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7065U -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7065U
CN209567065U CN201920132911.8U CN201920132911U CN209567065U CN 209567065 U CN209567065 U CN 209567065U CN 201920132911 U CN201920132911 U CN 201920132911U CN 209567065 U CN209567065 U CN 209567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 ring
welded
underwater propeller
elastic block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329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329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7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7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70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包括下护圈和橡胶圈,所述下护圈的左右两侧的顶端皆焊接有第一松紧块,所述上护圈的左右两侧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二松紧块,所述第一松紧块的中部皆开设有螺口,所述第二松紧块的内部皆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二松紧块的上方设置有螺杆,所述橡胶圈的背面与下护圈和上护圈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护圈的底端和上护圈的顶端皆等距焊接有三组导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减小水下推进器撞到水下礁石后所受到的损害,将大部分的冲击力集中到橡胶圈上抵消掉,安装方式简单,省时省力,不易脱落,且拆卸难度低,便于对该前护圈的维修,且可以减小阻力,使水下推进器更好更快的在水下推进。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推进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水下推进器在水下的良好运行,一般在机头的位置安装有护圈之类的防护结构,减小水下推进器在受到冲击后受到的伤害,现有的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一般使用硬性材质,虽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碰撞所带来的震动也会让机体受损,且增加了水下推进器在水下行进的阻力,减慢的水下推进器的推进速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一般使用硬性材质,虽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碰撞所带来的震动也会让机体受损,且增加了水下推进器在水下行进的阻力,减慢的水下推进器的推进速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包括下护圈和橡胶圈,所述下护圈的左右两侧的顶端皆焊接有第一松紧块,所述下护圈的上方设置有上护圈,所述上护圈的左右两侧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二松紧块,所述第一松紧块的中部皆开设有螺口,所述第二松紧块的内部皆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二松紧块的上方设置有螺杆,且螺杆的底端穿过插口延伸至螺口内部,所述橡胶圈的背面与下护圈和上护圈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护圈的底端和上护圈的顶端皆等距焊接有三组导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口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相啮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下护圈的两端皆开设有滑槽,所述上护圈的两端焊接有滑块,且滑块插设在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装置外壳、防护盖、过滤网、轴承套、转动轴、旋转叶片、固定杆和导流板,所述装置外壳的正面安装有防护盖,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套,且轴承套的两端皆与装置外壳内壁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轴承套的内部插设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两端皆与装置外壳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杆通过铰接轴等距铰接有两组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的中部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端焊接有旋头,所述插口的孔径大于螺口的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减小水下推进器撞到水下礁石后所受到的损害,将大部分的冲击力集中到橡胶圈上抵消掉,安装方式简单,省时省力,不易脱落,且拆卸难度低,便于对该前护圈的维修,且可以减小阻力,使水下推进器更好更快的在水下推进;
(1)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为橡胶材质,伸缩延展性强,且弹性好,有效的对水下推进器的前端进行保护,减小水下推进器撞到水下礁石后所受到的损害,将大部分的冲击力集中到橡胶圈上抵消掉;
(2)设置有螺杆,使用人员在对装置进行安装时,将该装置放置在水下推进器的机头处,旋动螺杆,对下护圈与上护圈之间的间距进行改变,使该装置牢靠的固定在水下推进器上,此种安装方式简单,省时省力,不易脱落,且拆卸难度低,便于对该前护圈的维修;
(3)设置有导流装置,水下推进器在水下向前推进时,水流通过过滤网进入装置外壳内部,过滤网对水进行简单过滤防止水中杂质对转动轴进行缠绕影响其工作,转动轴通过水流进行旋转,增加水流的速度,为水下推进器增加推进力,且水流经过导流板后,导流板会随着水流方向而改变角度,顺应水流的方向从而减小阻力,使水下推进器更好更快的在水下推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装置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下护圈;2、第一松紧块;3、上护圈;4、第二松紧块;5、螺口;6、插口;7、螺杆;8、橡胶圈;9、导流装置;91、装置外壳;92、防护盖;93、过滤网;94、轴承套;95、转动轴;96、旋转叶片;97、固定杆;98、导流板;10、滑槽;1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包括下护圈1和橡胶圈8,下护圈1的左右两侧的顶端皆焊接有第一松紧块2,下护圈1的上方设置有上护圈3,上护圈3的左右两侧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二松紧块4,第一松紧块2的中部皆开设有螺口5,第二松紧块4的内部皆开设有插口6,第二松紧块4的上方设置有螺杆7,且螺杆7的底端穿过插口6延伸至螺口5内部,优选的,螺杆7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螺口5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7相啮合的内螺纹,其作用为旋动螺杆7可改变下护圈1与上护圈3之间的间距,对该装置进行固定安装,优选的,螺杆7的顶端焊接有旋头,插口6的孔径大于螺口5的孔径,其作用为使用人员旋动螺杆7时通过转动螺杆7的旋头处对螺杆7进行旋转收紧,且保证插口6的较大孔径不会阻挡螺杆7的上下移动,橡胶圈8的背面与下护圈1和上护圈3的正面固定连接。
橡胶圈8为橡胶材质,伸缩延展性强,且弹性好,有效的对水下推进器的前端进行保护,减小水下推进器撞到水下礁石后所受到的损害,将大部分的冲击力集中到橡胶圈8上抵消掉。
下护圈1的底端和上护圈3的顶端皆等距焊接有三组导流装置9,优选的,导流装置9包括装置外壳91、防护盖92、过滤网93、轴承套94、转动轴95、旋转叶片96、固定杆97和导流板98,装置外壳91的正面安装有防护盖92,防护盖92的中部安装有过滤网93,装置外壳91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套94,且轴承套94的两端皆与装置外壳91内壁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轴承套94的内部插设有转动轴95,且转动轴95的另一端安装有旋转叶片96,旋转叶片96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杆97,且固定杆97的两端皆与装置外壳91内壁焊接固定,固定杆97通过铰接轴等距铰接有两组导流板98,水下推进器在水下向前推进时,水流通过过滤网93进入装置外壳91内部,过滤网93对水进行简单过滤防止水中杂质对转动轴95进行缠绕影响其工作,转动轴95通过水流进行旋转,增加水流的速度,为水下推进器增加推进力,且水流经过导流板98后,导流板98会随着水流方向而改变角度,顺应水流的方向从而减小阻力,使水下推进器更好更快的在水下推进,
优选的,下护圈1的两端皆开设有滑槽10,上护圈3的两端焊接有滑块11,且滑块11插设在滑槽10的内部,其作用为保证下护圈1和上护圈3一直垂直于水平面,不会因为间距的变小而发生形变。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人员在对装置进行安装时,将该装置放置在水下推进器的机头处,旋动螺杆7,对下护圈1与上护圈3之间的间距进行改变,使该装置牢靠的固定在水下推进器上,此种安装方式简单,省时省力,不易脱落,且拆卸难度低,便于对该前护圈的维修。
橡胶圈8为橡胶材质,伸缩延展性强,且弹性好,有效的对水下推进器的前端进行保护,减小水下推进器撞到水下礁石后所受到的损害,将大部分的冲击力集中到橡胶圈8上抵消掉。
水下推进器在水下向前推进时,水流通过过滤网93进入装置外壳91内部,过滤网93对水进行简单过滤防止水中杂质对转动轴95进行缠绕影响其工作,转动轴95通过水流进行旋转,增加水流的速度,为水下推进器增加推进力,且水流经过导流板98后,导流板98会随着水流方向而改变角度,顺应水流的方向从而减小阻力,使水下推进器更好更快的在水下推进,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包括下护圈(1)和橡胶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圈(1)的左右两侧的顶端皆焊接有第一松紧块(2),所述下护圈(1)的上方设置有上护圈(3),所述上护圈(3)的左右两侧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二松紧块(4),所述第一松紧块(2)的中部皆开设有螺口(5),所述第二松紧块(4)的内部皆开设有插口(6),所述第二松紧块(4)的上方设置有螺杆(7),且螺杆(7)的底端穿过插口(6)延伸至螺口(5)内部,所述橡胶圈(8)的背面与下护圈(1)和上护圈(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护圈(1)的底端和上护圈(3)的顶端皆等距焊接有三组导流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口(5)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7)相啮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圈(1)的两端皆开设有滑槽(10),所述上护圈(3)的两端焊接有滑块(11),且滑块(11)插设在滑槽(1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9)包括装置外壳(91)、防护盖(92)、过滤网(93)、轴承套(94)、转动轴(95)、旋转叶片(96)、固定杆(97)和导流板(98),所述装置外壳(91)的正面安装有防护盖(92),所述装置外壳(91)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套(94),且轴承套(94)的两端皆与装置外壳(91)内壁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轴承套(94)的内部插设有转动轴(95),且转动轴(95)的另一端安装有旋转叶片(96),所述旋转叶片(96)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杆(97),且固定杆(97)的两端皆与装置外壳(91)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杆(97)通过铰接轴等距铰接有两组导流板(9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92)的中部安装有过滤网(9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的顶端焊接有旋头,所述插口(6)的孔径大于螺口(5)的孔径。
CN201920132911.8U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67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2911.8U CN209567065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2911.8U CN209567065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7065U true CN209567065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2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3291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67065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706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572A (zh) * 2020-12-21 2021-03-26 崔云华 一种监测水下排污暗管的无人船舶系统
CN113978604A (zh) * 2021-11-17 2022-01-2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智能船舶气幕减阻节能装置
CN115320816A (zh) * 2022-09-02 2022-11-11 深圳市鹏龙海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进器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572A (zh) * 2020-12-21 2021-03-26 崔云华 一种监测水下排污暗管的无人船舶系统
CN113978604A (zh) * 2021-11-17 2022-01-2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智能船舶气幕减阻节能装置
CN115320816A (zh) * 2022-09-02 2022-11-11 深圳市鹏龙海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进器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67065U (zh) 一种水下推进器用前护圈
CN201467923U (zh) 一种带有绕流自转粉碎导流器的豆浆机
CN103573541B (zh) 可发电的海洋平台
CN107715614A (zh) 一种应用于工地除尘的便携式雾炮机
CN105903143A (zh) 一种新型远射程消防水炮
CN208997604U (zh)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
CN209617446U (zh) 一种卡合式无人机螺旋桨更换结构
CN110206002A (zh) 一种装有导流装置的大型水面清洁船
CN215110767U (zh) 一种自平衡式多级减压角阀
CN213992631U (zh) 一种方便拆卸清洗的头盔
CN204261550U (zh) 乳化过滤组件及旋轮乳化脱硫塔
CN210681109U (zh) 一种螺旋桨保护罩
CN210479902U (zh) 一种用于输煤皮带微动力降尘装置
CN107178467A (zh) 流力叶片设备
CN207640966U (zh) 一种水浪遮挡防护设备
CN209405994U (zh) 一种均苯四甲酸生产用水洗塔
CN208757121U (zh) 一种工厂废气处理装置
CN112431718A (zh) 一种高效新能源风力发电设备
CN208906530U (zh) 一种用于定制板材生的弧形切割自动化设备
CN215694376U (zh) 一种用于天然沥青加工具有防飞溅机构的破碎装置
CN207463480U (zh) 一种摇臂喷头
CN215987119U (zh) 一种计算机屏幕保护装置
CN110560266A (zh) 一种摆动式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08927831U (zh) 一种叶轮抛光用粉尘处理设备
CN209209008U (zh) 一种用于游艇的螺旋桨防护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