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1017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1017U
CN209541017U CN201822166692.3U CN201822166692U CN209541017U CN 209541017 U CN209541017 U CN 209541017U CN 201822166692 U CN201822166692 U CN 201822166692U CN 209541017 U CN209541017 U CN 209541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housing unit
water
fan assembly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66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意明
许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666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1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1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1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具有拆卸口、安装腔及排气部,拆卸口和排气部均与安装腔相连通,拆卸口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下表面上;盖体,与壳体组件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拆卸口上;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具有处于安装腔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安装腔外的检修状态,风机组件通过拆卸口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卸及检修较为困难,即需要将换热器等结构拆下才能将风机组件从空调器壳体组件内拆出进行检修,导致风机组件的检修及更换较为繁琐、复杂,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具有拆卸口、安装腔及排气部,拆卸口和排气部均与安装腔相连通,拆卸口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下表面上;盖体,与壳体组件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拆卸口上;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具有处于安装腔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安装腔外的检修状态,风机组件通过拆卸口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滑动结构,风机组件通过滑动结构与壳体组件连接,滑动结构与壳体组件可滑动地连接,以通过滑动结构带动风机组件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风机组件经由拆卸口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滑轨,设置在壳体组件上且位于安装腔内,滑轨具有安装凹部,至少部分滑动结构伸入安装凹部内且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滑动结构带动风机组件相对于滑轨进行运动。
进一步地,滑动结构具有过气孔,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设置在壳体组件内且与壳体组件连接,当风机组件处于安装状态时,换热器位于风机组件与排气部之间,风机组件上产生的气流通过过气孔流向换热器,并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后从排气部排出;其中,换热器和风机组件分别位于滑轨的两侧。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进气部,进气部设置在盖体上,当风机组件处于安装状态时,盖体盖设在拆卸口上,风机组件将壳体组件外的气体通过进气部吸入壳体组件内,并经由换热器的换热作用后从排气部排出。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进气部,进气部设置在壳体组件上,风机组件将壳体组件外的气体通过进气部吸入壳体组件内,并经由换热器的换热作用后从排气部排出。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结构,接水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且与壳体组件连接,接水结构位于换热器的下方,以将换热器上产生的水引流至壳体组件外,接水结构包括:第一接水部,与壳体组件连接,第一接水部上设置有引流至壳体组件外的引流管;第二接水部,与换热器连接,第一接水部与第二接水部之间具有过液间隙,换热器上产生的水流至第二接水部上,经由过液间隙流入第一接水部内,并通过引流管流至壳体组件外。
进一步地,第一接水部包括:第一遮挡部,与换热器抵接;第一连接部;第二遮挡部,与换热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相对于第一遮挡部靠近滑动结构设置,第二遮挡部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遮挡部连接,第一遮挡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遮挡部与换热器之间形成接水区,引流管与接水区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呈板状,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遮挡部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接水部包括:第二连接部,与换热器连接;引流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以将换热器上产生的水通过过液间隙引流至接水区,并经由引流管引流至壳体组件外。
进一步地,引流部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板段倾斜,第一板段与第二板段之间所呈夹角大于90°;其中,第二板段与第二遮挡部之间形成过液间隙。
进一步地,引流部呈板状,引流部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遮挡部倾斜设置;其中,引流部与第二遮挡部之间形成过液间隙。
进一步地,排气部为排气孔,空调器还包括:排风管道,排气孔通过排风管道与外界相连通。
进一步地,排气部包括多个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盖体及风机组件。其中,壳体组件具有拆卸口、安装腔及排气部,拆卸口和排气部均与安装腔相连通,拆卸口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下表面上。盖体与壳体组件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拆卸口上。风机组件具有处于安装腔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安装腔外的检修状态,风机组件通过拆卸口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当用户或工作人员需要对风机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打开盖体,以使拆卸口裸露。之后,用户或工作人员操作风机组件,以使风机组件从安装状态切换为检修状态,则风机组件经由拆卸口从壳体组件内转移至壳体组件外,以便于用户或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用户或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盖体打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处于检修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去除换热器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处于安装状态与检修状态之间的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处于安装状态与检修状态之间的状态时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壳体组件的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换热器与接水结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接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接水结构的第一接水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0中的接水结构的第二接水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与滑动结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组件;11、拆卸口;12、安装腔;13、框架;20、盖体;30、风机组件;40、滑动结构;41、过气孔;50、滑轨;60、换热器;70、进气部;80、接水结构;81、第一接水部;811、引流管;812、第一遮挡部;813、第一连接部;814、第二遮挡部;82、第二接水部;821、第二连接部;822、引流部;822a、第一板段;822b、第二板段;90、排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如图1至图8及图13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10、盖体20及风机组件30。其中,壳体组件10具有拆卸口11、安装腔12及排气部,拆卸口11和排气部均与安装腔12相连通,拆卸口11设置在壳体组件10的下表面上。盖体20与壳体组件10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拆卸口11上。风机组件30具有处于安装腔12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安装腔12外的检修状态,风机组件30通过拆卸口11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用户或工作人员需要对风机组件30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打开盖体20,以使拆卸口11裸露。之后,用户或工作人员操作风机组件30,以使风机组件30从安装状态切换为检修状态,则风机组件30经由拆卸口11从壳体组件10内转移至壳体组件10外,以便于用户或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用户或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2至图8及图13所示,空调器还包括滑动结构40。其中,风机组件30通过滑动结构40与壳体组件10连接,滑动结构40与壳体组件10可滑动地连接,以通过滑动结构40带动风机组件30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风机组件30经由拆卸口11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用户或工作人员对风机组件30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
具体地,当需要对风机组件30进行检修或维护时,打开盖体20,以使拆卸口11裸露。之后,用户或工作人员操作滑动结构40,以使滑动结构40带动风机组件30沿预设方向滑动,进而使得风机组件30经由拆卸口11沿预设方向滑动至壳体组件10外的第一预设位置,便于用户或工作人员对风机组件30进行检修、维护或更换;当完成检修、维护或更换后,用户或工作人员操作滑动结构40,滑动结构40带动风机组件30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风机组件30从第一预设位置经由拆卸口11滑动至壳体组件10内的第二预设位置(初始位置)。之后,关上盖体20即可。
可选地,风机组件30与滑动结构40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这样,上述连接方式使得风机组件30与滑动结构4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6和图7所示,空调器还包括滑轨50。其中,滑轨50设置在壳体组件10上且位于安装腔12内,滑轨50具有安装凹部,至少部分滑动结构40伸入安装凹部内且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滑动结构40带动风机组件30相对于滑轨50进行运动。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滑动结构40相对于壳体组件10的滑动更加容易,降低了用户或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具体地,滑动结构40具有滑动部,滑动部伸入安装凹部内,且能够沿着安装凹部移动,以实现滑动结构40相对于滑轨50的滑动,进而使得滑动结构40可带动风机组件30相对于壳体组件10进行滑动。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滑轨50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滑轨50具有突出部,滑动结构40具有凹部,突出部伸入凹部内且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滑动结构40带动风机组件30相对于滑轨50进行运动。
如图8所示,滑动结构40具有过气孔41,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60。其中,换热器60设置在壳体组件10内且与壳体组件10连接,当风机组件30处于安装状态时,换热器60位于风机组件30与排气部之间,风机组件30上产生的气流通过过气孔41流向换热器60,并与换热器60进行换热后从排气部排出。其中,换热器60和风机组件30分别位于滑轨50的两侧。这样,在风机组件30运行过程中,风机组件30上产生的气流通过过气孔41流动至换热器60上,以实现气体与换热器60之间的热量交换,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功能。
可选地,滑动结构40为板状结构。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减少滑动结构40的占用空间,提升空调器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滑动结构40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60设置在空调器的正压区,通过滑动结构40和换热器60形成静压腔体,有效地改善了空气分层结构,减少流通阻力,同时消减风机组件30的运行噪声。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30包括两个贯流风叶,滑动结构40具有两个过气孔41,两个过气孔41与两个贯流风叶一一对应地设置,以将与其相应的贯流风叶的气流引流至换热器60上进行热量交换,进而保证空调器能够正常运行。
如图1所示,空调器还包括进气部70。其中,进气部70设置在盖体20上,当风机组件30处于安装状态时,盖体20盖设在拆卸口11上,风机组件30将壳体组件10外的气体通过进气部70吸入壳体组件10内,并经由换热器60的换热作用后从排气部排出。这样,空调器的进气部70位于下端,为下进风,则允许空调器贴墙安装,无需预留回风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部7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可选地,进气部70设置在壳体组件10上。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进气部设置在壳体组件上,风机组件将壳体组件外的气体通过进气部吸入壳体组件内,并经由换热器的换热作用后从排气部排出。其中,进气部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上表面或侧面。
如图4、图9及图10所示,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结构80,接水结构80设置在壳体组件10内且与壳体组件10连接,接水结构80位于换热器60的下方,以将换热器60上产生的水引流至壳体组件10外,接水结构80包括第一接水部81和第二接水部82。其中,第一接水部81与壳体组件10连接,第一接水部81上设置有引流至壳体组件10外的引流管811。第二接水部82与换热器60连接,第一接水部81与第二接水部82之间具有过液间隙,换热器60上产生的水流至第二接水部82上,经由过液间隙流入第一接水部81内,并通过引流管811流至壳体组件10外。这样,通过接水结构80对换热器60表面产生的水引流至壳体组件10外,能够全面杜绝换热器60的底部飞水缺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第一接水部81与壳体组件10连接,第二接水部82与换热器60连接,进而使得接水结构80与换热器60及壳体组件1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当换热器60表面产生水时,水流至第二接水部82上,经由第一接水部81与第二接水部82之间的过液间隙进至第一接水部81内,并通过引流管811流至壳体组件10外。
如图11所示,第一接水部81包括第一遮挡部812、第一连接部813及第二遮挡部814。其中,第一遮挡部812与换热器60抵接。第二遮挡部814与换热器60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相对于第一遮挡部812靠近滑动结构40设置,第二遮挡部814通过第一连接部813与第一遮挡部812连接,第一遮挡部812、第一连接部813及第二遮挡部814与换热器60之间形成接水区,引流管811与接水区连通。这样,第一接水部81与换热器60之间形成接水区,水从过液间隙流入接水区内,接水区能够对水进行存放、收集,以从引流管811排出。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813呈板状,第一连接部813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遮挡部814倾斜设置。其中,引流管811靠近第二遮挡部814设置,以便于将接水区中的水进行引流。
如图12所示,第二接水部82包括第二连接部821及引流部822。其中,第二连接部821与换热器60连接。引流部822与第二连接部821连接,以将换热器60上产生的水通过过液间隙引流至接水区,并经由引流管811引流至壳体组件10外。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2所示,引流部822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一板段822a和第二板段822b,第一板段822a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板段822b倾斜,第一板段822a与第二板段822b之间所呈夹角大于90°。其中,第二板段822b与第二遮挡部814之间形成过液间隙。这样,第一板段822a和第二板段822b的上述设置能够防止从过气孔41穿过的气体吹入接水区内而影响正常排水。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引流部822的结构不限于此。在附图中其他实施方式中,引流部呈板状,引流部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遮挡部倾斜设置。其中,引流部与第二遮挡部之间形成过液间隙。这样,上述设置便于换热器上的水流入过液间隙内,进而提升了接水结构的排水效果。
如图1至图6所示,排气部为排气孔,空调器还包括排风管道90。其中,排气孔通过排风管道90与外界相连通。可选地,排风管道90为多个,多个排风管道90沿壳体组件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能够提升空调器的排风量,提升了空调器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排风管道90与壳体组件10可拆卸地连接,以通过调整排风管道90的排风方向,以满足用户的不同方向的排风需求。
如图4至图8所示,壳体组件10包括框架13,滑轨50设置在框架13上。其中,壳体包覆在框架13外,以形成壳体组件10,进而提升了空调器的整体结构强度。
可选地,壳体采用钣金拼接形成。进而使得壳体组件10的结构更加紧凑,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
可选地,框架13通过多个子框架拼接形成。这样,上述连接方式无需采用焊接,进而使得空调器的外形尺寸的更改更加容易、简便,且提升了空调器的结构强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用户或工作人员需要对风机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打开盖体,以使拆卸口裸露。之后,用户或工作人员操作风机组件,以使风机组件从安装状态切换为检修状态,则风机组件经由拆卸口从壳体组件内转移至壳体组件外,以便于用户或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用户或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具有拆卸口(11)、安装腔(12)及排气部,所述拆卸口(11)和所述排气部均与所述安装腔(12)相连通,所述拆卸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的下表面上;
盖体(20),与所述壳体组件(10)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所述拆卸口(11)上;
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具有处于所述安装腔(12)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所述安装腔(12)外的检修状态,所述风机组件(30)通过所述拆卸口(11)在所述安装状态和所述检修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滑动结构(40),所述风机组件(30)通过所述滑动结构(40)与所述壳体组件(10)连接,所述滑动结构(40)与所述壳体组件(10)可滑动地连接,以通过所述滑动结构(40)带动所述风机组件(30)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风机组件(30)经由所述拆卸口(11)在所述安装状态和所述检修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滑轨(5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12)内,所述滑轨(50)具有安装凹部,至少部分所述滑动结构(40)伸入所述安装凹部内且沿所述预设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滑动结构(40)带动所述风机组件(30)相对于滑轨(50)进行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40)具有过气孔(41),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换热器(6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内且与所述壳体组件(10)连接,当所述风机组件(30)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换热器(60)位于所述风机组件(30)与所述排气部之间,所述风机组件(30)上产生的气流通过所述过气孔(41)流向所述换热器(60),并与所述换热器(60)进行换热后从所述排气部排出;
其中,所述换热器(60)和所述风机组件(30)分别位于所述滑轨(5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进气部(70),所述进气部(70)设置在所述盖体(20)上,当所述风机组件(30)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盖体(20)盖设在所述拆卸口(11)上,所述风机组件(30)将所述壳体组件(10)外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部(70)吸入所述壳体组件(10)内,并经由所述换热器(60)的换热作用后从所述排气部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进气部(70),所述进气部(7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上,所述风机组件(30)将所述壳体组件(10)外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部(70)吸入所述壳体组件(10)内,并经由所述换热器(60)的换热作用后从所述排气部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结构(80),所述接水结构(8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内且与所述壳体组件(10)连接,所述接水结构(80)位于所述换热器(60)的下方,以将所述换热器(60)上产生的水引流至壳体组件(10)外,所述接水结构(80)包括:
第一接水部(81),与所述壳体组件(10)连接,所述第一接水部(81)上设置有引流至所述壳体组件(10)外的引流管(811);
第二接水部(82),与所述换热器(60)连接,所述第一接水部(81)与所述第二接水部(82)之间具有过液间隙,所述换热器(60)上产生的水流至所述第二接水部(82)上,经由所述过液间隙流入所述第一接水部(81)内,并通过所述引流管(811)流至所述壳体组件(10)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部(81)包括:
第一遮挡部(812),与所述换热器(60)抵接;
第一连接部(813);
第二遮挡部(814),与所述换热器(60)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遮挡部(812)靠近所述滑动结构(40)设置,所述第二遮挡部(81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813)与所述第一遮挡部(812)连接,所述第一遮挡部(812)、所述第一连接部(813)及所述第二遮挡部(814)与所述换热器(60)之间形成接水区,所述引流管(811)与所述接水区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813)呈板状,所述第一连接部(813)相对于水平面朝向所述第二遮挡部(814)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水部(82)包括:
第二连接部(821),与所述换热器(60)连接;
引流部(8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821)连接,以将所述换热器(60)上产生的水通过所述过液间隙引流至所述接水区,并经由所述引流管(811)引流至所述壳体组件(10)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822)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一板段(822a)和第二板段(822b),所述第一板段(822a)相对于水平面朝向所述第二板段(822b)倾斜,所述第一板段(822a)与所述第二板段(822b)之间所呈夹角大于90°;其中,所述第二板段(822b)与所述第二遮挡部(814)之间形成所述过液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822)呈板状,所述引流部(822)相对于水平面朝向所述第二遮挡部(814)倾斜设置;其中,所述引流部(822)与所述第二遮挡部(814)之间形成所述过液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为排气孔,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排风管道(90),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排风管道(90)与外界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包括多个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
CN201822166692.3U 2018-12-21 2018-12-21 空调器 Active CN209541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6692.3U CN209541017U (zh) 2018-12-21 2018-12-21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6692.3U CN209541017U (zh) 2018-12-21 2018-12-2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1017U true CN209541017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5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6692.3U Active CN209541017U (zh) 2018-12-21 2018-12-2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1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1136A (zh) * 2018-12-21 2020-06-30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1136A (zh) * 2018-12-21 2020-06-30 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7079B (zh) 空调装置
KR101579221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상기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의 냉매관을 연결하는 방법
CN107289514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出风摆叶
CN209541017U (zh) 空调器
CN108278680A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07394969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2014148292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機
CN108006828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7585001U (zh) 一种自然送排风系统
WO2018010340A1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100588884C (zh) 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多向异步运转叶片的连接结构
CN209068622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675655U (zh) 一种通信柜用散热装置
CN20784956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3486658B (zh) 空调器室内机以及包括该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
CN207334895U (zh) 一种室内空调机及空调设备
CN108870688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9639137U (zh) 风管机
CN113847652A (zh) 顶吸式室内机、顶吸式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997344B (zh) 提高送风气流脉动性能的装置
CN111351136A (zh) 空调器
CN203170677U (zh) 一种利用全热交换新风系统驱动的排风操作台
CN10794058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0348911C (zh) 一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CN206222461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