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5502U -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5502U
CN209545502U CN201920328743.XU CN201920328743U CN209545502U CN 209545502 U CN209545502 U CN 209545502U CN 201920328743 U CN201920328743 U CN 201920328743U CN 209545502 U CN209545502 U CN 209545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photovoltaic panel
support rod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87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小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New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New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New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New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87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5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5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5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光互补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包括竖直的支撑柱,在支撑柱的上端头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在支撑柱的周面上设置有控制箱,在控制箱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沿着由上到下的方向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倾斜,沿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在支撑杆上均匀设置有两块光伏板,并且两个光伏板在相互靠近的位置通过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的轴线方向水平,在光伏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组件,达到了对光伏板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光伏板受损的效果。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光互补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风光互补发电站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夜间和阴雨天无阳光时由风能发电,晴天由太阳能发电,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两者同时发挥作用,实现了全天候的发电功能,比单用风机和太阳能更经济、科学、实用。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65592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光伏板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整体结构的支撑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风能发电装置、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及控制箱,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与发光伏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架以及将支撑架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一抱箍,将控制箱、风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及控制箱均设置在支撑机构上,并且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支撑架以及第一抱箍,光伏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抱箍将支撑架与支撑机构固定在一起。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家庭中使用现有的连接结构进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时,虽然能够高效地进行发电,但是由于光伏板的安装高度较低,所以从高处落下的物品极有可能会与光伏板的上表面发生碰撞,导致光伏板受损,即现有的固定结构无法对光伏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达到了对光伏板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光伏板受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包括竖直的支撑柱,在支撑柱的上端头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在支撑柱的周面上设置有控制箱,在控制箱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沿着由上到下的方向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倾斜,沿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在支撑杆上均匀设置有两块相同的光伏板,并且两个光伏板在相互靠近的位置通过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的轴线方向水平,在光伏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将风力发电装置以及控制箱安装到支撑柱上之后,工作人员再将光伏板安装在支撑杆上,并且使用锁紧组件将光伏板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工作人员使用控制箱对风力发电以及光能发电装置进行控制,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光伏板均可以进行充电;在无光或者光伏板使用结束之后,工作人员解除锁紧组件对光伏板的位置固定,因为支撑杆沿着由上到下的方向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倾斜,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将靠近支撑杆上端头的光伏板沿着两个光伏板之间的转动轴的轴线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翻转光伏板,这样就可以使两个光伏板的工作面相互贴合,这样就可以防止高处掉落的杂物下落在光伏板的上表面对光伏板造成破坏,达到了对光伏板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光伏板受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卡环,在卡环远离光伏板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自身的锁紧螺栓,在锁紧螺栓上设置有与锁紧螺栓相适配的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使用锁紧组件对光伏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将卡环套设在支撑杆的周面上,然后使锁紧螺栓与锁紧螺母相互配合,这样便可以将光伏板的位置固定;然后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光伏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可以松开锁紧螺栓以及锁紧螺母,这样便可以将卡环与支撑杆相互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共有两根,并且两根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设置有两根,可以在对光伏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时更加稳定,这样可以防止光伏板在使用时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头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杆,在支撑杆的上端头设置有竖直的立杆,立杆与承接杆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杆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与支撑柱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光伏板是通过立杆以及承接杆固定在支撑柱上,因为连接杆与支撑柱转动连接,所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太阳光照射的方向对光伏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这样就提高了光伏板的充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环,转动环套设在支撑柱的周面上并且转动环嵌入到支撑柱表面内部,在转动环的周面上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向靠近支撑柱的方向延伸贯穿转动环之后抵接在支撑柱的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安装支撑组件时,工作人员将转动环套设在支撑柱上,然后在拧紧定位螺栓,定位螺栓可以抵紧支撑柱,这样便可以完成对支撑组件位置的固定;然后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光伏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可以松开定位螺栓,因为转动环嵌入到支撑柱表面内部,所以松开定位螺栓之后,转动环不会带动支撑组件以及光伏板向下移动,然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对光伏板进行调节,然后在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工作人员再次将定位螺栓拧紧。这样便完成了对光伏板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支撑杆、立杆以及承接杆,在承接杆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杆的延伸方向相同,在立杆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第二滑槽,并且第二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固定螺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杆位置并且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在承接杆以及立杆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内以及第二滑槽,所以在工作人员需要在支撑组件内部对光伏板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先将固定螺母松开,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带动固定螺栓在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内部移动,这样可以改变光伏板以及支撑杆在承接杆以及立杆上方的倾斜角度。扩大了光伏板的调节范围,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板的充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沿着光伏板的周向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使用光伏板结束之后,在工作人员将靠近支撑杆上端的光伏板围绕转动轴的轴线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翻转之后,两个光伏板上表面的橡胶垫会率先贴合,这样可以防止两个光伏板发生较大的冲击,导致光伏板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的辅助杆,辅助杆设置在靠近支撑杆下端头的位置,辅助杆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杆延伸方向相垂直,并且靠近辅助杆的光伏板与辅助杆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将光伏板安装到支撑杆上时,工作人员可以先使光伏板靠近支撑杆的下端面与辅助杆相抵接,然后再使用锁紧螺栓将光伏板固定在支撑杆上,这样就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将光伏板放置到支撑杆上时,光伏板发生滑落到地面,导致光伏板受损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转动连接的光伏板以及锁紧组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两个光伏板的安装状态,达到了对光伏板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光伏板受损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转动组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对光伏板的位置进行改变,改变时只需要在支撑柱上对支撑组件进行转动便可,达到了提高了光伏板的充电效率的效果;
3.通过设置了辅助杆,在工作人员安装光伏板时辅助杆对光伏板具有辅助支撑的作用,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光伏板、防止光伏板掉落在地面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连接结构的局部状态图。
图中,1、支撑柱;2、风力发电装置;3、控制箱;4、支撑组件;41、支撑杆;411、固定螺栓;412、固定螺母;42、承接杆;421、第一滑槽;43、立杆;431、第二滑槽;44、连接杆;45、转动组件;451、转动环;452、定位螺栓;46、辅助杆;5、光伏板;51、橡胶垫;6、锁紧组件;61、卡环;62、锁紧螺栓;63、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柱1、风力发电装置2、控制箱3、支撑组件4以及光伏板5,支撑柱1竖直设置在地面上,风力发电装置2设置在支撑柱1的上端头,支撑组件4设置在支撑柱1上并且支撑组件4位于风力发电装置2的下方,控制箱3设置在支撑柱1上并且控制箱3位于支撑组件4的上方,光伏板5设置在支撑组件4上。在工作人员将风力发电装置2以及光伏板5安装在支撑柱1上之后,夜间和阴雨天无阳光时由风能发电,晴天由太阳能发电,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两者同时发挥作用,实现了全天候的发电功能。
参照图1和图2,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杆41、承接杆42、立杆43、连接杆44以及转动组件45,支撑杆41对称设置在支撑柱1的两侧,并且支撑杆41沿着由上到下的方向向远离支撑柱1的方向倾斜,承接杆42水平设置在支撑杆41的下端,立杆43竖直设置在连接杆44的上端,并且承接杆42、支撑杆41以及立杆43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连接杆44水平设置在两个立杆43之间,并且在两个立杆43之间共有两个连接杆44,转动组件45设置在立杆43靠近支撑柱1的一侧,连接杆44通过转动组件45与支撑柱1转动连接。
在工作人员对光伏板5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将光伏板5安装在支撑杆41的上方,因为连接杆44通过转动组件45与支撑柱1转动连接,所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支撑组件4进行转动,这样可以使光伏板5更好的对太阳光进行收集,提高了光伏板5的充电效率。
参照图2,转动组件45包括转动环451以及定位螺栓452,转动环451套设在支撑柱1的周面上并且转动环451嵌入到支撑柱1的表面内部,转动环451与连接杆44固定连接,定位螺栓452设置在转动环451远离连接杆44的一侧,定位螺栓452向靠近支撑柱1的方向延伸贯穿转动环451之后抵接在支撑柱1上。在工作人员需要对支撑组件4进行转动时,工作人员可以先松开定位螺栓452,然后该工作人员在对支撑组件4进行旋转;在工作人员对转动组件45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因为转动环451嵌入到支撑柱1表面内部,这样可以防止支撑组件4因为重力作用向下滑落;然后工作人员对支撑组件4旋转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在将定位螺栓452拧紧,这样便可以将支撑组件4再次固定。
参照图3,为了防止在光伏板5非使用状态下,从高处掉落的杂物下落在光伏板5的上表面,使光伏板5破损,在支撑杆41上沿着支撑杆41的延伸方向安装两块光伏板5,并且两个光伏板5在相互靠近的位置通过一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的轴线方向水平,在两个光伏板5与支撑杆41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6。
参照图3,锁紧组件6包括卡环61、锁紧螺栓62以及锁紧螺母63,卡环61固定在光伏板5靠近支撑杆41的侧面上,在卡环61远离光伏板5的一侧开设有缺口,锁紧螺栓62与锁紧螺母63相适配,并且锁紧螺栓62与锁紧螺母63设置在卡环61远离光伏板5的一侧。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光伏板5时,工作人员通过锁紧组件6将光伏板5的工作面向上固定在支撑杆41上;在光伏板5使用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松开靠近支撑杆41上端头下方的锁紧螺母63,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围绕转动轴对靠近支撑杆41上端头的光伏板5进行翻转,这样使两个光伏板5的工作面相互贴合。这样就达到了保护光伏板5,防止光伏板5受损的效果。
参照图3,为了防止在对光伏板5进行翻转时,两个光伏板5相互碰撞导致光伏板5受损,在两个光伏板5的工作面上设置有橡胶垫51,并且橡胶垫51沿着光伏板5的周面铺设。
参照图3,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将光伏板5安装在支撑杆41上,在支撑杆41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的辅助杆46,辅助杆46设置在靠近支撑杆41下端头的位置,辅助杆46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杆42延伸方向相垂直,并且靠近辅助杆46的光伏板5与辅助杆46相抵接。这样在工作人员对光伏板5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可以先使光伏板5靠近支撑杆41下端头的表面与辅助杆46相抵接,这样可以防止光伏板5发生滑落的现象。
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扩大工作人员对光伏板5的调整范围,在支撑杆4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411,固定螺栓411贯穿支撑杆41、立杆43以及承接杆42,在承接杆42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411相适配的第一滑槽421,第一滑槽421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杆4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立杆43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411相适配的第二滑槽431,并且第二滑槽431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固定螺栓4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杆41位置并且与固定螺栓411相适配的固定螺母412。因为在承接杆42以及立杆4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421内以及第二滑槽431,所以在工作人员需要在支撑组件4内部对光伏板5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先将固定螺母412松开,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带动固定螺栓411在第一滑槽421以及第二滑槽431内部移动,这样可以改变光伏板5以及支撑杆41在承接杆42以及立杆43上方的倾斜角度。扩大了光伏板5的调节范围,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板5的充电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工作人员先将风力发电装置2安装在支撑柱1的上端头,然后再对光伏板5进行安装;在对光伏板5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光伏板5放置在支撑杆41上,这时,靠近支撑杆41下端头的光伏板5会与辅助杆46相抵接,然后工作人员再将卡环61套设在支撑杆41的周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在使锁紧螺栓62与锁紧螺母63相配合,这样便可以将光伏板5固定在支撑组件4内部,这样便可以使风力发电装置2以及光伏板5同时进行充电;然后在工作人员使用光伏板5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松开靠近支撑杆41上端头的锁紧螺母63,然后再向远离支撑杆41的方向围绕转动轴的轴线对光伏板5进行翻转,在光伏板5翻转一定的角度之后,两个光伏板5的工作面便可以相互贴合,这样便可以防止高空坠落的物品掉落在光伏板5的上表面导致光伏板5的工作面受损。达到了对光伏板5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光伏板5受损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包括竖直的支撑柱(1),在支撑柱(1)的上端头设置有风力发电装置(2),在支撑柱(1)的周面上设置有控制箱(3),在控制箱(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板(5)的支撑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杆(41),支撑杆(41)沿着由上到下的方向向远离支撑柱(1)的方向倾斜,沿着支撑杆(41)的延伸方向在支撑杆(41)上均匀设置有两块光伏板(5),并且两个光伏板(5)在相互靠近的位置通过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并且转动轴的轴线方向水平,在光伏板(5)靠近支撑杆(41)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6)包括卡环(61),在卡环(61)远离光伏板(5)的一侧设置有贯穿自身的锁紧螺栓(62),在锁紧螺栓(62)上设置有与锁紧螺栓(62)相适配的锁紧螺母(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1)共有两根,并且两根支撑杆(41)对称设置在支撑柱(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41)的下端头设置有水平的承接杆(42),在支撑杆(41)的上端头设置有竖直的立杆(43),立杆(43)与承接杆(42)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杆(43)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连接杆(44),连接杆(44)与支撑柱(1)转动连接,在连接杆(44)与支撑柱(1)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5)包括转动环(451),转动环(451)套设在支撑柱(1)的周面上并且转动环(451)嵌入到支撑柱(1)表面内部,在转动环(451)的周面上设置有定位螺栓(452),定位螺栓(452)向靠近支撑柱(1)的方向延伸贯穿转动环(451)之后抵接在支撑柱(1)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4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411),固定螺栓(411)贯穿支撑杆(41)、立杆(43)以及承接杆(42),在承接杆(42)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411)相适配的第一滑槽(421),第一滑槽(421)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杆(4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立杆(43)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411)相适配的第二滑槽(431),并且第二滑槽(431)沿竖直方向延伸,在固定螺栓(4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杆(41)位置并且与固定螺栓(411)相适配的固定螺母(4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板(5)的上表面沿着光伏板(5)的周向设置有橡胶垫(5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41)的上表面设置有水平的辅助杆(46),辅助杆(46)设置在靠近支撑杆(41)下端头的位置,辅助杆(46)的延伸方向与承接杆(42)延伸方向相垂直,并且靠近辅助杆(46)的光伏板(5)与辅助杆(46)相抵接。
CN201920328743.XU 2019-03-14 2019-03-14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Active CN209545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8743.XU CN209545502U (zh) 2019-03-14 2019-03-14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8743.XU CN209545502U (zh) 2019-03-14 2019-03-14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5502U true CN209545502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8743.XU Active CN209545502U (zh) 2019-03-14 2019-03-14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5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02091U (ko) 경사각 조절이 가능한 태양광 발전 장치
KR20140119281A (ko) 태양전지 어레이의 경사각 조절형 지지장치
JP2019047623A (ja) 太陽光発電方法
CN110336524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光伏面板组件边框结构
CN209545502U (zh) 风力发电光伏板连接结构
KR200458801Y1 (ko) 지상 가변형 태양광 모듈
KR100996416B1 (ko) 태양전지판의 각도 조절 장치
KR101554483B1 (ko) 높이조절고정장치를 구비한 각도 가변형 태양광발전장치
CN211183867U (zh) 一种光伏组件与光伏支架的连接结构
CN219436936U (zh) 一种折叠光伏板
CN212343699U (zh) 一种可调节太阳能光伏板
KR200475537Y1 (ko) 태양전지 집광판의 각도 조절 장치
CN214154435U (zh) 一种防腐蚀太阳能光伏板
CN216672915U (zh) 一种方便角度调节的太阳能板安装架
CN220087198U (zh) 一种可调节光伏发电板安装装置
CN218041314U (zh) 一种光伏电池板安装装置
CN21459127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太阳能组件支架
CN217843687U (zh) 一种可角度调节的光伏储能照明装置
CN212273880U (zh) 一种环保型太阳能路灯
CN211656053U (zh) 一种可随太阳高度角调整的光伏跟踪器
CN209787099U (zh) 一种牢固性高的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20915220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17282804U (zh) 一种轨道式光伏板角度调整装置
CN219611674U (zh) 一种光伏板底座
CN216016785U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光伏面板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