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3198U - 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43198U CN209543198U CN201920326382.5U CN201920326382U CN209543198U CN 209543198 U CN209543198 U CN 209543198U CN 201920326382 U CN201920326382 U CN 201920326382U CN 209543198 U CN209543198 U CN 2095431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cd
- support portion
- shock
- booknote
- loca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纳LCD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设有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缓冲条;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外周,所述第二支撑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容纳槽底部延伸,限位件位于支撑件上方且其一端向所述容纳槽上方伸出形成LCD限位部,限位件底部设有支撑肋,支撑肋远离限位件一端抵靠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通过在容纳槽外周设置与限位件配合支撑的支撑件,当壳体受力时,支撑件对容纳槽底部进行支撑,将压力直接传导到限位件上,从而有效保护容纳槽内的LCD,同时在容纳槽底部的缓冲条对LCD进行进一步的减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笔记本电脑LCD端都是需要做减震保护的,如玻璃屏在受到撞击时很容易被击碎,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去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目前大多采用壳体的LCD容纳槽底部粘贴泡棉的方法来达到这一效果。粘贴泡棉在此作用不可忽视,通常情况下,泡棉在容纳槽底部沿宽度方向延伸,为了保证缓冲效果,需要在长度方向上依次粘贴至少5条泡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也对笔记本机身的重量和大小产生着影响。因此提供一种既满足减震需求,又可以符合PA强度测试需求,降低成本,优化结构的减震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笔记本LCD 端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包括:壳体、支撑件、限位件;
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纳LCD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设有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缓冲条;
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外周,所述第二支撑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容纳槽底部延伸,限位件位于支撑件上方且其一端向所述容纳槽上方伸出形成LCD限位部,限位件底部设有支撑肋,支撑肋远离限位件一端抵靠所述第一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具有矩形结构,缓冲条沿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缓冲条采用泡棉材料制成。
优选地,支撑件位于缓冲条延伸方向的一端。
优选地,支撑件为铁件。
优选地,限位件底部设有沿远离所述容纳槽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支撑肋。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一端至所述容纳槽底部的间距为D,所述缓冲条的厚度为H,D<H。
优选地,D≤0.1mm。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纳LCD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设有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缓冲条;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外周,所述第二支撑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容纳槽底部延伸,限位件位于支撑件上方且其一端向所述容纳槽上方伸出形成LCD限位部,限位件底部设有支撑肋,支撑肋远离限位件一端抵靠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通过在容纳槽外周设置与限位件配合支撑的支撑件,当壳体受力时,支撑件对容纳槽底部进行支撑,将压力直接传导到限位件上,从而有效保护容纳槽内的LCD,同时在容纳槽底部的缓冲条对LCD进行进一步的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包括:壳体1、支撑件2、限位件3;
壳体1上设有用于容纳LCD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设有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缓冲条4;
支撑件2包括第一支撑部21和第二支撑部22,所述第一支撑部21位于所述容纳槽外周,所述第二支撑部22从所述第一支撑部21向所述容纳槽底部延伸,限位件3位于支撑件2上方且其一端向所述容纳槽上方伸出形成LCD限位部,限位件3底部设有支撑肋31,支撑肋31远离限位件3一端抵靠所述第一支撑部21。
本实施例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的LCD的具体安装过程中,LCD放入外壳的容纳槽内且位于缓冲条上方,支撑件放置在容纳槽外缘,第一支撑部位于容纳槽外周,第二支撑部位于容纳槽内,然后将限位件安装在外壳上对LCD 进行限位,同时其上的支撑肋压在第一支撑部上;当壳体受到外部压力时,支撑件的第二支撑部对壳体的形变进行支撑,同时将压力直接传导到限位件上,从而保护LCD不受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纳LCD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设有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缓冲条;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外周,所述第二支撑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向所述容纳槽底部延伸,限位件位于支撑件上方且其一端向所述容纳槽上方伸出形成LCD限位部,限位件底部设有支撑肋,支撑肋远离限位件一端抵靠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通过在容纳槽外周设置与限位件配合支撑的支撑件,当壳体受力时,支撑件对容纳槽底部进行支撑,将压力直接传导到限位件上,从而有效保护容纳槽内的LCD,同时在容纳槽底部的缓冲条对LCD进行进一步的减震。
在缓冲条的具体布置方式中,所述容纳槽具有矩形结构,缓冲条4沿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保证缓冲效果的同时,减少所需缓冲条数目,从而降低成本。
在缓冲条的材质选择中,缓冲条4采用泡棉材料制成。
在支撑件的具体布置方式中,支撑件2位于缓冲条4延伸方向的一端,支撑件与缓冲条相配合,增强对LCD的保护。
在支撑件的材质选择中,支撑件2为铁件。
为了保证限位件与支撑件配合的支撑效果,限位件3底部设有沿远离所述容纳槽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支撑肋31,通过多个支撑肋对支撑件进行支撑,提高支撑效果。
在支撑件的具体结构设置中,所述第二支撑部2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 一端至所述容纳槽底部的间距为D,所述缓冲条4的厚度为H,D<H;安装结束后,第二支撑部远离第一支撑部一端相对于LCD距离容纳槽底部更近,从而在壳体发生形变时,第二支撑部预先对壳体进行支撑。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D≤0.1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支撑件(2)、限位件(3);
壳体(1)上设有用于容纳LCD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设有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缓冲条(4);
支撑件(2)包括第一支撑部(21)和第二支撑部(22),所述第一支撑部(21)位于所述容纳槽外周,所述第二支撑部(22)从所述第一支撑部(21)向所述容纳槽底部延伸,限位件(3)位于支撑件(2)上方且其一端向所述容纳槽上方伸出形成LCD限位部,限位件(3)底部设有支撑肋(31),支撑肋(31)远离限位件(3)一端抵靠所述第一支撑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具有矩形结构,缓冲条(4)沿所述矩形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条(4)采用泡棉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件(2)位于缓冲条(4)延伸方向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件(2)为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件(3)底部设有沿远离所述容纳槽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支撑肋(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一端至所述容纳槽底部的间距为D,所述缓冲条(4)的厚度为H,D<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D≤0.1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26382.5U CN209543198U (zh) | 2019-03-14 | 2019-03-14 | 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26382.5U CN209543198U (zh) | 2019-03-14 | 2019-03-14 | 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43198U true CN209543198U (zh) | 2019-10-25 |
Family
ID=68275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26382.5U Active CN209543198U (zh) | 2019-03-14 | 2019-03-14 | 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43198U (zh) |
-
2019
- 2019-03-14 CN CN201920326382.5U patent/CN2095431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543198U (zh) | 一种新型笔记本lcd端减震结构 | |
CN106453753B (zh) | 一种万用手机壳 | |
CN219118450U (zh) | 一种抗震性能好的钢结构 | |
CN203984147U (zh) | 一种鼓风机电机 | |
CN205028955U (zh)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减震结构、燃料电池装置和车辆 | |
CN109664690A (zh) | 一种用于重型汽车的防爆轮毂 | |
CN107656579A (zh) |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防撞装置 | |
CN207623666U (zh) | 一种用于摄影摄像监视器防摔防震装置 | |
CN211714940U (zh) |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防爆玻璃 | |
CN204938227U (zh) | 一种传送带减震支撑辊 | |
CN216251796U (zh) |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防爆柜 | |
CN221782061U (zh) | 一体式语音数字回弹仪 | |
CN209225768U (zh) | 一种计算机的防震运输装置 | |
CN218719542U (zh) | 一种制冷设备用管道防护装置 | |
CN215477020U (zh) | 一种基于易拉伸epe包材用包装结构 | |
CN207777502U (zh) | 一种稳定性能良好的上减震板 | |
CN207811053U (zh) | 一种防磕碰热处理吊具框 | |
CN210527891U (zh) | 一种咖啡提取罐出料管的缓震装置 | |
CN213952760U (zh) | 一种防边裂钢化玻璃板 | |
CN211418342U (zh) | 一种加固型丙烯储罐 | |
CN111910398A (zh) | 用于洗衣机包装的防护部件及具有其的洗衣机包装装置 | |
CN205592615U (zh) | 手持移动终端支架 | |
CN212182371U (zh) | 一种成本低的铝壳电芯 | |
CN208470412U (zh) | 一种碳带包装盒 | |
CN214325922U (zh) | 液晶玻璃用的碳纤维支撑杆减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3 Address after: Room 1714, dongxizhuan building,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baolong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4088 Jinxiu Avenue,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BIT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