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5915U - 保温碗 - Google Patents

保温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5915U
CN208875915U CN201721407449.5U CN201721407449U CN208875915U CN 208875915 U CN208875915 U CN 208875915U CN 201721407449 U CN201721407449 U CN 201721407449U CN 208875915 U CN208875915 U CN 208875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wl
heat preservation
handle
bowl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074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 Yingzhilv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Yingzhilv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Yingzhilv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Yingzhilv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17214074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5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5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5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碗。保温碗包括碗体、碗盖和收纳层;所述碗盖设置在所述碗体的碗口处,与所述碗体密封连接;所述收纳层设置在所述碗体的碗口处,且设置在所述碗体与所述碗盖之间;所述收纳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槽,用于收纳勺子、叉子和/或筷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碗,通过在密封连接的碗体和碗盖之间设置收纳层,且在收纳层上设置收纳槽,用于放置勺子、叉子、筷子等餐具,进而使得餐具能够和保温碗一同携带,不需要单独准备后携带,既方便,又不会忘记携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Description

保温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碗。
背景技术
保温碗一般是由双层塑料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或隔热层作成的饭菜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层或隔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饭菜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
保温碗是从保温瓶发展而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热力的传播有三种途径:辐射、对流和传递。保温桶内银色的内胆能反射热的辐射,杯身的真空层或隔热层能阻断热的传递。
现在的保温碗应用高科技真空技术,将双层优质304不锈钢内部抽真空处理,能高效阻断热源,达到保温的效果。设计更加人性化,通常设计成三层或四层,需要更高温度的碗、汤盒放在保温桶的下面,然后中间盖上隔热板,上面再放菜盒,不但能够带给您最佳的保温效果,让你的食物、饮品保温时效更长,也更新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碗,其没有进行密封处理,或密封性能不够,使得保温效果相对较低,且不易携带;并且,在携带保温碗的同时,还需要单独携带勺筷等餐具,使得携带更加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碗,包括碗体、碗盖和收纳层;
所述碗盖设置在所述碗体的碗口处,与所述碗体密封连接;
所述收纳层设置在所述碗体的碗口处,且设置在所述碗体与所述碗盖之间;
所述收纳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槽,用于收纳勺子、叉子和/或筷子。
进一步的,所述碗盖和所述碗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碗盖上固定设置有提手柄,用于将所述碗盖提起。
进一步的,所述碗体上设置有端手柄,用于将所述碗体端起。
进一步的,所述端手柄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碗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碗体的一端渐减。
进一步的,所述端手柄的尖端在所述端手柄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端手柄中部到所述碗盖的距离大于所述端手柄两端到所述碗盖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内设置的所述勺子、所述叉子或所述筷子的手柄部分和头部均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所述头部上设置的插入部和手柄部分的插入孔部;
所述插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
所述插入孔部的内部上设置有第二凸起;
所述插入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部的内部时,所述第二凸起能够挡在所述第一凸起,避免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插入孔部脱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碗,通过在密封连接的碗体和碗盖之间设置收纳层,且在收纳层上设置收纳槽,用于放置勺子、叉子、筷子等餐具,进而使得餐具能够和保温碗一同携带,不需要单独准备后携带,既方便,又不会忘记携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碗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保温碗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保温碗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的保温碗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碗的收纳层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碗的收纳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碗盖;2:密封连接结构;3:碗体;4:提手柄;5:端手柄;6:收纳层;7:餐具;8:密封垫;9:密封法兰环;:10:固定凸起;11:固定凹槽;12:压紧条;13:固定压盖;14:第一凸起;15: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碗,包括碗体3、碗盖1和收纳层6;
所述碗盖1设置在所述碗体3的碗口处,与所述碗体3密封连接;
所述收纳层6设置在所述碗体3的碗口处,且设置在所述碗体3与所述碗盖1之间;
所述收纳层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槽15,用于收纳勺子、叉子和/或筷子。
在本实施例中,碗体3与碗盖1之间进行密封连接,即能够通过密封连接,实现对保温碗内部空间的密封,进而防止保温碗内的饭菜汤等漏到保温碗外,避免了即影响环境,又不便于携带,并且还使得保温碗外侧较为油腻而不好洗刷等情况出现。
密封连接结构2的设置方式有很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连接结构2的设置方式为压力密封。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连接结构2为:
在碗体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法兰环9,密封法兰环9的下方,即远离碗盖1的一段设置有固定凸起10;在碗盖1的下方,即靠近碗体3的一端成对设置有固定压盖13,且固定压盖13设置在碗盖1相对的两侧,固定压盖13与碗盖1转动连接,固定压盖13的内侧设置有压紧条12,压紧条12上设置有与固定凸起10相对应设置的固定凹槽11,能够与固定凸起10配合,使得固定压盖13与密封法兰环9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将碗体3和碗盖1固定连接在一起,且使得碗盖1与碗体3相抵,进行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碗盖1和密封法兰环9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8,用于保证碗盖1与碗体3之间的密封性能。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压盖13与碗盖1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其可以是如图3和图4所示的软连接的方式,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软连接这一种方式,其还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转动连接,如可以是转动轴的方式,或其他转动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实现碗盖1与固定压盖13之间的转动连接,能够通过转动固定压盖13来实现打开和压紧碗盖1即可。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碗盖1与碗体3之间的密封连接方式为压紧连接,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连接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密封连接方式,如还可以是螺纹密封等,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实现碗盖1与碗体3之间的密封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碗盖1上固定设置有提手柄4,用于将所述碗盖1提起。
在本实施例中,在碗盖1的上方,即远离碗体3的一端设置有提手柄4,能够在碗体3与碗盖1分离时,将碗盖1提起;在碗体3与碗盖1密封连接时,能够将整个保温碗提起。
在本实施例中,提手柄4的形状为扁平结构的叶状,且为两片大小不同的叶片状,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形状较为美观,且还能够较为方便提起。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提手柄4的形状可以是如图1、图3和图6所示的形状,但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形状,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如圆形、梯形、三角形等,还可以是圆环等,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通过提手柄4将碗盖1甚至整个保温碗提起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碗体3上设置有端手柄5,用于将所述碗体3端起。
在本实施例中,端手柄5成对设置在碗体3上的相对两侧,能够通过两个端手柄5来将碗体3或整个保温碗端起。
在本实施例中,端手柄5的形状类三角形,且中间低,两端高,具体形状为:端手柄5的宽度由靠近碗体3的一端向远离碗体3的一端渐减,端手柄5的尖端在端手柄5的中部,端手柄5中部到碗盖1的距离大于端手柄5两端到碗盖1的距离。
也就是说,在碗体3两端设置的端手柄5,其形状类似鸡嘴状,能够在通过端手柄5将碗体3或整个保温碗端起的同时,由于在中间部位有下凹的弧度,进而使得拇指能够按在端手柄5上方的下凹处,使得在使用端手柄5时,较为容易发力,且不易滑落,保证了能够将保温碗或碗体3稳定的端起。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端手柄5的形状是鸡嘴状,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一种形状,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还可以是半圆形、矩形、三角形等,甚至还可以是不规则形状,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通过端手柄5将碗体3或整个保温碗端起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端手柄5的厚度与碗体3的厚度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端手柄5的厚度与碗体3的厚度相同,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的设置方式,其可以根据保温碗的体积来进行确定,可以是略大于碗体3厚度,也可以是略小于碗体3厚度,但厚度其不宜过厚,否则容易影响到整体的重量,其厚度也不宜过薄,否则会影响到整体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端手柄5的所有连接处均进行倒圆角处理,以避免在端手柄5对人体造成划伤。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收纳槽15内设置的所述勺子、所述叉子或所述筷子的手柄部分和头部均为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收纳槽15内设置的餐具7,如勺子、叉子或筷子等,均为可拆卸连接,其将头部和手柄部分分开放置在不同的收纳槽15内,在使用时连接在一起即可。
这样的设置,能够减少勺子、叉子或筷子等餐具7占用的空间,能够使得餐具7更容易携带。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勺子、叉子或筷子等餐具7进行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来减小占用空间,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其还可以是使用其他的方式,如将勺子、叉子或筷子等餐具7的手柄设置为可伸缩的长杆,进而也能够减少勺子、叉子或筷子等餐具7占用的空间,能够使得餐具7更容易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收纳槽15为四个,两个用于收纳手柄,另外两个分别用于收纳勺子和叉子的头部。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接。
餐具7手柄部分和头部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其可以是螺纹连接,即在手柄部分上设置外螺纹或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孔,在头部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孔或设置外螺纹,进而将手柄部分和头部进行螺纹连接在一起即可。
其还可以是设置为卡接,卡接的结构如下:
卡接结构包括头部上设置的插入部和手柄部分的插入孔部;
插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4;
插入孔部的内部上设置有第二凸起;
插入部插入到插入孔部的内部时,第二凸起能够挡在第一凸起14,避免插入部与插入孔部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插入部设置在头部,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14,插入孔部设置在手柄部分上,其内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两个第一凸起14将第二凸起限定,进而避免第二凸起从两个第一凸起14之间晃动,进而将头部和手柄部分连接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凸起14和第二凸起均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凸起,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一种设置方式,其还可以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或其他形状,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将第二凸起从第一凸起14上滑过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卡接结构为第一凸起14和第二凸起之间的卡接,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一种卡接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卡接方式,也就是说,只要能够通过卡接将手柄部分和头部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即可。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卡接,但其不仅仅局限于卡接,其还可以是如前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螺纹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过渡配合的方式,或者也可以说通过销轴连接的方式,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将手柄部分和头部进行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手柄部分和头部的拆卸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碗,通过在密封连接的碗体3和碗盖1之间设置收纳层6,且在收纳层6上设置收纳槽15,用于放置勺子、叉子、筷子等餐具7,进而使得餐具7能够和保温碗一同携带,不需要单独准备后携带,既方便,又不会忘记携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保温碗,其特征在于,包括碗体、碗盖和收纳层;
所述碗盖设置在所述碗体的碗口处,与所述碗体密封连接;
所述收纳层设置在所述碗体的碗口处,且设置在所述碗体与所述碗盖之间;
所述收纳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收纳槽,用于收纳勺子、叉子和/或筷子;
所述收纳槽内设置的所述勺子、所述叉子或所述筷子的手柄部分和头部均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接结构连接;
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所述头部上设置的插入部和手柄部分的插入孔部;
所述插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
所述插入孔部的内部上设置有第二凸起;
所述插入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部的内部时,所述第二凸起能够挡在所述第一凸起,避免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插入孔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盖和所述碗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盖上固定设置有提手柄,用于将所述碗盖提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上设置有端手柄,用于将所述碗体端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手柄的宽度由靠近所述碗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碗体的一端渐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手柄的尖端在所述端手柄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手柄中部到所述碗盖的距离大于所述端手柄两端到所述碗盖的距离。
CN201721407449.5U 2017-10-27 2017-10-27 保温碗 Active CN208875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7449.5U CN208875915U (zh) 2017-10-27 2017-10-27 保温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7449.5U CN208875915U (zh) 2017-10-27 2017-10-27 保温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5915U true CN208875915U (zh) 2019-05-21

Family

ID=66489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07449.5U Active CN208875915U (zh) 2017-10-27 2017-10-27 保温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5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253A (zh) * 2021-05-24 2021-07-16 港华辉信工程塑料(中山)有限公司 具有电热丝收纳结构的电熔弯头管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253A (zh) * 2021-05-24 2021-07-16 港华辉信工程塑料(中山)有限公司 具有电热丝收纳结构的电熔弯头管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54301A1 (en) Portable and user-friendly multi-functional thermos cup
CN208875915U (zh) 保温碗
CN205993832U (zh) 一种新型保温餐盒
WO2019091427A1 (zh) 保温碗
CN206119900U (zh) 组合式水杯
WO2019091428A1 (zh) 一种保温杯
CN207626963U (zh) 一种带有储物盒的真空杯
CN216569542U (zh) 一种双层真空隔热提梁壶
CN219047642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餐盒
CN209610177U (zh) 一种防漏饭盒
CN208709614U (zh) 一种可拆卸的双层保温壶
CN210204279U (zh) 注热水式保温碗
CN210593370U (zh) 一种多用途组合保温容器
CN210708384U (zh) 保温型面食打包盒
CN209269262U (zh) 一种带立式杯盖的不锈钢杯
CN216220520U (zh) 一种不锈钢真空保温的餐盒
CN210747839U (zh) 一种便携式快速冷却饮用杯
CN206729447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保温保冷便携食物罐
CN215604776U (zh) 一种保温餐杯
CN216675453U (zh) 一种多功能焖烧壶
CN203294448U (zh) 一种容器
CN218682579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双层铝箔餐盒
CN204889505U (zh) 一种焖烧保温提锅
CN218500442U (zh) 一种真空不锈钢保温菜罩
CN210643652U (zh) 一种节省包装空间的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