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7835U - 一种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7835U
CN209547835U CN201820797417.9U CN201820797417U CN209547835U CN 209547835 U CN209547835 U CN 209547835U CN 201820797417 U CN201820797417 U CN 201820797417U CN 209547835 U CN209547835 U CN 209547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ard
atrium
lid
vessel
d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74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子梁
徐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p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p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74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7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7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7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器,包括设有若干沥水孔的沥水结构;容器本体,用于支撑沥水结构;盖结构,覆盖于沥水结构和容器本体的开口上,并遮蔽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功能多样,通过该容器既能完成食物的清洗,还能对清洗后的食物进行沥水,且有效保证残留食物上的水分不易落入到地面或者工作台上,有效保证环境的整洁性。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收纳产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物置放的容器。
背景技术
沥水篮或洗菜盆,可统称为容器,主要用于辅助盛装或清洗食物,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盛装工具。随着生活需求的发展,对该类容器的运用越来越多样化,现有技术中,用于盛装食品的碗或盆,不具有沥水的功能,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必须同时配备碗或盆以及沥水篮,来完成食物的盛装和/或清洗的功能,存在如下的不足:(1)两个独立的容器,占地面积大,尤其在厨房相对空间较小的场合,放置极其不便;(2)在洗菜或洗果等过程中,先通过碗或盆进行洗涤食物,洗涤完毕后再通过沥水篮进行沥水,由于沥水篮盛装食物时,残留在食物上的水会通过沥水孔流入到地面或者工作台上,这样使得地面或工作台沾上水,一方面不干净,另一方面易造成地板等打滑,进一步地,清洗后的食物放置在沥水篮中,比如水果会通过沥水篮送至客体或者房间供食,这样在输送过程中,残留水随着沥水篮和食物的输送,落入到输送线对应的地板上,使得地板到处都是水迹,用户还得通过拖把来擦拭残留水,这样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3)清洗用的篮或碗或盆没有配置盖子,这样食物在清洗碗或盆或沥水篮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灰尘等残留物极易落入到食物上,这样食物又得进行清洗和沥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容器,功能多样,通过该容器既能完成食物的清洗,还能对清洗后的食物进行沥水,且有效保证残留食物上的水分不易落入到地面或者工作台上,有效保证环境的整洁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容器,包括:
设有若干沥水孔的沥水结构;
容器本体,用于支撑沥水结构;
盖结构,覆盖于沥水结构和容器本体的开口上,并遮蔽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本体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结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物品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被设置有多个物品放置区。
进一步地,所述物品放置区通过隔离装置呈水平和/或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结构与所述容器本体作为整体组件安装在一起时,所述沥水结构位于容置空间内并部分和/或全部由所述的容置空间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盖结构为一体结构,并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外侧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盖结构包括:
一盖体,覆盖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开口上,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外侧壁相连,该盖体上设有开口腔;
一盖板,组设于所述开口腔上,所述盖板遮蔽该开口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持结构被成沿盖结构的侧部外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以按压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设有卡槽部,在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按压所述盖板上的按压部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向上翻起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以转动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槽部,在所述开口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转动所述盖板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相对盖体分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由软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该软性材质包括橡胶或硅胶或塑胶。
进一步地,还包括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设置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为可转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为至少一个,设置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上端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为带状结构,且两端分别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为可拆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体上设有容纳腔,用于提手结构收纳时的放置。
一种容器,包括:
设有若干沥水孔的沥水结构;
盖结构,覆盖于沥水结构的开口上,并遮蔽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结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物品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被设置有多个物品放置区。
进一步地,所述物品放置区通过隔离装置呈水平和/或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盖结构为一体结构,并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外侧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盖结构包括:
一盖体,覆盖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开口上,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外侧壁相连,该盖体上设有开口腔;
一盖板,组设于所述开口腔上,所述盖板遮蔽该开口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持结构沿盖结构的侧部外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以按压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设有卡槽部,在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按压所述盖板上的按压部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向上翻起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以转动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槽部,在所述开口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转动所述盖板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相对盖体分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结构与所述容器本体作为整体组件安装在一起时,所述沥水结构位于容置空间内并部分和/或全部由所述的容置空间包裹。
进一步地,还包括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设置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为可转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为至少一个,设置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上端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为带状结构,且两端分别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为可拆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体上设有容纳腔,用于提手结构收纳时的放置。
一种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盖结构,覆盖于容器本体的开口上,并遮蔽开口;
所述盖结构包括:
一盖体,覆盖于容器本体的开口上,通过卡持结构与容器本体的外侧壁相连,该盖体上设有开口腔;
一盖板,组设于所述开口腔上,所述盖板遮蔽该开口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卡持结构被设置成沿盖结构的侧部外缘设置的卡扣件。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以按压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设有卡槽部,在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按压所述盖板上的按压部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向上翻起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以转动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槽部,在所述开口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转动所述盖板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相对盖体分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由软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该软性材质包括橡胶或硅胶或塑胶。
进一步地,还包括沥水结构,所述沥水结构与所述容器本体作为整体组件安装在一起时,所述沥水结构位于容置空间内并部分和/或全部由所述的容置空间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结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物品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被设置有多个物品放置区。
进一步地,所述物品放置区通过隔离装置呈水平和/或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设置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为可转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为至少一个,设置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上端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为带状结构,且两端分别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为可拆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体上设有容纳腔,用于提手结构收纳时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包括有沥水结构和容器本体,组装简单,拆卸方便,从而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根据需要可选择沥水结构或容器本体进行盛装食物,或者同时使用,两者作为整体时,也可以同时完成对食物的清洗和沥水的两重功能;还可以是通过容器本体完成对食物的清洗作用,再通过沥水结构实现对食物的沥水作用,其中容器本体设置在沥水结构外部,这样食物在沥水过程中或者在输送过程中,残留在食物上的水通过沥水孔流入到容器本体中,不会落入到地板上或者工作台上,有效保证环境的整洁性,因此通过该容器可直接实现食物的清洗和沥水功能,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给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在沥水结构和容器本体的上方开口设置有盖结构,用于覆盖上方的开口,这样食物在存放,或者比如水果等食物没有吃完仍放置在沥水结构或容器本体内时,及时将盖结构覆盖在开口上,有效防止灰尘等残留物落入到食物上,从而保证食物的干净,下一次食用或者使用时无需再进行清洗和沥水,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盖结构的盖体上设置有开口腔,盖体盖在沥水结构和容器本体的上方开口时,用户可通过该开口腔取拿位于沥水结构和容器本体中的食物,盖体基本覆盖了上方的开口,在有效防止灰尘等残留物落入到食物上时,还设置开口腔,方便用户取拿食物,操作方便,进一步盖体与容器本体组成的容器,还可以通过该开口腔实现搅拌位于容器本体中的食物的作用,比如实现打蛋的搅拌,有效保证食物不会溢出或者溅出,在用户无需取拿食物或者搅拌时,再将盖板覆盖在该开口腔上将开口腔密封,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从而保证食物的干净,该盖结构的设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4)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容器本体外部设有保护套,用户在拿取该容器时,保护套起到隔热和防滑的好处,且该保护套由软性材料制成,进一步提高容器的使用舒适感;
(5)本实用新型的容器,还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上设有提手,方便握持或者拿取该容器,通过用手握持该提手,对食物进行清洗或者沥水或者输送时,使用方便,取拿稳固,节省力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实施例一的爆炸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实施例一的爆炸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水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水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水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上设有提手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上设有提手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实施例四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1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容器,主要作为盛装或清洗食品用。
实施例一:
一种容器,如图1-4所示,包括沥水结构2、容器本体1和盖结构3,其中沥水结构2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物品的腔室21,且腔室21的上方设置为开口,腔室21的侧壁和底部设有若干沥水孔22,用于食物清洗或者沥水之用,沥水孔22沿腔室的侧壁设置若干,在腔室的底部也设置有若干,沥水孔22设置在外壁和底部的结构可不一致,设置底部的沥水孔22偏小,以防止物品从底部遗漏,设置在侧壁的沥水孔22可设置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条形;容器本体1,用于支撑沥水结构2,容器本体1设置有容置空间11,且容置空间11的上方设置为开口,本实施例的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作为整体组件安装在一起时,沥水结构2位于容置空间11内,沥水结构2可设置成全部结构都放置在容置空间11中,即容置空间11的大小略大小沥水结构2,使得沥水结构2能整个组装在容置空间11内,由所述的容置空间11完全包裹。当然,沥水结构2可设置成部分结构都放置在容置空间11中,即沥水结构2的下部结构基本位于该容置空间11内,由所述的容置空间11部分包裹,上方略高于容器本体1的上端开口处,都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可整体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盖结构3,覆盖于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的开口上,并遮蔽该开口,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到腔室21和容置空间11内,保护食物的干净,也有利于食物的储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盖体31去掉时,即不作为本实施例容器的整体结构时,本实施例的容器包括的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的组合使用,或者分体使用,都在本实施例的容器保护和使用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沥水结构2,其腔室21可设置成一个整体结构,也可以被设置有多个物品放置区23,即物品放置区23通过隔离装置进行隔离成多个区域,本实施例的物品放置区23可设置成上下多层结构,即通过隔板沿水平方向进行隔离,如此形成上下方向设置的多层的物品放置区23,当然还可以是设置成朝向沿竖直方向的多格结构,即通过隔板沿竖直方向进行隔离,如此形成竖直方向设置的多格的物品放置区23,用于食物的分类放置。该腔室21设置多个物品放置区23,本实施如图5所示设置为1个,其中如2个,3个,4个,5个,6个等等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如图6和7所示,该腔室21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设置成3个,根据需要其他数量也都在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内,当设置多个腔室21或者一个腔室21设置多个物品放置区23,都是为了更好分类放置如水果等食物,或者作为其他物品的放置或设置。如图5-7所示的腔室21可以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星状形等等,都在本实施例的实施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腔室21上端设置为开口,主要是用于方便食品如水果或蔬菜等放置和拿取,该腔室21可设置成上大下小,或者上小下大,或者上下都等同,都在本实施例的实施和保护范围内。如此,该腔室21具有一定的物品容置腔,故本实施例中,腔室21自沥水结构2的上端面向下端面延伸以形成的凹部,该凹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容量,故凹部即腔室21的底部到沥水结构2上的开口具有一定的距离,即该腔室21具有一定的容量深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凹部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或者圆锥形,或者葫芦形,或者锥形,等等,但不限于如图5-7所示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盖结构3可设置成一体结构,如图2和4所示,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通过该盖结构3实现遮蔽,可以是盖结构3的侧部外缘直接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贴合或者抵靠或者具有一定间隙的连接;为进一步提高盖结构3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还设置成是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2的外侧壁相连,也可以是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其中该卡持结构沿盖结构3的侧部外缘设置,即盖结构3的盖结构3本体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凸起的外缘,通过该外缘卡扣在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上。该盖结构3组设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上方,并可相对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开口进行开启和闭合,以实现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中物品(如水果等)的保存和取拿,当该盖结构3封闭于开口时,可防止物品自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倒出,也可防止灰尘等进入到该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中以弄脏物品或损坏物品,从而有效保持物品的干净和整洁。盖结构3设置于开口上方的方式很多,如转动式,按压式,卡扣式等等。
实施例一中,该盖结构3相对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开口为转动设置,即盖结构3相对开口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转动盖结构3,盖结构3即可相对该开口进行旋入或旋出,从而完成盖结构3对开口的开启与闭合,在本实施例中,盖结构3的外缘34的内壁与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外壁刚好贴合,或者可设置成过溢配合。还可以是在盖结构3的外缘34的内壁上设有卡扣结构,在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槽结构,进一步保证盖结构3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结构3不易掉落;或者在盖结构3的外缘34的内壁上设有卡槽结构,在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扣结构,来进一步保证盖结构3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结构3不易掉落,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中,该盖结构3相对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开口为按压设置,即盖结构3相对开口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按压盖结构3,盖结构3即可相对该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结构3对开口的开启与闭合,保证盖结构3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结构3不易掉落,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盖结构3可设置成分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盖结构3包括盖体31和盖板32,其中盖体31覆盖于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开口上,可以是盖体31的侧部外缘直接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贴合或者抵靠或者具有一定间隙的连接;为进一步提高盖结构3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还设置成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本实施例的该盖体31上设有开口腔33,盖板32组设于该开口腔33上并遮蔽该开口腔33,盖体31上设置有开口腔33,盖体31盖在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的上方开口时,用户可通过该开口腔33取拿位于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中的食物,盖体31基本覆盖了上方的开口,在有效防止灰尘等残留物落入到食物上时,还设置开口腔33,方便用户取拿食物,操作方便;进一步地,盖体31与容器本体1组成的容器,还可以通过该开口腔33实现搅拌位于容器本体1中的食物的作用,比如实现打蛋的搅拌,有效保证食物不会溢出或者溅出,在用户无需取拿食物或者搅拌时,再将盖板32覆盖在该开口腔33上将开口腔33密封,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从而保证食物的干净,该盖结构3的设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如图1所示,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通过该盖结构3实现遮蔽,并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2的外侧壁相连,也可以是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其中该卡持结构沿盖体31的侧部外缘设置,即盖体31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凸起的外缘,通过该外缘卡扣在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上。该盖结构3组设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上方,并可相对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开口进行开启和闭合,以实现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中物品(如水果等)的保存和取拿,当该盖结构3封闭于开口时,可防止物品自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倒出,也可防止灰尘等进入到该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中以弄脏物品或损坏物品,从而有效保持物品的干净和整洁。盖结构3(或盖体31)设置于开口上方的方式很多,如转动式,按压式,卡扣式等等。
实施例一中,该盖结构3(盖体31)相对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开口为转动设置,即盖体31相对开口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转动盖体31,盖体31即可相对该开口进行旋入或旋出,从而完成盖体31对开口的开启与闭合,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与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外壁刚好贴合,或者可设置成过溢配合。还可以是在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上设有卡扣结构,在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槽结构,进一步保证盖体31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或者在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上设有卡槽结构,在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扣结构,来进一步保证盖体31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中,该盖体31相对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开口为按压设置,盖体31相对开口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按压盖结构3,盖体31即可相对该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体31对开口的开启与闭合,保证盖体31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一种实施例,盖板32以按压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按压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的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口的开启与闭合,本实施例的盖板32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33相配合的盖板32本体,在所述盖板32本体设有卡槽部,盖板32本体的外壁即盖板32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卡槽部,卡槽部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于小型的盖体31,该卡槽部设置2个也可以实现连接,当大型的盖体31,为更好地稳固连接,该卡槽部可能需设置成多个。同样地,在所述开口腔33的内壁上即开口腔33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卡扣部,卡扣部用于与卡槽部的连接和契合,其中该卡扣部可在内壁上间隔地设置多个,或者沿着内壁设置成一周或几周,或者呈连续设置,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盖板32安装在开口腔33上方时,通过开口腔33的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开口腔33的开口,当需要将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进行分离时,按压盖板32以驱动开口腔33的卡扣部脱离盖板32上的卡槽部,从而使得盖板32相对盖体311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33。本实施例的卡扣部和卡槽部可以换个位置进行设置,即卡扣部设置在盖板32上,卡槽部设置在开口腔33中,亦或者,在盖板32和开口腔33上都分别设有卡扣部和卡槽部,只要卡扣部和卡槽部的设置便于盖板32和开口腔3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即可,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盖板32以转动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该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为转动设置,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转动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进行旋入或旋出,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本实施例的盖板32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33相配合的盖板32本体,在所述盖板32本体设有卡槽部,盖板32本体的外壁即盖板32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卡槽部,卡槽部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于小型的盖体31,该卡槽部设置2个也可以实现连接,当大型的盖体31,为更好地稳固连接,该卡槽部可能需设置成多个。同样地,在所述开口腔33的内壁上即开口腔33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卡扣部,卡扣部用于与卡槽部的连接和契合,其中该卡扣部可在内壁上间隔地设置多个,或者沿着内壁设置成一周或几周,或者呈连续设置,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盖板32安装在开口腔33上方时,通过开口腔33的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开口腔33的开口,当需要将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进行分离时,转动盖板32以驱动开口腔33的卡扣部脱离盖板32上的卡槽部,从而使得盖板32相对盖体311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33。本实施例的卡扣部和卡槽部可以换个位置进行设置,即卡扣部设置在盖板32上,卡槽部设置在开口腔33中,亦或者,在盖板32和开口腔33上都分别设有卡扣部和卡槽部,只要卡扣部和卡槽部的设置便于盖板32和开口腔3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即可,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第三种实施例,所述盖板32以卡扣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该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为卡扣设置,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驱动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的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在该实施例在,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处可设置成一端为铰链连接,另一端设置为卡扣式结构,以便实现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或者是,如图8和9所示,在开口腔33沿内壁设置有突台部36,盖板32内侧设有卡扣部34,盖板32通过卡扣部34的圆周面与开口腔33的内壁贴合,其中卡扣部34的下端面部分抵靠在突台部36上,如此盖板32完全密封开口腔33,实现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在盖板32上设有操作部,方便开启盖板32,手持该操作部35,往上(往外)提拿该操作部35,盖板32相对盖体31开启;用手按压盖板32,盖板32即相对盖体31闭合,操作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提高容器本体1抓持的稳定性等,在其外部包覆有保护套(图中未示出),安装保护套后的容器本体1,保护套与容器本体1进行贴合在一起,且保护套具有一定的弹性,故不易从容器本体1上脱落。本实施例的所述保护套由软性材质制成,或者是木质的材质制成,当采用软性材质时,如橡胶、硅胶或塑胶都适用于该软性材质,保护套包裹在容器本体1的外部,可以包裹整体(全部)的容器本体1,也可以是部分包裹,当设置成部分包裹时,通常包裹在容器本体1的下部分,且容器本体1的底部也是部分或全部进行包裹,容器本体1包裹有保护套4的目的,一方面若由玻璃制成的容器本体1通过保护套放置在工作面上,不易打滑,很好地起到防滑的作用;另一方面,容器本体1盛装温度过高的食品后,为避免烫伤到用户,当设置该保护套后,保护套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进一步方便握持或者拿取该容器,还设置有提手结构4,如图10和11所示,提手结构4设置在沥水结构2上,也可以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或者两者都设置有提手结构4,用户通过用手握持该提手,对食物进行清洗或者沥水或者输送时,使用方便,取拿稳固,节省力气。
在本实施例中,提手结构4可设置两个,即分别设置在呈对称的两端上,并且与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上端外侧壁相连,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固定式的连接,还可以设置成转动式的连接,即提手相对进行转动,从而在提手需要收纳时,将提手转动进行收纳放置;收纳的方式还可以是将提手结构4相对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为可拆卸设置,这样在提手结构4不使用时,或者不需要使用时,可随时拆卸;还可以是在所述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体上设有容纳腔,当提手结构4不用时,转动提手结构4放置于该容纳腔内,这样减少占地面积,且也不影响容器的使用,同时也方便容器的收纳。
在本实施例中,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带状结构,即两端分别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上端外侧壁相连,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固定式的连接,还可以设置成转动式的连接,即提手相对进行转动,从而在提手需要收纳时,将提手转动进行收纳放置;收纳的方式还可以是将提手结构4相对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为可拆卸设置,这样在提手结构4不使用时,或者不需要使用时,可随时拆卸;还可以是在所述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体上设有容纳腔,当提手结构4不用时,转动提手结构4放置于该容纳腔内,这样减少占地面积,且也不影响容器的使用,同时也方便容器的收纳。
实施例二:
一种容器,如图12和13所示,包括沥水结构2和盖结构3,其中沥水结构2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物品的腔室21,且腔室21的上方设置为开口,腔室21的外壁设有若干沥水孔22,用于食物清洗或者沥水之用;本实施例的盖结构3,覆盖于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的开口上,并遮蔽该开口,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到腔室21和容置空间11内,保护食物的干净,也有利于食物的储存。
在本实施例的容器中,还可以在沥水结构2的外部设置容器本体1,用于支撑沥水结构2,容器本体1设置有容置空间11,且容置空间11的上方设置为开口,本实施例的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作为整体组件安装在一起时,沥水结构2位于容置空间11内,沥水结构2可设置成全部结构都放置在容置空间11中,即容置空间11的大小略大小沥水结构2,使得沥水结构2能整个组装在容置空间11内,由所述的容置空间11完全包裹。当然,沥水结构2可设置成部分结构都放置在容置空间11中,即沥水结构2的下部结构基本位于该容置空间11内,由所述的容置空间11部分包裹,上方略高于容器本体1的上端开口处,都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可整体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沥水结构2,其腔室21可设置成一个整体结构,也可以被设置有多个物品放置区23,即物品放置区23通过隔离装置进行隔离成多个区域,本实施例的物品放置区23可设置成上下多层结构,即通过隔板沿水平方向进行隔离,如此形成上下方向设置的多层的物品放置区23,当然还可以是设置成朝向沿竖直方向的多格结构,即通过隔板沿竖直方向进行隔离,如此形成竖直方向设置的多格的物品放置区23,用于食物的分类放置。该腔室21设置多个物品放置区23,本实施如图4所示设置为1个,其中如2个,3个,4个,5个,6个等等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如图5和6所示,该腔室21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设置成3个,根据需要其他数量也都在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内,当设置多个腔室21或者一个腔室21设置多个物品放置区23,都是为了更好分类放置如水果等食物,或者作为其他物品的放置或设置。如图4-6所示的腔室21可以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星状形等等,都在本实施例的实施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腔室21上端设置为开口,主要是用于方便食品如水果或蔬菜等放置和拿取,该腔室21可设置成上大下小,或者上小下大,或者上下都等同,都在本实施例的实施和保护范围内。如此,该腔室21具有一定的物品容置腔,故本实施例中,腔室21自沥水结构2的上端面向下端面延伸以形成的凹部,该凹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容量,故凹部即腔室21的底部到沥水结构2上的开口具有一定的距离,即该腔室21具有一定的容量深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凹部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或者圆锥形,或者葫芦形,或者锥形,等等,但不限于如图4-6所示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盖结构3设置成分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盖结构3包括盖体31和盖板32,其中盖体31覆盖于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开口上,可以是盖体31的侧部外缘直接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贴合或者抵靠或者具有一定间隙的连接;为进一步提高盖结构3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还设置成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2和/或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本实施例的该盖体31上设有开口腔33,盖板32组设于该开口腔33上并遮蔽该开口腔33,盖体31上设置有开口腔33,盖体31盖在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的上方开口时,用户可通过该开口腔33取拿位于沥水结构2和容器本体1中的食物,盖体31基本覆盖了上方的开口,在有效防止灰尘等残留物落入到食物上时,还设置开口腔33,方便用户取拿食物,操作方便;进一步地,盖体31与容器本体1组成的容器,还可以通过该开口腔33实现搅拌位于容器本体1中的食物的作用,比如实现打蛋的搅拌,有效保证食物不会溢出或者溅出,在用户无需取拿食物或者搅拌时,再将盖板32覆盖在该开口腔33上将开口腔33密封,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从而保证食物的干净,该盖结构3的设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如图12和13所示,沥水结构2通过该盖结构3实现遮蔽,并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2的外侧壁相连,其中该卡持结构沿盖体31的侧部外缘设置,即盖体31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凸起的外缘,通过该外缘卡扣在沥水结构2的外侧壁上。该盖结构3组设于沥水结构2的上方,并可相对沥水结构2的开口进行开启和闭合,以实现腔室21中物品(如水果等)的保存和取拿,当该盖结构3封闭于开口时,可防止物品自腔室21倒出,也可防止灰尘等进入到该腔室21中以弄脏物品或损坏物品,从而有效保持物品的干净和整洁。盖结构3(或盖体31)设置于开口上方的方式很多,如转动式,按压式,卡扣式等等。
实施例一中,该盖结构3(盖体31)相对沥水结构2的开口为转动设置,即盖体31相对开口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转动盖体31,盖体31即可相对该开口进行旋入或旋出,从而完成盖体31对开口的开启与闭合,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与沥水结构2的外壁刚好贴合,或者可设置成过溢配合。还可以是在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上设有卡扣结构,在沥水结构2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槽结构,进一步保证盖体31与沥水结构2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或者在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上设有卡槽结构,在沥水结构2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扣结构,来进一步保证盖体31与沥水结构2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中,该盖体31相对沥水结构2的开口为按压设置,盖体31相对开口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按压盖结构3,盖体31即可相对该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体31对开口的开启与闭合,保证盖体31与沥水结构2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一种实施例,盖板32以按压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按压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的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口的开启与闭合,本实施例的盖板32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33相配合的盖板32本体,在所述盖板32本体设有卡槽部,盖板32本体的外壁即盖板32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卡槽部,卡槽部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于小型的盖体31,该卡槽部设置2个也可以实现连接,当大型的盖体31,为更好地稳固连接,该卡槽部可能需设置成多个。同样地,在所述开口腔33的内壁上即开口腔33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卡扣部,卡扣部用于与卡槽部的连接和契合,其中该卡扣部可在内壁上间隔地设置多个,或者沿着内壁设置成一周或几周,或者呈连续设置,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盖板32安装在开口腔33上方时,通过开口腔33的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开口腔33的开口,当需要将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进行分离时,按压盖板32以驱动开口腔33的卡扣部脱离盖板32上的卡槽部,从而使得盖板32相对盖体311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33。本实施例的卡扣部和卡槽部可以换个位置进行设置,即卡扣部设置在盖板32上,卡槽部设置在开口腔33中,亦或者,在盖板32和开口腔33上都分别设有卡扣部和卡槽部,只要卡扣部和卡槽部的设置便于盖板32和开口腔3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即可,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盖板32以转动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该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为转动设置,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转动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进行旋入或旋出,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本实施例的盖板32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33相配合的盖板32本体,在所述盖板32本体设有卡槽部,盖板32本体的外壁即盖板32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卡槽部,卡槽部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于小型的盖体31,该卡槽部设置2个也可以实现连接,当大型的盖体31,为更好地稳固连接,该卡槽部可能需设置成多个。同样地,在所述开口腔33的内壁上即开口腔33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卡扣部,卡扣部用于与卡槽部的连接和契合,其中该卡扣部可在内壁上间隔地设置多个,或者沿着内壁设置成一周或几周,或者呈连续设置,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盖板32安装在开口腔33上方时,通过开口腔33的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开口腔33的开口,当需要将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进行分离时,转动盖板32以驱动开口腔33的卡扣部脱离盖板32上的卡槽部,从而使得盖板32相对盖体311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33。本实施例的卡扣部和卡槽部可以换个位置进行设置,即卡扣部设置在盖板32上,卡槽部设置在开口腔33中,亦或者,在盖板32和开口腔33上都分别设有卡扣部和卡槽部,只要卡扣部和卡槽部的设置便于盖板32和开口腔3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即可,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第三种实施例,所述盖板32以卡扣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该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为卡扣设置,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驱动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的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在该实施例在,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处可设置成一端为铰链连接,另一端设置为卡扣式结构,以便实现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或者是,如图8和9所示,在开口腔33沿内壁设置有突台部36,盖板32内侧设有卡扣部34,盖板32通过卡扣部的圆周面与开口腔33的内壁贴合,其中卡扣部的下端面部分抵靠在突台部36上,如此盖板32完全密封开口腔33,实现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在盖板32上设有操作部,方便开启盖板32,手持该操作部35,往上(往外)提拿该操作部,盖板32相对盖体31开启;用手按压盖板32,盖板32即相对盖体31闭合,操作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盖结构3设置成一体结构也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如图所示,沥水结构2通过该盖结构3实现遮蔽,可以是盖结构3的侧部外缘直接与沥水结构2的外侧壁贴合或者抵靠或者具有一定间隙的连接;为进一步提高盖结构3与沥水结构2连接的稳固性,还设置成是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2的外侧壁相连,其中该卡持结构沿盖结构3的侧部外缘设置,即盖结构3的盖结构3本体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凸起的外缘,通过该外缘卡扣在沥水结构2的外侧壁上。该盖结构3组设于沥水结构2的上方,并可相对沥水结构2的开口进行开启和闭合,以实现腔中物品(如水果等)的保存和取拿,当该盖结构3封闭于开口时,可防止物品自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倒出,也可防止灰尘等进入到该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中以弄脏物品或损坏物品,从而有效保持物品的干净和整洁。盖结构3设置于开口上方的方式很多,如转动式,按压式,卡扣式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0和11所示,为进一步方便握持或者拿取该容器,还设置有提手结构4,提手结构4设置在沥水结构2上用户通过用手握持该提手,对食物进行清洗或者沥水或者输送时,使用方便,取拿稳固,节省力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手结构4可设置两个,即分别设置在呈对称的两端上,并且与沥水结构2的上端外侧壁相连,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固定式的连接,还可以设置成转动式的连接,即提手相对进行转动,从而在提手需要收纳时,将提手转动进行收纳放置;收纳的方式还可以是将提手结构4相对沥水结构2为可拆卸设置,这样在提手结构4不使用时,或者不需要使用时,可随时拆卸;还可以是在所述沥水结构2上设有容纳腔,当提手结构4不用时,转动提手结构4放置于该容纳腔内,这样减少占地面积,且也不影响容器的使用,同时也方便容器的收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带状结构,即两端分别沥水结构2的上端外侧壁相连,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固定式的连接,还可以设置成转动式的连接,即提手相对进行转动,从而在提手需要收纳时,将提手转动进行收纳放置;收纳的方式还可以是将提手结构4相对沥水结构2为可拆卸设置,这样在提手结构4不使用时,或者不需要使用时,可随时拆卸;还可以是在所述沥水结构2上设有容纳腔,当提手结构4不用时,转动提手结构4放置于该容纳腔内,这样减少占地面积,且也不影响容器的使用,同时也方便容器的收纳。
实施例三:
一种容器,如图14和15所示,包括容器本体1和盖结构3,容器本体1,容器本体1设置有容置空间11,用于物品的放置,且容置空间11的上方设置为开口,方便取拿物品。本实施例的盖结构3,覆盖于容器本体1的开口上,并遮蔽该开口,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到容置空间11内,保护食物的干净,也有利于食物的储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盖体31去掉时,即不作为本实施例容器的整体结构时,本实施例的容器包括的容器本体1可直接用于清洗物品,或者盛装物品,可单独使用,都在本实施例的容器保护和使用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盖结构3可设置成分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盖结构3包括盖体31和盖板32,其中盖体31覆盖于容器本体1的开口上,可以是盖体31的侧部外缘直接与沥水结构2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贴合或者抵靠或者具有一定间隙的连接;为进一步提高盖结构3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还设置成通过卡持结构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本实施例的该盖体31上设有开口腔33,盖板32组设于该开口腔33上并遮蔽该开口腔33,盖体31上设置有开口腔33,盖体31盖在容器本体1的上方开口时,用户可通过该开口腔33取拿位于容器本体1中的食物,盖体31基本覆盖了上方的开口,在有效防止灰尘等残留物落入到食物上时,还设置开口腔33,方便用户取拿食物,操作方便;进一步地,盖体31与容器本体1组成的容器,还可以通过该开口腔33实现搅拌位于容器本体1中的食物的作用,比如实现打蛋的搅拌,有效保证食物不会溢出或者溅出,在用户无需取拿食物或者搅拌时,再将盖板32覆盖在该开口腔33上将开口腔33密封,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从而保证食物的干净,该盖结构3的设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如图14和15所示,容器本体1通过该盖结构3实现遮蔽,并通过卡持结构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其中该卡持结构沿盖体31的侧部外缘设置,即盖体31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凸起的外缘,通过该外缘卡扣在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上。该盖结构3组设于容器本体1的上方,并可相对容器本体1的开口进行开启和闭合,以实现容置空间11中物品(如水果等)的保存和取拿,当该盖结构3封闭于开口时,可防止物品自容置空间11倒出,也可防止灰尘等进入到该容置空间11中以弄脏物品或损坏物品,从而有效保持物品的干净和整洁。盖结构3(或盖体31)设置于开口上方的方式很多,如转动式,按压式,卡扣式等等。
实施例一中,该盖结构3(盖体31)相对容器本体1的开口为转动设置,即盖体31相对开口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转动盖体31,盖体31即可相对该开口进行旋入或旋出,从而完成盖体31对开口的开启与闭合,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与容器本体1的外壁刚好贴合,或者可设置成过溢配合。还可以是在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上设有卡扣结构,在容器本体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槽结构,进一步保证盖体31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或者在盖体31的外缘的内壁上设有卡槽结构,在容器本体1上端的外壁上设有卡扣结构,来进一步保证盖体31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中,该盖体31相对容器本体1的开口为按压设置,盖体31相对开口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按压盖结构3,盖体31即可相对该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体31对开口的开启与闭合,保证盖体31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盖体31不易掉落,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一种实施例,盖板32以按压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按压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的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口的开启与闭合,本实施例的盖板32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33相配合的盖板32本体,在所述盖板32本体设有卡槽部,盖板32本体的外壁即盖板32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卡槽部,卡槽部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于小型的盖体31,该卡槽部设置2个也可以实现连接,当大型的盖体31,为更好地稳固连接,该卡槽部可能需设置成多个。同样地,在所述开口腔33的内壁上即开口腔33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卡扣部,卡扣部用于与卡槽部的连接和契合,其中该卡扣部可在内壁上间隔地设置多个,或者沿着内壁设置成一周或几周,或者呈连续设置,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盖板32安装在开口腔33上方时,通过开口腔33的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开口腔33的开口,当需要将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进行分离时,按压盖板32以驱动开口腔33的卡扣部脱离盖板32上的卡槽部,从而使得盖板32相对盖体311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33。本实施例的卡扣部和卡槽部可以换个位置进行设置,即卡扣部设置在盖板32上,卡槽部设置在开口腔33中,亦或者,在盖板32和开口腔33上都分别设有卡扣部和卡槽部,只要卡扣部和卡槽部的设置便于盖板32和开口腔3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即可,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盖板32以转动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该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为转动设置,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转动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进行旋入或旋出,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本实施例的盖板32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33相配合的盖板32本体,在所述盖板32本体设有卡槽部,盖板32本体的外壁即盖板32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卡槽部,卡槽部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于小型的盖体31,该卡槽部设置2个也可以实现连接,当大型的盖体31,为更好地稳固连接,该卡槽部可能需设置成多个。同样地,在所述开口腔33的内壁上即开口腔33的连接面的圆周方向上设有卡扣部,卡扣部用于与卡槽部的连接和契合,其中该卡扣部可在内壁上间隔地设置多个,或者沿着内壁设置成一周或几周,或者呈连续设置,都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施例的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盖板32安装在开口腔33上方时,通过开口腔33的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开口腔33的开口,当需要将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进行分离时,转动盖板32以驱动开口腔33的卡扣部脱离盖板32上的卡槽部,从而使得盖板32相对盖体311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33。本实施例的卡扣部和卡槽部可以换个位置进行设置,即卡扣部设置在盖板32上,卡槽部设置在开口腔33中,亦或者,在盖板32和开口腔33上都分别设有卡扣部和卡槽部,只要卡扣部和卡槽部的设置便于盖板32和开口腔3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即可,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为盖板32与盖体31连接的第三种实施例,所述盖板32以卡扣式设置于开口腔33上方,该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为卡扣设置,即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手动或自动驱动盖板32,盖板32即可相对该开口腔33的开口进行翻起或覆盖,从而完成盖板32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在该实施例在,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处可设置成一端为铰链连接,另一端设置为卡扣式结构,以便实现盖板32相对开口腔33的开启与闭合。或者是,如图8和9所示,在开口腔33沿内壁设置有突台部36,盖板32内侧设有卡扣部34,盖板32通过卡扣部34的圆周面与开口腔33的内壁贴合,其中卡扣部的下端面部分抵靠在突台部36上,如此盖板32完全密封开口腔33,实现盖板32与盖体31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在盖板32上设有操作部,方便开启盖板32,手持该操作部35,往上(往外)提拿该操作部35,盖板32相对盖体31开启;用手按压盖板32,盖板32即相对盖体31闭合,操作简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盖结构3可设置成一体结构,如图所示,容器本体1通过该盖结构3实现遮蔽,可以是盖结构3的侧部外缘直接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贴合或者抵靠或者具有一定间隙的连接;为进一步提高盖结构3与容器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还设置成是通过卡持结构与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其中该卡持结构沿盖结构3的侧部外缘设置,即盖结构3的盖结构3本体的外端部向下设置有凸起的外缘,通过该外缘卡扣在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上。该盖结构3组设于容器本体1的上方,并可相对容器本体1的开口进行开启和闭合,以实现容置空间11中物品(如水果等)的保存和取拿,当该盖结构3封闭于开口时,可防止物品自腔室21或容置空间11倒出,也可防止灰尘等进入到该容置空间11中以弄脏物品或损坏物品,从而有效保持物品的干净和整洁。盖结构3设置于开口上方的方式很多,如转动式,按压式,卡扣式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提高容器本体1抓持的稳定性等,在其外部包覆有保护套,安装保护套后的容器本体1,保护套与容器本体1进行贴合在一起,且保护套具有一定的弹性,故不易从容器本体1上脱落。本实施例的所述保护套由软性材质制成,或者是木质的材质制成,当采用软性材质时,如橡胶、硅胶或塑胶都适用于该软性材质,保护套包裹在容器本体1的外部,可以包裹整体(全部)的容器本体1,也可以是部分包裹,当设置成部分包裹时,通常包裹在容器本体1的下部分,且容器本体1的底部也是部分或全部进行包裹,容器本体1包裹有保护套4的目的,一方面若由玻璃制成的容器本体1通过保护套放置在工作面上,不易打滑,很好地起到防滑的作用;另一方面,容器本体1盛装温度过高的食品后,为避免烫伤到用户,当设置该保护套后,保护套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0和11所示,为进一步方便握持或者拿取该容器,还设置有提手结构4,提手结构4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用户通过用手握持该提手,对食物进行清洗或者输送时,使用方便,取拿稳固,节省力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手结构4可设置两个,即分别设置在呈对称的两端上,并且与容器本体1的上端外侧壁相连,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固定式的连接,还可以设置成转动式的连接,即提手相对进行转动,从而在提手需要收纳时,将提手转动进行收纳放置;收纳的方式还可以是将提手结构4相对容器本体1为可拆卸设置,这样在提手结构4不使用时,或者不需要使用时,可随时拆卸;还可以是在所述容器本体1体上设有容纳腔,当提手结构4不用时,转动提手结构4放置于该容纳腔内,这样减少占地面积,且也不影响容器的使用,同时也方便容器的收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带状结构,即两端分别容器本体1的上端外侧壁相连,提手结构4可设置成固定式的连接,还可以设置成转动式的连接,即提手相对进行转动,从而在提手需要收纳时,将提手转动进行收纳放置;收纳的方式还可以是将提手结构4相对容器本体1为可拆卸设置,这样在提手结构4不使用时,或者不需要使用时,可随时拆卸;还可以是在所述容器本体1体上设有容纳腔,当提手结构4不用时,转动提手结构4放置于该容纳腔内,这样减少占地面积,且也不影响容器的使用,同时也方便容器的收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30)

1.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有若干沥水孔的沥水结构;
容器本体,用于支撑沥水结构;
盖结构,覆盖于沥水结构和容器本体的开口上,并遮蔽开口,其具体包括:一盖体,覆盖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开口上,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外侧壁相连,该盖体上设有开口腔;一盖板,组设于所述开口腔上,所述盖板遮蔽该开口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结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物品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被设置有多个物品放置区。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放置区通过隔离装置呈水平和/或竖直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 1-5 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结构与所述容器本体作为整体组件安装在一起时,所述沥水结构位于容置空间内并部分和/或全部由所述的容置空间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6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结构沿所述盖结构的侧部外缘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以按压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设有卡槽部,在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按压所述盖板上的按压部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向上翻起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9.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以转动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槽部,在所述开口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转动所述盖板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相对盖体分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10.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由软性材质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软性材质包括橡胶或硅胶或塑胶。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设置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为可转动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至少一个,设置在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的上端外侧壁上。
15.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带状结构,且两端分别与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 15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为可拆卸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 12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结构和/或容器本体上设有容纳腔,用于提手结构收纳时的放置。
18.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有若干沥水孔的沥水结构;
盖结构,覆盖于沥水结构的开口上,并遮蔽开口,其具体包括:一盖体,覆盖于沥水结构的开口上,通过卡持结构与沥水结构的外侧壁相连,该盖体上设有开口腔;一盖板,组设于所述开口腔上,所述盖板遮蔽该开口腔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结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物品的腔室,所述腔室的上方设置为开口。
20.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被设置有多个物品放置区。
21.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放置区通过隔离装置呈水平和/或竖直方向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结构沿盖结构的侧部外缘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 18-22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以按压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设有卡槽部,在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按压所述盖板上的按压部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向上翻起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24.根据权利要求 18-22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以转动式设置于开口腔上方,所述盖板包括一与所述开口腔相配合的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槽部,在所述开口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卡槽部相契合,以封闭所述的开口腔,转动所述盖板以驱动所述卡扣部脱离所述卡槽部,使得盖板相对盖体分离以开启所述的开口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设置在沥水结构上。
26.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为可转动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至少一个,设置在沥水结构的上端外侧壁上。
28.根据权利要求 2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为带状结构,且两端分别与沥水结构相连。
29.根据权利要求 28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相对沥水结构为可拆卸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 2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结构上设有容纳腔,用于提手结构收纳时的放置。
CN201820797417.9U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容器 Active CN209547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7417.9U CN209547835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7417.9U CN209547835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7835U true CN209547835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9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7417.9U Active CN209547835U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7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47835U (zh) 一种容器
CN208080742U (zh) 一种外卖餐盒
CN211559676U (zh) 一种汁液制取机
CN2321232Y (zh) 手动洗菜机
CN207784542U (zh) 一种日常生活用多功能饭盒
CN208875915U (zh) 保温碗
CN206403566U (zh) 壶盖及其茶壶
CN207653995U (zh) 水果杯
US20060231554A1 (en) Combined salad bowl drainer
KR200351885Y1 (ko) 음식물 저장용기
KR101810183B1 (ko) 발효식품 숙성용기
KR101775614B1 (ko) 포장 용기
CN210902727U (zh) 可旋开的食用油油壶
CN204802287U (zh) 一种储藏容器及其组成部件
CN205113964U (zh) 一种具有真空储存和清洗功能的米袋
CN209846998U (zh) 一种食盐定量包装调味瓶
CN212448753U (zh) 一种便于开启的蛋糕盒
CN211732101U (zh) 一种手掌咖啡罐
CN215477140U (zh) 一种多层多罐茶叶分装储存罐
CN209965964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摇摇杯
CN217827533U (zh) 一种饮水机用可拆卸水箱盖结构
CN219228961U (zh) 一种百合漂洗机
CN211408769U (zh) 一种带干燥剂的调味盒
CN213429474U (zh) 一种二合一水杯
CN213429496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