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7307U -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 Google Patents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7307U
CN209567307U CN201822006140.6U CN201822006140U CN209567307U CN 209567307 U CN209567307 U CN 209567307U CN 201822006140 U CN201822006140 U CN 201822006140U CN 209567307 U CN209567307 U CN 209567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head
hole
movable straw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61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剑飞
任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eyu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hy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hy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hy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61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7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7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73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属于液态食品用包装袋制作技术。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一侧凸设有袋头,袋头内贯穿设有用于连通袋体内的袋腔和外界的连接通孔,其特征在于:连接通孔内设有纵向长度大于其的活动饮管,活动饮管在袋头封口时纵向一端插入袋腔内等。本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的优点在于:多态定位组件与封堵头的结合还能使当饮料袋内还存有未饮用完的饮料时,对饮料袋实现多次密封保存;吸孔的设置用于将袋腔内饮料吸入活动饮管。

Description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态食品用包装袋制作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背景技术
目前饮料的软包装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将饮管独立包装并附设在软包装袋的外侧,同时在软包装袋上开设供饮管插入的插孔并用厚度小于软包装袋厚度的薄膜密封在该插孔上,饮用时,需用饮管刺破该软包装袋上的插孔中的薄膜的饮用方式;第二种是饮管热融密封在软包装袋上用螺纹盖封口的方式,饮用时旋开盖通过饮管饮用;第三种是饮管热熔在软包装袋上,然后又将饮管包裹起来密封,饮用时撕开包裹的密封露出饮管进行饮用。第一种由于袋和饮管分开,饮管的卫生质量得不到保障,不便于自动贩卖机的操作;第二种饮管与螺旋盖的结构较为复杂,饮管及盖制造成本较高,旋盖封口的动作较为复杂,不便于自动贩卖机的操作;第三种撕开包裹的密封后,无法再进行密封,只能一次饮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解决了在保证饮管在运输、存储中的卫生质量的同时对撕开封口后的饮料袋内未饮用完的饮料进行再次密封保存的问题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一侧凸设有袋头,袋头内贯穿设有用于连通袋体内的袋腔和外界的连接通孔,其特征在于:连接通孔内设有纵向长度大于其的活动饮管,活动饮管在袋头封口时纵向一端插入袋腔内、另一端设于连接通孔内,活动饮管和连接通孔之间设有供活动饮管在袋头封口、活动饮管被拔出饮用和饮用后再密封这三种不同状态时分别进行定位的多态定位组件,活动饮管上的邻近袋腔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连接通孔、以防止位于袋腔内的饮料通过连接通孔和/或活动饮管洒出的封堵头,活动饮管上靠近封堵头的一部周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吸孔。活动饮管设于连接通孔内的结构保证了本饮料袋在灌装、封口后,隔绝了活动饮管与外界的联系,从而提高了活动饮管的卫生质量,另外,多态定位组件的设置不仅保证了在本饮料袋在灌装、封口后,位于其内的活动饮管位置固定,不会出现在运输、存储时发生活动饮管脱离连接通孔的现象,而且在饮用时由于活动饮管相对固定于袋头上,无需让饮用者一手拿住活动饮管、另一手拿住袋体,方便了饮用者,进一步地,多态定位组件与封堵头的结合还能使当饮料袋内还存有未饮用完的饮料时,对饮料袋实现多次密封保存;吸孔的设置用于将袋腔内饮料吸入活动饮管。
优选地,多态定位组件包括一个凸设于连接通孔内的第一定位凸头、一个设于活动饮管外侧上的用于袋头封口时使活动饮管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定位在连接通孔内的且与第一定位凸头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一个设于活动饮管外侧上的用于活动饮管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被拔出饮用时与第一定位凸头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和一个设于活动饮管外侧上的用于与活动饮管连接的封堵头封堵连接通孔时与第一定位凸头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和第三定位凹槽沿活动饮管的纵向方向依次顺序设置。通过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和第三定位凹槽分别与第一定位凸头的卡接配合实现上述的三种不同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地,活动饮管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与连接通孔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相适配。使活动饮管在连接通孔内无论滑动或静止时,其结合面是具有水密性的,同时提高了活动饮管与连接通孔配合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连接通孔与多态定位组件之间设有熔接在连接通孔内侧的固定管,多态定位组件包括一个凸设于固定管内的第一定位凸头、一个设于活动饮管外侧上的用于袋头封口时使活动饮管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定位在固定管内的且与第一定位凸头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一个设于活动饮管外侧上的用于活动饮管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被拔出饮用时与第一定位凸头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和一个设于活动饮管外侧上的用于与活动饮管连接的封堵头封堵连接通孔时与第一定位凸头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和第三定位凹槽沿活动饮管的纵向方向依次顺序设置。固定管的设置防止了因活动饮管与连接通孔的配合造成的对袋体的损害,增强了本饮料袋使用的寿命。
优选地,活动饮管与固定管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相适配。使活动饮管在固定管内无论滑动或静止时,其结合面是具有水密性的,同时提高了活动饮管与固定管配合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连接通孔包括与袋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分孔和与外界连通的且第二连接分孔,第一连接分孔和第二连接分孔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分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分孔的横截面积;袋头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个呈对应设置的撕口;袋体和袋头连为一体;吸孔的个数为2至4个,呈间隔均匀设置,且所有吸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连接分孔的设置便于饮用者使用时拔出活动饮管,一对呈对应设置的撕口的设置方便了饮用者撕裂封口,吸孔的位置设置提高了灌装效率和饮用时易吸收饮料的作用。
优选地,活动饮管外侧的上设有便于手指扣人的扣取凹槽,扣取凹槽与第一定位凹槽上靠近第二连接分孔侧相邻,两个撕口的中心线位于扣取凹槽上的槽口内。便于饮用时活动饮管的拔出。
优选地,封堵头远离袋头一端径向向外凸设有圈形抵靠台,圈形抵靠台在饮料饮用后再密封时抵靠在袋体内侧上的靠近于第一连接分孔端口的周向外侧的部位上。圈形抵靠台的设置不仅方便了在再次密封时的快速定位,也是为了在拔出活动饮管进行再封口时防止用力过度将活动饮管完全拔出,同时增强了封堵性能。
优选地,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第三定位凹槽大小、形状相同、底部都为弧形结构,第一定位凸头分别与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第三定位凹槽的大小、形状相适配。便于饮用者在使用活动饮管时在保证在上述的三种状态时能固定在袋头上的同时有操作省力、减少对袋头损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的优点在于:活动饮管设于连接通孔内的结构保证了本饮料袋在灌装、封口后,隔绝了活动饮管与外界的联系,从而提高了活动饮管的卫生质量;另外,多态定位组件的设置不仅保证了在本饮料袋在灌装、封口后,位于其内的活动饮管位置固定,不会出现在运输、存储时发生活动饮管脱离连接通孔的现象,而且在饮用时由于活动饮管相对固定于袋头上,无需让饮用者一手拿住活动饮管、另一手拿住袋体,方便了饮用者;多态定位组件与封堵头的结合还能使当饮料袋内还存有未饮用完的饮料时,对饮料袋实现多次密封保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未封口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未封口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管和活动饮管相配合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完成灌装、封口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完成灌装、封口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6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撕开后饮用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7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撕开后饮用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8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饮用后再密封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9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饮用后再密封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袋体101、袋头102、袋腔103、连接通孔104、第一连接分孔104a、第二连接分孔104b、活动饮管105、封堵头106、吸孔107、第一定位凸头108、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第三定位凹槽112、扣取凹槽113、固定管114、撕口115、圈形抵靠台1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9所示,本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包括袋体101,袋体101的一侧凸设有袋头102,袋头102内贯穿设有用于连通袋体101内的袋腔103和外界的连接通孔104,其特征在于:连接通孔104内设有纵向长度大于其的活动饮管105,活动饮管105在袋头102封口时纵向一端插入袋腔103内、另一端设于连接通孔104内,活动饮管105和连接通孔104之间设有供活动饮管105在袋头102封口、活动饮管105被拔出饮用和饮用后再密封这三种不同状态时分别进行定位的多态定位组件,活动饮管105上的邻近袋腔103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连接通孔104、以防止位于袋腔103内的饮料通过连接通孔104和/或活动饮管105洒出的封堵头106,活动饮管105上靠近封堵头106的一部周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吸孔107,活动饮管105设于连接通孔104内的结构保证了本饮料袋在灌装、封口后,隔绝了活动饮管105与外界的联系,从而提高了活动饮管105的卫生质量,另外,多态定位组件的设置不仅保证了在本饮料袋在灌装、封口后,位于其内的活动饮管105位置固定,不会出现在运输、存储时发生活动饮管105脱离连接通孔104的现象,而且在饮用时由于活动饮管105相对固定于袋头102上,无需让饮用者一手拿住活动饮管105、另一手拿住袋体101,方便了饮用者,进一步地,多态定位组件与封堵头106的结合还能使当饮料袋内还存有未饮用完的饮料时,对饮料袋实现多次密封保存;吸孔107的设置用于将袋腔103内饮料吸入活动饮管105。
具体地,这里的多态定位组件包括一个凸设于连接通孔104内的第一定位凸头108、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袋头102封口时使活动饮管105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定位在连接通孔104内的且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110、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活动饮管105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被拔出饮用时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111和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与活动饮管105连接的封堵头106封堵连接通孔104时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凹槽112,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和第三定位凹槽112沿活动饮管105的纵向方向依次顺序设置,通过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和第三定位凹槽112分别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的卡接配合实现上述的三种不同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这里的活动饮管105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与连接通孔104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相适配,使活动饮管105在连接通孔104内无论滑动或静止时,其结合面是具有水密性的,同时提高了活动饮管105与连接通孔104配合时的稳定性;这里的连接通孔104包括与袋腔103连通的第一连接分孔104a和与外界连通的且第二连接分孔104b,第一连接分孔104a和第二连接分孔104b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分孔104b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分孔104a的横截面积,袋头102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个呈对应设置的撕口115,袋体101和袋头102连为一体,吸孔107的个数为2至4个,呈间隔均匀设置,且所有吸孔10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连接分孔104b的设置便于饮用者使用时拔出活动饮管105,一对呈对应设置的撕口115的设置方便了饮用者撕裂封口,吸孔107的位置设置提高了灌装效率和饮用时易吸收饮料的作用。
进一步地,这里的活动饮管105外侧的上设有便于手指扣人的扣取凹槽113,扣取凹槽113与第一定位凹槽110上靠近第二连接分孔104b侧相邻,两个撕口115的中心线位于扣取凹槽113上的槽口内,便于饮用时活动饮管105的拔出;这里的封堵头106远离袋头102一端径向向外凸设有圈形抵靠台116,圈形抵靠台116在饮料饮用后再密封时抵靠在袋体101内侧上的靠近于第一连接分孔104a端口的周向外侧的部位上,圈形抵靠台116的设置不仅方便了在再次密封时的快速定位,也是为了在拔出活动饮管进行再封口时防止用力过度将活动饮管完全拔出,同时增强了封堵性能;这里的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第三定位凹槽112大小、形状相同、底部都为弧形结构,第一定位凸头108分别与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第三定位凹槽112的大小、形状相适配,便于饮用者在使用活动饮管105时在保证在上述的三种状态时能固定在袋头102上的同时有操作省力、减少对袋头102损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连接通孔104与多态定位组件之间设有熔接在连接通孔104内侧的固定管114,多态定位组件包括一个凸设于固定管114内的第一定位凸头108、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袋头102封口时使活动饮管105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定位在固定管114内的且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110、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活动饮管105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被拔出饮用时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111和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与活动饮管105连接的封堵头106封堵连接通孔104时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凹槽112,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和第三定位凹槽112沿活动饮管105的纵向方向依次顺序设置,固定管114的设置防止了因活动饮管105与连接通孔104的配合造成的对袋体101的损害,增强了本饮料袋使用的寿命,优选地,第一定位凸头108设置在固定管114上的相邻于外界的一端的内侧,增加了活动饮管105拔出袋头102的长度,方便了饮用者的使用,同时便于加工;这里的活动饮管105与固定管114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相适配,使活动饮管105在固定管114内无论滑动或静止时,其结合面是具有水密性的,同时提高了活动饮管105与固定管114配合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2的饮料袋制作原理:袋体101和袋头102的材质都为食品级的塑料膜,连为一体的袋体101和袋头102是由两个大小、形状、内部结构相同的部件通过热融合而粘合在一起,热封时首先将由固定管114与活动饮管105组成的组件放置在袋头102内的连接通孔104内;袋头102的长度覆盖活动饮管105、其长度满足热封口的需求,在热封制袋时,沿袋体101和袋头102的轮廓熔融热封,形成袋腔103和连接通孔104,活动饮管105插于袋腔103和连接通孔104中,热封制袋时固定管114与饮料袋熔融密封为一体,活动饮管105可在固定管114内上下滑动,热封制袋时活动饮管115的一端紧靠在连接通孔104内,但不能热熔粘连,热封制袋时袋头102的两侧也被封好,此时活动饮管115的顶端和连接通孔104的封口处之间留有一部分空间,以便饮用时活动饮管115的拔出,这样的结构设计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饮料灌装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适用于自动现场制作贩卖机上使用。
工作原理:灌装和封口的原理为:灌装阀从袋头102上的连接通孔104伸入到活动饮管105内通过深入袋腔103内的吸孔107将饮料充填到饮料袋的袋腔103内,灌装完毕抽出灌装阀,用热封头将袋头102上的连接通孔104位于外界一端全部熔融热封,进一步的是将连接通孔104中的第二连接分孔104b进行熔融热封,但需注意,热封时不能熔融到活动饮管105;撕开后拔管饮用的原理为:沿袋头102两侧的撕口11完全撕开,用手指扣住活动饮管105上的扣取凹槽113处向上拔出一节饮管,露出的饮管长度须完全满足于使用者饮用;未饮用完再封口的原理为:当需要暂停饮用时,再拔出活动饮管105至最高处,活动饮管105的下端的吸孔107和封堵头106进入连接通孔104,进一步地,封堵头106下端设于圈形抵靠台116,当活动饮管105拔至最高处时,圈形抵靠台116抵靠在连接通孔104的下端从而被限位,从而实现了饮料袋再次被封口;如需恢复饮用时,将活动饮管105向下按下一节使活动饮管105的下端的吸孔107和封堵头106伸入袋腔103内,即可恢复饮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袋体101、袋头102、袋腔103、连接通孔104、第一连接分孔104a、第二连接分孔104b、活动饮管105、封堵头106、吸孔107、第一定位凸头108、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第三定位凹槽112、扣取凹槽113、固定管114、撕口115、圈形抵靠台1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包括袋体(101),所述的袋体(101)的一侧凸设有袋头(102),所述的袋头(102)内贯穿设有用于连通袋体(101)内的袋腔(103)和外界的连接通孔(10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通孔(104)内设有纵向长度大于其的活动饮管(105),所述的活动饮管(105)在袋头(102)封口时纵向一端插入袋腔(103)内、另一端设于连接通孔(104)内,所述的活动饮管(105)和连接通孔(104)之间设有供活动饮管(105)在袋头(102)封口、活动饮管(105)被拔出饮用和饮用后再密封这三种不同状态时分别进行定位的多态定位组件,所述的活动饮管(105)上的邻近袋腔(103)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连接通孔(104)、以防止位于袋腔(103)内的饮料通过连接通孔(104)和/或活动饮管(105)洒出的封堵头(106),所述的活动饮管(105)上靠近封堵头(106)的一部周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吸孔(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态定位组件包括一个凸设于连接通孔(104)内的第一定位凸头(108)、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袋头(102)封口时使活动饮管(105)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定位在连接通孔(104)内的且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110)、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活动饮管(105)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被拔出饮用时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111)和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与活动饮管(105)连接的封堵头(106)封堵连接通孔(104)时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凹槽(112),所述的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和第三定位凹槽(112)沿活动饮管(105)的纵向方向依次顺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饮管(105)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与连接通孔(104)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通孔(104)与多态定位组件之间设有熔接在连接通孔(104)内侧的固定管(114),所述的多态定位组件包括一个凸设于固定管(114)内的第一定位凸头(108)、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袋头(102)封口时使活动饮管(105)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定位在固定管(114)内的且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凹槽(110)、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活动饮管(105)上的与外界相通的一端被拔出饮用时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111)和一个设于活动饮管(105)外侧上的用于与活动饮管(105)连接的封堵头(106)封堵连接通孔(104)时与第一定位凸头(108)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凹槽(112),所述的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和第三定位凹槽(112)沿活动饮管(105)的纵向方向依次顺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饮管(105)与固定管(114)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通孔(104)包括与袋腔(103)连通的第一连接分孔(104a)和与外界连通的且第二连接分孔(104b),所述的第一连接分孔(104a)和第二连接分孔(104b)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分孔(104b)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连接分孔(104a)的横截面积;所述的袋头(102)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个呈对应设置的撕口(115);所述的袋体(101)和袋头(102)连为一体;所述的吸孔(107)的个数为2至4个,呈间隔均匀设置,且所有所述的吸孔(107)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其特征在于,活动饮管(105)外侧的上设有便于手指扣人的扣取凹槽(113),所述的扣取凹槽(113)与第一定位凹槽(110)上靠近第二连接分孔(104b)侧相邻,两个所述的撕口(115)的中心线位于扣取凹槽(113)上的槽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头(106)远离袋头(102)一端径向向外凸设有圈形抵靠台(116),所述的圈形抵靠台(116)在饮料饮用后再密封时抵靠在袋体(101)内侧上的靠近于第一连接分孔(104a)端口的周向外侧的部位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第三定位凹槽(112)大小、形状相同、底部都为弧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凸头(108)分别与第一定位凹槽(110)、第二定位凹槽(111)、第三定位凹槽(112)的大小、形状相适配。
CN201822006140.6U 2018-11-30 2018-11-30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67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6140.6U CN209567307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6140.6U CN209567307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7307U true CN209567307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1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614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67307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73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5403A (zh) * 2018-11-30 2019-03-12 杭州集韵科技有限公司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5403A (zh) * 2018-11-30 2019-03-12 杭州集韵科技有限公司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CN109455403B (zh) * 2018-11-30 2023-08-18 杭州集韵科技有限公司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88963A1 (en) Reclosable lid
CN209567307U (zh)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CN201923430U (zh) 柔性包装袋用阀门
CN106742614B (zh) 一种饮料袋
CN109455403A (zh) 头部封口自带活动饮管饮用后可再封口的饮料袋
CN105819091A (zh) 一种即配瓶盖
CN203389097U (zh) 易撕膜式组合盖及具有该易撕膜式组合盖的包装容器
CN204916518U (zh) 一种奶茶铝箔包装袋
CN204872180U (zh) 抽拉式三腔烟盒
CN206446982U (zh) 一种即配瓶盖
CN111392224A (zh) 一种便捷式双重过滤冲泡袋
CN206841952U (zh) 一种可进行二次封盖的易撕盖结构
CN213009145U (zh) 一种新型可密封易拉罐
CN206446983U (zh) 一种新型即配瓶盖
CN204568380U (zh) 一种饮料卫生吸取包装
TW200800756A (en) Package for carbonated beverage
CN218113583U (zh) 一种热合阀口袋
CN212797879U (zh) 一种能自动封口的薄膜液体包装袋
CN108750376A (zh) 一种饮料桶
KR200391553Y1 (ko) 개봉후 다시 밀봉이 가능한 캔
CN211224321U (zh) 一种双层易拉罐
CN203359173U (zh) 液体取出装置
JP2007118968A (ja) ストロー付き飲料パウチ
CN213678163U (zh) 一种饮料包装袋
CN214650292U (zh) 一种具有防撑裂封口的方底阀口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4

Address after: 313200 third floor, Chuangye building, zone 2, De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oneer Park, 345 Changhong East Street, Fuxi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ey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2003, room 1, 1 Star Road,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YUN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