽;所述泄压槽呈半圆柱形状,所述泄压槽设置于空腔内顶壁一侧,所述泄压槽一端贯通缓冲槽。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与所述轴孔呈偏心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内径略大于轴孔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油封槽内径略大于轴孔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进油孔呈前窄后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泄油槽的半圆柱半径略小于第一泄油槽的半圆柱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槽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进油孔轴线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空腔轴心线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将轴套上轴瓦并穿与轴孔内,将油封卡入油封槽内,轴上端通过油封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轴开始高速旋转,当轴一侧的孔对准壳体进油孔时,油自壳体进油孔流入轴内;当轴一侧的孔经旋转作用偏移壳体进油孔时,油填充于轴孔侧壁与轴侧壁之间的空隙内,此部分油因重力作用经第二泄油槽向缓冲槽析出,同时因腔体内转子、叶片高速旋转产生的负压作用,使此部分油经第二泄油槽加速向缓冲槽析出,避免空隙内的油因积压作用而对油封产生持续的冲击作用;析出至缓冲槽内的油迅速充斥满缓冲槽后继续向泄压槽内析出,最终油通过泄压槽全部析出至空腔内,接着跟随着空腔内转子、叶片的旋转作用重盈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轴孔侧设置第二泄油槽,配合腔体内泄压槽共同作用,使得空腔内进油时,轴孔壁与轴壁间油可迅速通过第二泄油槽、泄压槽析出至空腔内,减小有对油封处的冲击力,通畅油通路,加大进油速度,且减小油封处压力,保持油封密封性能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中泄压槽设置位置唯一,既保证了油能进入空腔内有效的进油位置,同时也避免叶片因旋转时与泄压槽平行而导致叶片磕绊、损坏,进油效率高,且系统使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视图。
附图说明:壳体1、空腔1-1、缓冲槽2、轴孔3、油封槽4、壳体进油孔5、第一泄油槽6、第二泄油槽7、泄压槽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焊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包括壳体1、缓冲槽2、轴孔3、油封槽4、壳体进油孔5、第一泄油槽6、第二泄油槽7、泄压槽8,所述壳体1呈中空结构,形成空腔1-1,所述空腔1-1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空腔1-1设置于壳体1底侧,所述缓冲槽2设置于空腔1-1顶端,所述缓冲槽2呈圆环状,所述轴孔3设置于缓冲槽2顶端,所述油封槽4设置于轴孔3顶端,所述缓冲槽2、轴孔3、油封槽4沿同轴心线轴方向贯通设置,呈中空结构;所述壳体进油孔5设置于壳体1顶端一侧,所述壳体进油孔5一端与轴孔3侧壁垂直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泄油槽7呈半圆柱形状,所述第一泄油槽6沿壳体进油孔5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于轴孔3内侧壁一侧,所述第一泄油槽6一端贯通缓冲槽2,另一端贯通油封槽4;所述第二泄油槽7呈半圆柱形状,所述第二泄油槽7垂直于壳体进油孔5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于轴孔3内侧壁另一侧,所述第二泄油槽7一端贯通缓冲槽2,另一端贯通油封槽4;所述泄压槽8呈半圆柱形状,所述泄压槽8设置于空腔1-1内顶壁一侧,所述泄压槽8一端贯通缓冲槽2。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1-1与所述轴孔3呈偏心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2内径略大于轴孔3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油封槽4内径略大于轴孔3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进油孔5呈前窄后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泄油槽6的半圆柱半径略小于第一泄油槽7的半圆柱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槽8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进油孔5轴线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空腔1-1轴心线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将轴套上轴瓦并穿于轴孔3内,将油封卡入油封槽4内,轴上端通过油封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轴开始高速旋转,当轴一侧的孔对准壳体进油孔5时,油自壳体进油孔5流入轴内;当轴一侧的孔经旋转作用偏移壳体进油孔5时,油填充于轴孔3侧壁与轴侧壁之间的空隙内,此部分油因重力作用经第二泄油槽7向缓冲槽2析出,同时因腔体1-1内叶轮、叶片高速旋转产生的负压作用,使此部分油经第二泄油槽7加速向缓冲槽2析出,避免了空隙内的油因积压作用而对油封产生持续的冲击作用;析出至缓冲槽2内的油迅速充斥满缓冲槽2后继续向泄压槽8内析出,最终油通过泄压槽8全部析出至空腔1-1内,接着跟随着空腔1-1内转子、叶片的旋转作用重盈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轴孔侧设置第二泄油槽,配合腔体内泄压槽共同作用,使得空腔内进油时,轴孔壁与轴壁间油可迅速通过第二泄油槽、泄压槽析出至空腔内,减小有对油封处的冲击力,通畅油通路,加大进油速度,且减小油封处压力,保持油封密封性能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中泄压槽设置位置唯一,既保证了油能进入空腔内有效的进油位置,同时也避免叶片因旋转时与泄压槽平行而导致叶片磕绊、损坏,进油效率高,且系统使用稳定。

Claims (7)

1.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缓冲槽、轴孔、油封槽、壳体进油孔、第一泄油槽、第二泄油槽、泄压槽,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空腔设置于壳体底侧,所述缓冲槽设置于空腔顶端,所述缓冲槽呈圆环状,所述轴孔设置于缓冲槽顶端,所述油封槽设置于轴孔顶端,所述缓冲槽、轴孔、油封槽沿同轴心线轴方向贯通设置,呈中空结构;所述壳体进油孔设置于壳体顶端一侧,所述壳体进油孔一端与轴孔侧壁垂直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泄油槽呈半圆柱形状,所述第一泄油槽沿壳体进油孔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于轴孔内侧壁一侧,所述第一泄油槽一端贯通缓冲槽,另一端贯通油封槽;所述第二泄油槽呈半圆柱形状,所述第二泄油槽垂直于壳体进油孔轴线方向竖直设置于轴孔内侧壁另一侧,所述第二泄油槽一端贯通缓冲槽,另一端贯通油封槽;所述泄压槽呈半圆柱形状,所述泄压槽设置于空腔内顶壁一侧,所述泄压槽一端贯通缓冲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与所述轴孔呈偏心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内径略大于轴孔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槽内径略大于轴孔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进油孔呈前窄后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油槽的半圆柱半径略小于第一泄油槽的半圆柱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槽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进油孔轴线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空腔轴心线方向。
CN201821853583.2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Active CN209569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3583.2U CN209569162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3583.2U CN209569162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9162U true CN209569162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3583.2U Active CN209569162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9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283A (zh) * 2018-11-12 2019-03-01 江苏梅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283A (zh) * 2018-11-12 2019-03-01 江苏梅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7678B (zh) 外转子旋转式压缩机
CN209569162U (zh)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CN201368025Y (zh) 螺杆真空泵的改进结构
CN109404283A (zh) 一种真空泵油封内侧泄压结构
CN204402923U (zh) 一种低噪音液环真空泵
CN206206177U (zh) 一种转缸活塞压缩机泵体及采用其的压缩机
CN103732923B (zh) 摇杆式活塞泵
CN107100836A (zh) 一种一体式叶轮增压三螺杆泵
CN203867830U (zh) 新型闭路循环真空机组
CN209637984U (zh) 一种单螺杆泵
CN209083553U (zh) 喷水式螺杆压缩机
CN208996959U (zh)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CN201771767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1748135U (zh) 新型外转子驱动机油泵
CN203035267U (zh) 具有轴向承载力的叶片式气动马达
CN201391453Y (zh) 滚柱真空泵
CN201318283Y (zh) 一种单螺杆泵
CN212838602U (zh) 水泵注水结构
CN211598948U (zh) 制冷压缩机用曲轴
CN205578151U (zh) 一种涡轮式电动汽油泵
CN204386892U (zh) 立式动悬浮泵
CN106286281B (zh) 一种螺杆式潜水泵
CN218479893U (zh) 一种曲轴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4804949U (zh) 涡轮增压器
CN204941945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